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柳文龙的随笔集《米粒上的湖》内容共分为五辑一百八十章,第一辑“想象一朵花”,第二辑“无法投递的信“,第三辑“喜欢你明亮的样子”,第四辑“拓碑之心”,第五辑“舞蹈的光芒”。 文本用散文诗的笔触,立足于江南的吴越文化、稻米文化、水乡文化,以嘉禾大地为基石、运河文化为积淀,用心体味,凝神遐思。采用抒情为主要手段,观景抒怀,睹物感悟,读古思今,抚今追昔。通过敏锐而精细的观察,抒发人生丰富多彩的意境,生活涓涓细流般的磨砺,万物周而复始的哲理。笔调轻灵,视角独特,语清词绮,不刻意为文。文本内容抓住一事一物,一草一木,用一颗善良之心、寻常之心去贴近日常生活,从中感悟人生真谛,把握时代脉搏,寻觅真善美的所在。文本短制结构,以小见大,由浅入深,语言优美隽永,意境深沉浑厚,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许多篇章已在报刊公开发表并获好评。 作者简介 柳文龙,浙江浦江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诗集《观照》、《行走的阳光》(合集)等,诗作获《散文诗世界》、《北方文学》、《星星》、《中华文学》、《作家报》等报刊奖项。入选多种诗歌选本。现居嘉兴。 目录 辑一 想象一朵花 晨鸟的呼吸 美人迟暮 想象一朵花 断碑 月色彷徨 十月感怀 《柳叶刀》杂志:灵魂尚存 夜行者 轮廓:木偶剧终场 运河行 水乡生态 回放与点滴 山居 孔明灯 平静之梦 一只鸟的取舍 在雨夜 独墅湖 芒种 晨路 也许 今夜并不孤独 影子 行走的江南 坚硬的天空 漠视秋雨 抹不去的秋意 原野 秋收 宁静 平原 密密的小树林 在运河边 独享 立冬 湖水谣 辑二 无法投递的信 台风“凤凰” 中元节的灯盏 3路公交车 飞机掠过头顶 是时候了 无法投递的信 节日 上午十点 纪念日 午后 秀清公园 陌路人 尾巴 时间哪里去了 夜半狗吠 人在旅途 夜半私语 施工图 农闲时分 桃花 酒的定律 新年,放飞心情 大厦 乌鸦 别赋 黄梅情结 浊水的鱼 今夜星辰 麦子 腊梅花开 打扫脏器 终曲 家族史 个人史 水乡与平原 辑三 喜欢你明亮的样子 心迹 期待 银杏林 改变 浮想 蝶变 南方时光 春宵 五月之花 窗外 伤逝 落花 感恩 立夏 炊烟 雨季 一只鹅的春天 星空 飞翔 井 少女 冬日 山谷 燃烧的云 月落 喜欢你明亮的样子 岩石 暖冬 一个人的远方 抉择 江南冬日 记忆 晚稻 一个季节的终始 心语 月河,似水年华 辑四 拓碑之心 滨江 柴坞村 弄潮儿 科罗拉多大峡谷 高句丽 小巷 浙中的雨 墨写的水乡 夜过钱塘江 堂前村 夜游濠股塔 阿拉山口 汗血宝马 榜李 阿德莱得山 老太与教堂 亨道夫啤酒馆 袋鼠 在西栅 黄金海岸 影青瓷 明州越窑 廿八都 乌镇之夜 海盐腔 嘉善田歌 绍兴大板 寺庙 滚石 陨石 纤石 碑石 拓碑之心 仰望一座塔 长安的阳光 骊歌 辑五 舞蹈的光芒 呐喊 刀锋 黄雀 月晕下 群山之间 月下霜 山道 落花有情 感受 仲夏夜 秋水 大树底下 丝 八月的乡村 纷扰的日子 重放之花 离群的飞鸟 我往哪里去 秋思 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老吾老 依恋 沉吟 江南的书写者 桃花劫 在水一方 读诗 暴风雨 想念 在滩涂上 舞蹈的光芒 夜火 一个人的空间 山行 湘湖风怀
