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指路(南诏千古之谜)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只廉清
出版社 德宏民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讲述彝山最为震撼心灵的真实故事。
南诏,一个古老神私的王国。巍山,一块古老神秘的土地。1300多年前,彝族先民细奴逻在红河源头——巍山凄立了祖国西南显赫一时的地方民族政权——南诏,统治西南254年,创造了土主崇拜、铁柱、三塔、石窟等众多闻名世界的古代遗迹,令世人神往和惊叹。
据考证,各代南诏王都极为崇散半摩,大小战事或生产都要恭请半摩祭祀和占卜。本书内容是在真实讲述彝山葬礼、真实记录千年流传的毕摩(汉代称鬼主)经文祭祀的基础上,揭秘消失千年的古南诏文明和奇谜,展示南诏王室和民间极为重要的生死礼葬一一指路。让读者身临其境,走进毕摩千年不变的葬礼诵经祭祀仪式中,感受南诏古国千古延传的脉动和乡愁。
作者简介
只廉清,彝名郎洛、只歌阿朵,男,彝族,1971年出生,从事过教师、记者、报纸编辑、文学期刊编辑等职业。巍山彝学学会副会长,云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南诏研究中心主任。18岁开始发表作品,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民族报》《百花园》《民族工作》《文汇报》等全国各地报刊发表700余篇文学作品。曾主持编辑出版《南诏的辉煌》《南诏史论》等文学、学术研究书籍16部。
最值得纪念的事:1995年,《彩色的雨丝》散文诗专著出版;2007年,《永远的火塘》(合著)散文集出版;2009年,《永远的哀牢》散文专著出版;2010年,《南诏王室后裔茶勿底》(合著)散文集出版;2011年,在大理州电视台“大理讲坛”栏目主讲九讲《南诏王窒后裔茶勿底》;2011年,《腊逻吉地》散文专著出版;2013年,《哀牢小村》散文专著出版;2014年,大理首本揭秘南诏古国神秘文化的散文彝文专著《千年土主》出版。
目录
开路
超度
指路
出殡
接祖
解结
草吊
城隍
揭秘
后记
序言
指路,即指引导示标识
路径行途及去向。泛言之
, 即指引心路历程,教化
行为正途,指点人生迷津
,是人 类社会文明进步的
文人指南。彝族人的指路
,有先民们 古老传承的“
指路碑”恒标印记路向的习
俗,也有为人 疏导、教化
点拨、解惑释疑人生行为
的崇尚,更有念诵《指 路
经》为逝者亡魂指路超渡
指引回归祖界的宗教信仰

《指路》一书,是彝族
历史文化文脉的指路,是
彝 族人《指路经》及超渡
祖灵仪式的文化解读,是
唐代南 诏国王室宗教文化
、丧葬文化在其后裔中传
承的遗迹的 本真记述,是
对南诏千古之谜的释读。
《指路》一书,记述大
理巍山县彝族腊逻拔千年
不 变的古老丧葬习俗,以
“开路”“超渡”“指路”“出 殡”
“接祖”“解结”“草吊”“城隍”“
揭秘”等章节, 系统介绍
了彝族传统的丧葬仪式、
祭葬程序及宗教文化。 书
中介绍,腊逻拔把丧葬叫“
木嘎”,盛行厚葬,兴于
密子九族即哀牢九族。接
气、出杀、口盒、洗尸等
习俗, 始兴于南诏。毕摩
为亡者举行“指路”仪式极为
重要, 毕摩为亡魂指路,
引领亡魂回到苍山之巅、
祛除魔鬼、 排除干扰,让
亡魂沿着祖先生活迁徒的
路线,不游离正道,不走
弯路,沿着千年前祖先走
出的干净、洁白之路,回
到祖地。指路仪式中,毕
摩念诵《汉裳兄妹请到家
》的经文,反映的是逝者
亡魂途经汉族管辖地时必
须请汉裳兄妹(夫妻)引领,
才可过界。这在彝族众多
的《指路经》中,较为特
别,一是反映了史书中记
载的“汉裳蛮”的史实,二是
现今巍山彝族腊逻拔彝语
称谓中保留的称夫妻为“兄
妹”的习俗,印证了彝族传
说一一远古洪水泛滥时兄
妹成婚的神话,具有重要
的史学及民族学意义,也
反映了腊逻拔是南诏王室
