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许地山作品精选/名家作品精选 |
分类 | |
作者 | 许地山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许地山(1893-1941),中国作家。名赞堃,笔名落华生,原籍台湾台南,寄籍福建龙溪(今漳州)。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192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神学士学位。后曾留学美国、英国,并赴印度研究佛学。回国后先后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抗日战争前后在香港大学任教,并从事进步文化活动。小说创作表现出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倾向,并带有宗教意识和浪漫色彩;后期作品趋于写实。作品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商人妇》《春桃》《危巢坠简》等;编著《印度文学》《大藏经索引》及《中国道教史》(上)等。 书评(媒体评论) 在1920年到1941年的二十多年里,许地山的创作 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学上的耀眼光辉。我们谈到这个时 期的文学时.不能忽略这样一位有天才的作家。 ——郑振铎 许地山的作品把基督教的爱欲、佛教的明慧、近 代文明与古旧情绪相融合,使散文发展成一个和谐的 境界。 ——沈从文 许地山的作品有异乡、异国的特殊的风格和情调 。这使得他在中国作家群里,在风格上独树一帜。 ——冰心 目录 小说 命命鸟 换巢鸾凤 黄昏后 缀网劳蛛 海角底孤星 枯杨生花 读《芝兰与茉莉》因而想及我底祖母 人非人 在费总理底客厅里 三博士 街头巷尾之伦理 春桃 无忧花 危巢坠简 铁鱼底鳃 散文 蛇 笑 香 愿 山响 “小俄罗斯”底兵 爱底痛苦 信仰底哀伤 海 梨花 难解决的问题 债 万物之母 春底林野 荼 银翎底使命 美底牢狱 补破衣底老妇人 光底死 再会 桥边 头发 疲倦的母亲 我想 乡曲底狂言 生 公理战胜 面具 落花生 爱流汐涨 我的童年 牛津的书虫 上景山 先农坛 忆卢沟桥 强奸 礼俗与民生 我们要什么样的宗教 国粹与国学 中国文字底命运 中国文字底将来 诗歌 心有事(开卷的歌声) 七宝池上底乡思 一九二一年十月二十三夜 看我 情书 邮筒 做诗 月泪 牛津大学公园早行 我底病人 精彩页 命命鸟 敏明坐在席上,手里拿着一本《八大人觉经》,流水似的念着。她底席在东边的窗下,早晨底日光射在她脸上,照得她底身体全然变成黄金的颜色。她不理会日光晒着她,却不歇地抬头去瞧壁上底时计.好像等什么人来似的。 那所屋子是佛教青年会底法轮学校。地上满铺了日本花席.八九张矮小的几子横在两边的窗下。壁上挂的都是释迦应化的事迹,当中悬着一个卍字徽章和一个时计。一进门就知那是佛教底经堂。 敏明那天来得早一点,所以屋里还没有人。她把各样功课念过几遍,瞧壁上底时计正指着六点一刻。她用手挡住眉头,望着窗外低声地说:“这时候还不来上学,莫不是还没有起床?” 敏明所等的是一位男同学加陵。他们是七八年的老同学,年纪也是一般大。他们底感情非常的好,就是新来的同学也可以瞧得出来。 “铿铛……铿铛……”一辆电车循着铁轨从北而来。驶到学校门口停了一会。一个十五六岁的美男子从车上跳下来。他底头上包着一条苹果绿的丝巾,上身穿着一件雪白的短褂,下身围着一条紫色的丝裙,脚下踏着一双芒鞋,俨然是一位缅甸底世家子弟。这男子走进院里,脚下底芒鞋拖得拍答拍答地响。那声音传到屋里,好像告诉敏明说:“加陵来了!” 敏明早已瞧见他,等他走近窗下,就含笑对他说:“哼哼,加陵!请你的早安。你来得算早,现在才六点一刻咧。”加陵回答说:“你不要讥诮我,我还以为我是第一早的。”他一面说一面把芒鞋脱掉,放在门边,赤着脚走到敏明跟前坐下。 加陵说:“昨晚上父亲给我说了好些故事,到十二点才让我去睡,所以早晨起得晚一点。你约我早来,到底有什么事?”敏明说:“我要向你辞行。”加陵一听这话,眼睛立刻瞪起来,显出很惊讶的模样,说:“什么?你要往哪里去?”敏明红着眼眶回答说:“我底父亲说我年纪大了,书也念够了;过几天可以跟着他专心当戏子去,不必再像从前念几天唱几天那么劳碌。我现在就要退学,后天将要跟他上普朗去。”加陵说:“你愿意跟他去吗?”敏明回答说:“我为什么不愿意?我家以演剧为职业是你所知道的。我父亲虽是一个很有名、很能赚钱的俳优,但这几年间他底身体渐渐软弱起来,手足有点不灵活,所以他愿意我和他一块儿排演。我在这事上很有长处,也乐得顺从他底命令。”