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明寺史话/中国史话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王虎华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鉴真和尚是唐代扬州江阳县人,俗姓淳于,他生于武后垂拱四年(688),14岁时随父亲到扬州大云寺出家,跟从智满禅师当小沙弥,取法名为鉴真。

神龙元年(705),高僧道岸来江淮讲律,住宿在扬州大云寺。道岸是南山律宗的开山祖,曾被唐中宗多次召赴长安,主持过宫廷法事,还主持修建高宗、武后追荐的荐福寺,因而负有盛名。他在大云寺得知鉴真勤奋好学,德行高尚,年少有为,便为鉴真授了菩萨戒,此时鉴真才18岁。按照当时的受戒制度,20岁以后才能受比丘的律仪戒,取得正规的僧侣资格,此后要经过苦心修炼,具足佛学知识,发菩萨心,行菩萨道,方能受菩萨戒。18岁的鉴真便能由誉满江浙的道岸大师给他授菩萨戒,这是破格的殊荣。不久,道岸和尚应召赴京。一年后,由道岸推荐,鉴真去洛阳、长安游学深造。

在西京长安实际寺,鉴真随弘景律师受具足戒。此后,鉴真在长安、洛阳等地游学,跟随很多名师受教,专攻佛教戒律,兼及建筑、雕塑、书画、医药、音乐等其他学说,并进人皇宫太医署学习。鉴真先后著述《佛性论》《顺义说》,抄写佛经11000多卷,修建寺庙80余所,塑佛像无数,讲授佛教律宗经典遍及四方。后回到扬州,兴戒坛,缮道场,建寺舍,造佛像,讲佛阐律,写经刻石,广施医药,普济众生,为4万余人授戒。46岁时,为一方宗首,成为名满江淮的僧人,万人仰慕的讲律授戒大师。据记载,他先后讲大律并疏40遍,讲律抄70遍,讲轻重仪10遍,讲羯摩疏10遍,学识之渊博、说理之精辟,闻者无不叹服。他的弟子遍及各地,很多都是名重一方的律学大师,实可谓桃李满天下。

55岁时,鉴真到了大明寺。大明寺当时是一座名僧辈出的寺庙,而鉴真在这里更是声望卓著。也正是在这里,鉴真接受了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的邀请,决定东渡日本传法。

佛教传人中国后,在魏晋时期与玄学相结合,到隋唐进入鼎盛时期。此时译经的规模和水平空前绝后,佛教理论也逐步演变为独立的解释和演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汉化佛教宗派,如天台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密宗等,并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等地。其中的律宗或律学,就是以佛教经典《四分律》为准则,并会通大乘教义而形成的独立宗派。其创始人道宣,在终南山专弘《四分律》,并创立戒坛,制订佛教的授戒仪制,被称为“南山律宗”。鉴真正是受传于这一宗派的大师道岸、弘景,成为声望卓著的律宗高僧,得遇机缘,应邀去日本传教,开创了日本律宗。

荣睿、普照是日本留学僧,他们是日本天平四年(唐开元二十年,732)随第九次遣唐使丹比治广成来到中国的。在这之前,中国佛教已经传人日本,成为日本的国家宗教。但是,日本佛教的戒律制度还很不完备,流弊很多。这对当时的日本而言,不仅是一个宗教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荣睿、普照两个僧人来中国的任务,是在学习的同时,物色一位高僧,并邀请他到日本去传授佛教戒律。

荣睿、普照在洛阳、长安研究佛学长达10年,得知鉴真是律学大师,住在扬州大明寺讲学,便在天宝元年(742)来到扬州。他们并不敢直接邀请鉴真去日本,只是想让鉴真推荐一位精通律学的僧人赴日就满足了。这两个日本和尚来到大明寺时,鉴真正在讲学。他渊博的学识、精深的讲解,使荣睿、普照为之倾倒。

荣睿和普照虔诚地向鉴真表明了来意,说:“我国在海之中,不知距齐州几千里,虽有法而无传法人,譬犹终夜有求于幽室,非烛何见乎!愿师可能舍此方之利乐,为海东之导师可乎?”

鉴真被两位日本和尚的真诚所打动,他说:“我听到过这么一个传说,说是从前南岳慧思禅师托生日本做王子,大兴佛法。又听说日本长屋王子崇信佛教,曾做了一千件袈裟送给中国僧众,还在袈裟上绣了四句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由此看来,日本是一个佛法有缘之国。今日二位法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聘请传戒大师,我一定帮助推荐。”鉴真随即将在大明寺听他讲学的四方弟子叫来,将日本法师聘请高僧去做传戒师的情况说了,之后征求各位的意见。可是,30多位弟子却没有一人回应。

这也难怪,那时的航海技术还不发达,人们对太平洋季风的规律还不能掌握,横渡大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听了日本僧人的邀请,有人觉得,“沧海淼漫,百无一至”,也就是说渡海危险,百分之一的成功也难,于是都不肯去。鉴真听了,毅然说:“是为法事也,何惜生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在他的精神感召下,当时有22个僧人愿意随他一同去日本。P66-69

