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珍藏版)》延续郎咸平教授一贯的写作风格,选取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以真实客观的财报数据为基础,从独特的角度切入问题的核心,直达事件的最真实层面。在当前金融危机的阴霾还在笼罩之际,在人们对经济前景普遍堪忧之际,本书的出版无疑将为众多中国企业人拓宽思路。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珍藏版)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作者 | 郎咸平//马行空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珍藏版)》延续郎咸平教授一贯的写作风格,选取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以真实客观的财报数据为基础,从独特的角度切入问题的核心,直达事件的最真实层面。在当前金融危机的阴霾还在笼罩之际,在人们对经济前景普遍堪忧之际,本书的出版无疑将为众多中国企业人拓宽思路。 内容推荐 在《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珍藏版)》一书中,郎咸平教授以目前我国光伏、工程机械、电子行业、汽车、电信、电子商务、食品加工以及纺织品等主要行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为切入点,在简单叙述表面现象之后,对引发各个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同时,作者在书中还引用了大量的调研数据及真实案例,对于中国企业应对时下的经济危机、寻找经济复苏之路具有指导意义。 目录 序言 砸碎束缚中国企业发展的十条枷锁 第一章 2013年的变奏曲:乱、稳和变 第一节 国际局势:由乱到稳 第二节 中国经济:由乱到变 第二章 萧条已是大势所趋 第一节 萧条已经到来 第二节 制造业萧条最可怕 第三节 高端产业转移,中国还会有 真正的制造业吗? 第四节 房地产业,温州楼市领先全国下跌 第五节 教育:萧条的根本原因 第六节 生产成本持续上升:萧条的表层原因 第七节 被唱空的股市意味着什么 第三章 走出萧条的希望:砸碎束缚中国企业 发展的十条枷锁 第一节 审批枷锁 第二节 垄断枷锁 第三节 税费枷锁 第四节 融资枷锁 第五节 地价枷锁 第六节 人才枷锁 第七节 社会枷锁 第八节 假货枷锁 第九节 国际化枷锁 第十节 法律枷锁 第四章 企业该何去何从 第一节 没有萧条的行业:李嘉诚的排兵布阵 第二节 企业传承的难题 第三节 什么是真正的反垄断 第五章 凄惨的光伏业。还有救吗 第一节 疯狂的光伏:谁是赢家? 第二节 破产来临,只剩政府苦苦支撑 第三节 光伏贸易战,我们无招可出! 第四节 光伏产业危机怎么救,我们该向欧美学习 第六章 以三一集团为例,走出去的教训与反思 第一节 三一重工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第二节 三一重工有今天靠的是资本市场. 不是一流技术 第三节 三一集团在国际市场上玩儿法太嫩 第四节 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国门 第七章 电子产业路在何方 第一节 产业升级不是招商引资来的 第二节 全球电子产业链正在重新调整 第三节 如何发展电子产业 第八章 汽车产业的出路在哪里 第一节 黄金十年已经过去 第二节 真正的创新在奇瑞、吉利这些民营企业身上 第三节 自主品牌走上歧路 第九章 电信能否挺过4G时代 第一节 什么惊人内幕让美国政府“吹黑哨” 第二节 华为的艰难美国路 第三节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第十章 电子商务不过是产业链效率的竞争 第一节 京东为何挑起“价格大战” 第二节 产业链效率是竞争的最有力武器 第三节 京东的高效产业链 第十一章 照明行业,时刻警惕产业资本 第一节 究竟是风投、外资猛于虎, 还是我们不专业? 第二节 雷士“罗生门” 第三节 如何从三输转变为三赢 第十二章 液晶:千亿赌局的局中局 第一节 反垄断背后,三星做局打压台企, 台企做局反咬三星 第二节 那些年你所不知道的战争: 三星设套,打垮日本 第三节 液晶面板何去何从 第十三章 食品工业化时代如何应对 第一节 牛肉即将迎来规模化养殖 第二节 猪肉补贴大企业的教训 第二三节 补贴造成垄断.陷入“美国模式” 第四节 合作社才是农业发展的正确选择 第十四章 服装行业还能突围吗 第一节 不要幻想能做阿玛尼、普托达这样的 一线品牌 第二节 中端产品竞争激烈、苦不堪言 第三节 我们企业的希望在广大低端市场 第十五章 金融改革大幕拉开 第一节 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足,风险剧增 第二节 市场已经抛弃银行,但如何改革没有定论 第三节 改革只能从现有银行体系外突破 试读章节 二、东海防空识别区。中国再次亮剑 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2013年11月23日中国政府宣布在东海设立一个防空识别区。这个决策出来之后全世界一片哗然,为什么?因为涵盖了钓鱼岛。我知道有很多人不理解我们中国政府的这种行为:你这不是故意挑衅美国、挑衅日本吗?错了!我认为我们中国政府这是做了一件非常正确的事,那就是亮剑。中国政府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让全世界看到钓鱼岛就是有主权争议的岛屿。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之后,全世界都会问中国为什么要这么做,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原来中国声称钓鱼岛是中国的,日本宣称是日本的,到最后就是各自宣称各自有主权。什么意思?就是钓鱼岛是有争议性的岛屿。这就是我们中国想要达到的目的,现在看来,这个目的确实达到了。 在此期间,澳大利亚在2013年11月26日发表了一个评论。澳大利亚外长说,“反对任何一方强行或单方面采取行动,改变东海现状.要求中国就有关决定的用意做出解释”。就在澳大利亚发表评论的同一天,美国派出两架B52轰炸机绕着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沿线来回巡逻,中方也根据精确的识别进行全程跟踪,并且公布数据。