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普罗提诺宗教哲学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作者 寇爱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普罗提诺是新柏拉图主义学派的真正开创者和重要代表,其学说融汇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以及东西方神秘主义,视“太一”为万物之源,认为人生的最高目的就是复返太一,与之合一。本书以生活方式的生存论追问为视角,系统研究了普罗提诺的宗教哲学思想。普罗提诺开启了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与宗教的合流,是从古希腊哲学到中世纪基督教乃至近现代世界的重要桥梁。
作者简介
寇爱林,1973年出生,陕西铜川人,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先后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西方哲学、宗教学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在《宗教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学术研究》《人文杂志》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导言 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与宗教
上篇 生活方式的选择:普罗提诺及其世界
第一章 普罗提诺的生平和著作
第一节 普罗提诺的生平
第二节 普罗提诺的著作:《九章集》
第二章 喋血如海的生活世界
第一节 元首制与罗马帝国的兴亡
第二节 喋血如海的三世纪
第三章 兼容并蓄的宗教世界
第一节 古希腊宗教
第二节 罗马宗教
第三节 东方的神秘主义宗教
第四节 巴勒斯坦地区宗教
第四章 文化融合的思想世界
第一节 希腊先贤:从前苏格拉底到斯多亚学派
第二节 犹太神学:斐洛
第三节 早期基督教神学:亚历山大里亚学派
中篇 心向上帝的旅程:普罗提诺宗教哲学
第五章 三一本体
第一节 hypostasis解义
第二节 太一
第三节 理智
第四节 灵魂
第六章 灵魂的下降及恶
第一节 形体世界
第二节 形体世界中的灵魂
第三节 恶
第七章 灵魂的上升
第一节 回归的必然性
第二节 德性
第三节 美
第四节 爱
第五节 辩证法
第八章 灵魂与上帝的神秘合一
第一节 迷狂之境
第二节 神秘合一
第三节 灵魂的下降之路与上升之路是同一的
下篇 古希腊哲学与基督教神学之桥:普罗提诺宗教哲学的影响
第九章 普罗提诺与新柏拉图主义
第一节 波菲利和罗马学派
第二节 杨布利科和叙利亚学派
第三节 普罗克洛和雅典学派
第四节 希帕提娅和亚历山大里亚学派
第十章 普罗提诺与基督教
第一节 普罗提诺的宗教神秘主义与基督教神秘主义
第二节 普罗提诺与基督教异端:诺斯替派和阿里乌斯主义
第三节 普罗提诺与基督教正统派:卡帕多西亚教父和奥古斯丁
第四节 西方神论中的普罗提诺:古希腊哲学与中世纪神学之桥
结语 哲学生活方式与宗教生活方式的合流与分流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九章集》各卷篇目编排次序和写作顺序对照表
附录二 人名、神名译名对照表
后记
序言
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与
宗教
自从公元2-3世纪的基督
教教父德尔图良
(Tertullian,150—230年
)提出“雅典与耶路撒冷有
什么相干?”①的问题以来
,直到现在哲学与宗教的关
系都是一个不断被反复提起
却争论不休的话题。②2004
年,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和拉辛格主教
(Joseph Kardi-nal
Ratzinger)分别代表哲学
界和宗教界在慕尼黑天主教
学院进行了一场对话和交锋
,试图化解哲学与宗教之间
的僵局与对立。显然,一次
对话不可能消除二者之间“
长达若干世纪的紧张和冲突
”③。但它至少让我们认识
到,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
哲学与宗教的关系仍然是我
们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
无论是宗教还是哲学,
归根结底都是一种生活方式
的选择。宗教,作为一种生
活方式,无论是在历史上还
