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龙江悲情(瑷珲历史陈列馆)/不朽的丰碑
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陈会学//梁倩倩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陈会学、梁倩倩编写的《龙江悲情(瑷珲历史陈列馆)》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平台,在深入叙述基地所蕴涵的厚重历史、人物情怀的同时,又对基地的展陈情况加以详细描述、介绍,穿越历史,讲述遗存背后的故事。《龙江悲情(瑷珲历史陈列馆)》是《不朽的丰碑》丛书之一。

内容推荐

陈会学、梁倩倩编写的《龙江悲情(瑷珲历史陈列馆)》为了更好地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而编写。《龙江悲情(瑷珲历史陈列馆)》配以数百张具有浓厚历史气息的图片,帮助读者了解历史、了解人物、了解文化风情。

目录

走近爱辉

 爱辉沧桑

 爱辉风情

 蛮夫作难

爱辉往事

 狼烟迭起

 和平发展

条约之痛

 尼布楚条约

 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他约之辱

浓缩的记忆

 警世地标

 十年铸剑

 风中的警铃

历史遗痕

溯吉醒今

馆纳古今

 文物风华

 影像存真

 文字的记忆

试读章节

爱辉,因一个不平等条约而闻名于世的小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斗转星移,沧桑巨变,爱辉就这样抒写着它的过往。只不过这过往中透着一种悲哀,一种中国的悲哀、人类的悲哀。因为这世界所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人类共同书写的,它的过去和现在,人类都要共同面对。时代的硝烟散尽,如今爱辉上空又是一片晴朗和碧蓝。爱辉镇占地面积188平方千米,人口近9万,耕地面积1.1万公顷,河流16条,是黑河市的重要产粮区。改革开放以来,爱辉已经被开发为黑河市第一个旅游景点,以其淳朴的边寨之情恭迎中外友人。浓缩着古城沧桑记忆的瑷珲历史陈列馆,也向世人敞开了爱辉的胸怀,抒发着一代又一代爱辉人的爱国情怀。爱辉沧桑

最早的爱辉,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永乐皇帝为应对元朝残余势力,在黑龙江左岸,精奇里江与黑龙江汇合处的下游,建起了爱辉城。1674年,清政府在黑龙江左岸明代忽里平寨旧址建了爱辉城,又称黑龙江城,满语称萨哈连乌拉霍通。1683年,清朝命萨布素带领官兵1500人赴爱辉建城永驻,并任命他为镇守爱辉等处将军。1684年决定将将军驻地迁至下游5千米外右岸托尔加城址,人们习惯把江左的称旧爱辉,江右称新爱辉。爱辉城,内环崇岭,外襟大江,为当时黑龙江沿岸最大的城镇。《盛京通志》对新建的爱辉城的内外建筑的记载日:“内城植松木为墙,中实以土,高一丈八尺,周围一千三十步,门四。西南北三面,植木为廓,南一门,西北各二门,东南临江,周围十里。”贯穿外城的南北大街是爱辉新城的商业区。对于这条大街,俄国人马克在《黑龙江游记》中有过生动的描述,他说:“我们走出要塞大门后,一条相当长而又宽阔的大街立刻展现在眼前,这条街与河岸平行延伸着,大街两旁有许多小巷和另外一些街道,几乎每栋房子临街的一面都是店铺,每个店铺都写有花花绿绿的汉文和满文招牌,而在木杆上还飘扬着用纸剪成的各种各样的图形,三角旗和龙,所有这些,都使市街显得十分奇特。”新建的爱辉城还同时建起了许多庙宇,如城隍庙、龙王庙、文庙、真武庙、关帝庙、大佛寺、魁星阁等。

1907年春,黑龙江将军程德全派遣副都统姚富升接收爱辉。姚富升到任后,做了许多收复努力,爱辉小镇上遍布他的脚印。他远赴海兰泡,与沙俄代表交涉归还爱辉的事宜,终于迫使俄军于1907年5月撤出爱辉。爱辉收复后,姚富升亲自率人进行勘察,重建爱辉新城。

爱辉新城东、南、西、北各有城门一座,南门外建一城隍庙,城内十字街中间建起钟楼一座。城内除衙署公所、城隍庙、文庙的学堂外,其余均为居民住宅。城东临江留马路街基,南北门外大街两旁均做交易区。时过境迁,爱辉今天以其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在中国东北边疆,又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边陲小城。

