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君主论(中英双语本)/国民阅读经典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作者 (意)马基雅维利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马基雅维利著吕健忠译的《君主论(中英双语本)/国民阅读经典》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尼可罗·马基亚维利的代表作,是一本毁誉参半的奇书,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君主的案头之书,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的治国原则,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独到精辟的解剖。
目录
中译序
献 辞
第一章 君主国的种类及其建国的方法
第二章 世袭的君主国
第三章 混合型的君主国
第四章
大流士的王国被亚历山大征服,为什么在他去世后没有反叛继任者
第五章
如何治理被征服以前独立自治的城邦或君主国
第六章
依靠自己的武力和能力获取的新君主国
第七章
仰赖别人的武力和机运获取的新君主国
第八章 凭邪恶的手段成为君主
第九章 公民君主国
第十章 如何衡量国力
第十一章 教会君主国
第十二章 军队的类型和佣兵
第十三章 外籍援军、混合军与国民军
第十四章 君主在军事方面的职责
第十五章
世人,尤其是君主,受到赞扬或谴责的原因
第十六章 慷慨与小气
第十七章
残忍与仁慈:受爱戴和受畏惧,何者比较有利
第十八章 君主守信之道
第十九章 如何避免受人鄙视和怨恨
第二十章 堡垒等君主常用措施的利弊得失
第二十一章 君主如何争取名望
第二十二章 君主的肱股大臣
第二十三章 如何避开马屁精
第二十四章 意大利的君主们丧失政权的原因
第二十五章
运气如何影响世事及抗衡运气之道
第二十六章
为解救意大利免于蛮族蹂躏进一言
马基雅维利年表
关于马基雅维利的两面评价
英文附录
序言
一本论者普遍视为惊世骇俗的书,读者却趋之
若鹜,代代如是,虽然一度被列为禁书,却证实为
影响既广且深的经典作品——这是马基雅维利《君
主论》的写照。《君主论》凭什么名列经典书目?
“经典作品”有个共同的特色:体现时代的风
貌,同时又展现超越时代的眼界。就此而论,马基
雅维利的思想当之无愧:他看透五百年前意大利半
岛政治事件的本质,从中辨识出关于人类生活的一
些根本通则,他指出的通则到今天仍然适用。关于
马基雅维利其人及其时代背景,我在《论李维罗马
史》的中译修订版序中已有介绍,这里只就有“现
实政治的圣经”之美誉的《君主论》相关背景做个
补充。
马基雅维利其人
马基雅维利的生平活脱就是运气无常的写照,
而“运气”在他那个时代,通常被拟人化为女性—
—而且是没有定性的女人。这个观念是了解马基雅
维利思想的一把钥匙,同时也反映在他的人生观和
政治思想。
马基雅维利出生于1469年,也就是有“高尚”
之美誉的罗伦佐·德·美第奇继承父亲遗缺成为佛
罗伦萨统治者的那一年。他的家庭虽然不属于统治
阶层,却有足够的财力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帕齐
家族试图藉谋杀手段接收佛罗伦萨的主要党派时.
他年纪还小,但也足以知晓掌握统治权的美第奇家
族为了对付夺权失败的阴谋分子而采取的报复手段
是多么骇入听闻。1494年,也就是高尚的罗伦佐去
世后两年,法王查理八世率大军抵达佛罗伦萨,马
基雅维利目睹美第奇家族仓皇逃命。他的成长经历
动荡不安的岁月,天主教多明我会的萨沃纳罗拉修
士想方设法要引导佛罗伦萨人成为道德挂帅的清教
徒,大肆焚书,虽然一度取得某种程度的成功,结
果是自己被送上吊刑台接受火刑。
1498年,清教徒主义不再构成威胁,美第奇家
族亡命异乡,佛罗伦萨建立共和体制,马基雅维利
被共和政府延揽进入总理署,开始参与外交事务。
从1500年到1513年间,他数度衔外交使命出国,先
后会晤法王路易十二、鲁昂枢机主教、罗马涅的切
萨雷·博尔贾、教宗尤里乌斯二世以及神圣罗马帝
国的马克西米连皇帝。自从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即陷
于分崩离析的意大利,在1494年法国入侵之后更成
为各方势力垂涎的对象,那些造成意大利政局动荡
的台面人物,不乏马基雅维利的旧识。要说《君主
论》有个主角.那就是占领罗马涅的切萨雷·博尔
贾。他在权力场上的起伏,马基雅维利了如指掌。
马基雅维利本人则深受皮埃罗·索德瑞尼的赏
识与提拔。索德瑞尼是萨沃纳罗拉死后成立的共和
政权中的实力派人物,在1502年被任命为佛罗伦萨
的终身执政。可是,随着美第奇家族在1512返回佛
罗伦萨,共和政权垮台而索德瑞尼失势,马基雅维
利也遭到罢黜。他被捕下狱,时间虽不长,酷刑却
不能免,能够保住老命或许也可以归因于运气。
浑身政治细胞的马基雅维利,如今被迫归隐田
园。在写给法兰切斯科·韦托瑞的一封信中,他提
到那一段“日出耕耘,日入读书”的岁月:
入夜,我回到家,准备窝进书房。在门槛,我
脱下沾满
尘土污泥的工作服,穿上大使会穿的衣服。我
穿得体体面面。
进入作古已久的统治者的宫廷。在那里,我受
到热烈的欢迎.
