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绿色华安/海峡二十七城市历史文化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绿色华安编委会
出版社 海峡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缠绕于心的倾听与仰望

土楼对于陌生的人,它是让人感受与想象的。如果你只迷恋于奇山异水,那么最好别去土楼,正如宁静的周庄,她的魅力与价值在于如水一般的祥和与纯净,而不是瑰丽的风景。但土楼是奇特的,她的奇特总是让很多人忽略自身的兴趣与爱好,而不由自主地从远方涌来欲睹风采。

这几年圆土楼声名鹊起。也许是人最本质的亲近感,作为民居的一种,土楼的原生态最容易勾起人们对田野生活的追索与怀念。虽然在中国,大面积地掀起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闲适漫游之风也才那么几年,但越是原生态的民居方式人们越是好奇,越容易表现出回忆式的迷恋,仿佛自己的生活离这似曾有的淳朴已经很远了。其实这只是一种心的距离。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里人们也需要舒缓的慢板,来释放隐藏的心灵。从客观意义上讲,散布在闽西南的土楼群落,尽管它们有的已经存在几百年,却因为现代人审美意念向传统与原生态复苏而在短短的时间内厚积薄发,散发出醇厚质朴的迷人气息,形成了学者专家研究土楼、城乡居民探寻土楼的热潮。

闽南土楼景象姿态万千,古拙淳朴,亦雅亦俗。只要你愿意,你总会在不经意间走进乡土味十足的田园世界。但无论哪一种方式,接近土楼是必须用心来度量的。如果有了思想的准备,位于福建华安县仙都镇的大地土楼群是你探寻与感悟土楼风情的必到之所。二宜楼,便是这所有圆土楼中集萃着最为典雅丰富的文化内涵、最为浓郁的乡居生活气息之宏伟、壮丽与精致的典范。

用现代的眼光看来,其实土楼的魅力首先在于它的诞生地。纵观闽南土楼群,无不建立于青山环绕之中。良好的生态环境必然与淳朴清静的生活状态相协调。二宜楼所坐之地,依山傍水,山岭烟雾缭绕,茶园葱茏,清泉甘洌,为“生气行于地”之势。建筑专家、民俗学者在勘探测量、理性分析后惊讶地发现,二宜楼以及相邻的南阳楼、东阳楼在选址、布局、建筑方法、构造上竟是如此合理与科学,于是产生了诸如“蜈蚣吐珠穴”的地理之说与“精构主义的胜利”之赞叹。专家们的考证与研究结果,促使圆土楼们迅速成为世界民居奇观。“圆楼意象”的提出也伴随着美学与哲学一同丰富了民居旅游观光的重要内涵,同时也给闽南山水绘上了美妙的一笔。

如果不带考究的目光,只带着一颗平静的心来,你收获的也许是一幅真实的乡村画卷,或者回到人类最初的生活本相。华安的乡村与其他地方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是这里的人,和这里的人们在生生不息中所创造的智慧和奇迹。也许圆土楼的创建者们从来就没想过要做出惊世之举,他们在封闭的山区苦心孤诣地营建家园时,首先想到的是安全,接下来才是家族的团结与繁荣富足的梦想。在二宜楼,这些延续了三百多年的生活情节依然最真实地在圆楼里展现着,并且不断地丰富和拓展。

但是二宜楼出名了。它的出名首先是因为它是圆的——圆通为旨,天圆地方。这种圆圆的土楼房不仅在偌大的中国少见,在全世界的民居中也是绝无仅有。1996年,它成了福建土楼中最早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二宜楼获此殊荣,当然还有重要的原因:一方面是它圆楼圆得大,直径73.4米,结构合理,设计独特而且保护完好;另一方面是它自身所蕴含着的令人赞叹不已的文化迹象与内涵。其中在二宜楼内共有壁画226幅、彩绘228幅、楹联163副、雕刻349件等,内容有山水、花鸟、人物,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泥土芳香,特别是祖厅上的《第一家》和《九世同居》两幅彩绘至今光彩夺目,堪称精品。这些越来越多被挖掘和发现的艺术潜质和精神物象,在众多文物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的条分缕析中闪烁着神秘的光芒。它们无一不尽情地诠释着“宜家宜室”、“宜内宜外”、“宜文宜武”之“二宜”的含义。1999年闽南首届生态旅游节在这座土楼举行,盛大的庆典吸引来了无数的参观者。他们惊讶了,而生于斯、长于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楼里人却惊讶着他们的惊讶,于是圆楼里的生活在一阵阵相互惊讶声中频频曝光于装有胶片或没有胶片的镜头里。圆楼里几百年的生活虽然不是沉寂的,也有着欢声笑语、鼓乐喧天,但惊讶的表情所带来的人气与生机给了二宜楼里的人们更多的自豪与风光。他们开始幸福地居住在“神州第一圆土楼”的荣誉里。