目录

一 古刹春秋

 1.地理环境

 2.历史演变

 3.重大佛事和慈善事业

 4.历代名僧

 5.僧众生活

二 名寺概览

 1.“栖灵遗址”牌楼

 2.天王殿

 3.大雄宝殿

 4.栖灵塔

 5.藏经楼

 6.卧佛殿

 7.钟楼、鼓楼

 8.弘佛亭

 9.鉴真佛学院

 10.鉴真图书馆

 11.百岁圆柏群

三 鉴真史迹

 1.鉴真和尚的一生

 2.鉴真纪念堂

 3.纪念鉴真和尚的一系列活动

四 人文胜境

 1.平山堂览胜

 2.西园赏珍

 3.名胜觅影踪

 4.现存碑刻撷英

参考文献

序言

《大明寺史话》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史话》中以弘扬传承寺庙历史文化为宗旨的系列图书的组成部分,经过编撰人员的共同努力,现得以顺利圆满完成。作为该书的编委会主任,我深感欣慰。

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刘宋大明元年(457),以“大明”年号命名,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它之所以名扬海内外,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其历史悠久,但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这里走出了一位大德高僧,他就是唐代的鉴真和尚。鉴真大师以崇高威望,东渡日本弘法,毅然决然说:“是为法事也,何惜生命?”他那百折不挠的意志,令后人无比景仰。鉴真在日本传播佛教戒律,兴造寺庙佛像,广授书画技艺,推广医学饮食,弘扬大唐文化,被日本朝野奉为“文化恩人”。鉴真和尚是传教弘法的光辉典范,是中国佛教史上罕见的杰出人物,也是大明寺最大的荣耀和骄傲。

大明寺不唯佛学源远流长,还具有一个独有的特色,就是它的所属地域内有着众多的名人遗迹和风景名胜,其中尤以平山堂为最,这是大明寺声名隆盛的另一大原因。欧阳修“坐花载月”的闲适儒雅与风流倜傥,被传为千古佳话;苏东坡“三过平山堂下”缅怀宗师的深厚情义,让后人不胜感喟。

走进大明寺,仿佛走进千年历史。盘桓寺内,寻古探幽,香烛祈祷,追思前贤,令人浮想联翩。远古的高冈,南朝的古寺,隋朝的宝刹,唐朝的高僧,宋朝的名堂,明朝的老树,清朝的御碑,当代的玉佛……一座寺庙,能拥有如此丰富的历史遗迹、历史典故,拥有如此浓厚的佛学渊源与文化底蕴,这是先贤留给大明寺的宝贵遗产,是大明寺僧人和扬州民众的洪福。

大明寺就是这样一座名寺。它集佛教名山大寺与诸多名胜古迹于一身,融优美的地理环境与绝妙的人文胜境于一体,因而为海内外僧俗心所向往,受到世界各地宾朋的深情厚爱。

《大明寺史话》是弘扬传承大明寺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大明寺僧侣、广大信众和各界嘉宾全面了解大明寺历史发展过程的简明读本。本书的编撰出版,对于佛教“爱国爱教、弃恶扬善、崇尚和谐、祈求和平”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承发扬,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书的出版,可谓功在当代,惠及后世。

承蒙《中国史话》编撰委员会的专家学者们对本书精心审阅和悉心指导,在此谨致深切的谢忱!

大明寺住持 能修

2013年11月

内容推荐

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刘宋大明元年,以“大明”年号命名,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走进大明寺,我们仿佛走进千年悠悠历史。盘桓寺内,寻古探幽,香烛祈祷,追思前贤,浮想联翩。远古的高冈,南朝的古寺,隋朝的宝刹,唐朝的高僧,宋朝的名堂,明朝的老树,清朝的御碑,当代的玉佛……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有着深厚的佛学渊源与文化底蕴。一座大明寺,一座丰厚的历史宝库。王虎华主编的这本《大明寺史话》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史话》中以弘扬传承寺庙历史文化为宗旨的系列图书的组成部分,是大明寺僧侣、广大信众和各界嘉宾全面了解大明寺历史发展过程的简明读本。

编辑推荐

大明寺是一座名寺。它集佛教名山大寺与诸多名胜古迹于一身,融优美的地理环境与绝妙的人文胜境于一体,因而为海内外僧俗心所向往,受到世界各地宾朋的深情厚爱。走进大明寺,仿佛走进千年历史。盘桓寺内,寻古探幽,香烛祈祷,追思前贤,令人浮想联翩。远古的高冈,南朝的古寺,隋朝的宝刹,唐朝的高僧,宋朝的名堂,明朝的老树,清朝的御碑,当代的玉佛……一座寺庙,能拥有如此丰富的历史遗迹、历史典故,拥有如此浓厚的佛学渊源与文化底蕴,这是先贤留给大明寺的宝贵遗产,是大明寺僧人和扬州民众的洪福。

王虎华主编的这本《大明寺史话》是弘扬传承大明寺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大明寺僧侣、广大信众和各界嘉宾全面了解大明寺历史发展过程的简明读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4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