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空中有苍鹰/中经典精选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德)西格弗里德·伦茨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空中有苍鹰/中经典精选》是西格弗里德·伦茨所著的第一部篇幅较长的小说,故事发生在芬兰和俄罗斯的边境地带,依托的历史背景是1918年1月至5月的芬兰内战。主人公是民族分裂的受害者,一名遭到新政府迫害的教师,他越狱逃到俄芬边境上的佩科村,投奔朋友,最终却戏剧性地落入了追踪者的手里。小说于1952年被授予雷妮·希克勒奖,托马斯·曼是评委之一。 作者简介 西格弗里德·伦茨(1926–2014)是德国文学界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荣获过多项重要的奖项,其中就包括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市的歌德奖,德国书业和平奖以及2009年列奥·科佩列夫和平与人权奖。因伦茨对德语文坛的巨大贡献,2014年德国文坛更设立了两年一度的“西格弗里德·伦茨国际奖”。1951年起伦茨大量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品文以及舞台剧本陆续在德国出版,其成名作《德语课》更是战后德国乃至世界广为流传的小说之一。 目录 第一章 欺骗 第二章 尝试飞翔 第三章 彼得鲁卡 第四章 秸秆上的逻辑 第五章 做梦 第六章 绿酒 第七章 意外 第八章 凶杀 第九章 结局 第十章 最后关头 译后记 导语 西格弗里德·伦茨是让莫言深感佩服的德国作家! 二十世纪德语文学经典《德语课》作者! 与君特·格拉斯、海因里希·伯尔合称“当代德语文学三大家”! 西格弗里德·伦茨著的《空中有苍鹰/中经典精选》叙事风格上,作者采用了复线结构法:一条是绝望地逃跑的施滕卡的故事,另一条是疯子彼得鲁卡的家庭悲剧,通过类似电影回放的方式在两个故事之间来回切换,他俩一个逃跑,一个寻找追猎,最后通过曼佳的被杀交织到了一起。 后记 西格弗里德·伦茨(Siegfried Lenz),享有 世界声誉的德国战后文学巨匠之一,也是德国继承 现实主义传统的代表作家,其在当代德国文坛的地 位仅次于伯尔和格拉斯。伦茨于一九二六年三月十 七日出生在东普鲁士马祖里地区的吕克,曾短期参 加过“二战”。战后在汉堡攻读英国文学、德国文 学和哲学,一九五〇年任《世界报》副刊编辑,一 九五一年起成为职业作家。他的作品已被译介到近 三十个国家,被译成了二十二种语言,总销量超过 两千万册。它们先后为他赢来了多种荣誉,如格哈 特·豪普特曼奖、巴伐利亚国家文学奖、托马斯· 曼文学奖、德国书业和平奖、法兰克福市的歌德奖 、二〇〇九年度的列奥·科佩列夫和平与人权奖及 二〇一二年度的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等,二〇 一一年伦茨还被他的故乡吕克选为荣誉市民。我国 读者对伦茨也不陌生,他的许多重要作品都早有中 文译介,比如:《德语课》《激流中的人》《面包 与运动》《灯塔船》《默哀时刻》《苏莱肯村曾经 如此多情》《失物招领处》等,有的甚至已出现多 个译本。伦茨其他的重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楷模 》《故乡博物馆》等。 《空中有苍鹰》是西格弗里德·伦茨在二十六 岁那年推出的首部篇幅较长的小说,故事发生在芬 兰和俄罗斯的边境地带,依托的历史背景是一九一 八年一月二十七日至一九一八年五月十五日的芬兰 内战。芬兰位于欧洲北部,与瑞典、挪威、俄罗斯 接壤,历史上曾建有芬兰大公国。十二世纪后半期 芬兰被瑞典统治。一八〇九年,俄罗斯帝国击败瑞 典,芬兰成为沙皇统治下的一个大公国。随着俄国 十月革命的爆发,芬兰于一九一七年十二月六日宣 布独立。