是在现实中都已经清楚地表
明了这点,甚至在宗教
(Religion)这个词产生之
时,就意味了一种生活方式
。宗教的词源是拉丁文的
religare或religio,本意为联
系结合,后引申为虔诚、具
有度诚、对神的敬提和尊崇
、拜神的礼仪、神圣性、圣
地、圣物等意思。因而就
religion的本意而言,宗教
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人
对神或神圣者的信仰和情感
及其相关的理论认知和修行
实践相统一的生活方式。作
为生活方式,宗教要求信徒
进行灵魂的修炼,信仰神并
按照神的道照顾和安顿好自
己的灵魂,过一种皈依神的
生活。哲学(Philosophy)
这个术语在公元前4世纪被
柏拉图创造出来时也意味着
某种生活方式。哲学的词源
是希腊文philor-ophia,本
意是热爱和追求智慧。这表
明人并不智慧,从事哲学的
人不能称为“智慧者”,而只
能称为“爱智者”,因为“智
慧者”“这个名称只有神才当
得起”。①哲学也并不是智
慧,不过是热爱智慧的人为
了智慧而进行的“精神修炼”
。这种精神修炼(spiritual
exercise,又译作“灵性修炼
”或“灵修”),在法国哲学
家、古代哲学和普罗提诺研
究的权威皮埃尔·阿多
(Pierre Hadot,又译哈道
特或哈德特)看来,“可以
是物理学意义上的,如饮食
养生;或者是推理方面的,
如对话和沉思;或者是直观
上的,如静观
(contemplation)”②。显
然,所有的这些修炼都意味
着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和践
行,因而哲学首先不是一种
静态的理论和知识,而是一
种活动和生活方式。即使作
为理论,哲学也是源于生存
的抉择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总与一定的生活方式联系在
一起。“哲学尤其是一种生
活方式,是那种与哲学论辩
紧密相联系的生活方式。”
③哲学,无论是被视为与某
种生活方式相联系的一种特
别的理论,还是被看成是与
某种特别的论辩相联系的一
种生活方式,都旨在通过对
智慧的热爱与追求的精神修
炼,安顿自己的灵魂以获得
内心的平静、精神的自由和
真正的幸福,从根本上改变
或提升自身的整体性存在,
进而超越自身的有限性并趋
向于至高的超越者(神)而
成为永恒。由此,哲学与宗
教在古代的本源之处就具有
了天然的联系,都是精神修
炼的生活方式。
当然,哲学与宗教的精
神修炼不同。简单来讲,哲
学的“精神修炼”更多的是“
依照理性的生活”,既要沉
思世界的本质,也要认识人
自身,更要观照至高的超越
者或神圣者,旨在超越个体
的有限性而在对大全(the
Whole)的神秘静观中改造
和提升自己成为永恒。宗教
的“精神修炼”则是“顺从神
的生活”,从忏悔自己的罪
责开始进而沉思神的王国,
经过检查自己的激情进而思
考如何荣耀上帝,最终从罪
中摆脱出来,净化自身而走
向上帝。虽然前者有时也把
其目标和顶点称为神或神圣
者,但这个神毕竟不同于宗
教中的具有人格或人格化的
神。
无论是哲学还是宗教的
精神修炼,都旨在回答“人
应当过什么样的生活?”换
言之,“什么样的生活才是
值得过的?”在古希腊的城
邦时期,哲学与宗教都同样
深深地嵌入公民的个人生活
和城邦的公共生活之中。人
们在自己的生活中,比如哲
学论辩与参政议政、祭祀与
节日庆典、神话与悲剧演出
中遭遇着哲学与宗教。因而
这时,哲学的生活方式与宗
教的生活方式未发生实质性
的竞争,而是与城邦的政治
生活一起构成了古希腊人的
美好生活。但是,在希腊化
和罗马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
。城邦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
而最终瓦解,古希腊人熟悉
的城邦生活在统一的大帝国
没有了空间,而且这个帝国
还是动荡不宁的。于是那种
美好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
与那种美好生活联系在一起
的人的生命意义及其归宿也
被抛人无所依托的深渊。生
命的意义何在?怎样才能过
上“美好的生活”?这个问题
是古代晚期的人们所面对的
,也是那个时代的“爱智者”
们所追问和一再思考的,同
时也是那个时代形形色色的
神秘宗教和秘仪所欲求与践
行的。
普罗提诺(Plotinus)①
被看作是古代伟大哲学家中
的最后一位,2同时也常常
被看作是一个宗教学家。之
所以如此,一个很重要的原
因在于他准确地找到了哲学
与宗教的契合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3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