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隋炀帝(生平时代与遗产)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熊存瑞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后记
翻译此书的缘起,源自于2009年底熊存瑞先生对厦门
大学历史系的访问。承蒙熊先生惠赐大作Emperor yang
of sui dynasty:his life,times and legacy一书,参
与陪同接待的我的硕士研究生黄维玮同学外语较好,对翻
译此书饶有兴致。考虑到隋炀帝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
暴君”之一,学术界和社会大众的兴趣一直不减,我在翻
阅部分章节后也认为该书有自己的特色,遂向熊先生提议
可否将其译成中文。熊先生欣然接受,非常信任地把这一
工作交给我们来做。黄维玮硕士毕业后留在厦门外国语中
学任教,工作之余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在本书的翻译工作上
。本书由黄维玮译出第一稿。由我负责在第一稿的基础上
,逐字逐句从头核对或重译,并检核原始文献进行补充完
善。由于西文写作方式不同于中文,除大段引文外,一些
相关性的表述往往只在注释中标明出处。为更好地表述原
书的意思,也为了照顾中文读者的习惯,中文版在注释中
适当地补充了一些史料原文,让文意更加完整和充分,并
将原书放置正文最后的注释全部改为页下注。排版完成之
后,文末索引部分篇幅达七十多页,因与正文部分轻重失
衡,遂忍痛舍弃,感到很遗憾。
相比于中文同类传记人物作品,本书有自己独到的地
方。首先本书对相关中、日、英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均有涉
猎,对国内学界较少关注的礼制、宗教、对外政策等方面
着力颇多,丰富了关于隋炀帝的研究。其次本书结构上分
两部分,在概述炀帝从皇子走向皇帝,到执政过程以至覆
亡的历程之后,另外选择了专题的形式,分别从东都与大
运河、宫殿、政治、经济、宗教、对外政策等多个方面,
利用中、日、英等研究成果,对炀帝朝各项举措的来龙去
脉进行梳理。而专题的结构实际上也是以炀帝为切人点,
对炀帝朝制度措施与文帝朝,乃至与南北朝制度渊源关系
进行梳理。炀帝或舍此取彼、或大动干戈、或承袭、或摒
弃,都反映了他不同的心理状态和功利需求,通过这些讨
论,也可以一定程度勾勒出炀帝的性格特征。因此本书虽
然是一本严肃的史学著作,但仍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对炀
帝的形象和内心世界的刻画也较之过去的传记作品要更加
丰满和立体。当然,关于炀帝的功过,实难一言以蔽之。
本书也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观点。按照作者的分析,炀帝
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改革者,其改革措施一直被有意无意地
忽视了。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炀帝声名狼藉,后世继任
的王朝不愿意将所承袭的制度与炀帝联系起来。希望本书
的出版对关注该问题的学者朋友有所启发,对深化隋炀帝
及相关隋唐史研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熊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可能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最
开始都没意识到熊先生还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网上
至今还流传着熊先生早年在“文革”期间执着地自学英文
的励志故事。熊先生后来长期在美国大学执教,已出版多
本英文专著并发表英文专业论文十多篇。还曾担任过EarZy
Medieval C^z。lla等英文专业刊物的编辑。熊先生中英
文功底都十分深厚,翻译本书过程中也得知熊先生最新的
成果是完成了对刘知己《史通》的翻译和注释,将由美国
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将一部中国古代史学理论著作翻译成英文,其工作难度应可想而知。
在本书翻译工作启动以后,我们也一直与熊先生保持
联系,请教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书译稿也曾请百忙
之中的熊先生审校,纠正了译稿中一些翻译错误和体例上
的问题。熊先生还申请到西密歇根大学黎天睦研究中心经
费,用以支付本书英文版版权转让费。谨此深致谢忱!
