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生于农家 第一次外出求学 就读省立第三师范学校 勇斗军阀吴佩孚 投身五四运动 结识李大钊和陈独秀 参加上海共产党组织活动 孤身一人赴赤都 讲演会的先生和学生 担任铁路密察 “二七”罢工后的斗争 赴东北建立党团组织 协助陈独秀编辑《向导》 协助李大钊开展工运斗争 联合农民兄弟 在“首都革命”和“三·一八”惨案中 建立中共满洲省委 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 “盲而不动”地开展斗争 “在刑场上不要喊口号 编辑《上海报》 九华监狱的党支部 受命于危难之际 韩慧英被捕以后 决意与“文库”共存亡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精彩页 生于农家 陈为人,1899年9月26日午时,生于湖南省江华县群山环抱的沱江镇大路铺五里村。陈为人原名陈蔚英,参加革命后改名。他还用过陈洪涛、陈福涛等名字。 陈为人的祖父陈世琛忠厚老实。他目不识丁,总想以辛勤的劳作来改变农家的生活困境,但一年到头,却总是仓无余米,手无活钱。 陈为人的父亲陈昌寿小时,眉清目秀,天庭饱满,亲戚对陈世琛说:“你就是穷得锅底朝天,倾家荡产也要送他读书,让他升官发财,这样才能改变你们家祖祖辈辈拿锄头把子的苦命。” 昌寿慢慢长大了,到了读书的年纪,陈世琛到城里书院打听情况,一问才知道读书的费用远远超出自己一年的收成。他便向夫人林氏求情,林氏出身大户人家,娘家在八百美村林氏宗祠设有塾馆。经她争取,昌寿随母亲到外祖家一边放牛,一边在林氏宗祠的塾馆读书。塾馆每年推选几名学生到城里书院深造,昌寿虽然成绩名列前茅,却因为不是林氏族中人,得不到宗族资助,不能进书院深造。后来,昌寿接受母亲的安排,开始在家自学。1898年,昌寿娶李氏为妻,从外祖家搬出,安家在大路铺五里村。蔚英出生后,为了生计,他们不得不迁回离八百美村塾馆不远的上桥头铺一间公堂内。蔚英小时健康活泼,昌寿夫妇对他寄予厚望。他们一边租种几亩田,一边帮地主家做事。他们将外祖母接济的钱和自己赚到的钱大半用在购买笔墨纸砚和书籍上了。昌寿亲自教授蔚英,他还跟塾馆先生说情,让蔚英每月到塾馆听几次课。 后来,昌寿到香花井一个宗族祠堂做事,主管粮库差事。每天鸡鸣,他就催促蔚英早起放牛晨读。白天,他外出谋生,留下作业,叫妻子林氏督促儿子学习。傍晚时分,昌寿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检查蔚英的作业。在这间寄人篱下的公堂屋里,昌寿规划着蔚英的锦绣前途。在他的教导下,蔚英熟读四书五经和新制小学的《国文》《算术》等课本。 由于夫妻二人男耕女织,又能精打细算,家境逐渐有了好转。1909年,蔚英10岁那年,林氏公堂商议要加收昌寿一家的房租。这年,恰好八百美村老虎为患,人心惶惶。于是,昌寿一家决定重返老家。 第一次外出求学 迁回老家后,昌寿一家的日子逐渐殷实起来。 白天,昌寿父子辛勤劳作。晚上,昌寿给蔚英和他的弟弟讲解《齐民要术》,水稻的栽培从土壤、施肥、选种、浸种时间、移栽要求、插秧密度、耕耘方法到收获储藏等,都要求他们一一抄写,牢记不忘。昌寿对儿子们未来的规划和引导,更加具体了。 乔迁新居后,昌寿一家还没宴请过亲戚。新居经过年余整修后,呈现出一派兴旺发达的景象,昌寿决定在重阳节这天请亲戚来做客。 …… P1-4 导语 《英烈故事丛书》以中央有关部门“捍卫英烈形象主题宣传人选名单”的英烈为叙事对象,每位(组)烈士单独成册,分批推出。用英烈生平事迹,彰显英烈精神的时代价值;用通俗的故事化表达,强化丛书内容的感召力。着力讲好英烈故事,传颂好英烈“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献身精神、“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凌云壮志,为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提供一套有思想、有温度的学习参考读物,引导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烈、捍卫英烈的浓厚社会氛围。 本书是其中一本,讲述陈为人的生平事迹。 序言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 有英雄。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在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无数英烈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前 赴后继、英勇献身。他们以热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 仰,构筑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 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之际,为缅怀英 烈、歌颂英雄,铭记历史、凝聚力量,我们组织编写了“ 英烈故事”丛书。 丛书以中央有关部门“捍卫英烈形象主题宣传人选名 单”的英烈为叙事对象,每位(组)烈士单独成册,分批推 出。用英烈生平事迹,彰显英烈精神的时代价值;用通俗 的故事化表达,强化丛书内容的感召力。着力讲好英烈故 事,传颂好英烈“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 献身精神、“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凌云 壮志,为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提供 一套有思想、有温度的学习参考读物,引导营造崇尚英雄 、学习英烈、捍卫英烈的浓厚社会氛围。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重要 最现实的使命担当,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宏愿。 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让我们更加 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英烈 精神激发社会干事创业的磅礴之力,劲力同心,让承栽着 近14亿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中华巨轮,继续劈波斩浪,扬 帆远航,胜利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编 者 2019年6月 内容推荐 本书以陈为人青年求学、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极端困难条件保护中央大量党的机密并完整交给党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为线索,记录陈为人短暂而壮丽的一生,展示其为民族解放、民族复兴做出的贡献,彰显湖湘英烈勇于任事、卓烈敢死、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