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丛书(张坤荣卷)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林敏
出版社 浙江摄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相关情况是一项良心工程,也是抢救性工程,记录者要对历史负责,充分采集传承人的相关信息,确保真实性,体现完整性,达到传承性。为了梳理“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的资源,进行部分成果转化,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撰了《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丛书》,以传承人为分卷,一人一书,形成系列。丛书以传承人、传承人弟子及相关人员的访谈口述、项目实践、传承教学为主,项目概述、文献记录、新闻报道等为辅,图文结合。林敏编著的《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丛书(张坤荣卷)》为其中一册,介绍了海宁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张坤荣的生平事迹和个人成就。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项目概况
一、历史沿革
二、表演形式与特征
三、传承与发展情况
第二章 人物小传
第三章 口述访谈
一、家族史
二、报考浙江皮影剧团
三、拜师学艺,走上皮影演艺之路
四、大腿上生了一个肉疙瘩,改变了我的人生
五、闻鸡起舞,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举一反三
六、由于勤学苦练,很快就能独当一面
七、参加全国十省市木偶皮影汇报演出
八、两次为缅甸领导人和外交部部长演出
九、去中苏友谊馆演出,受盖叫天大师指点,受益匪浅
十、行话、行规和绝活
十一、恩师魏柏荣传授技艺,施振眉老师改革创新有成就
十二、在教学和传承基地担任辅导教师
十三、海宁皮影有特色,脸谱、唱腔和操作有不
同风格
十四、武松大战蜈蚣岭,快活林中显身手
十五、受到各方称赞,我感到骄傲
十六、对外交流,取得经验,重返舞台,发挥余热
十七、下基层,示范艺术表演
十八、现如今,招收学徒有难度
十九、重出江湖,创作皮影戏
二十、除传统戏外,还要排演现代戏
二十一、一些教训和总结、心得和建议
第四章 周边采访
一、张坤荣同事郭志英访谈:海宁皮影戏有今天,
老前辈功不可没
二、张坤荣同事马孙英访谈:皮影戏发展不易,
需要政府大力支持
三、张坤荣同事王祥芬访谈:我哥自掏腰包投入
皮影戏,他女儿继承父亲遗愿
四、张坤荣徒弟郭晓明访谈:办剧团是为了传承
皮影文化
五、张坤荣徒弟赵力访谈:我主要跟张老师学习表演
六、张坤荣徒弟王培华访谈:初学者不能以玩的心态
来学习
七、海宁皮影艺术团团长沈凤娟访谈:父亲去世后,
我放弃自己的工厂,把剧团接下来
附录
后记
序言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是新
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自2015年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全面
启动,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采用数字化多
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人物访谈、传承实践、带
徒教学的全方位记录,并对已有文献资料进行搜集,建立
传承人专项数据库,将记录成果编纂成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着丰富的知
识与精湛的技艺,是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代
表性传承人所承载的精湛技艺、实践经验、文化记忆和传
承能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核心内容与动力来
源。由于代表性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核心作
用与不可替代性,加之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普遍年事已高
,对他们及其技艺的记录任务尤为紧迫。全面、真实、系
统地记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知识
和技艺,不仅可保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也为后人研
究、宣传、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宝贵资料,对传承和
弘扬传统文化、构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具有
重要意义,这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作。
将抢救性记录中的口述访谈内容梳理转化成口述史,
这是一项极为繁重的工作,不仅要保留口述真实的特点,
还要强调语言文字的严谨。该套丛书是浙江在开展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基础上,
组织专家、专业人员撰写,在编纂过程中,既尊重传承人
口述的真实性,又兼顾可读性,在不改变传承人原意的前
提下对文字进行了部分调整。
该套丛书以传承人为单元,一人一书,单独成卷。从
传承人第一人称口述的角度,记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实践的丰富历程,讲述他们多彩的人生
故事。该书还对传承人所属的项目进行介绍,从文化价值
、存续状况、传承保护等方面叙述项目的基本情况,从生
平事迹、学艺师承、授徒传承等角度阐述传承人的生平经
历。丛书的重点定位在传承人的从艺经历、实践经验、传
承状态等内容,此外,与传承人相关的人员分别从不同角
度多层次地补充了传承人的经历。书中还附有传承人个人
年表、文献图录等,提升了丛书的学术价值。
该套丛书由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持编纂
,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文化学者、出版社编辑等讨
论丛书的框架、体例、版式;丛书分卷作者用心编撰书稿
,反复斟酌文字,不厌其烦地查阅资料、核对内容;代表
性传承人及其家人也积极主动参与了丛书的编撰过程。各
方的共同努力,终于促成了该套丛书的付梓。
我们相信,“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
承人口述史丛书”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研究
者铺路搭桥,提供丰富、翔实、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同时
也希望能让记录成果更好地发挥作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成果惠及大众,为社会共享。
丛书编委会
导语