1.爱辉之谓

“瑷珲”,县名,在黑龙江省黑河市,今作“爱辉”。

“瑷珲”城是我国历史上的边疆重镇。此地远在周以前为肃慎地,汉至三国时期为挹娄地,晋时入寇漫汗,后魏、北齐属豆莫娄国,隋唐时分属黑水棘鞠及北室韦地,五代至辽属五国部,金为扶余路的辖境,元时为斡赤斤分地,后属开元路,明时在此设置考郎兀、忽里吉山、巴忽鲁等卫。

到了清朝,“瑷珲”成为第一任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的驻地。因地处江东,“瑗珲”与内地的交往颇为不便。1685年,清政府同意将黑龙江将军驻地由江左岸迁往江右岸,即今天的爱辉镇位置,重新建筑城寨,名字仍为“瑷珲”。这就是现在的爱辉古城。

“瑷珲”城是抗击沙俄入侵的雅克萨反击战前线基地,是沙俄胁迫中国签订《瑷珲条约》的地方。1900年沙俄又在这里把江两岸中国居民屠杀、驱赶到江中淹死,把“瑷珲”城烧成一片瓦砾,也就是史上的“庚子俄难”。

“庚子俄难”后,爱辉、黑河及黑龙江右岸的各都市均为俄军占领。光绪三十二年(1906),俄同意归还。1907年,爱辉收回,清政府复设“瑷珲”副都统,同时又设置了兴东道,二者以逊河为界。同年在黑河设交涉局。光绪三十四年(1908)撤销交涉局,并于此地设置黑河副都统府。黑河副都统府设立后的第二年,即宣统元年(1909)撤销“瑗珲”副都统府,以兵备道代之,道台驻“瑷珲”。与此同时设置“瑷珲”厅。1912年,黑河副都统府撤销,所管事务均移交“瑷珲”厅及兵备道管理。同年改兵备道为观察使,并移驻黑河。1913年改“瑷珲”厅为“瑷珲”县。此后观察使改为道尹,称之为黑河道尹,“瑷珲”县为黑河道所辖。1929年东北政务委员会成立,废道制,县归省直辖。“瑷珲”县直属黑龙江省,为一等县。1933年伪县公署由“瑷珲”移驻大黑河。1934年,伪满洲国改行帝制,实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成立黑河管公署,此地为黑河省省会所在地。1945年东北光复。1947年,将北安、黑河二省合并为黑龙江省,“瑗珲”县划归黑龙江省所辖。P2-6

序言

历史的长河不知湮没了多少的民族和邦国,然能一直屹立于民族之林的必然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以优异的素质,坚毅、执著的品质,走过五千年的风雨历程,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成为世界民族之林的一朵奇葩。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繁衍生息在中国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民族的融合,文化的碰撞、交融使各族成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中华民族儿女对自己的祖国产生了一种不可割舍的特殊感情——爱国主义。正如列宁所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从这朴素的感情开始的。这种感情经过千百年的凝聚,无数次的激发,最终被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所认同,升华为爱国意识,最终形成价值观。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种道德力量,对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爱国主义是一面旗帜,具有社会导向作用,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财富,同时也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

1994年,中宣部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简称《纲要》)。《纲要》论述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极为重要的意义,提出了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重点对象以及一系列具体措施。从1997年开始,中宣部陆续颁布了四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名单,以反映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反映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蛮行径,反映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反映现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反映党的光辉历史为内容,来激发民众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

这四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于一身,极为珍贵,极具宣传推广价值。为了更好地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我们以这些爱国主义示范基地为基础,推出了这套《不朽的丰碑》。

《不朽的丰碑》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平台,在深入叙述基地所蕴涵的厚重历史、人物情怀的同时,又对基地的展陈情况加以详细描述、介绍,穿越历史,讲述遗存背后的故事。每个示范基地单独成册,配以数百张具有浓厚历史气息的图片,帮助读者了解历史、了解人物、了解文化风情。

这套丛书可谓是了解中华民族气质、民族精神的一部红色经典读物,同时也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让读者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红色历史,传承民族精神,是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我们也深信它将带着读者走过一段美好的文化之旅。

编者

2011年7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6:3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