后裔的例证。指路仪式中
,说到滇西大路他熟悉,
五诏大路他认识,河蛮王
的板桥上他会过,冥路上
坡十二级,登上三级反复
回头看,蒙舍王的大路上
,三步坎坷路,一直往前
走”,这些经文,反映了南
诏根源文化留存于毕摩经
中。
《指路》一书,详实记
录毕摩经文及仪式,其中
例举有《开路径》《借后
主经》《正客经》《指路
经》《密枯经》《密士经
》等经文,有二月八栅大
路祭密枯始祖仪式,有念
《牛倌和马鹿经》时,毕
摩用毛笔蘸花椒水点牛倌
和马鹿的“五官”为其开光等
习俗,有请城隍的习俗。
这些文化事象,都是南诏
王室后裔彝族腊逻拔保留
着的传统文化,是破解南
诏千古之谜的秘钥。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宗教祭祀文化是解读一
个民族历史文化的密码,
丧葬文化是解读一个民族
历史文化的标识密码。丧
葬仪式中的指路、教路仪
式,是彝族宗教信仰文化
的表征。彝族在举行丧葬
仪式时,请毕摩吟诵《指
路经》为逝者亡魂指路,
让亡魂沿祖先迁徒路径返
回祖先居地,这是不可或
缺的人生仪式。对这仪式
的记录及研究,历来涉及
较少。滇、川、黔、桂四
省彝区的《指路经》或译
作《教路经》计有百余种
,即其起始路径应有多地
多种,归途有几种。现能
见到的出版的《指路经》
有十多种,大多都把亡魂
送归到“兹兹浦乌”,即云南
昭通及与贵川交界处。其
中,中部方言滇中楚雄州
武定、牟定、大姚、姚安
、南华等地彝人都把亡魂
送到蒙化(巍山旧称)及大理
苍山,巍山彝族送亡魂到
苍山。此前,学术界对《
指路经》及其祭祀仪式二
者联系的记述及研究,属
于空白;对南诏王室及其
后裔彝族的丧葬习俗及从
《指路经》的研究,更是
一大空缺。只廉清同志的
《指路》一书,填补了这
一空白。作者记述的丧葬
习俗及翻译记述的《指路
经》,一方面是记述毕摩
口述的习俗及经文,另一
方面是作者亲身经历及感
受以及父母给予他的影响
,形成全方位的文字概述
,具有翔实的第一手材料
,又有深层次的文化解读
,是一份难能可贵的南诏
后裔丧葬文化百科全书。
对南诏文化的了解,只
凭沉睡千年的汉文文献,
仅凭唐标铁柱、三塔和《
南诏王出巡图》《南诏奉
圣乐》等是不够的,以南
诏后裔现今遗存的民俗文
化来解读南诏文化,显得
特别重要。 《指路》一书
在这方面作了不少探研,
作者对抢救文化遗存所做
的工作可谓意义重大。
只廉清同志有深厚的母
语文化功底,家学渊源富
积。其父是当地有名的毕
摩,为彝人做“指路”,感人
肺腑,他梦中经常失声高
呼:“我是勿底(南诏王)嫡
孙,我是彝山先知使者”。
他又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当地唯一从省财校毕业的
高材生,他植根于当地南
诏文化厚土,钻研五行八
卦等汉学,时而吟诵“避风
善阐台,极目见腾越,悲
哉古与今,依然烟与月……
”(南诏国第七代王寻阁劝收
入《全唐诗》的名作)诗句
。父亲对他言传身教,使
他白幼便对南诏文化及彝
族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后来上学工作以后,他潜
心研究,并认真向毕摩 出
版了《南诏王室后裔茶勿
底》《腊逻吉地》《千年
土主》 等五部专著,担任
云南南诏研究中心主任,
自然为写出《指路》大作
奠定了深厚
导语
自称“腊逻拔”的巍山葬家人很坚定地认为:人有三魂,一旦去世,三魂必会有所归宿,一魂受祭附于灵牌在家堂享受供奉;一魂随灵枢到墓地守望坟;一魂则由毕摩指引回归祖先发祥地与祖先团聚。毕摩经文记载巍山弊族人是九隆哀牢族后育腊逻,死后亡灵一律回归到点苍山南诏神祠石宝里去,苍山是葬族祖先灵魂的归宿地。巍山千年不变的古老丧养习俗,是怎样展现着南诏古国千古延传的气息的?神秘的葬族丧养毕摩祭祀仪式上让人间之泪下的经文,是怎样诉说着弊家人干年的牵挂和思念的?毕摩是怎样用经文把亡魂“指路”引领到苍山え渐的……
本书将为你揭开南语国发祥地巍山弊族千年不变的古老丧养习俗所深藏的秘密!
