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郭颂华、郭笃先著的《龙湾春晓(上下)》主要讲述了龙湾村老一代村支书邱铁汉为改变村里贫穷落后的面貌,与村干部们领着村民铺公路、办茶厂,其间经历无数艰辛,遍尝人间冷暖。在邱铁汉及村民们的不懈努力下,龙湾村悄悄发生着新变化。 邱铁汉之子邱小鹏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成为龙湾村有史以来第一个名牌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他认真思考农村的致富之路。在父亲殉职后,他放弃了到国家机关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成为龙湾村新一代村支书。他创造性地提出新农村发展思路,带领村民们为建设家乡不断拼搏奋斗。最终,龙湾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非昔比,日新月异。 目录 上卷 零零壹 进城 零零贰 校园 零零叁 老巷 零零肆 十亲 零零伍 喊冤 零零陆 香妹 零零柒 谣曲 零零捌 钱!钱! 零零玖 新闻 零壹零 驯蛇 零壹壹 巧遇 零壹贰 河洲 零壹叁 小巷 零壹肆 门风 零壹伍 欢聚 零壹陆 奋战 零壹柒 做棺 零壹捌 冲喜 零壹玖 教女 零贰零 喜气 零贰壹 嫁娶 零贰贰 下村 零贰叁 走访 零贰肆 办厂 零贰伍 考察 零贰陆 请人 零贰柒 喜讯 零贰捌 输血 零贰玖 沸腾 零叁零 进京 零叁壹 升旗 零叁贰 头角 零叁叁 湖畔 零叁肆 勇气 零叁伍 长城 零叁陆 “标签” 零叁柒 家教 零叁捌 雪地 零叁玖 “练摊” 零肆零 发迹 零肆壹 暗恋 零肆贰 沙龙 零肆叁 剪彩 零肆肆 手印 零肆伍 见面 零肆陆 “双抢” 零肆柒 笛声 零肆捌 果园 零肆玖 女神 零伍零 讲坛 零伍壹 考察 零伍贰 惊喜 零伍叁 猛雨 零伍肆 让棺 零伍伍 天堂 下卷 零伍陆 抉择 零伍柒 鼓励 零伍捌 交心 零伍玖 牙印 零陆零 被抓 零陆壹 麻纱 零陆贰 苦头 零陆叁 商议 零陆肆 离婚 零陆伍 月色 零陆陆 回乡 零陆柒 蓝图 零陆捌 请缨 零陆玖 书信 零柒零 学问 零柒壹 大年 零柒贰 年夜 零柒叁 砸锅 零柒肆 两信 零柒伍 亲家 零柒陆 猜谜 零柒柒 典型 零柒捌 减负 零柒玖 讨钱 零捌零 上县 零捌壹 风流 零捌贰 憋气 零捌叁 下水 零捌肆 主意 零捌伍 密谋 零捌陆 会场 零捌柒 游行 零捌捌 偶遇 零捌玖 动摇 零玖零 安定 零玖壹 赛马 零玖贰 回园 零玖叁 成功 零玖肆 暗访 零玖伍 推荐 零玖陆 落马 零玖柒 探监 零玖捌 高人 零玖玖 春暖 壹零零 晨光
导语 我们是后代,不愧为祖先的后代;我们是祖先,无愧于后代的祖先! 郭颂华、郭笃先著的《龙湾春晓(上下)》是一部反映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农村发生深刻历史变革的长卷,讲述了老辈村民邱铁汉和新一代大学生邱小鹏父子两代村支书带领龙湾村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业故事。 精彩页 零零壹 进城 天刚亮,邱铁汉和梁卓光就坐早班车到了松源县城蓼田。 蓼田地处湘中,是湘江支流松水河的发源地。县城不大,却也是千年古镇。方志有载:“相传宋张南轩经此,谓此宜蓼蓝。后果蓼蓝弥野而因名。” 蓼蓝是种植物,虽名蓝,实则叶绿花紫红。果实入药称“蓝实”,为清热、凉血、解毒药,《本草衍义》称其“解诸药毒不可阙也”。其叶拌石灰或酒糟水解发酵后,沉淀所得的蓝靛可作染料。明清年间,这里蓼蓝遍地,成为当地的传统作物。蓼蓝之田为蓼田,沿袭久矣,便成“蓼田”之名。 两人进城,远远就看到了光明山上那片郁郁葱葱的松树。 光明山只是个小山头,却是这个古镇的荣耀,也是全城的制高点。