言外之意是,我有实力把你打下来。最后的结果就是,全世界起码都得承认这是中同主张的防空识别区。这就是亮剑的结果。第二天也就是11月2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进行了一次非常漂亮的发言:“澳方对中方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说三道四是完全错误的,中方不予接受,中方敦促澳方立即纠正错误。”这才是一个正常的态度,这才是一个亮剑的态度。像我们过去的态度我是绝对反对的,什么放弃主权争议、什么共同开发,这是做不到的,而且还会招来更大的麻烦。 比如说这一次,我们派了航空母舰到南海进行系统性的训练,那么我们的目的是什么,要亮什么剑,明确什么立场?就是因为这一点没有说清楚,反而给当地造成更大的紧张形势,最后美国也派了航空母舰来进行牵制。其实这种冲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为什么?就是我们要说清楚在南海我们到底要什么。过去我们说九段线以内都是中国的,问题是光说不行,还需要亮剑。越南、马来西亚都在九段线之内侵占了不少岛屿,甚至还搞了移民上去,建了小学,还有菲律宾等国,像这些国家我们要怎么处理呢,我们的态度是什么?我们没有亮剑、没有表明立场,而是直接派辽宁号航母到南海去进行系统性的军事训练,最后的结果只会导致更大的冲突。我们必须亮剑,就像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一样,要让周边国家非常清楚地知道我们到底是什么态度。 如果我们真的坚持九段线之内是中国领土的话,那么对于九段线之内被越南等国所侵占的领土应该怎么办?坦白讲,其实走到这一步我们已经是骑虎难下了。这都是我们过去奉行的绥靖主义政策的结果——不求战、不求胜.没有立场,没有亮剑——所以导致今天一系列的麻烦。谈什么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到最后越南、菲律宾也说主权属我、搁置你的争议,然后自己开发,结果变成这种情况了。 既然我们已经说出九段线之内是中国领土这句无法收回的话,那要怎么办呢?我个人的意见非常明确,就是用武力抢回,没有别的办法。美国是不会动武的,这是我经过大量的调研之后得出的结论。只有动武抢回才叫亮剑。南海情势跟东海情势是完全不一样的,不动武解决不了.只有动武才能够维护我们南海的和平安全和国家领土的完整。这就是我认为应该有的亮剑行为。 我们的不亮剑、没立场,其实已经给国际社会带来太多的不满和争议,如果再这么走下去,只会给国际社会造成更多的不满和麻烦。 P6-7 序言 各位读者,几年来,我一直以中立的立场,通过电视节目和图书,评论行政当局的经济政策。而这些评论,一直是以批判的视角进行的,其目的就是要不断地提醒当局.如果中国没有一个好的营商环境,就不可能取得正常发展。我在《郎成平说: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一书中,分析了中国经济在各个方面遇到的危机,我相信其中的观点引起了政府和企业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其中很多观点也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得到了印证。我在上一本新书《郎成平说:改革如何再出发》中,讲述了中央试图通过不断压缩政府权力,给市场释放更大的空间。我个人认为,三中全会的决定,是目前我看到的中共历史上最靠谱的决定,因为这个决定试图给市场创造一个比较好的营商环境,这也是我多年来一直呼吁的。我在《郎成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两本书中,讲述了作为中国政府和企业,应该如何面对国际营商环境.通过中国与国际经济交往的案例,告诉大家国际营商环境是多么的恶劣,面对国际市场,我们的水平还差得很远很远。那么具体到企业微观层面,我在《产业链阴谋》三本书中,以大量案例的形式.利用公司财务分析的方法,得出了中国极其欠缺的“六加一”产业链理论。到今天为止,我仍然认为,这是指导中国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最简明最有效的战略。在过去的七八年当中,我出版了近20本案例书,通过对50多个行业的案例进行分析,得出了对各个行业发展战略的思考性结论,我收到了很多企业的反馈,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这些案例书指导很多企业进行了成功的转型。 在新的政策性营商环境下,在中国经济面临全面衰退的大背景下.当政府逐步给市场让出空间后,作为企业该如何抓住这次机会.变危机为机遇?这就是写作本书的目的,我希望透过本书.我们中国的企业在经济萧条的大环境下,能够看到或者找到自己的希望。 2013年,不论是对中国还是世界而言,仍然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年。尽管在本书出版的时候,2014年已经过半.但我仍然坚信自己对2013年的检视和判断没有错误,事实上近半年的变化已经印证了我的判断,那就是世界大势和中国经济在上演着“乱”、“稳”和“变”的变奏曲。作为管理者和经营者,甚至普通的老百姓,如果不能把握和判断世界大势的变化规律,我很难相信他们会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就是本书第一章“2013年的变奏曲:乱、稳和变”阐述的内容。作为政府管理层和企业决策者,必须知道我们面临的危机有多么严重。我近年来一直在强调,制造业是立国之本,没有制造业的发达.就没有服务业的发展。可惜我们的制造业不仅仅面临产能过剩的危机.还面临着产业链低端和走不出去的窘状。我在本书的第二章“萧条已是大势所趋”,通过大量数据告诉各位.我们的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已经全面衰退,说得更准确点,就是萧条已经悄然来临,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实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经济学家.我不能说假话。 2013年,中国发生的最重要的事件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在《郎成平说:改革如何再出发》一书中,从经济民生的角度解读……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