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生自有真义在/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低幼读物
作者 季羡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青春期的孩子都会面临人生问题与困惑: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缘分与命运、做人与处世、容忍、成功、知足、朋友、毁誉、压力、伦理道德等。季羡林先生在《人生自有真义在》中结合九十多年的人生经验,向青少年讲述了自己对这些话题的看法与认识,以及点滴体悟。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语言学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散文家,被称为“学界泰斗”。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翌年作为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归国,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曾任北大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
目录
看人生
人生
再谈人生
三论人生
不完满才是人生
我的座右铭
看老去
谈老一
老年谈老
赞“代沟”
老少之间
老年四“得”
看疾病
在病中
早期历史
西苑医院
西苑二进宫
西苑三进宫
张衡插曲
艰苦挣扎
两次大会诊
三。一英雄小聚义
死的浮想
皮癌的威胁
奇迹的出现
病房里的日常生活
对未来的悬思
看死亡
九十五岁初度
长生不老
自古皆有死
笑着走
谈做人处世
做人与处世
世态炎凉
趋炎附势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不为
毁誉
撒谎
容忍
成熟
傻瓜
爱情
朋友
家庭
父母与子女
谈孝
牵就与适应
缘分与命运压力
恐惧
谦虚与虚伪
走运与倒霉
成功
自夸
自我封闭
叹老嗟贫
愤世嫉俗
难得糊涂
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长寿之道
谈物质名誉
反躬自省
我写我
辞“国学大师”
辞“学界(术)泰斗”
辞“国宝”
论博士
漫谈消费
衣着的款式
论包装
一个值得担忧的现象再论包装
谈公共道德
公德(一)
公德(二)
公德(三)
公德(四)
同胞们说话声音放低一点
谈礼貌
文字之国
慈善是道德的积累
莫让时间再怕东方人
后记希望在你们身上
出版后记
序言
给我机会让我对少年同学们说几句话,我简直觉得是
莫大的幸福。我也是有过少年时代的;但是,到了今天,
再回忆起那个时代来,云烟渺茫,真是恍如隔世了。
当我还是少年的时候,我并不觉得少年特别幸福,特
别可爱。有时候,反而有些愤愤不平之意,很想赶快长大
成人,好同大人分庭抗礼。以后进入青年、中年。辛稼轩
词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
词强说愁。”他这里说的“少年”,据我理解,实际上是
指青年,甚至是中年的一部分。我在青年时期,愁滋味识
得颇为充分。但我不赋新词,因而也不爱上层楼,只是觉
得人生艰难而已。我对别的青年或中年,除了至亲好友之
外,几乎是漠不关心的。然而时间只是流逝,一转瞬间,
自己已经进入老境,再引辛稼轩的词:“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我的心情完
全不同,我没有什么愁可说,也用不着说“天凉好个秋”
。只是对于少年儿童,感情却越来越深,深的程度可以说
是同年龄成正比。这一点,在我青少年时代,是完全无法
想象的。
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大概是,自己一进入老年,想的
问题就多了起来。我从不叹老,也不嗟贫,认为“长江后
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这是自然规律,用不着嗟
叹。不过自己毕竟有了一把子年纪,迟早会向地球告别的
。但是地球决不停止转动,人类也不会停止进步,光明就
在前面,希望在于将来。二三十年以后,担负起伟大建设
任务的不就是今天的少年吗?因此,年龄增加一岁,对青少
年的感情就增加一分。这种心情,我不说,青少年是未必
知道的。而且我这种心情,我相信,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决不会为我一人所垄断。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能有一个机会对少年同学们说
几句话。我认为是一种幸福,不是很自然的吗?
人人都有一个少年时代。尽管年龄还有一定的差距,
各个人的少年时代也不会完全相同。比如,我在旧社会生
活过一段时间。旧社会的那种情况,旧社会的“愁滋味”
,我都或多或少地尝过而且“识得”。这种滋味,今天的
少年,做梦也不会梦到的。今天的少年有福了。你们是在
蜜水中成长起来的。这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好的
是,你们的身体和精神都发育正常而健康,没有受过挫折
或打击。坏的是,你们社会经历太少,对好多事物,无从
比较,难以鉴别。本书中所收的文章,有的记述了我童年
时代的一些经历。我相信,你们从中可以了解一些过去时
代的情景,也许能间接识得一些旧时代的“愁滋味”。你
们可以拿这些文章当作镜子,从中照见你们和我们的不同
,过去和现在的不同。这会有利于扩大你们现在的远远超
过我们当时水平的知识面,对社会认识更深刻,对生活体
会更全面。
你们听说过“代沟”这个名词吗?看样子,这是从外国
翻译过来的一个名词。意思是两代人之间的鸿沟。我同你
们从年龄上比起来,已经不是两代人,而可能是三代或者
更多的代。我们之间有一条“沟”,这是很自然的,用不
着大惊小怪。我们只有承认这个事实。
但是我们之间难道就没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感情了
吗?我认为,还是有的。我一生在教育界工作,天天同学生
接触。我一向自认为是了解同学的。可是最近几年以来,
我却越来越感觉到我们彼此互不了解,特别是我不了解学
生。我常常以此为苦。但是我在这里想着重说一句:也并
不是在所有的问题上都互不了解。在一些问题上,我们是
心心相通的,比如爱国主义,就是其中之一。
我同别的人一样,也是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我常
常剖析自己,剖析自己的优缺点何在。我认为有一点是值
得提出来的,就是热爱我们社会主义的祖国。我头脑里有
时候也有一些畅想曲。我曾幻想,有朝一日,如果在祖国
与个人生命之间非有所抉择不行的话,我究竟选择什么?我
的回答简单而又坚决:祖国。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我的每
一个灰分子也是热爱祖国,决不变节的。这当然都是瞎想
,不过也略能表达我的心情。在这方面,我同许多大学生
是有共同感情的。一提到振兴中华,他们就立刻来了劲。
这不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吗?