但国内外反对独立的势力使得一场争取民 族自由的斗争演变成内战,导致了民族分裂,使得 一个民族的两大群体互相仇视,互相毁灭。 小说主人公施滕卡就是民族分裂的受害者、一 名遭到新政府迫害的教师,他越狱逃到俄、芬边境 上的佩科村,投奔朋友,但朋友已被新政府枪杀, 施滕卡隐姓埋名,受雇在一家花店工作,不久就被 他从前的学生、现在的同屋埃尔基认出。与此同时 ,新政府的代表、理论家阿帝也率领民兵追到了佩 科村,施滕卡决定越境逃走,埃尔基同情曾经的老 师,将自己的手枪送给他防身。逃跑途中,施滕卡 撞见一个疯子用斧头砍杀一个女孩,情急中他开枪 打死了疯子。那女孩是埃尔基的未婚妻曼佳,被新 政府派去执行任务,而疯子彼得鲁卡则是她的伯父 ,多年之前,当彼得鲁卡从战争中返回时,发现家 里多了个女孩,那是他弟弟和他妻子生下的。曼佳 和彼得鲁卡的尸体被发现后,施滕卡自然被当成了 杀人凶手。埃尔基怒不可遏,加入追捕施滕卡的队 伍,最后在他俩共同居住的小屋里发现了他,听完 施滕卡的叙述后,埃尔基再次相信施滕卡,重新帮 助他逃跑。同时他意识到自己也会因此陷入危险, 决定跟着施滕卡逃走,并在边境上赶上了施滕卡。 但他俩都不知道有一张捕猎的网已经张开,正在等 候他们闯进去。最后埃尔基凭借年轻和速度躲过了 子弹,而施滕卡被杀害在离救命的彼岸仅几步之遥 的地方。 《空中有苍鹰》明显地带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影响。它最早是连载在《世界报》上,后才出版单 行本。该书语言精练有力、情节跌宕起伏。当年德 新社报道说:“西格弗里德·伦茨像一只苍鹰闯进 德语文学界,惊醒了批评的母鸡们,它们以为在年 轻的德语创作的院子里寻找好谷子必然是徒劳。” 评论界则一致认为:一个有着自己独特声音的小说 家出现了,那声音令人难忘,不容混淆。小说问世 的次年即被授予雷妮·希克勒奖,评委是托马斯· 曼、赫尔曼·凯斯滕和阿尔弗雷德·诺伊曼等文学 大师。 在叙事风格上,作者采用了复线结构法:一条 是绝望地逃跑的施滕卡的故事,另一条是疯子彼得 鲁卡的家庭悲剧,通过类似电影回放的方式在两个 故事之间来回切换,他俩一个逃跑,一个寻找追猎 ,最后通过曼佳的被杀交织到了一起。 关于本书的书名,以前对西格弗里德·伦茨的 介绍中多译为《空中群鹰》和《空中之鹰》,但译 者几经斟酌还是决定直译为《空中有苍鹰》,从而 体现出笼罩全文的恐怖氛围。据《百科全书》介绍 ,苍鹰为森林猛禽,视觉敏锐,善于飞翔。其捕食 特点是猛、准、狠、快,具有较大的杀伤力,凡是 力所能及的动物,都要猛扑上去,用一只脚上的利 爪刺穿其胸膛,再用另一只脚上的利爪将其腹部剖 开,先吃掉鲜嫩的心、肝、肺等内脏部分,再将鲜 血淋漓的尸体带回栖息的树上撕裂后啄食。在本书 中,苍鹰的隐喻像一根红线贯穿全文,一开始就让 读者体会到弱小生命逃跑时那种走投无路的感觉。 它是邪恶和强势的象征,一直盘旋在整个事件上空 。苍鹰也符合书中思想家阿帝的角色,他似乎无所 不在,很聪明,他的意识形态与教师施滕卡所代表 的精神自由正好相对立,因此他视施滕卡为自己的 精神对手,不遗余力地要将他抓获。 再者,本书的面世正值“二战”后不久,德国 被一分为二,冷战气氛日趋 书评(媒体评论) 格拉斯和伦茨,他们对我的吸引力比德国这个 国家对我的吸引力还要巨大,如果能见到他们,我 想这会成为我的隆重的节日。 ——莫言 西格弗里德·伦茨像一只苍鹰闯进德语文学界 ,惊醒了批评的母鸡们,它们以为在年轻的德语创 作的院子里寻找好谷子必然是徒劳。 ——德新社 精彩页 天空有苍鹰在飞。 罗斯科夫没有发觉;他站在他家客栈的窗前,正在观察一只小雌雀,雀儿从木桥的栏杆上方飞过,紧贴狭窄、奔腾的溪流的水面,又猛然折回,意外地决定落到溪畔一块丑陋、多皱的石头上。 罗斯科夫想,这鸟儿肯定口渴了。 他错了。鸟儿一次也没有将它那无害的鸟喙伸进水里。它摆动着轻盈的小脑袋,像在等候谁似的。罗斯科夫守在窗前,太阳,那古老的太阳,照着他的须疮和黑发。一只小雄雀从木桥的栏杆上方飞来。途中,也可能更早,它就发现了皱石上的雌雀儿。两只鸟儿奔向对方,你啄我我啄你,扑打着翅膀,满怀期望似的抖动着,又突然各自飞去了不同的方向。 