感谢鲁西奇教授的推荐,本书获得了厦门大学哲学社
会科学繁荣计划的资助,得以顺利出版。厦大出版社责任
编辑韩轲轲细心校对书稿,做了大量的校对和统一规范的
工作,指出了很多文字错误和遗漏,对她认真细致的工作
态度和敬业精神表示感谢。
最后要说的是,作为我与黄维玮合作翻译的第一本英
文著作,因我这几年俗务缠身,本书第二稿的完成过程十
分缓慢,很长一段时间几乎陷于停顿状态,以至迁延至今
才得以最终完成。感恩熊先生的宽容和信任,并未加以催
促,然我始终为未能尽早完成译稿使其面世而心存愧疚。
校对清样过程中,又发现一些错误和疏漏的地方,虽已尽
力加以修正,仍觉不够完善。本书虽经熊先生审校,翻译
过程出现的错误理应由译者承担。而在本书还在校对的过
程中,由我和黄维玮翻译的另一本熊先生的英文历史已由
华文出版社先期出版。这两本译著能够得以出版,都要特
别感谢黄维玮的积极促成和勤勉的翻译,黄维玮积极热情
,思维开阔,动手能力很强,为译稿最终完成奠定了很好
的基础。可以说,没有黄维玮的先期努力,很难想象这两
本书是否可以面世。衷心感谢。
毛蕾
2018年8月6日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从皇子到皇帝
第一章 王储的确立
第二章 炀帝和他的统治
第三章 隋朝的崩溃
第二部分 炀帝治下的帝国
第四章 洛阳与大运河
第五章 宫殿
第六章 官僚制度
第七章 教育、礼制、法律制度
第八章 宗教
第九章 经济制度
第十章 对外政策
第十一章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隋代中央重要官职任命情况
附录二 貌阅与北周、陈、隋的人口
附录三 度量衡及田亩
附录四 汉唐间主要政权
附录五 隋炀帝年谱(569-618)
征引文献
译后记
精彩页
在几乎所有朝臣的支持下,文帝于589年六月分水陆两路发起了对高丽的辽东战役。这支超过30万人的水陆大军由汉王杨谅和高颍指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高颍是此次战役最主要的反对者。
隋朝陆军受阻于粮食短缺和疾病蔓延,海军在原陈朝将领周罗喉指挥下试图从山东半岛横渡黄海以进攻平壤,却遇到致命的风浪,损失惨重。从六月起兵到九月溃退,隋军人马损失了十之八九。惨败的结局一定给炀帝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这或许就是炀帝十年之后再度发动对高丽战争的内在动因。
争夺皇太子之位
直到600年十月之前,杨勇一直是炀帝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杨氏兄弟之间你死我活的激烈争斗最终导致了杨勇的垮台。不过杨勇被废黜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诸如:炀帝的圆滑、文献皇后的妒恨、杨素将军的诋毁、文帝的疑心病、杨勇自身的弱点等。
文帝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立杨勇为太子。与弟弟炀帝相似,杨勇也以好学而闻名。同时,他性格宽厚仁慈、率性真挚。文帝很早就有意将其当作接班人进行培养。文帝刚摄政北周政权,就委派杨勇管理北齐故地。隋朝建立后,文帝也有意让杨勇介入朝廷军国大事的商讨。当杨勇提出批判性的意见时,文帝总是认真倾听并积极采纳。杨勇与兄弟们都为同母所生,而这种血缘纽带看起来能阻止诸弟觊觎他的位置。当然,在父母身故之后,杨勇也必须善待他们。
然而,文帝因为一件小事开始动摇对太子的信任。在某冬至日,百官前去朝见太子杨勇。“朝”是皇帝所独享的礼仪,对太子而言,恰当的礼仪应为“贺”。杨勇所作所为触犯了礼制规定,也是对帝王权威的挑衅。另一件事是,文帝下令将一部分东宫的宗卫将士调任皇宫侍卫,杨勇的岳父高颎对此表示关切,认为这有可能危及东宫的安全护卫。文帝大光其火,因为他已将东宫视为权力争夺的对手和对皇宫安全的潜在威胁。
失去母亲文献皇后的宠爱,也加速了杨勇被废黜的进程。作为来自北朝的非汉族女子,文献皇后意志果决,专横霸道。她在皇宫的地位类似家庭总管。杨勇与元氏的婚事即由她安排。但让多疑善妒的皇后懊恼的是,杨勇在东宫广纳姬妾,尤其钟情于云氏。元氏死后,云氏开始取代其地位。由于北方社会对姬妾身份的歧视根深蒂固,杨勇的行为非但不符合北方文化传统,更为文献皇后所不容。
与此同时,炀帝注意到了母后与太子的不和,这也激发了他取杨勇而代之的野心。为了取悦父皇和母后,炀帝小心翼翼地经营着他模范丈夫的形象。他身边仅留有数名姬妾,只与萧氏一人同居。他与姬妾们所生的孩子都被遗弃。他上朝时总是轻车简从。他曾有意让文献皇后知道,自己无意之中招致了太子的不满,并赢得了她的同情。
炀帝的模范言行和对文献皇后的孝敬与恭顺,以及皇后担心身故后皇子们会遭到太子毒手——这些都成为文献皇后要求更换太子的理由。同时,炀帝在其亲信宇文述的帮助下,获得了当朝重臣杨素极为关键的支持,而杨素是文帝面前举足轻重的人物。P30-31
导语
暴虐、弑父、篡位、烝母、亡国,炀帝是古来少有的暴君。
修长城、凿运河、建东都、巡西域,炀帝的功过该如何评估?
