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走过抑郁的日子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阳光工程心理互助论坛
出版社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风雨后见彩虹》、《我的抑郁历史》、《15年躁郁经历的感悟》、《我的抑郁经历》、《走出抑郁,自助者天助》、《走出疾病,走向光明》、《我的抗郁坎坷路》、《梦幻泡影》、《强迫的灵魂之歌》、《抑郁诗歌两首》、《起死回生的康复路》、《找回迷失的自己》……阳光工程心理互助论坛编写的《走过抑郁的日子》为国内首部抑郁康复故事合集,由多位抑郁症患者自行撰写的抑郁经历和康复故事组。

内容推荐

阳光工程心理互助论坛编写的《走过抑郁的日子》为国内首部抑郁康复故事合集,由多位抑郁症患者自行撰写的抑郁经历和康复故事组。

本书从亲历者的视角去讲述抑郁状态下的生活,从过来人的总结去分享抗击抑郁的经验。告诉你抑郁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改变认知);抑郁症有多么痛苦和具有多严重的危害(重视预防);抑郁症是可以战胜的(正确面对)。

这本书应该这么读:如果你是一名抑郁症患者或家属,你多么希望有一个康复的人面对面地给你讲述他(她)的故事,如果有个医生能在旁边点拨点拨更好。这本书做的就是这样一件小事。编者让康复的朋友说出他们想说的话,让读者从中找到对自己有益的东两。同时,每个故事后而所附的资深心理咨询师的评点会给你提供专业的心理知识指导。

目录

第一部分 抑郁故事

 我的抑郁康复经历

 你也能走出来

 穿越乌云

 风雨后见彩虹

 我的抑郁历史

 15年躁郁经历的感悟

 我的抑郁经历

 走出抑郁,自助者天助

 走出疾病,走向光明

 我的抗郁坎坷路

 梦幻泡影

 强迫的灵魂之歌

 抑郁诗歌两首

 起死回生的康复路

 找回迷失的自己

 积极治疗,走出抑郁

第二部分 抑郁知韶

 关于抑郁症: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知识

 抑郁症的八大认识误区

 写给抑郁症患者的家属

 附录:关于“阳光工程”

试读章节

患上抑郁症以后,我总在思考自己患病的原因。我想它和自己童年的经历以及家庭背景是有一定关系的。从我记事起,我家就分成两派:妈妈偏爱弟弟,爸爸偏爱我。其实爸爸也很喜欢弟弟,弟弟从小到大都表现得不错,是让父母比较省心的那种孩子,而且很会说话,会讨父母欢心。而我呢,却不是那种嘴巴很甜的孩子,干活也不是很能干,有些地方也不如弟弟会表现,性子还很倔强、执拗。性格暴躁的妈妈总是看不惯我,母女关系一直很紧张,俩人互相看不惯。身为中学教师的爸爸可能觉得我和妈妈合不来,所以他就比较偏爱我,为了我父母真是没少吵架。这也导致了我的性格从小就不是非常开朗,有些内向和多愁善感。因为总觉得妈妈不喜欢我,我非常伤心。小小年纪,因为妈妈骂我,我就产生过离家出走的念头,幸亏爸爸及时发现阻止了我,并为此又和妈妈狠狠吵了一架。到了初中,我来到了离家较远的镇上读书。十五六岁正是青春叛逆的时期,我和妈妈之间的冲突更多了,母女俩有时真是水火不容。妈妈总是看不起我,一不顺心就骂我,总是打击我的自信心,让我很自卑,觉得自己什么也干不好。很多得抑郁症的人,或者说有抑郁倾向的人,都有一段不愉快的人生经历。那时我还小,很多事无法决定、无法控制,于是很无助。我在剖析自己的时候,发现自己有很多弱点:胆小(但表面上很大胆)、多愁善感、好强、心思重、容易紧张、心理常不平衡、易生气。我母亲就是这样的人,我想可能是遗传,童年、少年时代的经历为我后来患上抑郁症埋下了隐患。我这个人的性格特征是神经系统的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轻微的挫折就使我变得消极悲观而自卑,给自己造成了潜在性抑郁。

1990年,20岁的我师范毕业参加了工作,第一年在我们镇上的中心小学工作,教四年级的语文、数学两门课,学生只有25人。镇上离我家有十里地,我每天骑着自行车去上班,第一年忙忙碌碌,工作中也取得了一点成绩,镇上抽考,我们班的成绩还比较好,每天上下班心情还不错。在我工作的第二年,被调到威海市内的一所小学教三年级的语文,学生从乡下的25人一下子增加到58人,我感到很不适应。城里的学生娇生惯养,比乡下的学生难教多了。学校里同类班级也多,有六七个,竞争很激烈,没有经验的我教学成绩不太理想。三年级只教了一年,校长就一下子把我安排在了二年级,这件事当时给我的刺激很大,是我第一次患上抑郁症的直接原因。