你们少年同学怎样呢?我没有同你们谈这个问题的机会
,我不敢说。但是我坚决相信,你们也会同你们大学生哥
哥姐姐是一样的。你们也热爱我们的祖国。这一点是环境
决定的。中国过去是一个受剥削受压迫的国家,我们的知
识分子大多数之所以有强烈的爱国心,其根源就在这里。
你们当然没有识得旧社会那种愁,但是你们从家长、老师
那里,从父辈、祖父辈那里,也会了解到,感觉到这一点
的,所谓潜移默化、耳濡目染者就是。你们从这一集子中
的某一些文章中也能领会到这一点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我就会感到无限的欣慰。我在本文开始时,写出的那一
句话,“给我机会让我对少年同学们说几句话,我简直觉
得是莫大的幸福”,就不至于落空。
导语
“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共5册,精选了季老涉及成长历程、读书写作、家国情怀、生活态度和人生真义等主题的篇章,旨在用季老自己的文章诠释他伟大的一生及其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通过这套书青少年将见证一代大师的成才历程,并从中汲取养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生自有真义在》是其中一册。
后记
为了帮助当代青少年了解一代大师季羡林先生,全景
展示季老刻苦律己、发奋求成的可敬精神和心念祖国、即
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曾丢掉自己的良知的高尚品德,以
及他对于人生、家国、社会等方面的独特思考和大智大慧
,引导孩子追随大师的步伐,我们编选了这个书系。
在编选过程中,除了根据章节主题,重新拟定了一些
文章的题目,以及考虑到时代背景的变化,对部分文章做
了少量的删改外,我们本着保持原汁原味原貌的原则,对
选取的文章内容乃至词语、标点用法尽量予以了保留。由
于编者的水平所限,选取的篇目和撰写的内容难免会有不
准确不恰当的地方,敬请方家指正。要想真正了解季羡林
先生作品,我们建议读者购买季羡林先生未删减的原著,
如《季羡林全集》。
图书出版过程中,我们不仅得到了由资深出版人王佩
芬女士发起的季羡林读书会的大力帮助,更得到了中央重
点新闻网站央视网的大力支持,授权我方使用央视网的相
关视频链接,我们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编者
2018年9月28日
精彩页
吾辈凡人的诞生,无一例外,都是被动的,一点主动也没有。我们糊里糊涂地降生,糊里糊涂地成长,有时也会糊里糊涂地天折,当然也会糊里糊涂地寿登耄耋,像我这样。
生的对立面是死。对于死,我们也基本上是被动的。
我在上面讲了那么些被动,那么些糊里糊涂,是不是我个人真正欣赏这一套,赞扬这一套呢?否,否,我决不欣赏和赞扬。我只是说了一点实话而已。
正相反,我倒是觉得,我们在被动中,在糊里糊涂中,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我劝人们不妨在吃饱了燕窝鱼翅之后,或者在吃糠咽菜之后,或者在卡拉0K、高尔夫之后,问一问自己:你为什么活着?活着难道就是为了恣睢的享受吗?难道就是为了忍饥受寒吗?问了这些简单的问题之后,会使你头脑清醒一点,会减少一些糊涂。谓予不信,请尝试之。 .
人生这样一个变化莫测的万花筒,用干把字来谈,是谈不清楚的。所以来一个“再谈”。
这一回我想集中谈一下人性的问题。
大家知道,中国哲学史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争论问题:人是性善,还是性恶?这两个提法都源于儒家。孟子主性善,而苟子主性恶。争论了几千年,也没有争论出一个名堂来。 记得鲁迅先生说过:“人的本性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记错了,由我负责。)这同中国古代一句有名的话,精神完全是一致的:“食色,性也。”食是为了解决生存和温饱的问题,色是为了解决发展问题,也就是所谓传宗接代。无言”,它们不但不能行动,连发声也发不出来。然而,它们求生存和发展的欲望,却表现得淋漓尽致。桃李等结甜果子的植物,为什么结甜果子呢?无非是想让人和其他能行动的动物吃了甜果子把核带到远的或近的其他地方,落到地上,生入土中,能发芽、开花、结果,达到发展,即传宗接代的目的。 你再观察,一棵小草或其他植物,生在石头缝中,或者甚至压在石头块下,缺水少光,但是它们却以令人震惊得目瞪口呆的毅力,冲破了身上的重压,弯弯曲曲地、忍辱负重地长了出来,由细弱变为强硬,由一根细苗甚至变成一棵大树,再作为一个独立体,继续顽强地实现那三种本性。“下自成蹊”,就是“无言”的结果吧。
你还可以观察,世界上任何动植物,如果放纵地任其发挥自己的本性,则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哪一种动植物也能长满塞满我们生存的这一个小小的星球地球。那些已绝种或现在濒临绝种的动植物,属于另一个范畴,另有其原因,我以后还会谈到。
那么,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哪一种动植物——包括万物之灵的人类在内——能塞满了地球呢?
在这里,我要引老子的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造化小儿——谁也不知道,他究竟有没有?他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不信什么上帝,什么天老爷,什么大梵天,宇宙间没有他们存在的地方。
但是,冥冥中似乎应该有这一类的东西,是他或它巧妙计算,不让动植物的本性光合得逞。P4-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8:5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