只要有光,再远的路,都看得清走得圆……
后记
“一声哀牢,让我想起您
建家立业育儿的艰辛。身
前是路,身后是河,阿爸
,那是一条波涛滚滚的长
河。每次面对您,都让我
想起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小时,您在拉;我们长大
了,您老了,您仍在拉。
船好沉,载着全家载着您
那颗慈爱的心。此刻,想
您拉纤艰辛,我不禁凄然
。儿无能不孝呀,多年为
了梦想远走他乡,回首时
,伸出宽大的手鼓励我蹒
跚走出第一步、为我擦去
眼泪、把我托起看到远方
、点燃火把照亮儿回家路
的阿爸,已两鬓苍苍,带
着牵挂儿的思念远走……
——阿爸,请您再次为
儿指路,让儿回到您温暖
伟岸的怀里,再做一次您
不灭火把亮光里远归的宝
。阿爸,您和先辈们的艰
辛总是让我热泪盈眶。阿
爸,我的阿爸,就让儿带
着一颗感恩的心,在思念
您的泪水里上路吧……”
这是作为彝山阿爸儿子
、南诏王后裔腊逻子民的
我,心里想对远走的阿爸
和先祖说的话,也是撰写
《指路》一书的初衷。我
对南诏的历史文化很痴迷
,从读初中时,就有一个
梦想——写一本关于南诏
传奇的武侠小说,把南诏
先祖十三王在254年里艰苦
卓绝金戈铁马统一六诏、
统治祖国西南的英雄事迹
,写进小说。无奈数次提
笔,终未果。
“剑己出鞘,雷鸣电闪,
从来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
……面对强悍的对手,明知
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
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
一道岭……”“我们生来就是
为了改变世界的,死也要
死在改变世界的路上”“鲜血
很珍贵,生命也很珍贵,
但是我们有更珍贵的目标
,更珍贵的信仰,需要我
们不怕牺牲,不惜代价,
坚决捍卫。”“过客啊,请带
话给斯巴达人,我们踏实
的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将
长眠在这里……”
很喜欢看《亮剑》《十
送红军》《斯巴达三百勇
士》等战争剧,剧里红军
、解放军和斯巴达国王、
勇士誓死如归抗敌的爱国
心,让我想起254年里保家
卫国英勇牺牲的南诏国王
和将士们,也让我想起我
去世了的每一位亲人,他
们都为国为家付出了心血
和宝贵的生命。
因为心里装了太多的震
撼和遗憾,我决定撰写流
传彝山千年的葬礼,以此
祭奠远走的每一位勇士和
亲人。
此后,我多次到巍宝山
土主庙向驻庙毕摩请教,
深入毕摩居住的村寨采访
。采访中,毕摩讲述的丧
葬祭祀让我深感敬畏和神
秘。一直坚信:千年前,
大勿底细奴逻就这样怀着
无比悲痛心情,为辞世的
阿爸蒙舍龙举行了隆重的
葬礼;大勿底细奴逻的儿
子逻盛,勿底逻盛的儿子
盛逻皮……也肯定为去世的
阿爸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仪
式。仪式上,毕摩定也是
这样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
为逝去的王们,摇铃诵经
指路;悲痛欲绝的哭丧者
定也是唱着这样的《哭丧
调》,催人泪下地倾诉、
追思……
那么,勿底们的坟到底
下落何方?这也是我写此
书时很想解开的另一个秘
密。
王陵是否隐藏在细奴逻
衣胞之地前新村?还是为
躲避毁灭隐藏在寻常百姓
坟墓间?还是隐藏在“农历
二、八月常现佛光”的五印
?还是隐藏在被彝家称为“
佛和”的洱海、“‘额骨阿宝”
红河、“逻杰何”于山、“佛
都”巍山古城、“嘎罗何”石
宝山,或是后裔左土司府
?……
大毕摩何定安说,《蛮
书·蛮夷风俗》书中载南诏
王室不墓葬。唯收两耳,
南诏家贮之金瓶又重以银
为函盛之,深藏别室,四
时取出祭之。”巍宝山南诏
土主庙是细奴逻孙子为供
奉祖父而奏请唐朝皇帝建
造的神殿,南诏土主庙从
南诏第三代开始就是南诏
王室举国祭祀先祖的圣地
。“腊逻吉地”巍宝山南诏土
主庙理所当然成为。r四时
取出祭之”的极为重要的“别
室”所在地。
四川、贵州、楚雄、红
河、巍山其他大毕摩说,
南诏灭亡后,盛有南诏王
的“金瓶”极有可能隐藏于苍
山之巅。云南、四川、贵
州、广西等彝族聚居地毕
摩在诵《指路经》时,都
会将亡魂指引向苍山之巅

——王陵依然是个不解
之谜!