好吧,好吧,罗斯科夫想道。这本来不关他的事,但鸟儿们啥事也没发生过似的各奔东西,让他恼火。罗斯科夫低声嘟哝道:“我感觉鸟儿记忆力很差,还没有良心。” 罗斯科夫探身窗台外。他发现一个窄胸、瘦小的男人,那人穿一件很破的俄罗斯罩衫,手拎一只硬纸箱,正抬头冲着罗斯科夫微笑。微笑或嘲笑,罗斯科夫识别不清楚。 “你也在观察鸟儿?” “是的。”拎纸箱的男人说道。 “看到什么了?” “它们头很小。” “嗯——你来这儿有什么事吗?” “我在找人。” “你来过佩科?” “是的,几年前来过。” “那你在找谁?” “马托乌斯基。” “马托乌斯基?” “对。” “你是指花店的那个马托乌斯基吗?” “对。” 罗斯科夫抬头看看路,好像他必须先证实附近没人偷听才能继续讲下去似的。然后他压低嗓门说道:“你找不到那位马托乌斯基了。他们将他枪杀了,他死了。听说他给新政府添麻烦了。”那人将他的硬纸箱放到罗斯科夫客栈前的低矮长椅上,脸撇了撇,乌黑的斜眼盯着溪畔的皱石。罗斯科夫不再答理他,望向大松树,不吱声。 片刻后,穿俄罗斯罩衫的那人说道: “天空有苍鹰在飞。” 罗斯科夫有点吃惊。 他问:“在哪儿?” “在松树上方,但飞得很高。苍鹰的头比较大。” “四只苍鹰。”罗斯科夫说道,他发现了那些鸟儿,它们镇定自如,几乎看不到地排成一线,在松树上空飞翔。 穿俄罗斯罩衫的那人拎起硬纸箱走了。他向木桥走去,停在栏杆旁。罗斯科夫观看苍鹰。陌生人将纸箱放在桥面,顺着陡峭、破裂的斜坡走下溪流。他伸出一条腿,用脚尖摸索丑陋 的石头。石头纹丝不动。于是他大胆地站上去,弯下腰,伸手掬起溪水就喝。 罗斯科夫还在观察苍鹰。 喝完水之后,那人又从斜坡爬上来,拎起纸箱,返回客栈。 “马托乌斯基是什么时候被枪杀的?”他低声问道。 “已经有段时间了。” 罗斯科夫将窗玻璃当镜子,用一块湿布擦他的须疮。他不看那人,只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施滕卡。” “噢。你是俄罗斯人?” “可我已经在芬兰生活十四年了。我最后的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锯木厂里。” “那你找马托乌斯基有什么事呢?” 那人将硬纸箱放到低矮的长椅上,仰起头——简直就像鹳鸟一样,抬头看着罗斯科夫。他手朝东做了个奇怪的动作,说道: “我家在俄罗斯,离这儿也许有一万俄里。我家里有个花园,现在园子里蓝蓟和布哈拉茑尾正在怒放。六年了,我一直想回家。我在锯木厂干活,省下了钱。可当我以为,钱足够了时……” “你又将它喝光了。”罗斯科夫站在他的窗旁,居高临下地叫道。 那人看着他的脚尖,耸耸肩。罗斯科夫相信他在哭。 “我本不想全部喝光的。” “好吧。可你找马托乌斯基有什么事呢?” 施滕卡没有立即回答,过了一会儿才说:“马托乌斯基还欠我点钱。我曾经为他做过栽花的木槽。当时他就想付我钱的,可我想,在这世界上有个小小的户头是件好事。于是我请他一直欠着我这笔钱。” “你今天是来要钱的?”罗斯科夫问道,将他用来擦须疮的布塞进口袋里。 “不,我不是来向他要钱的。我只想向他要几枝花,要几枝蓝蓟。” “嗯。——马托乌斯基被枪杀了。” 就在这时,那只雌麻雀又飞过了木桥的栏杆上方。 “喏,你看。”罗斯科夫说道。 两人望着溪畔丑陋、多皱的岩石。这回鸟儿将喙伸进水里,喝起水来。 什么地方传来鼓声。鸟儿飞走了。罗斯科夫缓缓抬起头,等候鼓声再次响起,但一直没等到。 “咋回事?”施滕卡问道。 罗斯科夫没有回答,而是用手做了个手势,示意俄罗斯人去他店堂里。他们在一张棕色宽桌旁坐下,客栈老板从架子上拿起一瓶带绿色标签的烧酒,将两只一样大的杯子放在面前,斟满。“来,”他说道,将一只杯子递给施滕卡,“喝点吧。不必付钱。” 两人伸长脖子,仰头喝起来。客栈老板望了一阵窗外,身体从桌面上方远远地探过来,说:“民兵肯定又有什么安排了。前天夜里几乎逮捕了所有教师。新政府在搞大清洗。今天上午已经提起了第一批诉讼。据说,出庭作证的主要证人都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