然而他们并没有就此改变圆楼里的生活方式,依然正常起居,做事,干活,聊天,依然在独立单元的四层楼房里用空调发酵着茶的芳香。但他们的生活内容却从此丰富多彩起来,对于先祖们创造的经典之作也开始了饶有兴趣的解读与宣扬。大圆于天的土楼人是宽容和热情的。每有客人来,他们中就会有人主动帮忙介绍土楼的情况和他们自家单元里的壁画与彩绘。

其实二宜楼是神秘的。尽管那么多的专家学者对它的诞生与存在做了科学的解析,但它所派生出来的建筑学、地理学、美学、人类学内涵等有时也让人费解。我常常想,认识二宜楼,最适合的方法就是用倾听与仰望。倾听那团聚在圆形大楼院里的每一声话语,倾听楼板上回响着的清脆的脚步声,甚至你可以静静地站在大天井圆心石上,听自己的每一句心里话,让它们在圆楼里不停地回响和激荡,再随着你的目光飘向圆圆的天空。

应该说二宜楼表现出来的向心性和匀称性等特征,体现了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思想,实现着天地人“三才”合一的和谐景象。每一次走进它,我都不自觉地要把周庄与之联系起来。尽管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民居方式,甚至于风马牛不相及,但我隐隐地觉得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点。它们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一样也在近几十年才被发现美的价值,一样也是首先引起外国人的注意。周庄是因为一幅双桥的油画,而圆土楼则是一张被误以为是核基地的卫星照片。前者是引起了惊叹,后者则引起了一阵有趣的惊慌。同为华夏民居,一个体现着柔和之美秀于江南,一个则以阳刚雄伟之壮立于山间。它们的美,是要用心品的。它们不需要人声的喧闹与鼎沸,却能盛情地接受心灵的旅行。

P8-10

后记

华安这块古老而又年轻的大地,蕴涵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并非一本书就可囊括。我们查阅诸多史实材料,从多方位多角度认真梳理出华安历史文化发展脉络,以期达到翻阅这本书就可对华安有个全面认识和了解的目的。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本书的编写工作。县委宣传部负责总体协调,牵头组织不同领域富有经验的专家组成编撰班子,认真编写并精心选取富有华安历史文化深度和特色的稿件。县委书记柯志宏、县长沈建平亲自为本书作了序。县文联、县文体局、县旅游局、县发改委、县政协文史委等单位都对本书编撰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本书七大部分的主要负责同志为前期编写做了大量工作,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感谢。同时还要特别感谢海峡文艺出版社的编辑同志,为本书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并做了大量修订工作,对他们的辛勤劳动,也在此一并深表谢意。

世界文化遗产地华安虽建县仅八十余年,但历史却源远流长、底蕴丰厚。我们希望,本书所搜集的反映华安悠久历史、山水名胜、风土人情、深厚文化积淀及时代风貌等文稿,可以让读者对绿色华安、文化华安、魅力华安、活力华安的理解有所助益。尽管付出了不少努力,但因时间仓促,学力和精力所限,书中缺憾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编者