只靠我觉得养生而且生来就是要细细品味的粮
食维生。我跟
他们促膝畅谈,请他们说明他们的所作所为,
他们满怀善意
回答我。转眼间,四个小时过去了,我无忧无
虑。所有的牵
累全忘到九霄云外?我不再害怕贫穷,死亡也吓
不到我。风
风雨雨俱往矣,我安然无恙。
这段文字看似豁达,却透露马基雅维利要亲身
实践波埃提乌斯的《哲学的慰藉》有多么无奈。但
是,不管他有多无奈,后人倒是亏了他的无奈岁月
才有机会读到他的名山之作。他在1512年动笔写《
君主论》,原本打算献给乌比诺公爵,即小罗伦佐
·德·美第奇,寄望他的家族能重整意大利破碎的
山河,说不定还能藉此机样的结论难免会引人不安
。不过,面对真相总胜过把残酷的现实理想化或把
客观的陈述妖魔化。
马基雅维利引人不安,这跟他开门见山的笔法
和出奇冷静的笔调有关。他习惯举出实证,藉以拈
出有如格言的通则。格言醒人耳目,却无法应用在
具体的情况,而且往往可以找到互相矛盾的另一句
格言,却因为听起来有道理而传为口碑。《君主论
》就像这样,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断回想马基
雅维利生前死后的许多事件,不限于政治领域,在
在显示他深刻的观察和敏锐的理解。他写的不是什
么秘籍宝典,无法保证照表操课就能实地见效。第
二十五章论运气,说明世事无常,成败不见得能够
操之在己。马基雅维利也相信做事贵在适才适性,
有时候步步为营占上风,有时候却该当机立断。“
三思而后行”没错,“瞻前顾后则寸步难行”也没
错。
马基雅维利拈出简单明了的通则,用直截了当
的笔触一语道破,个中道理一经解说其实显而易见
。使我们感到震惊的倒不是马基雅维利说了些什么
,而是我们宁可希望他说的不是真相。我们总是一
厢情愿地希望政府所作所为对老百姓有好处,马基
雅维利并不例外,不同之处在于他明白政府通常不
得不牺牲老百姓的利益——用我们熟悉的措词来说
,他明白“政府是必要之恶”的必要性。他主张政
府必须知道什么时候牺牲是无法避免的,可是他开
门见山说得那么理所当然,这太伤感情了,一般入
无法坦然接受。使读者不安的是,他把真相赤裸裸
摊开来,道理既清楚又简单。举例来说,第三章提
到并吞同文同种的领土,说:“征服者要保有成果
并不难,被征服者如果不习惯于自治时尤其如此,
只要消灭统治他们的王室就够了,其他方面不妨率
由旧章。古老的生活方式维持不变,风俗习惯相同
的人自会相安无事。”马基雅维利使用不带感情的
笔调写出历史上扩充版图或改朝换代的常规,他说
出客观的现象,可是没有人会大声张扬那样的现象
。更值得注意的是“只要……就够了”这样的措词
,这意味着他反对不加区分地滥杀无辜。不幸的是
,诸如此类的笔触往往被大而化之的读者忽略。
撇开实用价值不谈,《君主论》在五百年前成
书之初其实是满怀理想之作。马基雅维利在最后一
章的笔调比较接近传统的跋文,所谈无关乎权力的
夺取与维持,而是表达意大利爱国志士共同的理想
,呼吁美第奇家族力挽狂澜解救祖国。他的呼吁表
面看来似乎把论述的格局缩小了,其实不然:只要
政府组织仍然存在于人类社会,只要国家樊篱无法
消除,马基雅维利的热情就会得到回响,他在结尾
所引佩脱拉克的诗句就足以证明他背负“马基雅维
利作风”的恶名并不公平。
无论如何,《君主论》这一本丝毫无愧于“经
典”之作的书,其为经典之作的持久价值,与其说
是在于书中陈述的政治理论,不如说是在于作者披
露或表达观察世界的一个特定方式。马基雅维利使
我们了解到采取去道德化的观点所看到的世界会是
什么景象,历代读者如痴如迷的同时又惶惶不安,
说穿了无非是他们透过那个观点所看到的景象使然
。关于这一部经典的历史地位,这么说就够了:《
君主论》反映时代的趋势、探究未知的领域如哥白
尼,虽然一个是天文领域,另一个是政治领域;解
剖现实如达·芬奇,虽然一个解剖的是(基督教观念
