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务虚笔记(精)/史铁生全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史铁生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务虚笔记(精)》是轮椅上的史铁生的首部长篇小说,也是他半自传式的作品。隔着咫尺的空间与浩瀚的时间,作家将带着读者凝望生命的哀艳与无常,体味历史的丰饶与短暂。这是作者的长篇小说处女作,行文优美、凝练,情感真挚、厚重,且好读,处处透映着一种对人世沧桑的如泣如诉、似幽似怨的伤感与领悟。

内容推荐

《务虚笔记(精)》是史铁生半自传式的作品,由二十二个段落合成。《务虚笔记》叙述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社会嬗变带给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诗人L、医生F、女导演N等一代人的影响。我们将默默地凝望,隔着咫尺空间,隔着浩瀚的时间,凝望生命的哀艳与无常、体味历史的丰饶与短暂。他抑或我、不动声色却黯然神伤。

目录

第一章 写作之夜

第二章 残疾与爱情

第三章 死亡序幕

第四章 童年之门

第五章 恋人

第六章 生日

第七章 母亲

第八章 人群

第九章 夏天的墙

第十章 白色鸟

第十一章 白杨树

第十二章 欲望

第十三章 葵林故事(上)

第十四章 昨天

第十五章 小街

第十六章 葵林故事(下)

第十七章 害怕

第十八章 孤单与孤独

第十九章 差别

第二十章 无极之维

第二十一章 猜测

第二十二章 结束或开始

编后记

试读章节

那年北方的夏天来得早,才进4月,海洋上的热风便吹上了陆地。与此同时,一个散失久远的梦想又回到C的心里——他远方的恋人写信来说,她就要在这个夏天回来。信上说,一俟那边的事可以脱身她立刻就启程,就回来,就再也不走了,永远不再走了,不再分离。多少年了呀,C以为这梦想就怕永远是梦想了,可忽然梦想就要成真。C的头上已经有了斑斑白发,他的恋人X也已不再年轻,但是等了这么多年到底是等来了这一天。

那是个不同寻常的夏天。整个城市都像是处在热恋中,条条大街上都是人的河流.宽阔地带是人的海洋,旗幡涌动,喧声如潮,似乎是那阵阵热风忽然掀动了人们急切的盼望:中国应该有一份更好的命运了。男女老少差不多都跑去街上观望,激动,不安,惊讶和忧虑.祈祷上苍……甚至有人演卦问卜,仰观天象,怀疑是不是太阳的角度使然,是不是日月星辰的结构中埋藏着未来的答案。

C摇着轮椅在街上走,被人流裹挟着,冲卷着。年轻人快步如风,成群结队从他身边走过,他由衷地感到自己真是老了。喧嚣的人声仿佛是那春夏之交的风中固有的音讯。C停下轮椅,坐在河边,心里想:也许梦想都是相似的路途,都是同一种神秘的指使……

什么?在这写作之夜我问他:你说什么?什么神秘的指使?

他埋头想了一会儿,然后我听见他在那河边说:生命本身的密码。很可能这颗星球上的一切梦想,都是由于生命本身的密码……

他痴迷的眼睛里是涌动的人群,继而是深阔的蓝天。他仰头冥望。我知道,他必是刹那间又看遍了自己的四十年。

我轻声问他:那密码是什么呢?

C久久不语。

我轻声问他:残疾?还是爱情?

我等着,直到我看见,他的目光从深阔的蓝天上降落,涌动的人群重叉在他眼睛里升起,他才点点头——声音传进我的写作之夜:是呀,是残疾也是爱情。

任何平静的街道上都会随时出现情绪激昂的人流,像河面上生成一串漩流那样迅速、猝然,围观的市民们便一路尾随,仿佛一个旷古的祭祀。阳光任意挥洒,路面上、楼窗上、低矮的屋顶上、古老的城楼上、各色的旗帜和每一片新绿的树叶上,到处都是炽烈的光线,炽烈地喧嚣震荡、飞飞扬扬。C给X写信去,让她那边的事一结束就快回来吧。真怕又会有什么事阻碍了他们盼望多年的团聚。

鬼使神差他们真是选了个千载难逢的日子。X回来那天城里的交通也断了,公共汽车都不开了,横七竖八地停在马路上……人流在这座古老的城市里冲涌回旋.像汛期的河水要涨出狭窄的河道……电视台神魂颠倒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紧张的气氛使他们的重逢相形见绌,使渴望已久的亲吻不合时宜。激动被惊讶冲淡了,他们站在人流汹涌的街头互相望着:你还是这样。你也还是这样。他们在万头攒动的人群中走,时而在拥挤的地方停下来.再互相看看:你有些变了。你也有些变了,是的我们都已不再年轻。周围,到处都是躁动的阳光和不安的情绪,各种消息,各种各样的消息在到处流传,紧张的气氛使团聚的欢乐微不足道。他们穿街过巷,她推着他的轮椅走,徒步回家。

那天夜里躺在床上,他们整宿地睁着眼睛,手拉着手无心做爱。手拉着手,仿佛担心义会在这黑夜里互相失散;紧张地听着街上的声音,分辨着空气中的每一丝颤动,心里不住地祈祷。闷热的黑夜密不透风。掀开窗帘望出去,家家门口都有默坐的和悄移的人影.偶尔嘁嘁嚓嚓地交谈,然后长久地凝望星空。

