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知心书(共4册)(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法)克里斯托夫·安德烈//弗兰克·拉马涅尔//茱莉娅·西萨//帕特里克·莱热隆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克里斯托夫·安德烈、弗兰克·拉马涅尔、茱莉娅·西萨、帕特里克·莱热隆著蔡宏宁、解婷、郑园园、聂云梅译的《知心书(共4册)(精)》是一套极具水准、文质兼美的心理通识书系,对于极富自我意识、渴望突破心理困境的现代读者,可谓行之有效的心理自助读本,集实用性、专业性、趣味性于一体。四本书的作者均为法国专业精神科医师、心理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厚实扎实的心理学科素养保证了图书内容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目录
幸福生活的秘密
第一部分 幸福可以实现吗?
第一章 幸福是什么?
幸福就在眼前
如何体验幸福?
幸福: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
第二章 阻挠重重的幸福
我没有幸福的天分
日常生活中的不幸感
幸福与不幸之间,你走到哪一步?
关于幸福和不幸的几个问题
走出黑暗
第三章 幸福是一段内心历程
幸福的天赋存在吗?
父母可以教会孩子如何获得幸福?
幸福与岁月
第二部分 理解幸福,捍卫幸福
第四章 幸福何处找寻?
允诺与技巧:定制的幸福
幸福的样子
幸福是一种关系
幸福需要行动
幸福就在田野里
生活的点滴
第五章 关于幸福,我们知道多少?
什么是幸福的科学?
幸福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
通往幸福的四条道路
幸福和生活的意义
信仰的幸福
幸福有什么用?
第六章 幸福是让人恼火的话题
西方幸福观历史简述
关于幸福的论战:听到有人提“幸福”,我掏出了手枪……
幸福与阶级差异
关于幸福的成见未必如我们所见……
第三部分 构建幸福
第七章 如何避免让自己不幸?
不幸的诱惑
抱怨,忧伤,郁郁寡欢:笼罩住幸福的迷雾……
烦心,不安,焦虑:生活是一团乱麻……
悲观主义:是未雨绸缪还是盲目消沉?
没时间幸福……
焦躁、发怒和各种可怕的情绪
误入歧途,幸福远离
擅用怨言
为幸福的回归做准备……
第八章 培养幸福,保护幸福
决心要幸福
人性的幸福
乐观主义:马克斯,老实人赣第德,水中的小白鼠
培养幸福的智慧
第四部分 你的幸福有多少?
Ⅰ测试你的幸福情绪天赋
Ⅱ测试身心健康与工作的关系
Ⅲ测试生活满意度
Ⅳ小点滴大幸福
Ⅴ你的幸福属于哪一类?
Ⅵ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
结论
致敬
致谢
走出强迫症
第一部分 描述强迫症的小百科全书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宗教、道德、迷信主题
宗教强迫症
迷信强迫症
攻击性强迫思维或冲动恐惧症
道德层面的“渴望知道”强迫症
第三章 污染与纯洁主题
感染强迫症
毒物强迫症
放射隆强迫症
“中性产品”污染强迫症
第四章 精确、秩序、对称及完美主题
秩序强迫症
害怕损坏
完美强迫症
“渴望知道”和“需要记得”强迫症
关系到精确或完美的阅读强迫症
第五章 对于潜在危险和灾难的保护主题
第六章 其他主题:无法归类的强迫症
不断重现又令人不快的画面、声音或侵入词,但未伴随强迫行为
不自主的且令自己不快的身体感受或者说身体的强迫思维
囤积,堆积、收集、无法丢弃强迫症
需要数数或需要将字母或音节联系起来
病态型迟缓
强迫型迟到
第二部分 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疾病
第七章 强迫症之源
因果性之概论
迷人的精神分析模式
无可争论的基因领域
动物行为学的贡献
认知一行为模式
功能神经影像学的贡献
非常有趣的神经行为学模式
第八章 究竟是不是强迫症:如何辨别?
