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幸福定律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陈晓松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幸福是什么?怎样才能更幸福?这是人类自古以来苦苦探寻的生命课题。近年来,哲学家、心理学家、经济学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幸福问题进行了探讨,而社会上流行更多的则是心灵鸡汤式的慰藉。陈晓松编著的这本《幸福定律》从探寻幸福的本质规律出发,研宄并首次提出幸福的四大基本定律,在幸福学研究中具有创新意义。

本书不是心灵鸡汤而是对幸福本质规律的科学探寻。阅读本书你会发现,原来“幸福”也有自己的特性与脾气。如果说遍布书店的励志美文是心灵鸡汤的话,那么这本书更像是日常生活中平淡无奇却又不可或缺的自米饭。虽然味道不够刺激但却是生命中最重要最基本也是最不可缺少的元素。

内容推荐

《幸福定律》是一本幸福学专著,有史以来首次揭示了幸福的四大基本定律,首次发现幸福与财富之间的函数关系,是幸福学研究的重要发现。幸福学家陈晓松用充满智慧的语言和科学的分析方法带你直达幸福的本质。

目录

第一篇 欲望与幸福

 第1章 人类的终极目标

 第2章 幸福大萧条

 第3章 生存欲望

 第4章 警报系统的反应差异

 第5章 负面情绪也重要

 第6章 情感错位

 第7章 幸福基准线

第二篇 基线回归定律

 第1章 基线回归

 第2章 降低警戒线提升幸福基准线

 第3章 痛苦和快乐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

 第4章 学会制造生活中的小快乐

第三篇 位置漂移定律

 第1章 漂移定位

 第2章 长期目标与小调整

 第3章 不做打油郎

 第4章 学会比较

 第5章 想当年

第四篇 一九定律

 第1章 总量守恒

 第2章 比较——综合

 第3章 努力——协调发展

 第4章 生活——现在还是未来

第五篇 幸福山坡定律

 第1章 幸福曲线

 第2章 财富的意义

 第3章 控制欲望

 第4章 寻找意义而不是财富

越来越幸福

试读章节

第3章 生存欲望

现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物质主义开始盛行。各种各样的生活需求不断地刺激着我们的神经,逼迫或诱导着我们为此不眠不休。以前,人们的欲望是“三转两响”,也就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电视机。而到了后来,人们的追求升格为“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再后来,升格为五大件,再后来,又要求人们要有房有车。我们会发觉,我们需要的东西越来越多,其实,有些东西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我们需要电脑,需要好的上网速度,我们需要各种美味,我们需要不仅是提供御寒更要显示身份的衣服,我们需要不用手搓的自动洗衣机、洗碗机。如此等等。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过,我们所有的需求和欲望其实有一个总的方向和系统,它决定着我们对“需要的东西”的先后次序进行分类,并让我们始终保持对需要物的强烈的追求。它的名字叫生存。我陈晓松想说的是,我们对生存的欲望就是生存欲望。我们所有的欲望的根本欲望是生存欲望。