序言 给予命运的宽恕 ——序柳文龙随笔集《米粒上的湖》 黄亚洲 正如作者在《中元节的灯盏》这一篇中相当新鲜地说 “水面是通向天堂的第一道门槛”一样,我也想不那么新 鲜地说一句“散文诗是通向文学殿堂的第一道门槛”。我 以为,起码,这句断言,适合于柳文龙当前的创作态势。 散文诗这种现代抒情文学样式很有趣,算是诗,又算 是散文,是两者的杂交产物,甚至,其艺术砝码可以根据 作者的写作趣味,往诗方向挪一挪,或往散文方向挪一挪 ,使之更像诗歌与更像散文,自由任性得很。 若是更像诗,那当然可以在表达主观心灵和情绪方面 ,倍加汪洋恣肆;若是更像散文,也可以达到信笔由来、 随意状物抒怀的境界。作者可以通过这种有意思的文体, 观察人生与人生周围的广阔的时空,随意倾吐一得一见, 感染他人。而柳文龙,显见得是相当喜欢并且也是善于把 握这种文学体裁的。他将这一册由散文诗体写成的文字归 纳为“随笔集”,也正体现了散文诗的一种视野广阔随性 而述的特性。 这可能与他在政府部门工作的状况有关。他愿意把他 的视线投向自然界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一作品集选材的广阔,是显而易见的。读者可以随 着作者的目光,看见自然界的巨大的空间,并且在这空间 里辨认出水乡的特有颜色。 作者的笔触在运河与水网之间的游动相当肆意,大量 地触动了白鹭、鹧鸪、雀巢、鹅、蛙、蝉、桑叶、芦芽、 山毛榉甚至常人目光难以触及的螟虫、蜱虫与水蛭。同时 ,作者也熟练地将读者的眼光带向广阔的星空与大漠,让 你想象星宇的浩荡心思,甚至听中国西部汗血宝马的一路 驰骋。 自然,与自然里的所有颜色与节奏,是最容易让人浸 入文字深处的。何况,作者的用词设句,还追求着一种明 净的境界。 对于自然界的如此广泛的抚摸或者敲打,其实际用意 ,是让读者听见人的情绪乃至命运的回响。我以为,作者 的这种写作自觉,是这册文字的又一种可贵的特色。 通篇。作者都用一个“我”,调动起读者的感情谐振 。 通过在石板路上的观察与回想,作者悟及“一切皆前 世之缘,后世兼修”;而泡桐树上的雨声,让作者与读者 共勉“逆耳之言,这只耳朵进那只耳朵出”;而在山路与 密林间的艰难行走,作者联想到人生,激烈的思绪这样升 起:“每个人的肉体中都蛰伏着一头尚未苏醒的小兽。今 晚,究竟谁是兽性的终结者,抑或作一次弱肉强食的夺宝 奇兵?”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人生感受。只是,作者点着自己 在自然界里行走的脚印,给我们大家观察。 从一草一木出发,感悟人生真谛,而这被感悟的人生 真谛,又是由喜爱、亲近、理解、宽容构成。两者交互的 这种浑然,终于。使这册文字变得好看了。 “不要忘却远方渐渐推来的潮汐,给予命运的宽恕。 ” 在如此伟大而细腻的自然界里,我们对于命运,只能 是如此宽恕。 (黄亚洲,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 影视委员会副主任、《诗刊》编委;曾任第八届全国人大 代表、中共十六大代表、第六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第 六届浙江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兼主席。中国鲁迅文学奖得 主。)
