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漫谈岛国(你一定好奇的日本史)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尹霞 |
出版社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尹霞,历史学者,资深撰稿人。对日本现当代文学艺术有较深研究,曾实地深入考察学习日本历史文化、社会风俗等。已出版《东南亚常识》《韩国常识》等。 目录 第一章:属于贵族的时代 埋葬历史的坟墓 权力的秘密藏在姓氏里 缺什么不能缺土地和人 从县主到国造的升迁之路 趁乱上位的飞鸟时代 改革要全方位下手 传说中的外戚干政 内忧外患下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皇位大打出手 新都城与新气象 动荡的过渡时期 为什么藤原家族如此顽强? 武士力量的逐渐兴起 由保镖发家的平、源氏 争做“太上皇”的天皇们 你方唱罢我登场·平、源之争 第二章:从武士精神说起 武士时代·幕府登场 又一次外戚干政·源氏断绝 乘虚而入的倒霉天皇 压在皇位上的幕府大山 武士翻身做领主 名为抵抗,实则专制 被泄密坑害的天皇 天皇的逆袭 短暂的建武中兴 一分为二·日本的南北朝对立 室町时代的新幕府 下克上的时代·日本的战国时期 关系复杂的日本战国三英杰 大权独握背后的隐患 老谋深算的德川家康 大名之间也搞区别对待 被“降职”的天皇 “日本浪人”是怎么出现的? 儒学治国,道路曲折 遭遇财政危机的幕府 在动荡中不断衰退的德川幕府 专注婚丧嫁娶的将军 矛盾重重的末路幕府 第三章:天皇与军国主义 商人与土族的地位转换 内外交困的封建社会 《这样可好了》·一首歌改变社会 黑船一亮相,天皇闪亮登场 大名鼎鼎的“明治维新” 高呼自由和民权 亚洲第一部宪法诞生 向外扩张的“小心思” 迫不及待参与“一战” 内阁的出现 经济危机下的更大危机 对外侵略 第四章:经济是基础 贵族的私有制:土地和人都是我的 效法隋唐·田地还得政府分 奈良时代的钱币 班田制崩溃 庄园制登场 经济发展以将军直辖地为中心 和宋朝用一样的货币 见缝插针的繁多税收 日本战国·疯狂的经济比赛 要有军队,更要有钱 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 蓬勃生长的资本主义萌芽 明治维新的“殖产兴业” 第五章:曲折的探索之路 帽子决定位子 改变社会性质的大化改新 加强集权的律令变迁 为什么摄关政治可以延续? 北条泰时的政治改革 建武新政为什么寿命短暂? “第二幕府”与室町幕府 在古代日本玩自治 “公家”与“武家” 吸取教训设立“幕藩制度” 从享保改革到宽政改革 近代天皇制·君主立宪 第六章:日本文化的发展 学习中国好榜样 佛学与儒学在日本的胜利会师 读佛经,还是唐朝的正宗 天平文化·跟着唐朝学修史 念唐诗的不一定是中国人 假名字母带动日本国风文学 程朱理学在日本 禅意十足的北山文化 不务正业的将军·文化的先驱者 茶文化的发展 德川时代也懂教育兴国 近代的文化史观 第七章:自得其乐的庶民物语 “生而卑贱”——处处可见的阶级烙印 你是“良民”还是“贱民”? 养蚕缫丝很吃香 女性“能顶大半边天” 怨灵传说·平安京迁都内幕 贵族的日子也不容易 辛苦工作的公务员 玩转汉字的日本 大人物们的饮食日常 征战中的女性生活 江户式饮食 风靡全岛的园艺情怀 第八章:复杂的朋友圈 与百济的蜜月期 谦虚学习的日本态度 伴随着“渡来人”改变的日本 贞观之治对日本也有影响? 大名鼎鼎的“遣唐使” 与宋朝的和谐邻里关系 互相看不对眼的时代·日本与元朝 倭寇导致的周边不安 天主教在日本 西方列强蠢蠢欲动 精彩页 关于日本的那些事儿,我们将从公元三世纪左右开始的大和时代讲起。根据日本人的说法,早在公元前660年,第一位统一日本的大王——“神武天皇”就已经横空出世了。之所以不讲这段时间的历史,是因为在没有文字的那些年,历史已经在口口相传中与神话故事难解难分,想象力发挥得很不错,“靠谱”二字就难说了。 单说这位神武天皇,他是否英明神武无人能知,只看他身上“天照大神的儿子,活到一百三十岁”这个标签,你就知道可信度十分有限。略过这一千多年的神话历史,大和时代的日本才逐渐露出真实的模样。 这是一个属于贵族的时代,一个理直气壮亳不遮掩的拼爹时代,人群中的少数者因为“生而高贵”的姓氏,掌握着绝大多数的资源与权力。在这时,身份等于一切。 在日本史上,大和时代还有个听起来不那么吉利的称呼——“古坟时代”。关于这个名字,爱开脑洞的日本人有很多解释。 对多愁善感的文学家而言,古坟时代意味着日本文明的坟墓,是彻头彻尾的悲剧象征,因为那时候没有文字。