也是在这一年,别人为我介绍了一位男朋友,是位海军军官,外地人,比我大四岁。虽然他的家庭条件比较差,但两人却有点一见钟情。他追我追得也很紧,我的父母对他也比较满意,两人谈得一直比较热乎,现在想来,当时只有21岁的我,一点都不成熟,有些地方甚至很幼稚,也总是那么追求浪漫。恋爱的甜蜜冲淡了一些工作中的不愉快。两人谈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对方不知为什么有些冷了,一会儿告诉我他要考研离开威海,一会儿说想调到北京工作,反正两人的恋爱是谈不下去了。痴情的我当时只想如何挽回他,还去过他单位找过他好几次,每次不是见不到他,就是两人不欢而散。现在想想我简直是太傻了。后来听介绍人讲他并没有离开威海,而是找了一个银行的女朋友,听说他的新女朋友并不如我。因为银行有房子,找当兵的女方可以分房,而当教师是很难分到房子的,这是一个很务实的做法。两人是夏天认识,寒冷的冬天分手。这次恋爱的失败对我的打击真是很大,这是我的初恋,第一次认真投入了这么多感情,幸亏自己很有理智没受太多的伤害,觉得有点被他欺骗了。恋爱的失败加上工作的不顺利,1992年的春天,我第一次患卜了抑郁症。P3-4

序言

上个星期,我在美国德州奥斯汀的一家医院动了个小手术。出院文件的最后附了一张A4大小的科普知识。第一点写着“流感可能成为严重的疾病”以及预防和治疗流感的联系电话。第二点写道“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你有情绪问题或轻生念头,请立刻拨打以下电话寻求帮助……”

这让我想起十四年前我在北京大学发起的“阳光工程爱心行动”——一个以普及抑郁症知识、帮助抑郁症患者为宗旨的公益活动。当时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抑郁症就是情绪的感冒”。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抑郁症像感冒一样普遍;第二,抑郁症像感冒一样需要治疗。这种普及,即使到今天,也是有必要的。即使在资讯发达的美国,医院仍然需要在科普中把流感和抑郁症放在首位。

阳光工程发起之初,主要以科普为主,科普的目的是让有情绪问题者去找医生。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没有料到的。在美国,抑郁症的治疗已经非常专业,人们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和支持患者,有很多公益组织提供各种帮助。而在中国,从患者的角度看,抑郁症的治疗是摸着石头过一条很难过的河。比如,中国的医生良莠不齐,容易误导患者延误治疗;由于社会的偏见,患者得不到朋友甚至至亲的理解;社会(比如学校和工作单位)不提供支持,增加治疗的难度。

鉴于中国这种情形,我们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如何以公益组织的身份(不是医生的身份)为抑郁症患者提供帮助。这个转型的第一步就是建立“阳光工程心理互助论坛”。在这个论坛上,患者、家属和其他关心抑郁症的人,可以分享各种经验并相互支持。再后来,我们把网络上的互助活动发展到实地,在北京、上海、长沙和广州等城市建立阳光互助小组。

这种互助有诸多益处,包括信息和康复经验的分享、情感的共鸣,以及相互关爱和鼓励等。和其他有关躯体疾病的论坛不同的是,我们征服的是情绪疾病,而交流本身就能帮助康复。随着时推移,论坛上积累了很多会员的治疗和康复经历。在我看来,这些经历非常宝贵。于是,在2006年,我产生了把这些经历编成书的想法,并取名为“走过抑郁的日子”。由于种种原因,这本书到现在才出版。

这本书应该这么读:如果你是一名抑郁症患者或家属,你多么希望有一个康复的人面对面地给你讲述他(她)的故事,如果有个医生能在旁边点拨点拨更好。这本书做的就是这样一件小事。编者让康复的朋友说出他们想说的话,让读者从中找到对自己有益的东西。但是,千万不要小看这件小事的意义。当这样一个人在你面前说话的时候,你感觉自己不再孤单,自己不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幸的人。当这样一个人在你面前说话的时候,你可能燃起一线希望,而这种希望是多么重要。当这样一个人在你面前说话的时候,他(她)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打动你,帮你打开一个结。当然,这种个体经历的分享,也有一些弊端。比如,很多人会从个人的经历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但每个人的情形可能很不一样。所以,最好的阅读方法,就是把它看作很多个体的故事,从中吸取有用的。讲故事的人,不是医生,而是一些过来人。同时,每个故事后面所附的资深心理咨询师的评点会给你提供专业的心理知识指导。

每个走过抑郁的人,不用解释都能明白我们的公益活动为什么取名“阳光工程”,因为抑郁中的人,他(她)的世界是黑暗的、绝望的。有些人在这种绝望中选择了结束生命,殊不知黑暗和绝望只是暂时的。尽管现代医学认为抑郁症是器质性疾病,但它的体验是特别的,因为它蒙蔽了你的眼睛和认知。所以,我衷心希望读者,尤其是抑郁症患者,在读这本书时,能感受到,黑暗中有很多人与你同行,同时,坚定这样一个信念——你也有重新看到阳光的那一天,那一天就在不远的将来!

2014.8于美国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