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陈友谅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陈建成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陈友谅(1320-1363),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系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大汉”政权的缔造者。本书结合史料,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故事情节,为读者塑造了一个从穷苦百姓出身,通过自身努力,奇迹般成为一方诸侯,逐鹿江山的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陈友谅,展现了其波澜壮阔而又传奇的一生。
作者简介
陈建成,湖北鄂州人。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鄂州市作家协会、电视电影家协会会员;鄂州市史志学会理事;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上海诗社、北方诗词文苑、东坡赤壁诗社、南浦诗联社会员。
自幼热爱文学创作,以挖掘历史的厚重沉淀为己任,以讴歌祖国的山山水水为乐趣。以学人和山野村夫为笔名,先后在报刊发表作品数十篇,创作小说、散文、诗歌等二百余万字,古律诗词四百余首。已出版作品《峒山史话》《南桥时空》等。
目录
第一章 玉帝悦檀香误民间求子 判官做奇梦为土星起名
第二章 稚童苦练武功刀剑点穴功 少年智除黑鱼孽龙驱龟精
第三章 俊后生破冰智救落水儿童 杨先生命题说竹笔头生花
第四章 校场比武蟾宫折桂 监狱为官卧薪尝胆
第五章 先生独具匠心铸造旷世奇才 弟子醍醐灌顶独闯龙潭虎穴
第六章 黄蓬山十条好汉结义 大排湖两名兄弟成亲
第七章 小叔救嫂子怒杀元鞑户长 金鲤藏天书大造舆论攻势
第八章 月饼传令黄蓬湖惊涛骇浪 沔阳攻克红巾军初战告捷
第九章 严肃军纪克敌制胜法宝 巧织草鞋凝聚鱼水深情
第十章 沔王游猎看金凤朝阳 鲁班托梦为博士造船
第十一章 调虎离山看空城计计计连环 铁桶围城遇太乙天阵阵阵机关
第十二章 朝廷比武花魁将属陈友谅 宝驹破墙半道杀出常遇春
第十三章 患难见真情两王喜结连理枝 滴水润大泽恩师悲随仙鹤去
第十四章 从师命汉南王投奔天完国 寻亲夫巾帼女救驾鸡公山
第十五章 潘绍华攻汉阳首建奇功 陈元帅惜英雄留下祸根
第十六章 桃园馨香吴王出摘兵 鹂鸟露头奸臣放黑枪
第十七章 徐寿辉信谗言招来杀身祸 陈友谅讲义气易辙天完国
第十八章 新汉王匡庐情系红颜 八兄弟信州魂断沙场
第十九章 大汉王国建都江州更换年号 文臣武将尽职九江初显繁华
第二十章 龙门出飞谷传奇称邑 汉王听谗言误杀忠良
第二十一章 鄱湖首战朱元璋险丧湖底 军师密建老爷庙以报龟恩
第二十二章 陈王爷中计命丧古豫章 刘伯温下野策反汉老臣
第二十三章 茂才设鸿门宴祝宗遇害 叛将敞东大门汉王兵败
第二十四章 雄才大略储能人贤士 励精图治藏飞舟快马
第二十五章 陈友谅造船操戈报仇雪恨 朱元璋筑墙积粮以逸待劳
第二十六章 刘基以矛克盾困汉军于鄱阳 汉将众叛亲离陷汉王走麦城
第二十七章 假女婿说谎言汉王不疑 九江口含泪劝太尉无果
第二十八章 叛将火烧指挥船手足尽忠 吴军劫走阁贵妃公主殉国
第二十九章 陈友谅中毒箭命悬一线 陈英杰报主恩英勇献身
第三十章 尾声
序言
陈友谅是个值得研究的
人物。
他不同于同时代的朱元
璋,也不同于270年后的李
自成。他是一个渔民的儿子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他
有着远大的抱负,也有着超
人的智慧和胆略。掀起了一
场席卷中原大地的狂风暴雨

他又是一个失败者,是
典型“胜王,败寇”的宿命。
陈友谅的身影虽然已经
过去了600余年,他在不同
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人物心
目中有着不同的评价。
朱元璋(明开国皇帝)
说:“朕以友谅志骄、士诚
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
则无远图。”
谈迁(明末清初史学家
)直言:“国史于陈友谅、
张士诚辈辄书寇,夫寇非所
言也。彼未我臣,何寇焉。
俱田间布衣,仗尺剑起事,
虽仁暴悬殊,亦自有幸不幸
焉。”
从明朝的开国皇帝、军
机大臣、文人骚客到明末清