美国著名华裔历史学家熊存瑞,以史、佛、道、文等文献为基础,集中、西、日多家之言,旨在抛开偏见,置个人传记于历史长河之中,用西方性格研究法来重新探讨隋炀帝及其统治。
《隋炀帝(生平时代与遗产)》作者熊存瑞学术积淀深厚、才思敏捷,译者翻译准确、专业,文笔流畅生动,读来令人欲罢不能。
装帧精美,收藏阅读两相宜。知名书法家、历史学家厦门大学侯真平教授书名题签,潇洒大气;高阶映画封面,质朴舒适;深沉黑星雨内封,精致低调;象牙白内文纸,复古护眼;裸背锁线,可实现180度平摊。
序言
几年前,笔者在北京琉璃厂逛书店时见到一本名为《
隋炀帝大传》的普及读物(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洋
洋洒洒五百多页。作者郭志坤是著名编辑,曾任上海人民
出版社总编。该书于1995年初版后不久即售罄,二十多年
后,又有再版。这充分显示国人对炀帝的兴趣经久不衰。
究竟是何原因使然?鄙见,炀帝为中国史上独一无二的、影
响力巨大的帝王。像炀帝那样,大权在握而遭致江山倾覆
的“末代昏君”,诸如夏桀、商纣,可谓凤毛麟角。然桀
、纣均为远古人物,其事迹往往语焉不详。史籍所载,如
《尚书·牧誓》,为胜方所撰,颇有失之公允之嫌。而关
乎炀帝的隋唐典籍,虽谈不上汗牛充栋,却远非上古可比
拟。正史、杂史、佛、道均有详简不一的记述。
纵观有唐以来史家评述,炀帝之罪孽无数,大者有三
。其一曰“暴虐”。不惜成本,大兴土木:修长城、凿运
河、建洛阳、广筑离宫。劳民伤财,大兴伐罪之师,三征
高丽,无功而返。杜绝言路,残害忠良;杀戮异见者如高
频、贺若弼,进谏者如张衡。
其二日弑杀父君。文帝病卧仁寿宫,突然暴亡,正值
炀帝亲信服侍床前,故时人颇有议论。炀帝虽不在场,但
终难辞其咎。
其三日淫乱。历代帝王蓄有嫔妃妾侍成百上千,不足
为怪。然而,炀帝执意与父妾宣华、荣华淫,故有“悉母
”之说。
所谓暴虐之君,古今中外不乏其例。西方远有提比略
、卡利古拉、尼禄、君士坦丁,后有巴西尔二世、伊凡雷
帝、彼得大帝,乃至亨利八世等。在中国,举其大者,有
夏桀、商纣、秦皇、汉武、成吉思汗。而于五胡十六国、
南朝、北朝时,则不胜枚举。
史上弑君者亦不可胜数,然弑父篡位者却颇为罕见。
炀帝的个例,虽细节不详,乃其最著名者。佛家比之于摩
揭陀的阿阁世。阿氏尚未出世,已有终将弑父之预言,故
称之为“未生怨”。
上悉父妾者,因朝代而异,以北齐一代尤为盛行,而
以唐高宗悉唐太宗妾(武则天)最为著名。
然而,集暴虐、弑父篡位、蟊母、亡国于一身者庶几
仅隋炀帝一人而已。古来暴君,行径甚于炀帝者,亦不在
少数,然却罕有为害于国于民深于炀帝者。后来评家纵论
古今,对炀帝贬而不褒,又何足怪?
拙著,以史、佛、道、文等文献为基础,集中、西、
日多家之言,置个人传记于历史长河之中,旨在抛开偏见
,重估炀帝之历史地位。
2006年拙著初版,至今已有年月。虽然炀帝研究颇有
进展,但未见重大突破,且亦无人撰写类似拙著整合多种
外文文献之新著。故此,翻译出版拙著中文版似尚有一丝
意义。再者,翻译、校对过程中,发现多处错误,实令笔
者汗颜。此中文版,均已改正,又添加多条原文引文,故
实为远优于英文版的修订本。
最后,拙著若非厦门大学毛蕾教授鼎力推荐,其高足
黄维玮同学勤勉翻译,及二者协力查阅文献、校对译文,
此中文版恐难以见天日。而西密歇根大学黎天睦中国研究中心补贴经费,使之得以按时付梓。谨此一并致谢。
熊存瑞
2017年3月28日
于密歇根州卡拉马祖
内容推荐
隋炀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受争议的帝王,一方面因暴虐、弑父、篡位、烝母、亡国而备受指责;另一方面,人们不得不承认其修长城、凿运河、建东都、巡西域等行为及其所建立的许多制度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
美国学者芮沃寿,中国学者韩国磐、胡戟、袁刚,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布目潮沨等人都对隋炀帝做过专题研究,目前学界对炀帝的关注也仍在持续,但迄今尚未有一本建立在原始文献和第二手资料基础上,专门探讨炀帝及其统治的严谨的学术专著。本书希望能填补这一空白。
熊存瑞著的《隋炀帝(生平时代与遗产)》采用杂糅式的手法,既研究炀帝本身,又讨论其所生活的时代。全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在介绍杨氏家族和炀帝的父亲(隋文帝杨坚)的发迹过程之后,记述了炀帝从少年到王子、从皇储到皇帝的生活轨迹。第二部分从多个层面讨论了炀帝和他统治下的王朝;其内容包括大兴土木、文官制度、军队管理、教育、礼制、法律、宗教、经济政策、对外关系等。结语部分则对炀帝的历史地位进行分析,重新审视炀帝的生平、他所生活的时代以及他留给后世的遗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