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物质基础有保障后,顺境时我们会去想如何活出生命的价值?而逆境时又会思考如何与这生活和平相处?这些在我们内心深处纠结的问题,阿德勒以个体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为我们做了深入浅出的解答。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的《个体心理学(一种微妙且切实可行的方法论)(精)》以个体发展的时间顺序为主线,结合大量临床案例和治疗经验,分析了儿童、青少年及现代人所面临的社交、职业、婚恋、教育等问题,深入剖析了抑郁、强迫、拖延、懦弱、叛逆等负面心理,通过科学又专业的建议和治疗给人们以希望和指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个体心理学(一种微妙且切实可行的方法论)(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
出版社 | 中国致公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当物质基础有保障后,顺境时我们会去想如何活出生命的价值?而逆境时又会思考如何与这生活和平相处?这些在我们内心深处纠结的问题,阿德勒以个体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为我们做了深入浅出的解答。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的《个体心理学(一种微妙且切实可行的方法论)(精)》以个体发展的时间顺序为主线,结合大量临床案例和治疗经验,分析了儿童、青少年及现代人所面临的社交、职业、婚恋、教育等问题,深入剖析了抑郁、强迫、拖延、懦弱、叛逆等负面心理,通过科学又专业的建议和治疗给人们以希望和指导。 目录 第一章 生活的科学 生命的创造力——达成目标 看世界的方法 改正错误的根本方法 孩子的性格养成 探索童年记忆 罪犯的逻辑 打开心扉走出去 是什么控制了你的情绪 我们的信念值得相信吗? 第二章 正能量的自卑感 意识和无意识 你是一个人 语言是社交强有力的武器 克服自卑的根本方法 左撇子为什么会显得很聪明? 正视自卑情结 第三章 自卑与超越 你的优越感从何而来? 弱点也是一种武器 优越情结和自卑情结 超越自卑 别让你的优越感害了你! 健康的野心,健康的情结 第四章 生活方式 你让自己生活方式“不正常”了吗 “正常的”生活方式 “失调的”生活方式 寻找早期记忆 自卑感,不是一种有害的情绪 那条叫做“抑郁症”的黑豹 第五章 记忆的秘密 我们的早期记忆 你的记忆都有迹可寻 避免让儿童接触死亡 男孩、女孩都不能无条件“富养 别让孩子被忽视 你的未来可以预测 第六章 你的表现 你的肢体语言透露你的心 你为何会怯懦? 你为何总是无法坚持下去? 别让心态毁了你 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你的嫉妒从何而来? 女孩的“男性反抗 第七章 梦的世界 梦中的生活 梦的目的 梦的逻辑 梦的解析 做梦者和无梦者 睡眠与催眠 第八章 儿童教育 应当怎样教育孩子? 理解父母与儿童 问题儿童的优越情结 问题儿童的特征 天才儿童 如何鼓励儿童 兄弟姐妹的竞争 第九章 社交兴趣 个体心理学的目标 一个五岁男孩的案例分析 适应社会从适应学校开始 我们生活中的三大任务 你必须要有个性 第十章 你的情感 消灭情结的力量源泉 隐藏的情结 自卑情结的爆发 人为何会有反社会情结? 自卑情结不是遗传 第十一章 亲密关系 你准备好爱上一个人了吗? 婚姻幸福的秘诀 正确爱情观 被宠坏的孩子 婚姻的保鲜 爱情态度 婚姻的危险信号 婚姻的终极目的 第十二章 苹果的诱惑 童年性欲 性欲并不可怕 变态性心理的畸形心态 正确看待性欲 术语表 序言 《个体心理学:一种微妙且切实可行的方法论 》在阿德勒离世前十年,即1927年首次以英文出版 ,涵盖了个体心理学的主要原理。