初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
家,他们都评价过陈友谅。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
的变迁,对陈友谅的评价,
似乎有些变味儿了,让后人
感觉到迷茫。
丁耀亢(明末清初小说
家)认为:“按友谅功业,
已成犄角,几鼎峙矣。至其
谋弑寿辉,是篡贼也。贼安
能成大业乎?盖天生此辈,
为我太祖作蕴。鄱阳贯颅,
摧枯拉朽,殆天授非人力也
。”
清朝中早期,勤政殿大
学士张廷玉编纂的《明史》
,正式将陈友谅定性为“反
贼”“贼寇”。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
的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清
政权与元政权的统治者有着
千丝万缕的血缘基因,并且
都是少数民族统治大汉族。
陈友谅是推翻元朝统治的中
流砥柱,理所当然,清朝统
治者对他也恨之入骨。
为了迎合清乾隆皇帝的
口味,张廷玉还另著有《流
寇传》。该书于清乾隆四年
(1739)发行,书中对农
民起义极端仇视。清朝统治
者出于政治需要,完全站在
元蒙统治者一边,以假乱真
,以讹传讹。故而,在不明
真相人们的心目中,陈友谅
是个十恶不赦的“贼寇”。
历史是一本沉甸甸的教
科书,日久月积,其尘埃越
积越厚,当你去翻开你要查
看的那一页时,你必须拂去
上面的尘埃,这时展现在你
面前,是淡黄而又崭新的一
页。
元代傅箕(元末进士)
在《南昌府志》中记载:“
友谅以雄毅之姿,英迈之略
,纠集群师,起兵汉沔,而
威吴楚……所致之处,能者
使,才者用,贤而有德者尊
,礼俾各遂其性……”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
究》中说:“项羽、李密、
陈友谅,时代不同,事业大
致相同……这种失败的英雄
可以供我们凭吊的地方很多
。”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
山先生为陈友谅在蛇山墓碑
,亲笔题字:“大汉陈友谅
之墓。”
饶汉祥(民国总统府秘
书长)在《大汉皇帝陈友谅
碑铭》撰文:“帝之才可以
承天宠,帝之志可以合人统
。帝构其胎而明获其种,惟
古有项王与帝伯仲……”
南炳文(中国明史学会
会长)在新编《明史》中指
出:“陈友谅建立的政权是
农民政权,在元末农民起义
中的辉煌业绩是不容抹杀的
……他坚持反对元朝的反动
统治,从不屈服地进行战斗
,不失为一个英雄人物。”
吴晗在《朱元璋传》叙
述:“陈友谅虽然失败了,
但他毕竟是反对蒙汉地主阶
级统治的英雄人物,在历史
上起过作用,当时人民对他
是同情的,怀念的,他的坟
墓到今天还在新建的长江大
桥下被保存着,供来往游人
悼念。”
1981年湖北省人民政府
第三次对安葬在黄鹤楼下的
陈友谅之墓进行维修保护,
并竖碑题词:
江汉先英
三楚雄风
作者长期从事义门陈氏
的历史文化研究,鸿爪雪泥
。同时收集到了很多有关陈
友谅的资料、图片、诗词、
故事、民间唱词和民间传说
,从而萌发了创作《陈友谅
传》的构想。
这部作品的史料翔实,
语言流畅,还引用了60余首
古体诗词进行烘托,作品中
钩沉逸事,可读性强,使这
位历史人物,有血有肉地展
现在读者面前。
在实现伟大“中华梦”的
鼎盛时期,重读这部作品,
读者对陈友谅身上体现出来
的历史文化会有着属于自己
的感悟。
陈友谅是推动中国历史
前进的一代英雄!
刘敬堂
于鄂州庚子年仲秋
导语
本书为陈友谅的传记小说作品,共计二十余万字,作品勾沉轶事,可读性强,为读者生动地塑造了一个从穷苦百姓出身,通过自身努力,奇迹般成为一方诸侯,逐鹿江山的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陈友谅。
这部作品的史料翔实,语言流畅,还引用了60余首古体诗词进行烘托,使这位历史人物,有血有肉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精彩页
第一章
玉帝悦檀香误民间求子 荆官做奇梦为土星起名
黄蓬湖里育天骄,大汉雄风卷怒潮。
废戾驱鞑多少事,波澜壮阔入云霄。
——题记
楔子
宋仁宗嘉祐七年,文颜博、包拯、范师道、吕诲等大臣,联合上奏折给仁宗皇帝,每份奏折的内容异曲同工:居住在江州德安艾草坪义门陈氏,人口聚众,朝野过盛,建议皇帝下旨,令其家族分析。否则,后果难以预测。
仁宗想打瞌睡,大臣们抱来了枕头。他连连批示日:准奏!准奏!
义门陈氏十五代同居,三百三十二年未分家,萃族三千九百余口。从唐僖宗开始,就有“义门世家”之誉,该族以“忠孝为本,耕读传家”为家训,是当朝治家的典范!