数千年前毕摩创造的彝
文、十月太阳历等古老文
明,是怎样保存至今的?
公元714年,巍宝山南诏土
主庙第一次祭祖是怎样举
行的?干百年来,流传南
诏发祥地古老神秘的祭祖
和丧葬仪式经历了怎样的
变迁?……这一切,都亟待
深入去探索和发现!毕摩
文化堪称南诏根源文化经
典之最。毕摩这一古老的
职业在外族人的眼里,都
是手摇法铃嗡嗡诵读彝语
、口吞烈火舌舔火犁头的
神秘人物。在巍山,毕摩
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许多
公安司法机关和村组无法
解决的社会纠纷矛盾,往
往毕摩一声“塔嘛嘎(不要
再闹)”就能化解。毕摩是
彝语音译,“毕”为“诵经”之
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
,是专门替人礼赞、祈祷
、祭祀的祭师,主要职能
有作毕、司祭、行医、占
卜,整理、规范、传授彝
族文字,撰写和传抄包括
宗教、哲学、伦理、历史
、天文、医药、农药、工
艺、礼俗、文字等典籍。
据考证,各代南诏王都极
为崇敬毕摩,大小战事或
生产都要恭请毕摩祭祀和
占卜。在剑川石宝山石窟
里的“细奴逻全家福”和“阁
逻凤
精彩页
圣罗土主神,不能说不知,不能说不见。我们姓罗的门户家中,保我军民团结社会安定。避免遇着凶猛野兽,避免遭受中途抢劫。给罗家弟子,圣罗土主神,使其万事如意呀。
圣罗土主神,使罗家弟子,名传千秋誉满字内。土主!土主!土主!
罗开亮毕摩自豪地说,据历代祖帅传:经文里的“圣罗土主神”即为南诏开国元君细奴逻,是掌管彝家天地万事万物的神,但凡祭祀都要恭请敬献。在1300多年前,细奴逻在巍宝山山麓前新村耕牧。细奴逻发迹建立南诏后,他的孙子盛逻皮于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报请唐王朝恩准赐封细奴逻为南诏大土主,并在巍宝山建土主庙为细奴逻塑金身,享受后世子孙的世代供奉。从此,彝族人开始信奉土主神,信仰土主崇拜,把统治彝族领土的国王即土地的主人,尊为土主神崇拜祭祀,南诏第一代王细奴逻因此成为总土主神,巍宝山土主庙成为全国总土主庙。每年二月初八,全国各地的彝族同胞和其他民族的同胞纷纷涌上巍宝山,以彝族传统的打歌方式,杀猪宰羊,载歌载舞,寻根祭祖,1200多年从未间断过。
罗开亮毕摩在采访现场,边诵经让我录音边给我讲述南诏土主神的来历。罗开亮虔诚的诵经声,把我带进了一个神秘玄灵的境界,穿过时间的隧道,透过漾漾的烟雨,我看到了古代彝族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看到了巍宝山土主庙第一次祭祖的情景,看到了雄姿英发、金戈铁马、征战四方的十三代南诏王……
在彝家人的心里,最大的神就是“勿底土主神”。土主信仰在巍山影响很大。在民问土主信仰无处不在,每年在土主庙集体祭祀,无论杂姓或是同村整个宗族都在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统一祭祀。日常在家一日三餐祭祀。除此之外,还举行家庭或个体祭祀,祭祀日期因偶发事件来确定,遇到结婚、生孩子、畜产嵬、买牲口、畜疾、招魂、出远门等,带鸡酒肉到土主庙献牲祭拜,祈求土主神保佑平安。如村里遇到纠纷都要到土主庙祭祀,“审判”解决争端。赶街出门上路要在家“勿底土主神坛”上香,祈求保佑平安。如牛羊放牧走失,也要跪地祈求勿底保佑,不让家畜丢失。
土主神的威力可大了,即便如今,村里的林管员在实在制止不了乱砍乱伐行为时,站在村口“高地”小山包上,啊咳一声清清嗓子高声宣告:“各家各户听着,从今天开始,不准再到山林里来偷砍木料了。老猫忙不赢在家,耗子全出来打歌!你们偷砍不是跟我阿克雄过不去,而是跟勿底老天过不去。你们噶记得,往年山光秃时雨水怎个些?风不调雨不顺,那是勿底老天在惩罚人了。再砍再砍,你们噶想吃饭?勿底看着呢……”村长动员全体村民“三清洁”大扫除村中央牛屎马粪路时,也是站在高地上,啊咳一声宣告:“脏吧啦屎呢,臭气熏天,勿底会很不高兴!出来清扫!”就把全村男女老少全动员到大路上了。
P105-10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2: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