此书对学习阿德 勒心理学方法的学生来说尤其有意义,因为它用了 很多例子来解释理论观点。整本书的内容,对指导 人们理解社会需求并且愿意尽力为公共福利做出贡 献具有重要的意义。读者会发现,常识在阿德勒的 思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阿德勒举办一场心理 学演讲后,有评论说他讲的都是常识,他回答:“ 常识有什么错呢?” 阿德勒是一个富于启发性的演讲者,不过,他 并不是一个系统性的写作者。很多标有他名字的书 其实并不是他写的,而是他的演讲集或其他人听过 他的演讲之后所做的笔记,本书即是如此。阿德勒 早期演讲时那超凡的个人魅力已经无法传达给我们 了。而且这类书好像有些重复和肤浅,缺乏精练的 短语和清晰的写作结构。但是,书中却有一些观点 和看似无用的话语能表明个体心理学是一种微妙且 切实可行的方法论。他非常不认同一些没有社交兴 趣或社交兴趣很低的团体,在阿德勒看来,个体社 交兴趣发展的缺乏和神经衰弱的程度有直接关系, 表现为两点:一个人不是有没有问题,而是有多少 问题;随着个体心理学继续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被 当作一种有效的实用主义心理学,它的一些理论应 被看作时代的产物,就像阿德勒需要被放在他的时 代和社会背景中来理解一样。即使阿德勒是个天才 ,也不一定总是对的。 本书首次在美国出版时名为《生活的科学》 (The science of living),旨在对阿德勒的主 要概念和理论进行简明概述。此次出版的是经过修 订的版本,旨在提供更易于理解的阿德勒的理论介 绍,不仅可以吸引研究阿德勒的专家,也可以吸引 学习心理学的学生和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文章经 过重新编排,行文更加流畅,并加上了标题来提高 内在的逻辑清晰度,一些术语表达已根据当代英语 应用原则及现代阿德勒实践研究更新。读者会发现 ,复数人称代词在所有可以使用的地方都被用到了 ,而不是用“她”或“他”代替。关键术语总汇也 被添加进来以便读者使用。 编辑对第一版做出提炼和重组的确切数字已不 可知,他或她的名字没有相关记录,阿德勒谈话的 原始文字也没有保存下来,但希望这个经过修订的 版本,可以让阿德勒对20世纪心理学做出的伟大贡 献被更广大的读者熟知。 个体心理学的主要概念 个体心理学是一个可以用来认识人们的体系。 它在辅导、精神疗法、教育、组织生活及自我救助 等领域有特殊的价值。它是一种哲学、一种对未来 的观点、一种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和他人之所以会成 为现在这个样子的方法。 …… 私人逻辑的一个方面是我持有的“只有当”信 仰。如上面提到的例子,只有当我很可能成功时, 我才会尝试一个任务。这体现了我如何限制自己, 避免风险(风险可以使人成长),减少自负。我的 行动、我的私人逻辑好像是正确的。在我们的信仰 体系中,这个“好像”的元素帮助我们创造关于我 们自己、生活和其他人的虚构元素,并与我们的生 活相一致。阿德勒的辅导和治疗的目的,就是向客 户揭示他们的私人逻辑,帮助他们理解他们私人持 有的信仰,找出哪些是影响他们日常发挥的想法, 并且通过仔细计划这一系列行动来减少私人逻辑的 排他性,帮助他们过上更充实满意的生活。 这是一种关于如何使用你的能力,而不是你天 生拥有哪些能力的心理学。对于阿德勒主义者而言 ,重要的不是我们与生俱来或发展出的能力,而是 我们用所拥有的能力做了些什么。相同的是,我们 做什么比说什么更重要。阿德勒建议,怀疑时就“ 捂住你的耳朵来观察”:如果一位女士这也抗议、 那也抗议,问问自己她为什么如此。 知觉或者看待自己、世界和人类的方式,是这 种心理学的基础。阿德勒主义并没有试图改变生活 ,而是想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方式。阿德勒疗法的目 的,是帮助来访者改变他们的感知框架,帮助他们 用不同的方式看待事物。 和其他心理学分支一样,个体心理学有时候讲 的是一般性。