中)上帝创造的身体,另一个解剖的是人类创造的政
体。
吕健忠
导语
马基雅维利著吕健忠译的《君主论(中英双语本)/国民阅读经典》是对佛罗伦萨乃至整个意大利几百年间的“政治实验和激烈变革”以及马基雅维利本人多年从政经验的理论性总结。较为完整地阐述了马基雅维利的君主专制理论和君王权术论,它对意大利长期战争分裂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实现意大利的统一的方案——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试图把但丁的统一思想与君权思想付诸实现,尽可能深入权术问题,直接向君主提出种种实行办法。
书评(媒体评论)
马基雅维利将政治从道德中拯救了出来,揭露
了政治的原始本质,而不再是中世纪以来笼罩着神
学面纱、背负着道德重枷、欲说还休的遮羞物。
一—马克思
精彩页
罗马在他们的占领区很小心地遵循这样的方法。他们派出殖民团队,安抚比较弱小的势力却不至于让他们壮大,压制比较强大的势力但不容许势力强大的外国人有立足之地。只要举出希腊的例子就足以说明我的论点。罗马人让希腊境内的阿凯亚人和埃托利亚人互相牵制,却彻底击垮北方的马其顿王国,又把叙利亚国王安条克的势力赶尽杀绝。可是罗马人并不因阿凯亚人和埃托利亚人有功劳而让他们有机会壮大势力,也不因马其顿的腓力能言善辩就对他友善,而是先挫他的锐气再谈和,而且也不因安条克仍有影响力就让他在希腊境内保留地盘。
罗马人诸如此类事例为所有明智的君主立下榜样:君主不只是要对眼前的困难明察秋毫,而且还要未雨绸缪;只有深谋远虑才可能做到杜渐防微。如果因循苟且,养痈遗患,到时候会落得无可救药的下场。医生对疾病的看法可以应用在这里:病发之初容易治疗,可是难以诊断,随时间推移,当初难以诊断而容易治疗却演变成容易诊断而难以治疗。国家事务也是同样的道理,及早看出酝酿中的事情(这是审慎的统治者独具的天赋)就可以迅速矫治,贻误先机等到人尽皆知的地步就无法矫治了。
由此可见,罗马人因为洞察先机总能找到补救的办法。他们绝不至于为了避免战争而任由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因为他们知道战争必不可免,延误时机只是把优势拱手让给别人。因其如此,他们抢先进军希腊,对腓力和安条克发动战争,为的是避免战火波及意大利。当时他们大可不发动这两场战争,可是他们没有那么做。他们不会像我们这个时代自作聪明的人整天挂在嘴巴上说的那样“享受时间带来的好处”,而是宁可享受自己的实力和智虑带来的好处,因为时间的巨轮往前推动,祸福倚伏,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坏处,带来坏处的同时也带来好处。
回头来看看法国的情形是不是像我们说的这样。我指的不是查理,而是路易,因为他占领意大利的时间比较长,容易看出他的所作所为跟维持国外占领地所该采取的措施背道而驰。
路易十二被迎入意大利是由于威尼斯人的野心,他们想要借助法国的势力获得半个伦巴底。我不想非议法王的军事行动,毕竟他要立足于意大利,却没有当地的盟友,因为查理八世的行为使得他在意大利到处吃闭门羹,他只好将就接受现成的友谊。要不是另外犯了错,他有可能如愿以偿。征服伦巴底之后,他很快恢复查理八世丧失的名望。热那亚屈服了,佛罗伦萨人成为他的朋友,曼图亚侯爵、费拉拉公爵、本蒂沃利奥家族、福尔利伯爵夫人、法恩扎大人、佩萨罗、瑞米尼、卡梅瑞诺、皮翁比诺、鲁卡的人民、比萨、锡耶纳,个个争先恐后跟他套交情。到了那个地步,威尼斯人才看明白自己的莽撞:为了获得伦巴底的两个镇,他们使得法王成为意大利三分之一领土的主人。
P8-9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