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蒙古新疆旅行日记/西域探险考察大系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日本)野村荣三郎
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野村荣三郎所著的《西域探险考察大系:蒙古新疆旅行日记》是大谷探险队第二次西域考察的记录。考察地域跨越中国西北,并以本书翔实记录了所经各地的地理面貌、风土人情、社会状况。野村荣三郎是日本探险家,1908年6月经库伦(即今之乌兰巴托)、哈达图、乌里雅苏台、科布多进入新疆,在新疆各地继续进行考察。

内容推荐

《西域探险考察大系:蒙古新疆旅行日记》表明,野村荣三郎忠实地贯彻了大谷法主的意图。《西域探险考察大系:蒙古新疆旅行日记》多层面地详细记录了沿途的社会、历史、宗教、民族、自然状况,因此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而且,大谷探险队的三次探险只有第二次是取道蒙古,蒙古地区又长期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对于研究佛教东传具有标本意义,因此野村日记另有一种特殊的价值。这种价值是渡边哲信的《西域旅行日记》或吉川小一郎的《支那纪行》都没有的,虽然三者被上原芳太郎并称为“三大日记”(《新西域记》“绪言”)。

目录

出版说明

新疆考古发现与西域文明

中国边疆研究60年与西域探险考察

横断蒙古、纵贯新疆的探险考察(代序)

蒙古新疆旅行日记

编者附记

编译说明

试读章节

宿营地属于察哈尔八旗之厢黄旗。云东南约二百清里处有衙门,官吏为蒙人。又云西北约一百清里处有喇嘛庙。此地之土著居民概以游牧为业,不事农耕,性情似颇温顺。见我等搭帐篷,遂笑容满面前来帮忙。面部多痘痕、身材矮小、无发辫者皆为喇嘛。另有水井一口,房屋之侧竖有旗帜。多见牛、马、羊、骆驼。

六月三十日 晴 后小雨

晨五时零四分出发。七时三十四分见蒙人六户,有牛百余头、羊六十余只。九时三十四分过蒙人五户居住处,十二时二分于蒙人二户居住处见马二百余匹。二时十分处有通往山西之大路。三时二十分过蒙人五户居处,四时至朝挠沟,于此地宿营。可见西侧约一千五百米处之波洛桃来盖山。此日所经之地为平坦山地,原野上绿草如茵,蒙人牧包点缀其间,有其所牧之牛、马、羊群。沼泽地多野鸭,捕获二只,晚餐食之。据说一山西商人为经商来驻于此。

(七月一日至三日失记)

七月四日 晴 自古挠巴无蓝出发高温八十度低温七十度

凌晨三时四十分起身,五时三十分准备出发,面向光瑞师、故国之方向高呼“万岁”,遂起程往西北。以小米一合五勺换得牛奶八合。继续向西北行进,十一时至红木(亦或滂江)。有电报局,处理与库伦、张家口方面之通信。正午出发,依然往西北而行,三时至三不拉,露营。行程一百清里,所需时间九小时三十分。本日所经之路虽多坡,然不碍行车。西南方见矮山,东北方沙原呈波涛状。

早餐米饭、奈良泡菜、支那大酱。以支那面包作零食充饥。晚餐白鱼、葱、四季豆。晚上饮牛奶。

七月五日 晴自三不拉出发

宿营地水浊且不含盐分,以小米两合五勺换得牛奶八合。羊一头要价三两至六两。

晨六时出发。行五十余清里,十一时四十分至河洛图,有喇嘛庙、两口井。复行二十五清里,二时三十五分许道路变为沙路,陷车轮二三十厘米,下午四时十分至幔牢。四面平原,露营于此。行程一百清里,所用时间十小时。

本日路途虽有沙丘与上下坡,然总体易于行车。上午十一时始风沙四起,晚八时风力减弱。橘氏精神稍不振,且骆驼、牛车之外马匹夜行不便,故取消夜行。一日三餐如昨。此地凌晨二时许即见曙色,至夜九时三十分残晖销尽。

七月六日 晴后雨 自幔牢出发高温七十八度最低温六十度

晨五时四十分出发,向西北而行。七时三十分见南方约两千米处有喇嘛庙一座。此地称“斯库斯茅”。①行四十清里,九时十分至黄乌苏。有井两口,蒙人一户。牛一头要价十五至三十六两不等。自幔牢至黄乌苏四十清里,此地西南约百米处有井两口并蒙人住户。十二时三十分又见西南约三千米处蒙古民居。四时至卧龙井,露营。行程一百一十清里,所用时间九小时二十分钟。