无论从何时开始,只要人一出生,他就会自发的找奶吃,饿了就要吃,困了就要睡,遇到惊吓就会紧张。不要小看了我们婴儿时代的这些表现。这是人类最基本的欲望表现。这些欲望都是最基本的生存欲望。如果,饿了不想吃,人要不了几天就会饿死,人如果困了不想睡也会对生命造成致命的威胁。这是人的动物性或曰生物性的根本特性,他保证我们能够对自身的系统有一个基本的维持。而受到惊吓人就会紧张,这一点与上面的吃饭和睡觉略有不同,这是一种环境的应激反应。从动物时代起,人类就会遇到许许多多对于生命的危险,比如比自己强大的动物的攻击。最开始,当人遇到强大的动物走进时,可能并不以为意,然而进一步的事实可能是被这些强大的动物所消灭,于是人们产生了对一些动物的恐惧心理,就像没有见过枪炮的人看到它不会紧张一样,当知道了它的厉害时,再看到就会有一种紧张感。这种心理是慢慢养成的,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它让我们形成了一个保护系统,尽可能的搜寻我们身边的危险因子,并设法躲避它的侵袭。尽管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欲望,但是,我们的生命系统里有一个欲望优先原则,它会自动的首选那些对我们生存产生重要影响的欲望,这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其他的欲望都服从服务于这一欲望,一旦遇到其他的欲望与生存欲望相抵触的情景时,我们的系统会自动的选择生存欲望。比如,人看到苹果树,就会有吃苹果的欲望,但是,如果苹果树里有野兽时,人们不会去采撷,而是会尽快离开。这不是因为人们不喜欢吃苹果,而是更要保护自己的生命。比如,人在饿的情况下会产生饥饿感,这种感觉产生的行动指令是:立即寻找食物!如果我们搜寻到一个面包,我们会立即吃掉,但是,如果面包已经发霉我们就不会吃,因为,人知道,尽管吃面包可以解决一时的饥饿感,但发霉的面包吃了以后会生病,如果在中等饿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吃,如果在极饿的情况下,即便你告诉它有毒也会吃。因为,在极饿的情况下,如果不立即,哪怕是这一秒填补食物,人就会死亡,这时候,这一预警升到最高,所有的预警和保护措施都要为此让路。于是,即使是有毒的食物人们也会失去理性。

这一系统是长期形成的结果,大自然早已为我们设定了许多应激保护程序。比如,当人将手伸到寒冷的水中时,我们的身体会有应激的反应,比如我们被划破皮肤时,身体会感到疼痛。这些都是保护系统在起作用。当然,我们今天仍然处在不断的进化之中。比如,我们一开始并不知道四季豆不烧熟吃会生病,比如,我们原来不知道吃糖多也会生病,比如,我们以前不知道气温升高居然也会对人类产生致命的威胁。

这样的进化的另一个方面是,我们在产生越来越多的新物质,我们在了解了这些新的物质后会自动地将它们添加到我们的欲望系统中,它会根据对我们生命重要程度自动排序。

也许有人会问:我们追逐金钱与生存欲望有何关系。比如,我已经很有钱的时候。是的,这是我经常遇到的问题。在人物质极度匮乏的时候,人的生存保护系统会提醒人,尽快地解决一些必须的物质,比如能够保证一天三餐的饮食,保证御寒的衣服,这时候的金钱或者物质对于人的意义是生存层面的,也即是非常重要的。人为了生存当然要去尽快地取得这样物质,否则生命都会有威胁。但是,当人已经很富有了的时候,人进化来的这样激励机制还会有一种惯性作用。因为它产生于物质匮乏时代,它提醒人们只有不断地取得更多的物质人才会更安全,于是人的系统形成了这样的习惯,为了更安全,我们需要更多的物质保障。在物质已经相对丰富的时候,我们依然保持着这样一个特性。这里面有三层因素,一是长期进化的惯性,即拥有的物质越多生活越有保障。二是在竞争时代,别人都在不断地加快脚步,我们也必须跟上。因为,你现在是千万富翁,可是如果不再积极进取的话,有可能被别人落在后面。当别人都在奋斗的时候,我也不能睡觉啊。三是对物质附加值的追求。第一个层面是绝对物质量。第二个层面是相对物质量。事实上,第二个层面在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要。也就是说,当别人都有五个面包的时候,我如果只有三个面包我会有危机感。第三个层面的情况相对较为复杂,是在人类高级发展中的产物。比如,人们会喜欢有钱的时候听一场音乐会。这是人类发展的产物。从原始驱动力来看,听音乐会可以使人心情好,而心情好可以使人更健康。而从社会性来讲,音乐会被赋予一种高雅的标签,听音乐会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有一种成就感。

但是,所有的欲望的总欲望都是因为对死亡的恐惧,对生命的保护。所有的欲望都要服从于生存欲望。

P7-12

序言

开启幸福元年

2400多年以前,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向富人的孩子们提出了一个人类必须思考的终极问题:“幸福是什么?”

