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三国归晋/写给孩子的三国演义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明)罗贯中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刘备为夺荆州,替关羽报仇,起兵伐吴,在夷陵惨败,郁郁而终。诸葛亮受刘备托孤,一心兴复汉室,六次北伐魏国,都以失败告终。司马懿却因此获得极大的权力,最终他的儿子取代曹氏称帝,建立西晋。诸葛亮去世后,西晋相继灭了蜀国和吴国,统一天下。至此,三国时代正式结束。 目录 第七十九章 刘备起兵雪恨 第八十章 陆逊火烧连营 第八十一章 蜀吴恢复联盟 第八十二章 诸葛亮七擒孟获 第八十三章 诸葛亮智取三城 第八十四章 司马懿擒孟达 第八十五章 马谡失街亭 第八十六章 诸葛亮再出祁山 第八十七章 诸葛亮三出祁山 第八十八章 诸葛亮布八卦阵 第八十九章 诸葛亮陇上装神 第九十章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第九十一章 五丈原卧龙归天 第九十二章 司马懿夺权 第九十三章 姜维智斗邓艾 第九十四章 蜀国灭亡 第九十五章 三国归晋 序言 语文能力的养成,最主要的方法是阅读,大量地阅读 ,充满兴趣地阅读。作家们在谈到自己的成长经历时,无 一例外会提到少年时的课外阅读,而很少提到语文课的影 响。这么多年来,我们在语文课上将一篇篇生动的课文, 变成一条条必须记诵的知识,教学生像个专家一样“分析 ”课文,作品中所固有的模糊性,语文生活中的个性、感 性,都被确定的答案所代替,语文的内容在许多地方变得 味同嚼蜡。 所幸,语文教育专家和老师们也都认识到这一点,于 是提倡“整本书阅读”。在初中和高中阶段,都安排了“ 整本书阅读”的单元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也给学生开出阅 读书目。它隐含的意思是课文教学不能代替书籍的阅读; 个人完整的阅读体验,而非课堂上整齐划一的引导,才是 真正的语文教育。但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寥寥几个单元 的“整本书”,难免也会在教材编写者和老师的精心指导 下,成为知识的碎片。所以,我们还是不能放弃课外阅读 ,要尽可能多地自主阅读,才是提高语文水平的不二法门 。 当今的中小学生,课外时间有限,阅读应更多地集中 在名作名著上,这才有效率。但名著之所以为名著,在于 它思想深邃、文化内涵丰富、表达技巧高超,也就是说, 它总是包含着某种复杂性。因此,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 需要有人来推荐书目,还需要有人做个大致的引导,甚至 是适当的改编,不然,复杂性会挫伤部分学生的阅读兴趣 。所以,我是赞成专门为中小学生出版一些名著,适当删 改,指点下背景,做点链接,增加点趣味,都是有益的。 现在这类出版物很多,加工形式多样,编著水准的高低取 决于如何“指导”以及对“指导”的度的把握。这是个见 仁见智的问题,也正因为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看法,这才 有本书的尝试。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也被指定为中学 生必读书目之一。书中所蕴含的历史意识、道义思想、政 治和人生智慧,十分典型、突出,此外,跌宕起伏的情节 ,戏剧性的人物命运,极富韵味的语言,对学生有着很大 吸引力。可以说,《三国演义》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 国古典叙事文学最好的入门读物。其实,在小学阶段就读 过《三国演义》的大有人在。书店中有不少《三国演义》 的儿童白话译本,但是节选、注音版的居多,配图大多不 够精彩,改写或演绎的度也难以令人满意,这一状况,引 起了本丛书几位编者的兴趣,她们都是儿童文学出版的专 业人员,素有研究,也有培育孩子的激情和责任,便直接 动手尝试,期望在不太损伤原著韵味的前提下,改编为适 宜6~12岁儿童阅读的版本。 本丛书展现完整的《三国演义》故事,共五册,分别 是群雄逐鹿、曹操称雄、孙刘联盟、三分天下、三国归晋 。编者对繁复场面描写,如战争过程等,做了简化处理; 淡化了原著“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不至于与当代主流 历史观差异太大。改写语言轻松活泼,富有时代气息,符 合儿童的阅读习惯。每个故事后配上知识链接和成语、歇 后语归纳。整套书共总结成语100多个,知识链接分为探究 问题、历史趣读、三国游戏等。既有探究性思考,又有人 文历史、传统文化知识的补充,期望小读者在收获阅读快 乐的同时,也能收获知识,培养文学兴趣。编者还给每节 故事配了稚拙可爱的手绘插图,插图作者王祖民是著名的 插画家,作品曾入围博洛尼亚插画展。此外,随书附赠人 物卡和趣味棋盘,动手又动脑,让历史故事和知识生动起 来。棋盘既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也可以和家长对阵, 增进亲子感情。