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洪子诚,广东揭阳人,1939年4月出生。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新诗的教学、研究工作,1993年起任中文系教授。主要著述有:《当代中国文学概观》(合著)、《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中国当代新诗史》(合著)、《中国当代文学概说》《1956:百花时代》《中国当代文学史》《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文学与历史叙述》等。 目录 编者的话 骆一禾 先锋/美丽/青草/首遇唐诗——纪念我的启蒙老师 和一位老女人/艺术品/黑豹/塔/诗歌/ 为美而想/为了但丁/灿烂平息/壮烈风景/巴 赫的十二圣咏 清平 春天的书房/小小的知情者/为海子二十年忌日写下的几行 诗/城市或人/天下人:绿豆/天下人:旅行/某 青年/作为雪/作为我/端午/往贤与风景 西川 起风/在哈尔盖仰望星空/明媚的时刻/杜甫/上 帝的村庄/夕光中的蝙蝠/虚构的家谱/致敬/ 重读博尔赫斯诗歌——给Anne/小老儿 陈陟云 梦呓/幻觉的风景/月光下海浪的火焰/茶马古道/ 最后的玫瑰/黄昏之前 老木 形式是我们内心唯一的火焰/S,快乐的窗帘,花朵和灵魂/ 悼一个朋友死亡/一种水果/秋天十四行之一 海子 亚洲铜/自画像/写给脖子上的菩萨/打钟/粮 食/歌:阳光打在地上/鱼筐/死亡之诗(采摘葵花)—— 给凡·高的小叙事:自杀过程/从六月到十月/自杀者之 歌/肉体(之一)/祖国(或以梦为马)/面朝大海,春暖 花开/春天,十个海子/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 臧棣 咏荆轲——为 年秋天的死亡和梦想而作,或纪念戈麦/未名 湖/我喜爱蓝波的几个理由/小挽歌丛书/纪念柳原白 莲丛书/芹菜的琴丛书/没有一种怀念能胜任这样的出没丛 书——写于邓丽君忌日/纪念王尔德丛书/作为一个签名的 落日丛书/读仓央嘉措丛书/母亲的金字塔入门/我的 蚂蚁兄弟入门 徐永 想起四川/火车站/含着眼泪赞美/梦想仓央嘉措的夜 晚/映山红/建德江或当我们这样谈论一条河 林东威 夜读李商隐/内心的雪景/登高:兼与辛弃疾同志商榷/ 纪念世界艾滋病日/看一部美国巨片/独居日记/出 走/去年冬天的被动语态/关于龙树 阿吾 对一个物体的描述/三个一样的杯子/相声专场/比赛 痛苦/我们一家都生在河边——为吾儿摩西百日而作/一年 三百六十五句/我在等谁 …… 钱文亮 哑石 莫雅平 蔡恒平 西渡 戈麦 洛兵 麦芒 橡子 周瓒 雷武铃 雷格 周伟驰 杨铁军 姜涛 冯永锋 程一身 席亚兵 冷霜 王雨之 胡续冬 陈均 王敖 余旸 倪湛舸 谢笠知 马雁 曹疏影 王璞 黄茜 徐铖 王东东 范雪 李琬 王彻之
导语 自中国新诗诞生以来,北大与新诗关系密切,在新诗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北大诗人和诗歌活动对新诗建设产生的影响持续至今,同时,新诗又是北大校园文化、精神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洪子诚主编的《阳光打在地上(北大当代诗选1978-2018)》主要是上世纪70年代末到最近的诗人作品。选入曾在北大学习、工作的作者的作品,不管作品是否写于在北大学习、工作期间。主要以“好作品”作为遴选标准。附有诗人简介。 内容推荐 虽说并不存在“北大诗人”或“北大诗派”的说法,但是。从这所学校走出的诗人。在精神和诗艺上有重要的共同特征,他们的创作也对当代新诗发生重要的影响。洪子诚主编的《阳光打在地上(北大当代诗选1978-2018)》选入45位诗人1978年至2018年间的作品。标准更多着眼于“当代诗歌”成就的角度,因而不限于选入他们求学阶段的诗。借这个诗选的出版,可能会为这些诗人提供集体的“自我纪念”的机会,也让后来者有了借鉴和超越的目标。另外,则是长期读他们的作品,作为在语言、情感和心智上的受惠者对他们表达的感激和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