强迫思维与担心
强迫思维与执念
癖好、习惯和强迫仪式
强迫症与强迫型人格
抽搐与强迫症
强迫性观念与谵妄性观念
强迫观念与抑郁念头
拔毛癖
对于躯体变形的恐惧或称身体畸形恐惧症
性偏离
偷窃癖
病态赌博
强迫性购物
咬甲癖
强迫性搔抓
强迫症还是恐惧症
第九章 关于强迫症的侵入感受或感觉
强迫思维范畴的扩大化
“搞砸了”的感觉
感觉“还不到做这事的时候”
感觉“失去自动性”或“意识不自主且令人不快”
感觉一切都是必须的
“感知变了”或“感知不对称”的感觉
侵入的性感受
感觉身处梦境、身处虚拟世界或世界变了
第十章 关于强迫性怀疑
第三部分 打败强迫症
第十一章 强迫症的认知行为疗法:正与误
行为疗法
认知疗法
质疑并改善你的认知图式
懂得识别真正的认知行为疗法
第十二章 强迫症的药物治疗
对于药物的恐惧源自何处?
惧怕副作用及反安慰剂效应
单一强迫症的药物治疗
共病型强迫症的药物治疗(伴随有另一种病症)
第十三章 抗强迫药物与认知行为疗法间的关系
第十四章 通过相反习惯方法来治疗拔毛癖
第十五章 顽固型强迫症
第十六章 关于强迫症,你向自己提出的问题
关于强迫症的一般问题
关于抗强
序言
幸福:心满意足的状态。
——《罗贝尔法语词典》(Dictionnaire Le
Robert)
那时我还很小。
我就喜欢听人讲故事。可是童话的结局总是让
我感到疑惑:“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既然故事不再继续写下去,我们怎么知道他们幸福
了呢?难道公主和王子从来不会脸红争吵吗?他们
不会感到不幸?为什么故事戛然而止?难道幸福的
生活没有意思?难道幸福的生活不值得讲述?
为什么幸福显得那样神秘?
后来我10岁了。
我不再总是听大人们讲故事。我观察他们。当
他们偶然谈起幸福时,我竖起耳朵认真听着。和所
有孩子一样,当我们渐渐长大,我们看到了不幸,
发现了这个世界和童话并不一样。
幸福,真的那么难吗?
我20岁。
我可以算是一个快乐的学生。在大学里上完课
,去参加橄榄球赛的间隙,我喜欢和伙伴们天南地
北地聊天。我一直忘不了心里的困惑,但是却发现
一个悖论:幸福,是一个令人不快的话题——让人
生气(“幸福,太幼稚了”),引起反对声(“幸
福让人丧失斗志,变得自私自利”)、敌对声(“
幸福是一种专政”)或不屑(“不幸比幸福更值得
关注”)。
为什么提到幸福,人们反而感到愤怒?
我30岁。
我成功地成为一名心理医生!身边都是幸福困
难症患者:幸福受到阻拦,幸福不可能实现,幸福
令人恐惧,逃避幸福,幸福让人悲伤。我和他们一
起努力寻找着通向幸福的道路……但这并非易事。
如同伏尔泰所言:“我们所有人都在寻找幸福,不
知幸福在哪里,就像醉醺醺的酒鬼迷迷糊糊找不到
家的方向……”
如何才能寻到幸福?
如今……
我依然没有能够解开幸福的方程式。不过,有
幸观察和聆听那些能够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人,
帮助和陪伴其他人走近幸福,令我受益匪浅……我
依然在读伏尔泰的书。他说:“我决定让自己幸福
,因为这样对身体好。”我是一名医生,任何对病
人身体好的事我都欢迎。我喜欢幸福和关于幸福的
想法。
你们呢?
关于幸福,你们如何看待,如何感受?
