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居里夫人自传(名师导读美绘版)/成长读书课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法)玛丽·居里 |
出版社 | 中国致公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居里夫人传》语言直白、坦诚,是一个普通女孩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顽强奋斗走上科学之路的真实写照。第二部分是由居里夫人撰写的丈夫皮埃尔·居里的传记,从居里夫人的记叙、两人的书信和日记、他人的评价等多个角度展现了皮埃尔·居里高尚的人格魅力。 目录 居里夫人传 一 成长历程 二 从事研究 三 经历战争 四 美国之行 居里传 一 居里家族 二 最初的科学研究—压电现象的发现 三 在物理和化学学校的初期研究 四 婚姻和家庭性格与品德 五 梦想成真发现了镭 六 出名的重负、国家迟到的关怀 七 民族的悲痛成为圣地的实验室 八 皮埃尔居里评介文章选录 附录:居里夫人日记选 序言 卓越人生的“三条命” 小小的我们都有大大的梦想,墙壁上、课本里那些为 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智者就是我们的偶像。当有人问你长 大后想做什么时,你可能会不自觉地挺立身板,清脆地回 答:“我想当伟大的科学家。”科学家是什么人呢?像爱 迪生那样发明了电灯的?像瓦特那样发明蒸汽机的?还是 像牛顿一样因为一个苹果而发现万有引力的?……我们生 活的每一部分都得益于他们的贡献。居里夫人,就是他们 中光彩夺目的一个。我们好奇,她为什么能做出如此突出 的贡献?她的成长之路又是怎样的? 我们常说,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 命。它们分别代表着生存、生活和责任。他们的身上往往 有许多共同点:人生路上自我意识的觉醒,对兴趣爱好的 着迷以及奋斗精神……阅读《居里夫人自传》,我们寻找 卓越人生的三条命。 第一条命,性命。成长之路的转折点:居里夫人为什 么会走向科研之路? 有人说,一个人有两个生日,一个是自己出生的日子 ,一个是重新认识自我的日子。尽管少年时日子过得郁郁 寡欢、沉闷而无生气,尽管十七岁她便离开了家去外地独 自生活,但在自学的过程中,她“逐渐发现我真正喜欢的 还是数学和物理,因此就一点一点地朝这个方向去发展, 最后便做出了决定,决心学好数学和物理,并暗下决心日 后赴巴黎去求学,并为此而做了认真的学习上的准备”。 这就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或者说生命的“觉解”:认 识自我,确立方向,为之持之以恒地奋斗。发现自己的使 命和价值,找准兴趣点,这是我们成长路上重要的转折点 。 第二条命,生命。科研之路的成功点:为什么是她两 次获得诺贝尔奖? 非凡的力量来自真正非凡的精神,充沛的勇气来自充 足的信仰。 一、居里夫妇探索科学的精神:科研精神。小时候, 我们觉得有魔法,一个仙女棒就可以变出我们想要的任何 东西。生活中可能没有童话,有的是那个为了心中的童话 而不断筑梦的人。他们在空旷的原野上建筑一个一个城堡 、一个又一个里程碑,于是给了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 续眺望的机会。他们留给后人的,当然不只是这些科学成 就,还有那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于是成为了不朽。居里夫 妇在机缘巧合下发现矿石中可能存在新元素,通过艰苦卓 绝的努力,他们相继发现了钋和镭的存在。但是居里夫妇 并没有为此自满得意,他们有更远大的目标,他们要将新 发现的元素以纯元素的形式分离出来。为了分离出新元素 ,他们自己掏钱买实验设备,在废弃的木棚里做实验…… 艰苦的条件并没有击垮他们,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他们 终于从几吨的原矿石中提取出来几分克绝对纯净的镭。在 这段艰苦奋斗的岁月里,居里夫妇的物质生活也许是匮乏 的,但毫无疑问,极度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支撑他们完成整 个实验的根本动力。夜以继日的工作只为了那个不确定的 可能! 二、居里夫人克服困难的勇气:奋斗精神。颠沛流离 的儿时,艰难求学的少时,意外丧失爱人的中年……常人 可能连一个波折都经受不了。永远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才 能永远站立在风暴中成为不朽。一个在困难而前永不服输 的人,才能成为世人眼里那永不灭的星辰,只有经历高温 的灼烧,才能成为带着尾巴的流星,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的 人,才能成为闪闪发光的人。居里夫人出生在波兰的首都 华沙,出身普通家庭的她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在以优 异的成绩考入了巴黎大学后,一边打工一边读书。她与皮 埃尔·居里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从几亿吨原矿石中提取出 了镭元素。丈夫的意外去世并没有让居里夫人丧失面对未 来的勇气和精神,继续在丈夫为之奋斗终生的科学探索上 不断前进。 三、居里夫人对人类的热爱:奉献精神。居里夫人发 现了镭,这是伟大的贡献。但更伟大的是她放弃了专利所 带来的财富,让镭更快更好地为人类造福。战争期问,居 里夫人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设计并制作了一台流动 的x光透视车,帮助创建和改造200多个医疗站,并且去各 个医院和救护站视察,在人手不足时还亲自开着X光透视车 在前线来回奔波。居里夫人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X光照相技 师。战争结束后,居里夫人把繁忙救援工作中积累的经验 和知识,编写成一本小册子——《放射学与战争》。 第三条命,使命。人生之路的闪光点:我们的一生该 如何度过? 人的一生该如何度过,当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或路 径,但必然有一些共同的因素。居里夫人的科学之路,她 的求学、科研、生活、家庭等都会启发我们的人生。或许 是翻译的缘故,这本书没有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故事情 节,没有文采斐然、警句迭出的语言,但有其内在的力量 。 