这一团结现象,似乎是对宋室江山带来了潜在危机,仁宗皇帝迫不及待地下旨分家,赐五省七十二州郡的荒芜之地,给义门陈氏安居乐业。
三千九百余人,分到七十二个地方,族人各奔东西,要想做通大家的工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皇命在手,怎敢怠慢,否则就有灭族之灾。
家长陈泰只好按房分拈阄。义门陈氏三房当家人陈延晤,拈得到荆楚的沔阳庄,便举家迁入。
沔阳庄坐落在江汉平原、风景秀丽的黄蓬山脚下。万里长江犹如一条玉带,紧紧地缠绕着黄蓬山而顺流东去,长江南面是八百里洞庭湖。 如果说洞庭湖是一块碧玉,那么黄蓬山就是一块翡翠,双双镶嵌在玉带上,显得更加璀璨、美丽。
宋代,这里是一片碧水连天,绕山而居的有很多渔业者、农耕者,而陈家台子是集居陈姓的渔民之一。
黄蓬山山势雄伟,绵延百里,北面就是黄蓬湖。黄蓬湖是古云梦大泽演变而来。
黄蓬湖畔有个黄蓬镇,自古以来是江汉通衡、商贾云集的重镇,历史悠久。这里风光旖旎,山清水秀,气候宜人。
黄蓬镇是西周时期“周国”的都城,你别小看了这个弹丸之地,这里可是个风水宝地。
汉高祖刘邦,曾在此地停过战船,留下了“御船矶”的传说:每五百年这里要出一次“龙种”。
黄蓬湖人们也称排湖,由于一到春季,大雨倾盆,黄蓬山的滚滚洪流,顺势而下,气势汹汹地直泻湖中,将碧清的湖水染成泥黄色,后来人们就称为洪湖。
1
这天不知怎的,一向热闹的黄蓬镇,格外冷清。立秋刚过,秋老虎如一个热气腾腾的大蒸笼,蒸得大地蒸汽袅袅,燥热难当。
镇中心的一棵老槐树上,一只乌鸦伴随着苦蝉在悲哀地呜叫着;街道一个行人都不见,更别说有赶集的小商小贩了,就连街道两旁的店铺里,也难见到一名顾客。
老槐树下,一块黄底白字“神算周”的幡旆,在一根破竹竿上一动不动地竖着,周铁嘴斜欹在树干上,眯着眼儿纳凉。
突然,周铁嘴一下子站直了,他的耳朵尖,听出了有人从东向西而来。
来者是一老一少,年长者面目清瘦,目光炯炯有神,一派乡绅打扮。年轻背包袱者,则是一书童。
周铁嘴忙上前招呼说:“二位客官,路上炎热,请到树荫下凉爽凉爽。”
二位刚从码头上岸,没有走多少路程,并不燥热,他们没有理会他,一直向前走去。
“哎哟!这位老爷请留步,看您满面红光,精神焕发,一眼就看出您是个大福大贵之人。”
周铁嘴夸赞完后,话头一转说:“不过……您老的印堂有所发黑。来,来,来!我神算周跟您卜上一卦,帮您求神消灾如何?”
书童不耐烦地说:“去,去,去!一派胡言!”
老者望了望算命先生,心里一愣,此人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他脑筋一个急转弯,微微一笑,心中有数了。
老者道:“这位先生,‘来而不往非礼也’,我对相术也略知一二,在你跟我卜卦之前,我给你看一相如何?”
周铁嘴心想,吹牛吧,你还吹得过我享誉沔阳的周铁嘴。
周铁嘴:“好啊,好啊!老爷请。”
看手相是男左女右,周铁嘴很内行地伸出了左手。
老者装模作样地看了一会儿说:“我可直说了。”
“不妨直说。”
老者甩开他的手,突然声如洪钟:“你上半生作恶多端,卖假酒坑人,后半生却招摇撞骗……”
周铁嘴还没待老者说完,就夹着尾巴逃走了。
“哈哈哈!”老者望着他的背影捧腹大笑。
书童问:“老爷,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老爷说:“他前十年卖假酒,致死人命,是本官审的案子。”
“啊!难怪算命先生要逃走。”
眼前的这位老者不是别人,是大名鼎鼎的汉阳府判官陈皓。
陈皓是义门陈氏南桥庄江州都昌人氏,延祐二年中进士,任汉阳府判官。他可是个好官,断案如神,为民做主。
元朝政府日益腐败,推行戾治,将他这个执法官晾到了一边,他已深恶官场的腐败,干脆辞官不做,准备回家乡颐养天年,从事他的《礼记学说》研究。
正当他准备启程的晚上,陈皓做了一个奇特的梦:玉皇大帝将他召进天宫,命他为刚下凡到民间的土星起一个吉祥的名字。
土星下凡投胎到了黄蓬镇陈家台子一个渔民家里,他家与众不同,常年散发出一股檀木的香味。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7: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