加陵说:“那么,我对于你底意思就没有挽回的余地了。”敏明说:“请你不必为这事纳闷。我们底离别必不能长久的。仰光是一所大城,我父亲和我必要常在这里演戏。有时到乡村去。也不过三两个星期就回来。这次到普朗去,也是要在那里耽搁八九天。请你放心……” 加陵听得出神,不提防外边早有五六个孩子进来,有一个顽皮的孩子跑到他们底跟前说:“请‘玫瑰’和‘蜜蜂’的早安。”他又笑着对敏明说:“‘玫瑰’花里底甘露流出来咧。”——他瞧见敏明脸上有一点泪痕,所以这样说。西边一个孩子接着说:“对呀!怪不得‘蜜蜂’舍不得离开她。”加陵起身要追那孩子,被敏明拦住。她说:“别和他们胡闹。我们还是说我们的罢。”加陵坐下,敏明就接着说:“我想你不久也得转入高等学校,盼望你在念书的时候要忘了我,在休息的时候要记念我。”加陵说:“我决不会把你忘了。你若是过十天不回来,或者我会到普朗去找你。”敏明说:“不必如此。我过几天准能回来。” 说的时候,一位三十多岁的教师由南边的门进来。孩子们都起立向他行礼。教师蹲在席上,回头向加陵说:“加陵,昙摩蜱和尚叫你早晨和他出去乞食。现在六点半了,你快去罢。”加陵听了这话,立刻走到门边,把芒鞋放在屋角的架上,随手拿了一把油伞就要出门。教师对他说:“九点钟就得回来。”加陵答应一声就去了。 加陵回来,敏明已经不在她底席上。加陵心里很是难过,脸上却不露出什么不安的颜色。他坐在席上,仍然念他底书。晌午的时候,那位教师说:“加陵,早晨你走得累了,下午给你半天假。”加陵一面谢过教师.一面检点他底文具,慢慢地走回家去。 加陵回到家里。他父亲婆多瓦底正在屋里嚼槟榔。一见加陵进来,忙把沫红唾出.问道:“下午放假么?”加陵说:“不是,是先生给我的假。因为早晨我跟昙摩蜱和尚出去乞食,先生说我太累,所以给我半天假。”他父亲说:“哦,昙摩蜱在道上曾告诉你什么事情没有?”加陵答道:“他告诉我说:我底毕业期间快到了,他愿意我跟他当和尚去。他又说:这意思已经向父亲提过了。父亲啊,他实在向你提过这话么?”婆多瓦底说:“不错,他曾向我提过。我也很愿意你跟他去。不知道你怎样打算?”加陵说:“我现时有点不愿意。再过十五六年,或者能够从他。我想再人高等学校念书,盼望在其中可以得着一点西洋底学问。”他父亲诧异说:“西洋底学问!啊!我底儿,你想差了。西洋底学问不是好东西,是毒药哟。你若是有了那种学问,你就要藐视佛法了。你试瞧瞧在这里的西洋人,多半是干些杀人的勾当,做些损人利己的买卖,和开些诽谤佛法的学校。什么圣保罗因斯提丢啦、圣约翰 导语 民国大师许地山经典美文,文字的美与光、色与香、情与理在“空”与“灵”的韵味境界中蕴染。 本书精美双封设计,工艺典雅,细节考究,与作品气质对应。 本书收许地山部分新诗,以显示许地山的创作实力。 序言 许地山:融传奇与现实于一身 许地山,名赞垄,号地山,笔名落花生。祖籍广东揭 阳,1893年2月14日生于台湾一个官宦世家。 甲午战争后,台湾割让日本,遂随父母迁回福建龙溪 ,幼年经过了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1897年读私塾,1904 年入小学,1910年中学毕业即开始自谋生路,先在福建第 二师范任教,曾编辑《荔枝谱》。后去缅甸仰光的华侨中 学教书,异国他乡的生活对他以后的创作影响甚大,并对 佛学产生了浓厚兴趣。1915年回国,加入闽南伦敦会(基 督教会)。 1917年,入燕京大学文学院攻读文学。“五四”运动 期间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与郑振铎、瞿秋白等编辑出版《 新社会》旬刊,写有《女子底服饰》《社会科学研究的方 法》《强奸》等文章。1918年与台湾林月森结婚,年底生 一女儿。同年,其父病故苏门答腊,并葬于当地。1920年 毕业于文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并入神学院研究宗教。 1921年,与郑振铎等12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同年发表 处女作《命命鸟》,接着《商人妇》《换巢鸾凤》《‘黄 昏后》等短篇小说陆续问世,同时还写有不少散文小品, 从此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 1922年从神学院毕业,获神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兼任平民大学教员。同年5月,与谢冰心、梁实秋等赴美 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宗教史和比较宗教学,后获得 文学硕士学位。