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依旧相信(精)/新地文丛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陈平原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依旧相信(精)》是陈平原先生三十年间所撰随笔精选之作的合集,包括绝版且不再重印的书中选取部分,以留雪泥鸿爪。全书三辑,包括了对文学教育的看法,自己在散淡中的坚守、对文字的执着,也有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学的评论。全书散文、随笔、短论、演说,涉及书与人,风雨凄凄而得见君子,意在逢到知己。 作者简介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曾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美国哈佛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从事研究或教学。 目录 小引 第一辑 文学教育 作为物质文化的“中国现代文学” 今天怎样“教文学” “胡适人文讲座”的背后 代际交接的接力棒 作为一种精神气质的“游侠” “今古”何以“齐观” “国学”如何“新视野” 大一统教学的弊端要反省 “小书”说“大事” 与高雅擦身而过——一个外行眼中的古琴 与人论刊书 依旧相信文字的魅力 如何谈论“文学教育” 大美与大爱 人文学·语文课·演讲术 名刊的责任与困境——为《文学评论》六十周年而作 散淡中的坚守 追记王富仁兄的三句话 编一册少数民族文学读本,如何? 第二辑 学术评论 评价的标准与研究者的心态 传统文学的创造性转化 走出“现代文学” 传统文化的复兴及其面临的困境 “事事不关心” 与学者结缘 晚清的魅力 学会做梦 给人民文学出版社出谋划策 与对话者同在 中国小说中的人神之恋 关于“学术文化随笔” 千年文脉的接续 哪个“东方”?谁在“崛起”? 作为“文章”的“著述” 关于“小说”的命运 关于“小引” 我看俗文学研究 走出“话本正脉” 历史需要细节,但不等于只是细节 现代史视野中的教育与文化 “未刊稿”及其他 知识生产与文学教育 第三辑 序跋与书评 《诗界十记》小引 《晚清文人妇女观》序 《旧年人物》小引 《晚清社会与文化》序 《返回现场——晚清人物寻踪》小引 研究视点与理论设计——关于《十九—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史》,92 文学意趣与史学品格——关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92 走向苦涩的成熟 《清代长篇讽刺小说研究》序 1996大陆图书掠影 如何面对先贤——“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丛书”简介 汉学家眼中的中国学者 众声喧哗与想象中国 小扣大鸣与莫逆于心 仪态万方的《点石斋画报》 书品二则 民间的记忆 过去的大学 “大家”与“全集”——《胡适全集》出版感言 学者也诗人——《钟敬文遗作诗文诵读选录》序 《新时期学术发展的回瞻》序 《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序 《诗界革命与文学转型》序 南洋大学的故事——《记忆南洋大学》序 《小说新论——以微篇小说为重点》序 《茶人茶话》序 不同,乃所以讲学——《大家演讲争鸣录》序 另一种学术史——《传灯——当代学术师承录》序 序言 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失望远大于希望的时代,还依 旧葆有某种“相信”,这已经很不容易了。至于你问相信 什么,是民主与科学,是公平与正义,还是权力与金钱?我 既不那么崇高,也没那么势利,因眼光及本书论题所限, 我“依旧相信”的,是人文学的未来、文学教育的意义, 以及文字本身的魅力。 前年为《文汇报》“笔会”七十周年撰写贺词,题为 《依旧相信文字的魅力》,文末提及:“在一个风云变幻 、浮躁喧嚣的时代,依旧体贴作者的‘文心’,坚信文字 的魅力,‘笔会’的此等坚守,令人敬佩。”①对我而言 ,文字以及文字所建构的世界、传递的情感、表达的思考 等,依旧很有魅力,绝非仅仅是工具或素材。本想将书名 定为《文字的魅力》,借以表达自己的偏好,因怕被误读 为自我表彰,只好作罢。 鲁迅曾将“语丝文体”概括为“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我和(语丝)的始终》),我则略为延伸:“这种以知 性为主,而又强调笔墨情趣的‘学者之文’,半个世纪后 ,由于另一个杂志的出现,而被发扬光大——我指的是创 刊于1979年的《读书》。”①至于什么是《读书》文体, 其历史演变与利弊得失,以及本人如何介入、怎样观察, 参见我的《(读书)的文体》②及《与(读书)结缘》③。 最初因《读书》杂志的邀约而撰写短文,因出版社的 怂恿而加盟“学术小品”丛书,使得我有机会在专业研究 之外,关注社会与人生,表达某种“学者的人间情怀”。 此等专著与散文之外的“第三种笔墨”,对我眼界的拓展 及心境的澄清,起很大作用。也正因此,我并不独尊厚重 的专著,有时甚至偏爱有趣的小书。 既然喜欢《语丝》与《读书》的文体,所撰随笔,自 然倾向于论学或说理,而不是叙事与抒情。本书也不例外 ,主要着眼点在文章、教育与学术,前两辑包含散文、随 笔、短论、演说,差别仅在于,第一辑新近出炉,第二辑 旧作翻新。第三辑的序跋与书评,涉及书与人,只不过一 序在前,一评于后,立场及趣味没有变化。