茨威格说:“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他在 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使命。”或许,当你读了这本书 后,你会在青少年时期就发现自已的使命,走出一路芬芳 。 就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 中,玛丽·居里是唯一一个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玛丽 ·居里的一牛中获得了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而且她 还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两次诺贝叭尔奖的获得者。她明明可 以随便躺在一个荣誉簿上,但还是选择了在科学的路上继 续探索,她将获得的奖金全部捐给了科研机构和法国,将 获得的奖章给女儿当玩具,将终身都奉献给了科学事业。 更难能可贵的是,她还将自己的女儿和女婿培养成了诺贝 尔奖获得者。 这本“大家”的“小书”,一周的时间你可以轻轻松 松读完。在阅读时,有所感受随时记录、批注,有所联想 随时停下来遐思、反思,自由阅读,深入思考,居里夫人 的科学探索之路会启迪你的人生之路。作家阿尔贝·加缪 说:“对未来最大的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行动吧 ,同学们! 导语 “成长读书课”(名师导读美绘版)是一套配有线上互动课程,专注青少年读写发展、人文素养提升的经典文库。该书系根据部编版教材“整本书阅读”要求,结合老师教读、学生自读、师生共读三个层面,从阅读到课程,旨在给读者提供全套的阅读写作提升方案。百年经典名作,中小学语文教材主编编写,全国名师倾情导读、音频精讲,知名插画师量身美绘,共同打造百万师生课堂内外的共读之书。 本书是该书系之一,讲述的是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一位伟大科学家的传奇,是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指定阅读。 书评(媒体评论) 这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感谢麦隆内夫人所做 的努力,能让世人永远看到居里夫人对自己的人生记 录与总结。尽管她只是平静地叙述,但仍然能让我们 看到她坚强的意志、纯洁的心灵、她的律己之严、她 的客观而公正的判断。 ——爱因斯坦 很少有一部名人自传像《居里夫人自传》一样, 几十年畅销不衰。这位伟大的女性不仅创造了科学史 上的奇迹,她的这部内心独白和奋斗经历同样也创造 了图书销售的奇迹。 ——亚马逊书店 精彩页 我的美国朋友们要我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下来。一开始,我觉得这一建议对我来说实在是难以接受,但我最后还是被友人们说服了,凑凑合合地写了这个简略的生平传记。但我不可能在这本简略的传记里写出我一生中全部的感受,也无法详述我所经历过的所有事情。时过境迁,许多当时的感受已经记忆模糊,时间愈久,就愈加模糊不清,竟至有时还以为有些事情与己无关。还有许多事情似乎应该是与我有关的,但一提笔想写下来时,却又好像是别人所经历的事情。无疑,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一些主要的思想和某些深刻的感受在影响着和支配着他的一生,使其生活沿着一条主线在往前走。这条主线通常比较容易确定,容易找到。有了这条主线,就会明白当初为什么这么做而没有那么做,就可以看到当事人的性格等各个方面的特点。 我祖籍波兰,名叫玛丽·斯科洛多斯卡。双亲都出生于波兰的一个小地主家庭。在我的祖国波兰,像家父家母那样拥有一份不大产业的中产阶级家庭为数颇多。他们在社会上形成了一个阶层,彼此之间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到目前为止,波兰的知识分子大多源自这一阶层。 我的祖父领导着一所省立中学,闲暇时还干一些农活。我的父亲勤奋好学,曾就读于俄国的圣彼得堡大学,毕业后回到祖国,在华沙的一所大学预科学校担任物理和数学教师。他娶了一位与他情投意合、志趣相同的年轻女子为妻。她很年轻,但已是华沙一所女子学校的校长了。在当时,她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被看作是极其崇高而庄严的事业。 我的父母亲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严肃认真,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他们的学生遍布波兰全国,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这些学生至今仍对我的父母亲爱戴而感激。永远地怀念着自己的恩师。即使在今天,每当我回到波兰,总会遇见一些父母亲以前教过的学生,他们总要向我倾诉他们对我父母亲的温馨怀念。 我的父母亲尽管居住在城市,在学校任教,但他们与身在农村的亲戚们都保持着来往。每到放假,我就会跑到农村亲戚家里去小住,这使得我对波兰的农村情况颇为了解,而且也使我喜欢上了农村。在农村,我不由得会感到无拘无束,散淡惬意。我之所以终生喜爱田野乡村,喜爱大自然,想必与这段值得怀念的生活经历不无关系。 我于一八六七年十一月七日在华沙出生,是家里五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因为我大姐在十四岁时不幸病逝,所以我只有三个姐姐和一个哥哥。 由于大女儿的不幸病逝,我母亲悲恸欲绝,从而因伤痛而患了不治之症,年仅四十二岁便撒手人寰。母亲去世时,我才九岁,我哥哥也只有十三岁。全家人沉浸在难以言表的悲痛之中。 大姐的突然去世,是我一生中遭遇的第一次最悲惨、最痛苦的事情。这之后,我常常会无缘无故地突然陷于忧伤悲戚、沮丧消沉之中,想必与这一悲惨之事不无关系。 我母亲为人高尚、温柔敦厚、心慈面善,而且她知识渊博、心胸坦荡、严于律己。她宽容大度、温情善良,而且在家中很有威望,大家都信服她。她非常虔诚笃信(我父母亲都是天主教徒),但她能包容一切对宗教的不同看法,她从来都是求同存异的,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她对自己的孩子们有着很大的影响,就我个人而言,除了因为是小女儿的缘故而备受呵护、关切,所以我深深地爱着我母亲之外,一种崇拜之情也把我和母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