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人类利用、开发自然的资源,制成工具来满足衣食住行等种种需求,增加生活的便利,这些成就总称为“文踢”。
文明从遮风避雨与满足温饱的需求开始,廖文豪所著的《汉字树(5汉字中的建筑与器皿)》整理了600多个与房屋和容器相关的汉字。前三章依次详述房屋、洞穴、门户以及反映古代先民日常生活场景的取暖、煮食等丰富内容,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汉字强大的表现力汉字首先描摹出房屋的轮廓□,接着刻画了门、户,又添加了华丽的屋顶□。另外,房屋的种类繁多,既有木造房屋,又有石造房屋;既有官宅,也有供烧柴取暖的简陋小屋;既有学习的地方、豢养动物的场所、烧饭的屋棚,也有发放粮食的粮仓……第四章解释与容器相关的汉字、瓦罐、炖锅、蒸锅、饭盆,汉字对每一种器物都做出了详细区分,足见中华文化对容器的讲究和重视。
作者长年浸淫在文字学的天地,探索字与字之问的逻辑关联,浓缩在书中的“汉字树状图”中。再透过作者清晰简要的说明,即使在文字学方面毫无根基的读者,也可以凭惜自身对中文母语的使用经验,得到许多新奇的发现与乐趣。
廖文豪所著的《汉字树(5汉字中的建筑与器皿)》内容通俗易通,妙趣横生,是一本兼具实用性和趣味性的汉字解说读本,读者在拿到书的第一时间,即能被其中的内容所吸引。
本书从文明的起源开始,详尽的讲述了生活中所能遇到的,与器物房舍的相关汉字。伴随着文明的演进,先民们经历了从穴居到房屋的转变,从每个字的构形上我们可以发现,汉字与器物房舍、与文明发展息息相关,交相辉映。
本书以“树”的形式来解读汉字,将看似没有关联的汉字形象化地展现出来,让读者在趣味阅读的同时,轻松掌握汉字的不同意义及用法,既能丰富文字学知识,又能提高国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