苏格拉底的提问对象限定于“富人的孩子”的这一特点表明,幸福似乎与财富有着某种关联。从那时起,西方无数的哲人、官员、富翁、平民从各自的角度来诠释幸福。

有趣的是,在古希腊时期,幸福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追求的,它是神的恩赐,是极少部分人的特权。一直到了启蒙时代,幸福才成为人人皆可追求的权利。“幸福”从天上来到人间。

3000多年以前,中国古代哲学家箕子在向周武王陈述天地之大法时,阐述了幸福的定义。他提出了幸福的五大条件: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长寿、财富、平安、善心并能够善终才能称得上是个幸福的人。这是中国哲人思考幸福的最早记载。几千年来,中国探寻幸福的思考从未停止过,而民间的福文化习俗也许更具现实意义。中国人的幸福观从尚书的“五福论”逐步演进到了福禄寿喜财“新五福论”。在新的五福论中,“福”是放在首位的,而“财”是放在末位的。

虽然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无论是中国智者还是西方哲人,都不能给幸福下一个全世界共同信服的定义。但是我们对于幸福的追求却是惊人的一致。人们普遍认为,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

从箕子的“五福论”到苏格拉底之问,我们知道,“幸福”与财富有关。如果说,过去几千年人类的发展史是一个在生存线上下挣扎的历史,谈论幸福太过奢侈的话,那么现在,我们的经济已经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无数人摆脱了贫穷,过上了相对富裕的生活,我们似乎有理由也有条件谈论幸福了。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的幸福感似乎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同步提升。而这一现象又无疑为当今的哲学、经济学、心理学带来了新挑战。

喜马拉雅山是地球的最高峰,似乎注定也是人类幸福智慧的最高峰。就在全世界都在积极探寻幸福的意义的时候,有一个国家却已经开始了一系列近似乌托邦的幸福试验。1972年,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王国开始了创新性的幸福建设。2010年不丹又在联合国千禧年发展目标高峰会上提出要将“幸福”纳入会员国发展的目标之一。尽管有许多的人认为,这是否会是另一个乌托邦,但是联合国还是在2011年通过了这项提案,毕竟对幸福的追求是人类共同的目标。

而在喜马拉雅山的另一边,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为世界所瞩目,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为人类的幸福贡献了最为巨大的能量。幸福中国正在成为幸福地球的主力军。  2012年,在世界末日般的灾难大片的热议声中,联合国通过了设立“世界幸福日”的伟大构想,并将首个幸福日定为2013年3月20日,由此,属于全球几十亿人口的“世界幸福日”正式诞生。由此,人类开启了崭新的幸福元年。

在人类幸福的追寻历程中,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它的意义就在于,人类开始重新地审视自己,真正探寻生活的本质和我们所要东西,从而实现人类的永续发展。

陈晓松

2013年9月

后记

越来越幸福

今天是2013年的7月27日,几易其稿,我的这本《幸福定律》总算完成了。

我对幸福产生兴趣是学生时代的事情,1997年以后我开始了幸福的研究,2005年我冒出了写一本幸福学图书的想法。可是没有想到这本书竟然写了8年。在这8年之中,我的一些朋友经常会催促我:“晓松,赶快写一本幸福的书吧,好让我们也能幸福点!”我知道这是对我的鼓励。而正式开始写作后我才知道,原来写一本书是这么痛苦的事情。一方面我要工作,一方面也要有必要的社交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静下心来认真写作幸福的文章其实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为了理论联系实际,我在进行幸福学研究的同时,也会经常到一些大学和单位去演讲。这本书实际上是我在一小部分演讲稿的基础上做了必要的修改完成的。事实上,近年来我在大学和一些地方的演讲稿有几十万字,我想分成几本来出的话可以轻松一些。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社会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同时,要特别感谢光明日报出版社李娟女士的大力支持!还要感谢我的家人能够不厌其烦听我讲幸福的故事。这本书,我想一定有很多不足之处,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如果这本书能给您哪怕带来一点点对幸福的思考我都不胜荣幸!

祝大家越来越幸福!

陈晓松

2013年7月27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9: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