一连几天都是这样,一连好几个夜晚都是这样,一连多少个晴朗的清晨来临,还是这样。在我的印象里,那些天这座城市里没有人结婚,那些警醒的夜晚也没有人顾得上做爱。人们都翻来覆去睡不安稳,听着街上的消息,梦里也在双手合十祈祷上苍。翘首以待,但没有人知道未来都是什么。

C和X一天天推迟着婚期。

终于,人们祈祷着不要发生的事,还是发生了……

P10-12

后记

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全集,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给自己的爱人做全集,这是人生难得的可能。我告诫自己,这样的机会,无论怎样都该珍惜。

然而终于着手开始的时候,又一次遭遇对什么事都懈怠迷惑的虚无感。发现对编全集这件事,无论目的还是方法,自己都不甚清晰。

为什么要编全集?我不能确定史铁生自已是否会极赞同此事.但是知道他至少不会很反对。做全集和不一定做全集的理由都很多。我相信,一个人写出的好东西,必定是少的;值得一版再版的,更少;而那些“全部”的边沿和角落,其价值和证据性,都很有限。此外,多年来我们俩对其作品资料的存档和整理多有疏忽,也构成了不小的障碍。

总之,我的热情和能力都远远不够。

但是,只要有可能,把史铁生的文字整理聚拢起来,终究该是合理的行为,是我应该做的事情,也无疑应尽全力。

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杨柳,感谢我的同学钟晶晶,感谢我的同事田娟华,感谢老朋友孙立哲、柏晓利……没有你们,这个全集将会有很多重要的遗憾。

感谢北京出版社的诸位编辑,没有你们的细心负责,没有你们加班加点,这个全集肯定无法按计划的时间出版。

最要感谢的是隋丽君老师。她的热忱、敏锐、严谨、坚韧在这个全集从启动到完成的每一个细节里都给了我深刻的教益。能够遇到这样的编辑,是我的幸运,更是史铁生的幸运。

现在这个全集,主要辑入的当然是曾经在各处发表过的作品,这些作品在不同时期都进入过不同选本。此次出版,按照隋丽君老师的要求,凡史铁生用电脑之后创作的作品,全部采用电脑里的原始稿件。纠正了之前各类版本存留的错、漏、疑。对原始稿件的存疑,还参照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中国当代作家系列·史铁生系列》(其责编杨柳曾就一些编辑中的问题跟史铁生有过交流)做了校订。

此次新编新收,需要说明的主要有几点:

1.收入了史铁生早期创作的剧本、小说等,这些作品此前从未进入过任何选本。

2.收入了新收集到的书信七十余封。

3.恢复了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第一次发表时因故删去或修改的部分文字,散见在该书三个章节里。这是史铁生明确的意愿。

4.史铁生看书时会把一些感想写在书页空白处,偶尔也会零散地记一点在电脑里。这次选了一部分还算连贯的“碎片”,冠以“读书卡片”和“页边笔记”收进杂记卷。也不知道有没有意义。

5.选了一点好玩的东西:偶尔的涂鸦,给朋友画的贺年卡,信手转(zhuai)的打油诗,透析时写的手机短信等。这些不登大雅的东西也凑在全集里了.不知是否合适。

6.在未竟稿卷,收录了一部分史铁生尚未最终完成、发表的作品。还有个别篇目,如小小说、诗歌等,因数量少,均按编辑体例辑入相应卷册,且都做了未刊说明。

7.关于访谈卷。这一部分应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作品。此次收进来的绝大多数是经史铁生本人校订过的谈话记录,也算反映了他的一些想法以及生活状态。

8.对个别明显不合理的错谬,在不违背原意的前提下,编者或编辑做了未加注明的修正。特别是对有些文字用法不一的地方,尽量做了局部统一。个别确实无法辨认、修正的可能错讹,则保持了原样,加注了说明。

9.遵照编辑要求,增加了必要的编者注;无法确定写作日期的,只能空缺;或为当事人,隐去了一些人名。

在这个全集里,有些文字,比如在70年代写的书信,现在读来显得幼稚、无知;还有一些文字,或许是偏见、浅见。有编辑提出删去,我想还是保留原样吧。因为史铁生自己曾在1994年为《史铁生作品集》写的《作者后记》中说:“很多篇章已不忍卒读,但放弃如同遮丑,反促幼稚长成诡诈,想想实在不好。况且,走向未来不该以贬损过去为快意、为轻装,就如同任何时候也不能对初恋的痴骏与悲喜轻描淡写。”我以为,这个态度,到今天,即使过去了二十一年,他也应该不会改变。我还想,这倒是能够看出来一个人的起点,那一代人的起点。

虽经各位参与者全力尽心,这个全集也不可能做到真正“全”,遗憾和错漏难免,但愿以后有机会不断弥补、完善。

最后想记一笔的是,在史铁生的电脑里,未竟稿《我在史铁生》的word文档最后修改时间是:2010年12月30日,9:35:58——这是他最后干活的时刻。

有最后,才会有全集。

他已经去世五年,五年没有再往前走。今后还会有更长的时间止步不前……

是为编后记。

陈希米

2015.1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0: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