1924年转赴英国牛津大学研究院,研究宗 教史、印度哲学、梵文以及民俗学,其间编有有关鸦片战 争前后中英交涉史料的《达衷集》,还在《小说月报》发 表《看我》《情书》《枯杨生花》等作品,撰有《中国文 学所受的印度伊兰文学的影响》等论文,并鼓励老舍创作 《老张的哲学》。 1925年,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12篇)和 第一部散文集《空山灵雨》(44篇)作为“文学研究会丛 书”由商务印书馆于5月、6月出版。1926年前往印度,拜 访文学大师泰戈尔,翻译《孟加拉民间故事》,写作《印 度文学》。同年10月回国,任燕京大学文学院和宗教学院 助教,编写《佛藏子目引得》三册,写诗《我底病人》。 此后专心宗教研究,文学创作数量减少。1928年升副教授 ,分别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兼授印度哲学、人类学,其 间专心编撰《大藏经索引》和撰写《中国道教史》(上卷 ),小说《在费总理底客厅里》发表。1929年,因前妻病 故,与湘潭周俟松相识、结婚。1933年,利用休假一年的 机会,前往中山大学讲学,并去台湾、印度、苏门答腊等 地。 1935年回校复教不久,因校长司徒雷登排挤进步教授 ,经胡适介绍赴香港大学。任文学院主任教授,将文学院 分文学、哲学、史学3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招生制度,促进 了香港新文化的发展。同年3月,集合友好多方营救瞿秋白 。抗战爆发后,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文化活动,曾任中华全 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等职。1941年2月,小 说《铁鱼底鳃》发表;7月,《国粹与国学》引起巨大反响 。其间为集中力量完成《道教源流考》独往沙田写作,积 劳成疾,于1941年8月4日病逝,终年49岁。 许地山的创作风格独异于中国现代其他作家,被人誉 为“一朵绚丽耀眼的奇花”,这表现在他的作品既具有浓 厚的宗教色彩又具有诡异的浪漫情调。 与同时期作家一样,许地山也关注人生问题,是“五 四”时期“问题小说”创作大军中的一员骁将,但他既有 别于冰心、王统照、叶绍钧式的对“美”“爱”的无限憧 憬,也不同于庐隐那样的苦闷焦灼。深受宗教影响的许地 山,他的人生观是蜘蛛式的织网补网,他得出的结论正如 《(空山灵雨)弁言》开篇所言乃“生本不乐”,他解答 “人生问题”的钥匙是佛学的“出世”观点和基督教的“ 博爱”学说。在茫茫苦海中,只有宗教才能平衡人的心灵 、净化人的情感,才能使人得以自我超脱,小说《缀网劳 蛛》中的尚洁、《商人妇》中的惜官就是这样大彻大悟的 人物。她们默默地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平静地迎接着 一个个平地而起的大风大浪。许地山似乎是一个诚实的宗 教布道家,但他不是站在神坛高处的庄严教士;他的创作 好用佛学的忍让和基督教的博爱塑造奇异的人物,但它不 是呆板的宗教宣讲。而是鲜灵灵的“人的文学”。许地山 对人生的理解有悲观和玄虚的地方.但也有坚韧和达观的 一面,他笔下人物的得失随缘、逆来顺受、宿命论式的人 生哲学中不也蕴藏着某些令人肃然起敬的坚强性格和生活 意志吗?茅盾曾经就有尚洁的“命运观里蕴含着奋斗不懈 的精神”、甚至可以作为治疗青年消沉颓唐的“血清注射 ”的精辟论断①.散文名篇《落花生》就是最好的诠释和 注脚。落花生“只把果子埋在地底.等至成熟,才容人把 它挖出来”,而人就“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 伟大、好看的东西。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 的人”。许地山以富有朴实、淳厚情致的“落花生”为笔 名,不正形象写照着他立身处世的态度!在宗教性的人生 探讨中,也曲折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被损害者 的同情,小说《三博士》对 内容推荐 《许地山作品精选》收录了许地山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散文、诗歌,包括《命命鸟》《缀网劳蛛》《落花生》《春底林野》等名篇。这些作品充分关注人生问题,反映了作者对人的悲悯、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同时也呈现出摇曳多姿、委婉细腻的艺术风貌,堪称现代文学“一朵绚丽耀眼的奇花”。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