山上有一片粗大苍翠的古松树,绿荫如云。山顶建有几栋低矮的古堡式房子,是战争时期的军事指挥部,解放后就成了松源县的机关所在地。当地人都把政府机关称作“松树山里”。 邱铁汉先陪梁卓光到县医院,找到医生开了检查的单子后,交代了梁卓光几句就出了医院。 邱铁汉在龙湾村当了二十多年村干部,却很少来县城。今天来,是有件很要紧的事——持续几个月一滴雨都没下,都说久旱多连暴雨,村里的老山冲水库建成已经十年了,年久失修,有些地方已经破败不堪,看样子是难以抵御夏天注定要来的暴雨了。雪上加霜的是,前两天,乡财政所所长娄止后上门催收修水库的那笔贷款了。 邱铁汉来到县政府,想直接去水利局找当年帮村里设计水坝的李工。经传达室老头的指引,他来到松林深处那幢三层办公楼。 办公室的门都紧闭着,只有最里头那扇门留了一条缝。邱铁汉轻轻推开门,伸进半个脑袋问道:“同志,请问李工在吗?” 屋里只有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正在织毛衣,没有抬头,问:“哪个李工?” 邱铁汉连忙说道:“就是那个姓李的工程师,你们不都这样称呼吗?” 女人抬头白了一眼:“你管称呼干什么?你是找建房子的,还是找修水库的,还是找搞勘探的?我们这里李工多着呢……” 邱铁汉马上说:“找修水库的那个。” 女人低头扯了扯毛线,两手纯熟地上下穿插、左右交叉,懒懒地说:“修水库的李工也有好几个,你是找老李、大李还是小李哕?” 邱铁汉哪搞得清楚,只好说:“就是十年前到我们村里修水库的,满脸络腮胡子……” 女人一听,又看了邱铁汉一眼,声调高了些说:“哦,你说大胡子李工呀……他到大胡子马克思那里报到去了。” 邱铁汉没听明白,问:“怎么,李工调走了?” 女人不耐烦了,停下了织毛衣,奇异地看着邱铁汉“见马克思你都不懂?就是死了……去年得癌症死了。” 邱铁汉愣住了。他记得那年李工到村里时才四十来岁的人,身体也很结实,只是偶尔地肚子疼。才几年工夫,就这么没了!唉! 邱铁汉想起正事,来不及伤感了,忙问:“那修水库的事找哪个好呢?” 女人低头织着毛衣,说:“那还有谁,找局长最好。” 不等邱铁汉发问,女人接着说:“在二楼,门上有牌子。” “局长室”的门关着,敲了几下也没有动静。旁边一间挂着“副局长室”牌子的门敞开着,邱铁汉探头一看,里面没有人。他也不敢进去,就在门口站着。过了一会儿,一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从走廊尽头的厕所出来,走到“副局长室”前停住了。邱铁汉马上问道:“请问,你是局长吗?” 那人看了邱铁汉一眼,指了指“局长室”说:“不是。局长在旁边。” “局长不在,那我就找副局长。” “哦。那进来吧。”年轻人边说边进屋,邱铁汉连忙跟了进去。 年轻人在办公桌前坐下,见邱铁汉还直直地站着,便指着对面的一张木椅示意邱铁汉坐下。邱铁汉刚想伸手去摸口袋里的那包软壳子笑梅烟,年轻人已经点上了一支烟,猛吸了一口,斜眼看着邱铁汉。 邱铁汉被看得有些犯怵,示好地笑了笑。 年轻人拿起桌上的烟问:“你抽烟吗?” 那烟盒子方方正正,牌子是邱铁汉没见过的。邱铁汉赶忙把手从口袋里抽了出来,摇了摇:“不会,不会。” 年轻人吐了口烟,半眯着眼说:“有什么事,你说吧。” 邱铁汉将村里水库的事说了一通。年轻人间或问上一两句话,但当邱铁汉说到要钱的事时,年轻人马上打断他:“我明白了,你是来要钱的。可我们这里是搞设计施工的,只管修,不管钱,要钱你要去找财政局。” 出门时,邱铁汉问了一声:“请问局长贵姓?” “局长姓李。” 邱铁汉心想,这姓李的真多,据说这姓李的祖宗是老子,难怪人说“老子天下第一”呢。“李局长,下次我再来找你。” 年轻人大嗓门生硬地说:“告诉你我是副局长,我姓傅,师傅的傅。” 邱铁汉一听,尴尬地一笑。那么多的姓,怎么偏偏姓个傅呢?当个正局长也是“副局长”哩。 P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