露营地卧龙井位于千里沙原之中。两侧仅见蒙人民居二三处,并周长约两千五六百米之沼泽地。此日午后一时天气突变,西风甚烈,漫天浑黄。无边沙原上青草处处。车轮没于黄沙超过三十厘米,行进甚迟缓。

早餐奈良泡菜、云丹、牛奶。零食以支那面包充饥。晚餐云丹、中京泡菜、支那咸菜、牛肉罐头、萝卜(米饭略而不记)。橘氏自数日前呈中暑症状,腹泻七八次。服用宝丹、仁丹、痢疾药、助消化药。

P8-9

序言

自汉代张骞通西域后,文献中有了关于西域的正式记载,而历代对于西域的界定,又大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但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西域的主体部分都是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所辖范围。因此,人们往往会把西域——新疆作为同一概念联系起来使用。

西域这一片位于中国西部的广袤地区,自然环境多样,地理位置独特。几千年来,在这里繁衍生息的人们,与来自中原地区的先行者一起开拓经营,创造了辉煌一时的历史。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贯穿全境,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会,形成了多民族聚居、多种文化荟萃的特点。然而,自14世纪以后,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世界格局的改变、海运的畅通,以及地缘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片曾是东西交通枢纽、人类几大文明的交会之地,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沉寂之后,从17世纪起,在世界列强扩张殖民地、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西域重新吸引了人们关注的视线。随着中亚地理考察热的出现与国际东方学的兴起,不同国度不同学科的探险考察者纷至沓来,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形成了一个高潮。而在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知识界的觉醒使一批抱着固边强国愿望的有识之士也形成了一股西行考察的热潮。尽管这些探险考察者的目的不同,一些人的行为受到指斥,但他们以全新的视角和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观察与探索着新疆,他们让世界了解了新疆。因此有人说,20世纪是重新发现中国西部的时期。

20世纪末,中国了近2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经济建设战略重点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设想被提出,而中国学术界也在西域历史文化、敦煌吐鲁番学与丝绸之路研究等有关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总结10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西域的探险考察历史,让人们真实、准确、全面地认识西域、了解新疆,并为今后的考察与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一些专家学者的共识。从出版者的角度来说,那些考察著述,不仅有着相当高的学术价值,也呈现了雄奇壮阔的西域风光、神秘诱人的古代遗址、多姿多彩的西域风情、惊险曲折的探险经历,更是难得一觅的出版资源。于是,新疆人民出版社在20世纪90年代推出一套大型系列丛书《西域探险考察大系》(第一版)。

丛书第一版总主编宿白,主编马大正、杨镰、陈重秋、荣新江,另设编委14人。丛书选题设计主要包括三大部分:(1)外国探险考察者的著述。(2)中国历史上关于西域考察的著述。(3)现当代中国学者的探险考察及其著述。但由于多种原因,在实际出版过程中,主要实施的是第一项规划。共计出版了十余种著作,部分图书还以精装和平装两种版本面世。在这一过程中,编译者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炼句结章、索证求实,其艰难程度甚至会超出原创作品;而主编运筹调度、加工润色、事必躬亲的作风也体现了传统的学者风范。丛书出版后,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可,随之而来的相关出版热潮,促成新疆人民出版社塑造出一个自有品牌。

20年之后的今天,人们对西域探险考察的认识更加明确,了解也更为深入。当更多的资料被发现、更多的研究成果呈现在面前时,新疆人民出版社决定编辑出版《西域探险考察大系》第三版。在新版中,除保留原有的部分选题外,又新增了20多种,计划出版30种。在新版的选题中,学术性与可读性并重是基本原则。在西域探险考察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又富于生动细节、符合一般读者阅读兴趣的著作被优先选用。中国作者原创性著述占有一定的比重,是新版图书在选题结构上最明显的变化。图文合一、相辅并重是这次新版的一个突出特点。在编辑出版过程中,近年来西域探险考察的研究进展与新的发现是修订整理的依据;读者定位与市场反馈是必要的参考:而由主编为每一部著作写一篇导读性序言,则是继续保持的风格。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宿白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大正先生为丛书撰写了总序,提纲挈领,开宗明义。读者藉此,不仅可对西域探险考察的性质与意义了然于胸,对正确认识中华文明以及世界文明的发展也将获益良多。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西域探险考察大系》第三版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得到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9:3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