导语
克里斯托夫·安德烈、弗兰克·拉马涅尔、茱莉娅·西萨、帕特里克·莱热隆著蔡宏宁、解婷、郑园园、聂云梅译的《知心书(共4册)(精)》共四本:《幸福生活的秘密》《走出强迫症》《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害怕陌生人》。作者援引亲历案例和经典文艺作品,专业而又全面地介绍了关于人类对于追求幸福和嫉妒情绪的思考,以及强迫症和社交恐惧症这两种心理病症。内容丰富,可读性强。特约旅英插画师量身创作封面插画;特邀国内高水准知名设计师担纲设计;圆脊精装+特种纸四色封面+70g纯质内文+飘带堵头布衬纸三者颜色浑身一体,细节考究,匠心独具。
精彩页
幸福: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
从舒适感开始
“幸福,就是当我感觉舒服的时候……”
首先,对于幸福这样高贵的概念,谈舒服岂不是太不贴切?说得好听一点儿是舒适,说得通俗一点儿或直白些,难道是慵懒?不过,从性质上说,舒适或许是最接近幸福的状态了。
对于幸福的概念,科学家格外谨慎,他们宁可只用舒适的概念,关于舒适感的研究日益增多。在让-路易·塞尔旺-施赖伯(Jean-Louis SerVan-Schreiber)的论著《开心地活着》(Vivre content)中,他狡黠地建议大家放弃幸福,或至少不要使用幸福这个词,而是去寻找开心,就像是找一枚“幸福的硬币”。
不管怎么说,的确如此,人生的道路上总有愉快时刻,至少我们能够创造出一些幸福时刻。这些时刻有些是顺理成章、可以预见到的,比如春日在熟悉而又喜爱的小路上漫步、参加聚会、和挚友聊生活、聆听心爱的乐曲……也可能只是极其平凡的小事、不期而遇的小快乐,比如正为一项棘手的工作绞尽脑汁的时候转头听见窗外的鸟鸣声、路上陌生人对着你微笑、意外接到心爱友人的来电、看见两个小朋友手牵手在路上走……
这些时刻以不同的形式让我们感觉心情舒畅,对我们很有“好处”。所有有助于舒适感的事,都会促进幸福的到来,不过只是促进,仅此而已。舒适感是一个十字路口,一扇开启的窗户,通往各种可能的幸福。可能就是舒适,也可能带来其他体验。在舒适感这个层面上,幸福仍然是一种奢望,一个幻影。此时,不过是“有点儿小感觉而已”……
幸福是一种感觉
如果没有最基本的感知意识,舒适感永远不可能是一种幸福。孟德斯鸠曾说过:“即使人们正享受着幸福,他们也压根儿不知道这就是幸福,你还必须去说服他们这就是幸福。”这就是舒适感的感知意识,这是幸福的基石,舒适感也由此得到提升,从简单的舒服状态进入更深的层次。
这种感知意识是一种更为费力的心理历程,总是会遭到日常生活的各种阻挠,我的一位病人称之为“心理污染”:焦虑、压力、疲惫、要求过多……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幸福总是在回忆中,如同诗人的忧伤诗句:“噢,幸福,在你挥别时,我才认出你。”
不管怎么说,对当下的感知是幸福不可或缺的因素。甚至有时候这种感知力比幸福本身更重要,如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所说:“如今的我不再渴望幸福,而是渴望有意识。”有一本关于蒙田的好书,书名就叫《蒙田及幸福意识》(Montaigne,ou laconscienceheureuse),而蒙田这位关注幸福的哲学家在他的《随笔集》中也曾写道:“此生只求活着并快乐。”
幸福是一种主动的念头或内心的对话(如果没有身体或心理的响应,人们很难说服自己是幸福的),也是一种情绪或心情(好心情),有了感知力,幸福才能成为神经心理学者所称之为的“感觉”,即“某种情绪的个人心理感受”。从舒服的情绪进入幸福感,感知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不过仅有感知力仍然不够……
P21-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8: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