导语 这是一部散文诗,立足于江南的吴越文化、稻米文化、水乡文化,以嘉禾大地为基石、运河文化为积淀,用心体味,凝神遐思。抓住一事一物,一草一木,用一颗善良之心、寻常之心去贴近日常生活,从中感悟人生真谛,把握时代脉搏,寻觅真善美的所在。文本短制结构,以小见大,由浅入深,语言优美隽永,意境深沉浑厚,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 作者想通过轻松明快的笔调,精悍的笔迹,使读者分享写作者的体悟:一个人的一生,不仅仅是为了财富自由而奋斗,更应该让生命活得有尊严——而我们所确立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皆因缘而起的善变与无常。不断警醒在浮躁世界中的自我,因而放下我执,迈向醒觉之路! 精彩页 晨鸟的呼吸 晨鸟的呼吸——就是不停地鸣叫。 以叫声刺激羽毛滋长,翅翼舒展,在激情中一点点脱离肉体的庇护,脱离苦难,挣脱岁月长久的束缚。 它的目光安宁,克制于黎明前这段平静时刻。……站在五点半的位置,瞄准初旭那绯红的准星,吐出昨夜最后的一口浊气。 这时,星辰不贪图光明,悄然陨落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它任凭树权形而上地战栗,感念今夜天空辽阔,能够容纳太多的遐想。白露刺骨,东风薄情,有多少切肤之痛来不及言语?只能以一颗守拙的心,坚守住一张网、一片情,将杀机和隐喻藏匿到双翼底下。 偌大的天空等不到秋风猎猎,旗帜飘扬;等不到寒潮来临树木萧萧,迎来又一场凄风苦雨。唯有良禽把持住一颗弱小的良心,在栖木和择木的关节点上,嗅出植物根系丰富的世界,虚幻一个落荒者孤僻的背影。 ——啄其内心衰乱而杂芜的荒草。 美人迟暮 夕阳下,江山在尘埃中若隐若现。时间仿佛变得多余,随堤岸上翻腾的浪花挤出泡沫。 一个拈花人告诉我,草木很难支撑住这个秋天,瓦上霜似乎覆盖整夜的星辰。 她的微笑依旧淡然,侧对河面梳了精致的晚妆。水面把荡漾的倩影勾勒进细细的波纹,仿佛灌入到一张密纹唱片中去。 而河边的石级体谅她的本意,一级级地铺垫,一级级地远离红尘,弥合天地之仁厚,遏制人心的叵测。 不要拒绝狸猫,吐出了一句句完整的唱词。 不要忘却远方渐渐推来的潮汐,给予命运的宽恕…… 一个忘记自己姓名的涉水者,忽略了河水相拥的昨夜星辰。作为一世的牵挂,胸中枯萎的花朵将念及往事,纪念往事中的佳人。 浪花追逐远去的背影,了无新意,仿佛追逐一条刚刚从水中出逃的大鱼。 想象一朵花 看来,我们所有的想法都老了,几乎无法逾越一朵鲜花的美学范畴。 灵巧的动感,象征花萼的青春萌动,而绿叶仅仅是她亭亭玉立的一层铺垫。早春二月,凄艳的静默,随着云朵的翻卷而绽放,风中不经意的战栗,是月晕的诱惑,黑夜的一抹亮色。 我试探不了她的体温。热力流向夜幕深处,冥冥之中,静静的流泉,不带走太多的想象或留恋。 藤蔓会留下个倔强的死结,风吹雨打,久久不肯下架,不会屈服,且义无反顾地走向衰落的苦寒之夜。 她始终没有脱离本草的清规戒律,一岁一枯荣,也没有脱离植物脆弱短暂的花期,虚幻朝朝暮暮的肉身。水木离不开清华,她锁紧眉头,锁紧花蕾内心尘封的命门…… 花瓣选择每一朵花骨朵,倾心摇曳,在开与放之间。掐准最终的边际效应。 果蝇,短翅抖动的细小涟漪,打消春天有关啃啮的幻觉。 她虚拟出一些芬芳的碎片,在体内构建起一座茂盛而繁芜的花园,栽下巨大的虬枝,老而弥坚。 P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