各辑文章,全 按写作或发表时间排列,为夏晓虹所撰五序放在一起,是 个特例。至于自著的序跋,此前已入三联书店版《自序自 跋》(2014),可参阅。 本书所收短文,写作时间跨度很大,最早1988年,最 迟2017年。三十年间所撰随笔,当然不只这些。已刊小书 中,增订重版的一律不动,只从绝版且不再重印的《大书 小书》《书生意气》《掬水集》《茱萸集》《学术随感录 》中选取若干,以留雪泥鸿爪。 本就是散乱篇什,并无中心意旨,因“新地文丛”之 邀,聚集在一起,也是一种缘分。本书《与学者结缘》一 文,写于二十多年前,结尾处谈及周作人的《风雨谈》: “我与周氏一样,很有点喜欢‘这题目的三个字’。风雨 凄凄而得见君子,不必深究其是否‘设辞,。有此心境, 自能遭遇故人——不管在人世间,还是在书本上。” 2018年6月30日于京西圆明园花园 导语 《依旧相信(精)》是《新地文丛》陈平原的散文部分,选录了陈平原先生《今天怎样“教文学”》《“国学”如何“新视野”》《依旧相信文字的魅力》《传统文学的创造性转化》等篇目,既有对做学问的深思,也有对文学的阐释,更将叙事与个人记忆糅合在一起,形成了对生活、对学问的独特思考角度。 精彩页 与高雅擦身而过 ——一个外行眼中的古琴 2003年12月的某一天晚上,我应邀参加在全国政协礼堂华宝斋举行的“古琴音乐会”。我非琴人,不知为何有此荣幸。到了那里一看,是为庆祝中国古琴艺术入选第二批世界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举行的雅集,集中了好多位南北名家,还展出若干张名琴。说实话,那一瞬间,我诚惶诚恐。如此隆重的仪式、精彩的演奏,很多琴友不得其门而入,而我这彻底的门外汉,竟混迹其中,确实是很大的浪费。 时隔多年,偶尔谈起我参加了此次雅集,还保存了节目单,让不少学琴的友人惊羡不已。可当初并不觉得好玩,感觉就像穷光蛋误入了珠宝店,还碰上了热情洋溢的营业员。坐在我旁边的,明显是资深琴友,每报一个演奏者的名字,都要激动大半天;听完一曲,还想跟我交流一下体会。身处那种场合,不能太露怯,只好故作深沉,偶尔点评两句,别人还以为我真懂行。其实,我不懂音律,也没学过古琴,凭的是直觉。说喜欢某某的演奏,那是因为不喜欢舞台腔,更倾向于文人气,认定这比较符合古琴的趣味。 不过,也不能说我对古琴毫无了解。起码家藏且常听的古琴CD,段位并不低。比如1995年香港龙音制作有限公司版《管平湖古琴曲集》,或者古琴界格外推崇的保存中国最后一代传统古琴大师的集体面貌的“老八张”(中国唱片上海公司,1994年),我是百听不厌的。很可惜,因学识及修养限制,这些古琴曲,我只是喜欢而已,说不出所以然,也没能力辨析各家的优劣长短。 人的趣味,有些是先天因素造成的,我耳朵不行,若学音乐,再努力也没有用。但眼睛还可以,比如,不懂古琴,可我藏有古琴目录学或器物学方面的书籍,如査阜西编纂的《存见古琴曲谱辑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乃古琴曲传谱、解题、歌词三个方面的汇典,我当古典文献书籍读。至于郑珉中编着《故宫古琴》(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因我早年的学生王风参与撰写,书出版后送了我一册。书很贵,印刷很精美,我看得津津有味。 这么认真“读书”,在古琴家看来,实在是太外行了。我也承认,先天不足,后天失调,高雅的古琴,与我隔着千山万水。不过,中国文人喜欢古琴,没说一定必须会抚琴。《晋书》记录陶潜的妙语:“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到过我家的朋友,会发现我书桌边有一张无弦的古琴。并非模仿陶渊明,那琴本有弦,只是闲置多时,方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二十多年前,某日本留学生回国,临行前赠我古琴,希望物尽其用。几次起意学琴,皆因意志不坚定,半途而废。忘记是哪一年了,已毕业留校任教的王风,自告奋勇,送教上门。我本是自娱,且不解音律,偏偏又碰上了个严师,要求我先正身、调息、静心、凝神,一个下午就拨一个音,不知何时才能成调。我抱怨他教学不得法,他批评我学习不认真,于是,很快就偃旗息鼓了。2002年秋冬,我在台湾大学中文系教书,在时任台大音乐所所长沈冬教授的建议下,跟随台大学生上古琴课。三个月后,因妻子来台参加学术活动,陪她外出旅游,学古琴的事就此放下。 好处是,我喜欢古琴,不是赶时髦,也没有任何功利目的。那年头,还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说,我之藏琴、读琴与听琴,纯属机缘凑合。看我与古琴似乎有点缘分,王风多次劝我,是否收藏一张名贵点的,比如宋琴或明琴。除了囊中羞涩,我之所以谢绝此建议,乃出于自尊心:就这水平,还买好琴?若变成了投资,则辱没了我的附庸风雅。 略知作为器物的古琴,使得我2005年应国务院新闻办和文物出版社邀请为中英文版《中国古代最美的艺术品》撰写长序,题为《大圣遗音——中国艺术五千年》。文章借故宫博物院里那张名为“大圣遗音”的古琴开篇,谈的是文物的命运:“我们只能透过玻璃,仔细观赏作为‘珍贵文物’的古琴——那形制,那断纹,还有那仿佛微微颤抖着的丝弦。可惜的是,丝弦下,不再流淌着动人心魄的‘高山流水’。这就是文物的命运——已经脱离了特定的生存环境,需要借助深厚的历史知识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方能得到较好的阅读与阐发。”如此借题发挥,好像大有深意。最后全书干脆改题,就叫“大圣遗音”。这可是我可怜的古琴知识唯一一次产生“社会效益”。 P38-40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