为了激发6~12岁儿童的阅读兴趣,编者可 谓费尽心思。 本丛书主编期望,在小学阶段孩子就能有接触名著的 体验,而不限定于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这一点非常有意义 ,值得尝试。我觉得参编者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尝试,希望 这一观点也能得到小读者的认同。 过常宝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导语 本书讲述魏蜀吴三国鼎立的过程。书中用口语化的语言,改写原著,为孩子讲述生动的故事。每章都配有三国成语和知识链接,如“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黄忠为什么六十岁才出名?”,并选有辛弃疾的诗词,介绍“建安文学”,拓展文化外延。知识链接内容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审定,让小读者在阅读中收获知识、增进见识,提升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精彩页 第七十九章 刘备起兵雪恨 刘备即位后,要起兵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 赵云极力反对:“国贼是曹丕,不是孙权。陛下应以天下为重,先屯兵渭水,讨伐曹丕。” 刘备不听,还借来五万番兵,任命张飞为阆中牧。 张飞听说关羽被害,日夜痛哭,手下的人让他喝酒解愁,结果他喝醉后火气更大,看谁不顺眼就用鞭子抽打,不少人被活活打死。接到刘备的旨意后,张飞立刻赶回成都。 刘备每天操练人马,要亲征东吴,诸葛亮带领群臣来到校场苦劝:“陛下初登宝位,如果讨伐汉贼,倒是可以亲征,讨伐东吴,派一个大将军就行了。” 好不容易劝得刘备有些回心转意,张飞来了,抱住刘备的腿就大哭:“陛下难道忘了桃园结义的誓言了吗?为什么还不替二哥报仇?” 于是刘备下定决心,不听诸葛亮的劝谏,让黄忠做先锋,发兵七十五万讨伐东吴。 张飞回到阆中(位于今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命令手下三天内置办白旗白甲,戴孝伐吴。第二天,负责督办此事的范疆、张达请求宽限几天。张飞急于报仇,认为他们故意违抗命令,把他们绑在树上,各鞭背五十下,喝令:“明天办不齐就杀你们示众!” 二人被打得满嘴出血,担心小命不保,决定先下手为强。晚上他们趁张飞喝醉,潜入帐中,刺杀了张飞,然后带上几十名亲信投奔东吴去了。 得知张飞遇刺,刘备放声大哭,昏倒在地。第二天,张飞的儿子张苞身穿重孝,领一队人马飞奔而来,关兴也飞马赶到,要随军前去报仇。刘备看到他们,又放声大哭了一通。 张苞和关兴争先锋印,互不相让,刘备喝止二人,让他们也结拜为兄弟,共报父仇。刘备让吴班当先锋,张苞、关兴护驾,水陆大军并进,杀奔东吴。 大军屯兵白帝城,前队军马刚出川口,诸葛瑾来见刘备,说:“当年曹操数次写信,让吴侯袭击荆州,吴侯都没有同意,只是吕蒙一向和关羽不和,才擅自兴兵。现在吕蒙已死,冤仇平息,吴侯愿意归还孙夫人和降将,荆州也完璧归还,希望能与您重归旧好,共灭曹丕。” 刘备大怒:“杀弟之仇,不共戴天!我宁死也不退兵!要不是看在军师的面子上,我先把你杀了!现在放你回去,告诉孙权,让他洗好脖子等着!” 孙权得知消息,急忙派赵咨为使者,向曹丕求助。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却不发兵,持观望态度。 孙策的养子孙桓自告奋勇迎战,孙权就让他做左都督,朱然为右都督,起水陆人马前去宜都(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市),抗击刘备。 张苞和关兴迎战孙桓,打得相当骁勇,先后斩杀了吴军四员将领,孙桓败走彝陵,江南诸将无不胆寒。孙权只能启用韩当、周泰、甘宁等老将。 刘备从巫峡到彝陵,建起七百里营寨,感叹说:“当年跟随朕的将领都老迈无用了,两个侄子竟如此英雄,还怕不能扫平孙权?” 黄忠听到这句话,很气愤,私自带几个亲信走了,刘备怕他发生意外,派关兴、张苞前去帮忙。二人赶到时,黄忠已经斩了潘璋的部将史迹,杀得潘璋大败而逃。 张苞二人请黄忠回营,黄忠不听,第二天又去战潘璋,结果中了吴军的埋伏,肩膀中了一箭,险些落马。 张苞、关兴及时赶到,救回了黄忠。黄忠本来年纪就大,加上箭伤,当晚就去世了,享年七十五岁。 刘备非常悲痛:“五虎大将已经死了三个,我一定要报仇!” 于是刘备御驾亲征,把大军分作两路,水陆并进。韩当、周泰率军迎敌,被关兴、张苞杀了两员部将,大败而逃。 甘宁正在船中养病,听说蜀军来了,便上马迎敌,正巧遇到番王沙摩柯(ke),被一箭射中头部,他逃到富池口,终因伤重而死。 刘备乘胜追杀,夺得猇(xiao)亭(位于今湖北省宜昌市)。关兴杀死潘璋,夺回了关羽的青龙偃月刀。 糜芳在江边驻扎,半夜听到士兵痛哭。有一个士兵说:“刘皇叔御驾亲征,东吴早晚会灭亡,糜芳、傅士仁把我们害到这个地步,我们何不杀了他们俩去蜀营投降?” 糜芳非常害怕,就和傅士仁一起杀了马忠,投奔刘备,哭求:“我们并不想造反,当初是中了吕蒙的奸计,不得已才投降的。” P1-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