皮影戏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表演艺术,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俗称人头戏、影子戏。它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期的秦晋豫地区,极盛于清代的河北。继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后,海宁皮影戏于2011年底作为中国皮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7年,编著者林敏应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之邀,接手有关海宁皮影戏口述史的编撰工作,对张坤荣等多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拍摄和录音,初步完成了录音转化为文字的工作;之后,又多次与海宁市非遗保护中心进行对接,充实材料,也对海宁皮影戏艺人特别是张坤荣进行了电话采访和上门专访,写成了这本《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丛书(张坤荣卷)》。
后记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仲夏之际,凝结着浙
江省非遗保护中心、海宁市非遗保护中心及海宁皮影戏全
体传承人心血的《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
承人口述史丛书·张坤荣卷》一书终于付梓了。
皮影戏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表演艺术,最早诞生在两千
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它发祥
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期的秦晋豫地区,极盛于清代
的河北。继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后,海宁皮影戏于
2011年底作为中国皮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选联合国人
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皮影戏于南宋时传人浙江海宁,与当地的“海塘盐工
曲”和“海宁小调”融合,并吸收“弋阳腔”等古典声腔
,改北曲为南腔,形成以“弋阳腔”“海盐腔”两大声腔
为基调的古风音乐;曲调高亢激昂,宛转优雅,配以笛子
、唢呐、二胡等器乐,明快悠扬,极富水乡韵味;唱词和
道白变为海宁方言,是海宁民问婚嫁、寿庆、祈神等场合
的常演节目。因海宁盛产蚕丝,民间有祈求蚕神风俗,海
宁民间皮影戏班社因常演“蚕花戏”,也被称作“蚕花班
”。
2017年,编者应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之邀,接手有关
海宁皮影戏口述史的编撰工作。之前,省非遗保护中心郑
金开等同志根据文化部对于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影像摄录的要求,多次前往海宁皮影艺术团,对张坤荣等
多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拍摄和录音,初步完成了录
音转化为文字的工作;之后,编者多次与海宁市非遗保护
中心进行对接,充实材料,也对海宁皮影戏艺人特别是张
坤荣进行了电话采访和上门专访,进一步充实、完善书稿
内容。
此次书稿编写的时间紧、任务重,海宁市非遗保护中
心工作人员及传承人全力以赴,密切配合,传送电子版文
本资料,编者亦不遗余力,抓紧时间,精益求精,终于及
时完成书稿,送省非遗保护中心审读。
感谢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海宁市非遗保护中心、海
宁皮影艺术团全体艺人的大力支持,特别感谢省非遗保护
中心郭艺主任、郑金开同志,海宁市非遗保护中心周郁斌
主任,感谢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坤荣、海宁皮影艺术团
团长沈凤娟及其他艺人提供宝贵资料,感谢浙江省民俗学
会会员、浙江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林天仁热情参与资料
采集和文字校对工作,也感谢钱江晚报社原编辑郑云青老
师对文稿提出宝贵意见。
因时间仓促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
,恳请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18年8月
精彩页
二、表演形式与特征
海宁皮影戏的唱腔、韵白、表演艺术和造型风格在全国皮影戏中可谓独树一帜,最大的特征在唱腔、表演操纵和人物造型上。
其一,唱腔韵白,南宋遗音。海宁皮影戏源自河南开封,是随宋室迁都临安(今杭州)而南下的,迄今已有八百多年,唱腔韵白仍保留南宋遗音。唱腔有“长腔”“乱弹”两部分:“长腔”婉转柔软,用笛子伴奏;“乱弹”高亢激昂,用板胡、唢呐伴奏。唱腔古老、原始,并有帮腔押后。1954年海宁皮影戏代表浙江赴上海参加华东地区调演时,时任中国木偶皮影学会会长、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虞哲光先生首先发现这一特点并撰文赞扬。
其二,表演操纵,灵活自如。海宁皮影戏的皮人(影偶)造型在全国独一无二。操纵杆用竹签制成,由鸡毛管将杆子、皮人连接起来,皮人的转身、翻、跳非常灵活,特别适合武打动作,如果演员功夫深厚,就可运用自如。
其三,人物造型,单线平涂。影偶造型别致,重彩绘、少雕镂,人物面部富有肌肉感,服饰鲜艳,精美非常。
三、传承与发展情况
如何保护、传承和发展皮影,每个艺人和文化工作者都在苦苦探索。
目前,海宁皮影艺人仅有二十余名,多数为老艺人,在传承方面还需努力。影偶巧夺天工,但需要纯手工制作,不管是传承还是商业开发,都面临挑战。在走访中,我们发现“申遗”成功后,海宁皮影戏正以自己的方式顽强闯出一片天,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仍使传承和发展不容乐观。
同时,我们也发现海宁皮影戏不断在求新求异求变的道路上摸索。新技术的采用使舞台样式、装饰的观赏性大大提高。节目内容在保留传统剧目的前提下增加儿童剧、童话剧等新剧目,皮影戏的艺术性与观赏性又上新台阶。
2014年2月24日,海宁市召开海宁皮影戏保护工作座谈会。会上,海宁市文体局副局长朱红介绍了海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扶持政策和近年来对海宁皮影戏基地、传承人和学徒的补助情况;海宁皮影艺术团、皮影戏传承人和学徒汇报了皮影戏保护传承工作的亮点,介绍了在从事皮影戏艺术过程中遇到的经费不足、人员流失等问题。海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姚建新对下阶段海宁皮影戏传承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进一步重视海宁皮影戏的保护传承工作;二是进一步研究包括海宁皮影戏在内的非遗保护政策;三是进一步加强宣传,一方面将海宁皮影戏对外宣传纳入海宁市对外宣传范畴之内,扩大海宁皮影戏在全国媒体上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依托文化礼堂建设,多做些实打实的宣传工作,如将皮影戏元素引入文化礼堂布置中,将皮影戏演出打造为海宁文化礼堂的特色活动;四是进一步围绕创新发展,弘扬皮影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多在设备、道具等方面进行创新,注重现代设备的配套和现代表演形式的运用,以迎合更多的年轻观众,同时,针对不同的观看群体和表演场地排练不同的新剧目,丰富海宁皮影戏的演出内容。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