2009年10月

目录

序/柯志宏 沈建平

探寻历史遗存

 绚丽多彩的北溪文化/黄元德

 缠绕于心的倾听与仰望/曾平顺

 东溪古窑遗址/九龙山人

 江南一绝——仙字潭摩崖石刻/林艺谋

 闽南一清南山宫/黄元德

 亭亭玉立玄天阁/黄元德

 格高神秀华安玉/郭小兰

 平安寺/黄元德

 走进二宜楼/黄元德

 万历三楼/倚牟

 神奇的古兵寨/郑跃辉 黄阿彬 蔡明进

 华安饶氏世族与启丰楼/唐朱宋

 闽南西藏——华安和春村探秘/李金城

拜访古代先贤

 廉洁勤政的杨汝南/佚名

 为国捐躯的九龙三公/黄阿彬 郑跃辉 黄淑琳

 乐善好施的黄宗继/佚名

 兴利除害的赵德懋/佚名

 一尘不染的赵怀玉/佚名

 启迪后学的陈天定/李寿南

 不事二主的洪思/钟武艺

 刚正不阿的唐朝彝/佚名

 勤勉刚直的蒋士熊/林艺谋

感悟绿色山水

 小母亲河从这里流过/黄元德

 大地土楼群游记/周文

 仙字潭漫笔/陈文和

 游贡鸭山森林奇石公园/李金城

 奇石溢彩山含秀/许崇安

 哦,坝上的湖泊/杨炳西

 船家女/青禾

 竹种风情/邹清水

 情有独钟竹种园/邹银河

 九龙大观园纪游/王仲萃

 玉魂/华宣

 闲话赏石/李庆辉

品味华封风情

 土楼居民古老的民俗风情/倚牟

 土楼之美/许燕妮

 土楼婚礼/倚牟

 华安高山族/倚牟 杨聪燕

 二宜楼鼠曲棵/林艺谋

 石井四宝殿祭祀品大粿/陈景生

 茶缘:薪火相传上千年/华宣

 新圩古渡口/吴一山

 赏石之美娱/李庆辉

 蜈蚣旗与辇轿/倚牟

 梦圆南山宫/黄毅辉

寻找故事传说

 仙都三宝/林涛

 陈天定在华安/陈进昌

 唐朝彝的故事/黄超云 陈小环

 香汗女/钟武艺

 九色巨龙变大江/叶腾凤

 坪山柚的由来/叶腾凤

 蒋士熊的传说/陈进昌

 凌云楼的传说/钟武艺

 蔡巡按与雨伞楼/林涛

 金小姐建大学楼/陈进昌

 贡鸭山的传说/李美法

 聪慧过人的贤会娘/钟武艺

 木人泪,陈进昌

 芳山楼的故事/叶顺清 方坤乾

重读茶烘诗文

 夜宿龙头/(宋)杨汝南

 归耕亭二首/(宋)杨承祖

 秋吟/(明)陈天定

 华山摩崖石刻诗/(明)方进

 归田自述/(明)杨绍

 寿迟斋诗/(明)郑复

 诗三首/(清)王履亨

 陈北溪故里诗/(清)唐朝彝

 闽游日记/(明)徐霞客

 北溪纪胜/(明)陈天定

 洪石秋子传/(清)郑亦邹

欣赏华安新姿

 北溪赋/邹清水

 走向世界的华安诚迎世界的客商/华宣

 华安工业:奋发崛起谱写新篇章/蒋欣福 邹瑞城

 华安茶产业:转型升级正当时/谢贤伟 郑跃辉 黄阿彬 黄淑琳

 建设山水园林县城致力改变山区面貌/林丽碧

 沐浴改革春风铸就交通辉煌,王素琴

 华安三件宝名扬海内外/李柏森

编后记

序言

世界文化遗产地华安县,地处福建省南部,建县时间虽仅八十余年,但历史却源远流长,文化积淀厚重。

蜿蜒穿越县境107公里的九龙江,是福建省第二大江,亘古而今,衍生出了绚丽多彩、博大精深的九龙江北溪文化。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两次考察华安,并留下赞美它的华章。玉石文化、土楼文化、高山族文化和华安茶文化等北溪文化在这里得以孕育、传承和积淀。这里有建于清代,现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成为我省“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示范点”的华安大地土楼群,其中有被誉为“神州第一楼”、“土楼之王”、“民居瑰宝”的二宜楼,有福建土楼博物馆南阳楼,还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山宫、号称“千古之谜”的省文物保护单位仙字潭摩崖石刻、东溪古窑遗址及建于明万历年间的齐云楼。明朝期间,华安教育之风就非常兴盛。明朱进士陈天定创办了华山书院聚徒讲学,留有“一科年中举门生达十八人”的纪实,启迪了北溪文化。华安历史上名人志士荟萃,有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进士,任过赣州、广州学官和古田县知县,弃官后返乡办学的杨汝南,有南宋代宋端宗饮鸩殉节的魏天忠,有明代乐善好施的乡绅黄宗继,有明长史大夫赵德懋,有明天启进士、广东肇庆推官、抗倭英雄赵怀玉,有清康熙六年(1667年)中进士,历职御史、历位卿署的唐朝舞等一代名流。华安民俗化丰富多彩,如今还留有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山族舞蹈以及宋代皇族赵氏宗祠、华安畲家民歌、华安土楼民俗、土楼营建技艺等。

