![]()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研究俄罗斯著名学者维谢洛夫斯基开创的历史诗学,他主张“从诗的历史来阐明诗的本质”。本书阐述历史诗学的学术背景、理论框架和内在机制,以及对文学体裁和文学形式历史流变的研究;研究20世纪以后巴赫金、日尔蒙斯基、梅列金斯基和赫拉普钦科如何发展历史诗学。他们先后提出要处理好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的辩证关系,要把研究对象从形式的流变扩大到诗的意识的流变,主张从在更广阔的文化语境中进行历史诗学的研究。 作者简介 马晓辉,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曾赴俄罗斯、韩国等国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文学、中俄文化比较。主持北京市教委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2个。合作撰写关于高尔基学术史等学术专著1部、教材1部,近年在《国外文学》《时代文学》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篇。 目录 《20世纪俄罗斯诗学流派研究》总序 从一元到多元,从对立到对话 绪论 第一编 维谢洛夫斯基的历史诗学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本部分观点概述 三 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研究综述 第一章 维谢洛夫斯基的学术背景与诗学思想 一 其人与学术背景 二 著作与诗学思想 三 诗学理论框架的突破 第二章 历史诗学理论框架的建构 一 哲学美学基础 二 社会理论基础 三 文艺学理论基础 第三章 历史诗学理论的内在机制 一 历史诗学的未完成性 二 历史诗学与文学史 三 历史诗学中的体裁诗学 四 历史诗学中的情节诗学 五 历史诗学中的民俗学表现 六 历史诗学的方法论原则 第四章 历史诗学的历史命运 一 维谢洛夫斯基与形式主义学派 二 维谢洛夫斯基与巴赫金 三 维谢洛夫斯基与洛特曼 四 维谢洛夫斯基与普罗普 第五章 互文性视野下“历史诗学”的研究对象问题 一 开放文本:俄国诗学语境里的历史轨迹 二 巴赫金的文本话语化和狂欢化 三 诗意存在的三种方式:文本、跨文本、超文本 结语 第二编 日尔蒙斯基的历史类型学理论 一 其人及学术观点 二 方法论的确立(从准形式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 三 前期理论基础 四 史诗的历史类型学研究 五 历史类型学理论的现代应用 第三编 梅列金斯基的神话诗学 一 梅列金斯基其人及生平 二 《神奇故事的主人公》 三 英雄史诗的起源 四 神话与文学(《神话诗学》) 五 梅列金斯基历史诗学思想综述 第四编 赫拉普钦科的“历史诗学”理论 一 赫拉普钦科历史诗学研究的基础 二 巴赫金历史诗学的理论创新 三 赫拉普钦科的历史诗学建树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20世纪俄罗斯诗学流派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10JJD75006)。这个项目在时间上涵盖一个世纪,包括六个诗学流派,是一次从流派的角度展示20世纪俄罗斯诗学发展的尝试。就目前来看,从这样的视角,且如此大规模的20世纪俄罗斯诗学发展史研究,在国内还是首次。作为该项目成果之一的这本书主要研究了历史诗学流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