不过,它强调个体的独一无二性及“ 他”或“她”的创新能力,因此只能给我们的思考 提供指导。阿德勒很明确地表示:“事物总是不同 的。”这是以防阿德勒主义者把来访者做严格的类 别区分。 导语 《个体心理学(一种微妙且切实可行的方法论)(精)》是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经典之作! 读心理学不可不读阿德勒,读阿德勒不可不读《个体心理学》。 个体心理学是一种关于如何使用你的能力,而不是你天生拥有哪些能力的心理学。跟随心理学大师阿德勒,找回那个优秀的你。 精装双封,精美装帧,译文流畅,收藏阅读皆经典! 精彩页 生命的创造力——达成目标 通过努力理解生命中神秘的创造力——这种力量表达了一种追求、达到、获得另一领域的成功来补偿一个领域的失败的渴求——个体心理学的科学得到了发展。这种力量是一种目的论——在于努力达成一个目标:在努力中,个体的身体和精神配合得十分默契。所以,不把个体当作整体、单纯研究身体或精神状况是荒谬的。因此,我们需要将二者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研究。 举个例子,在犯罪心理学中,我们通常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罪行而非罪犯上。但事实上重要的是罪犯,而不是罪行。无论我们怎么分析罪行,也不能理解它的本质,除非我们把它当作某个特殊个体生命中的一个章节。重要的是理解该个体的生活经历——那些引导他产生行动和冲动的生活目标。知道了这些,我们也就能够理解行为举止背后所隐藏的含义,让孤立零散的信息成为有机的整体。当我们研究局部的时候,我们也能把它们当作整体中的各个部分,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整体。 以我个人的经历为例,我对心理学的兴趣始于我的医学实践。医学为目的论提供了论点,这对于理解心理学的表现形式是必要的。在人体中,所有器官都朝着特定的目标发展;个体成熟后,它们都能达到特定的形式。人类自身的天性会为克服身体缺陷做出努力,或发展其他器官的功能来取代有缺陷器官的功能。生命总是努力生存,生命力绝不会放弃挣扎而屈服于外界障碍。 现在,心理的发展与器官的发展类似。每个人都会形成一种有关目标的构思,即通过构建未来的目标来超越现状或克服现存缺陷和困难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个体能够思考并感觉到自己超越了现存的困难,因为他们的头脑中有未来的成功蓝图。没有了这种目标感,个体的活动将失去意义。 所有证据都指出,这种目标必须在生命的早期形成,即童年的成形阶段。成熟性格的模型就是在这个阶段开始发展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个过程如何发生。儿童是那么弱小,他们会感觉自卑,发现自己生活在不能承受的情境中。因此他们努力发展,确定自己的目标方向。很难说儿童的目标是如何确定的,但这样的目标明显存在,它支配着儿童的每一次行动。的确,童年早期的冲动、理智、能力或无能很难理解,也没有必要理解,因为只有当儿童确定他们的目标之后,才会确定他们的发展方向。只有当我们看清一个孩子的发展方向之后,才能猜测他在未来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拥有目标可以理解为渴望像上帝一样。但像上帝一样当然是终极目标。教育者在教育儿童时须格外小心,因为儿童会去寻找身边最强的人来当自己目标的模特或化身。也许是父亲,也许是母亲,也许是其他任何人。当孩子怀着这样一个目标时,就会试图像这个强大的目标人物一样行事和穿戴,表现出与目标人物一致的特征。之后,为实现这个目标,他们会把医生或老师当作化身,因为后者能惩罚孩子,孩子容易对老师产生崇敬之情,觉得老师是强大的人;而成为医生的目标,是出于一种像上帝那样掌握生死的渴望。这个目标就这样被建立起来,因为它可以通过社会服务而实现。 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