走进华安,我们感谢自然的厚赐,感谢时间的宝贵积淀,感谢先民的勤劳智慧。在华安亲近自然,我们常会惊叹叫绝。游览仙字潭摩崖石刻、华安玉地质公园、贡鸭山森林公园,定会对千古之谜“仙字”百思不得其解,心中颇想请来“仙人”给我们解秘;定会从华安玉的纹理和痕迹中解读到地质的演变;定会因天狗梦月、群龟赛跑、攀天藤、夫妻树崇敬自然的造化。悠游大地土楼群,我们会被“土楼之王”二宜楼所震撼,悟出宜山宜水、宜家宜室、宜内宜外的和谐理念,在感受文化之厚重、历史之深邃时,会不禁折服于先人精湛的建筑技艺和开放创新精神。走进万亩茶园,赏心悦目;驻足民巷,陶醉于缕缕铁观音茶香——定会在这全国优质铁观音茶叶主产区熙熙攘攘的车流人流中感知“兴茶富民”。爬南山,拜访道教遗址南山官;登华山,看书院;穿梭茂林丰竹,闻到花果飘香,吸进国家一级标准空气——定会从“德茂天初”的牌匾和林立的“旗杆”中感知文明发展的艰难。站在项南曾由此走上革命道路、汤晓丹经此走上艺术生涯的新圩古渡口,虽已看不到昔日南来北往、商贾聚集交易的繁荣景象,但是我们似乎还能从被磨得光滑了的码头石阶以及狭小民巷的一些蛛丝马迹中闻到当时人声鼎沸的气息,从今昔对比中感受华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福建华安,物华天宝,致富长安。如今华安已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世界旅游目的地、国家森林公园、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铁观音茶叶主产区以及中国绿色食品之乡、坪山柚之乡、观赏石之乡、民间玉雕艺术之乡和大陆高山族同胞聚居最多的县份。这里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其中有中国著名爱国作家杨骚,有“汤氏三杰”——著名导演汤晓丹、著名指挥家汤沐海、著名画家汤沐黎。这里物产丰富,美丽富饶,特色工业迅速崛起,生态茶业致富万家,城乡环境日新月异,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华安三件宝”——华安土楼、华安玉、华安铁观音茶已扬名天下。这里已成为投资兴业的宝地、安居乐业的佳园。

轻扣历史之门,华安的古迹依然鲜活;紧握时代脉搏,华安的现在璀璨夺目。底蕴厚重的华安历史文化记录着华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历程,承载着一代代华安人艰苦创业、建我家园的梦想和追求。我们相信,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大地上,16万华安儿女定会踏着先辈足迹,秉承先辈壮志,谱写出开拓进取、崛起发展的新篇章。昔日华安曾落后,今日华安大发展,明日华安创辉煌!

(作者分别为中共华安县委书记、华安县人民政府县长)

2009年9月

内容推荐

绿色华安编委会编写的这本《绿色华安》包括探寻历史遗存、拜访古代先贤、感悟绿色山水、品味华封风情、寻找故事传说、重读茶烘诗文、欣赏华安新姿等板块,囊括物质文化遗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人物到故事,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现实,向读者展现了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名人辈出,遗存众多,历史文化积淀厚重以及今天的卓越风姿。

编辑推荐

绿色华安编委会编写的这本《绿色华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用大文学的手法,挖掘了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的历史文化,发现了文物遗存,反映了风土人情,展示了自然生态和城市发展的新姿、新貌,力求做到雅俗共赏、史俗同趣,兼具权威性、文史性、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读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