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凡例
引论 上篇战国史料之鉴别
(一)战国主要史料之特点
(二)战国纵横家与诸子著作之史料性质
(三)关于苏秦、张仪、乐毅等人史料之去伪存真
(四)关于李悝、商鞅等法家史料之考订与辨伪
引论 下篇列国纪年之考订
(一)战国历法之验证
(二)秦历法验证表
(三)逾年改元与当年改元之礼制
(四)秦日食纪年之验证
(五)魏惠王年世之考订
(六)田齐君王年世之考订
(七)赵君年世之考订
(八)韩君年世之考订
(九)战国初期燕君年世之考订
(十)宋君年世之考订
(十一)越君年世之考订
卷一 周贞定王元年(公元前四六八年)至十六年(公元前四五-三年)76
周贞定王元年
二年
三年(无史料)
四年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
九年(无史料)
十年(无史料)
十二年
十三年
十四年
十五年
十六年
卷二 周贞定王十七年(公元前四五二年)至周威烈王十一年(公元前四-五年)
周贞定王十七年
十八年
十九年(无史料) 二十年
二十一年
二十二年
二十三年
二十四年
二十五年
二十六年
二十七年
二十八年
周考王元年
二年
三年(无史料) 四年
五年(无史料) 六年
七年
八年
九年
十年
十一年
十二年
十三年
十四年
十五年
周威烈王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
九年
十年
十一年
卷三 周威烈王十二年(公元前四一四年)(公元前四○三年)
周威烈王十二年
十三年
十四年
十五年
十六年
十七年
十八年
十九年
二十年
二十一年
二十二年
二十二年
……
卷四 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四○二年)至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三八一年)
卷五 周安王二十二年(公元前三八○年)至周显王七年(公元前三六二年)
卷六 周显王八年(公元前三六一年)至十五年(公元前三五四年)
卷七 周显王十六年(公元前三五三年)至二十五年(公元前三四四年)
卷八 周显王二十六年(公元前三四三年)至三十五年(公元前三三四年)
卷九 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三三三年)至四十七年(公元前三二二年)
卷十 周显王四十八年(公元前三二一年)至周赧王元年(公元前三一四年)
卷十一 周赧王二年(公元前三一三年)至七年(公元前三○八年)
卷十二 周赧王八年(公元前三○七年)至十三年(公元前三○二年)
卷十三 周赧王十四年(公元前三○一年)至十九年(公元前二九六年)
卷十四 周赧王二十年(公元前二九五年)至二十七年(公元前二八八年)
卷十五 周赧王二十八年(公元前二八七年)至三十年(公元前二八五年)
卷十六 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二八四年)至三十五年(公元前二八○年)
卷十七 周赧王三十六年(公元前二七九年)至四十一年(公元前二七四年)
卷十八 周赧王四十二年(公元前二七三年)至五十年(公元前二六五年)
卷十九 周赧王五十一年(公元前二六四年)至五十九年(公元前二五六年)
卷二十 秦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二五五年)至秦王政(始皇帝)十年(公元前二三七年)
卷二十一 秦王政(始皇帝)十一年(公元前二三六年)至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
附录列国纪年订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