众所周知,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能够得以存续,跟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文字和史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没有文字,传说中再仁慈的天皇、神话里再发达的文明,也都只是传说而已,一张纸片的证据都找不到。 对考古者而言,古坟时代则是再切实不过的称呼。大和时代什么遗迹最多?坟最多。特别在公元三世纪到五世纪末,贵族们之间拼爹拼地位还不够,还得拼房子拼墓穴——就是死了也得死得气势恢宏,这与中国古代“重死而不重生”的观念不谋而合,更是豪族之间彰显实力的象征。古坟不仅发挥着陵墓的作用,也是实力的招牌。 事实上,鉴于社会生产力的普遍落后,贵族的坟墓并不华丽。陪葬品中除了较为贵重的玉器、金银等,就是铁农具、铜镜之类的用品。这并不意味贵族还得干农活,死了也得带上家伙,不过真卖情况也没好多少——铁制品、铜镜在当时还算高科技发明,与如今送葬时的“纸别墅”“纸车”有类似的地位,更寄托着土地丰收的美好愿望。哪怕发展到后来,坟墓里也只多了各种骑兵装备、刀具若干,这是“大和国”忙着对外征战的象征,所以陪葬品中也出现“重武”的倾向。由此也可见,大和时代中贵族奢靡无度的生活也不过尔尔,有任性资本的人只能将精力多放在身后事上。 秉持着“陪葬品俭省点不要紧,咱从气势上压倒别人”的想法,贵族的坟陵越来越大、形状越发奇特。早期,人们老实地将坟墓建成圆的、方的,只是个头大些。后来,大约是某个选择困难症患者两种都想要,就折中创造出了“前方后圆”坟。大家一看,这高级啊!反正也没注册知识产权,于是贵族们纷纷效仿,成为一时的流行。到后期,坟墓就在想象力的大道上狂奔,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形制…… 同样的,早期280米宽的坟墓足以傲视群雄,一个操场大小的坟陵,绝对可以做到“每天从500平方米的床上醒来”。到了中期,伴随着“你大我比你更大”的思想,坟墓长度长了将近—倍,最大的“仁德天皇陵”长度达到486米。 这是什么概念?被郦道元定性为“大兴厚葬”的始皇陛下,以倾国之力导致被后世痛骂而造出的秦始皇陵,跟它比大小都输了!“仁德天皇陵”的建造从当时的生产力看,大概发动2000人、坚持16年才能完成一座——不仅刚登基就要忙修坟,还得防着半路下马建不完。这次,再没有古坟规模能出其右。 事实上,若不是仁德天皇的确是中兴之主,建这么一座陵墓就得花光家底。在中国晋代中原大乱之时,天皇趁机张开热情的双手,引大量有先进知识、技术的流民前往日本,终于将日本国力提升起来。在这一背景下,他才有底气建造如此恢宏的陵墓。 在“古坟比拼”的顶峰出现后,也许是无法超越让贵族们失去了比拼的热情,更重要的是从中国等的流民那里接受了先进知识和理念的冲击,于是自公元六世纪开始,古坟群落终于恢复正常大小,只是变得更加精致、形制多样,数量也更多。 P2-3 导语 不可不去探访的独特邻邦,不能不多了解的趣味历史。 鉴于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和曲折的中日交往史,了解这个邻居的历史比你想象的更重要。比如日本也有南北朝和战国时期,但却绝不是中国的影子,而是有独属于日本文化的精彩。 尹霞所著的《漫谈岛国(你一定好奇的日本史)》涵盖日本的主要发展史,对日本的文化、经济、军事与民间风俗等都有涉猎。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断代史的方式,从日本第一次统一的大和时代讲起,按时间线介绍了日本的断代发展过程,简明扼要又兼有可读性。第二部分则从不同角度对日本史进行详细诠释,让读者能从不同角度感受历史上的日本到底是怎样的。本书文笔生动清晰,风格时尚风趣。 内容推荐 拥有着绵长的海岸线,传承着同样的东亚文明,有着神秘而相似的传统文化,漫长的几千年间与中国始终有着亦敌亦友的关系……这就是日本。 相信许多人对我们这个一衣带水的邻邦充满好奇。也许你看过日本的漫画、听过日本的歌曲、关注过日本的新闻,但说起日本的历史,很多人都不甚明白——跟我国几千年的绚烂文明相比,它似乎太过暗淡了。然而想要了解日本这个民族,是无法脱离历史的。它到底经历过怎样的过去。才有了现在这些习俗、文化和精神?在历史上,日本与中国又有着怎样的多方面联系?以史为鉴,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尹霞所著的《漫谈岛国(你一定好奇的日本史)》为读者介绍日本的主要发展史,对日本的文化、经济、军事与民间风俗等都有涉猎,用一本书的文字介绍日本整个的断代发展过程,非常简明扼要,又兼高可读性。 本书第一部分按“古代史、中古史、近代史”划分,以断代史的方式撰写,从日本第一次统一的大和时代开始讲起,以时间线简略介绍日本历史;第二部分则从不同角度对日本史进行详细诠释,让大家可以从多个角度感受历史上的日本到底是怎样的国家。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