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发疯,焉知非福?在《疯狂--你活得越正常越有病》中,这个古怪的德国老头(曼弗雷德·吕茨)带我们走进了那个奇特而神秘的精神疾病世界:痴呆症患者很纯情,成瘾症患者很讲面子,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一颗高度敏感的心,抑郁症患者单纯得让人动容,狂躁症患者魅力无穷……他向读者介绍了患者们是怎么看世界的,也风趣幽默地介绍了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更诚恳地告诉我们:人性是何等之复杂。他对全世界“正常人”敲响的警钟,揭露了一个埋藏已久、震惊世界的秘密——我们的问题不在于疯子,而在于正常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疯狂--你活得越正常越有病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德)曼弗雷德·吕茨 |
出版社 |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塞翁发疯,焉知非福?在《疯狂--你活得越正常越有病》中,这个古怪的德国老头(曼弗雷德·吕茨)带我们走进了那个奇特而神秘的精神疾病世界:痴呆症患者很纯情,成瘾症患者很讲面子,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一颗高度敏感的心,抑郁症患者单纯得让人动容,狂躁症患者魅力无穷……他向读者介绍了患者们是怎么看世界的,也风趣幽默地介绍了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更诚恳地告诉我们:人性是何等之复杂。他对全世界“正常人”敲响的警钟,揭露了一个埋藏已久、震惊世界的秘密——我们的问题不在于疯子,而在于正常人! 内容推荐 希特勒的行为令人厌恶,但这位独裁者精神上并没有病。而是正常人。从统计学看,精神病人做出的罪行甚至远少于正常人。 “疯狂罕见于个人,但对团体、党派、民族和时代来说则是常态。”一百多年前,毕业于伯恩大学的德国爷们尼采这样说。今天,伯恩大学的另一个德国爷们引用了师兄的话,并在心理学领域加以延伸——“要想理解正常人,首先应该研究疯子。” 在《疯狂--你活得越正常越有病》中,曼弗雷德·吕茨带我们走进了那个奇特而神秘的精神疾病世界:痴呆症患者很纯情,成瘾症患者很讲面子,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一颗高度敏感的心,抑郁症患者单纯得让人动容,狂躁症患者魅力无穷……他向读者介绍了患者是怎么看世界的,也风趣幽默地介绍了心理治疗的最新成果,更诚恳地告诉我们:人性是何等之复杂。 《疯狂--你活得越正常越有病》由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 目录 前 言 精神科大夫也是纯爷们 序 曲 走进精神病学--你还在当“麻瓜”吗? 引 论 精神病人思维广,非正常人欢乐多 第一章 真疯子在画圈圈,假疯子在使劲装--社会中的疯狂 一道精神病院的院墙,成了这个世界华丽丽的分割线。院墙里的人在画圈圈,院墙外的人在使劲装。院墙里的人拼命证明自己没疯,想融入正常人的生活。院墙外的人拼命说自己疯了,为自己胡作非为找幌子。这个世界到底是谁疯了?谁才是精神病? 第一节 装疯 1. 本·拉登、萨达姆的脑子到底想过什么? --完全正常的疯狂 2.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太“正常”死得早 --你是个正常狂吗? 第二节 卖傻 1. 高帅富、小仙女和怪咖们--完全正常的卖傻 2. 洗刷刷小姐和“困茫”--卖傻的正常人 第二章 为什么要进行治疗?如果要,需要多少?--关于精神病学、心理治疗的意义和胡扯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无论你有没有毛病,反正去检查都能查出点儿什么毛病来??咳咳,各位精神科大夫,别让节操掉了一地得了精神疾病也是好事儿?大夫的诊断不是圣旨,难道是手纸吗?今天,你抑郁了么?干活儿能治抑郁?额,难道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么你有病啊!你有药啊!话说,精神病药,到底有毒没有? 第一节 为什么要治精神疾病? 1. 放过那些没挂号看病的人--怎么证明你不是“精神病” 2.大智若“疯”--如何区分天才和“精神病”? 3. 精神病学是如何“破土而出”的? 54. 诊断不是圣旨,难道是手纸吗? --关于专业诊断 第二节 治疗哪些精神疾病? 1. 精神病学的小世界--我的大脑和我 a.塞翁“发疯”,焉知非福 b.人,人的大脑,生活是如何运转的? 2. 伟大的自由王国--我和我的大脑 a.精神病院里的“小白鼠”--精神病人的自由 b.病人和大夫,谁才是主子?--精神病人的尊严 第三节 如何治疗精神疾病? 1.心理疗法--一种又费银子又费时间的医患关系 a.往事,是否并不如烟?--精神分析 b.为什么越“肤浅”,反而越有效?--“行为治疗” c.您究竟为啥这么郁闷呢?--系统化革命 d.豁牙女人告诉我的秘密--如何与精神病打交道? 2.身体疗法--为了治愈灵魂,去治疗身体? a.药到用时方恨少--精神疾病药物 b.天将治疗精神疾病,必先劳其筋骨 --劳动疗法 第三章 所有的诊断和所有的疗法 弱弱地问一句,你死过么临床上啥叫“濒死体验”?和泡菜国电视剧里的苦情戏一样吗?精神病人和德国公务员比,谁的智商更傻一点?“把人弄成精神分裂”,这从原理上讲,可能吗?哎呀,你说我是去当美国总统,还是去接班大明王朝总书记,还是去梵蒂冈做教皇更合适?纠结死我了唉,都怪朕这些年来一直优柔寡断无法决定,让尔等平头百姓苦等这么久,实在过意不去啊! 第一节 大脑生病--拍拍后脑勺,治不了精神疾病 1.大脑里住了一条变色龙--侦查工作 2.你玩过“濒死体验”吗?--急性损伤 3. 谁都有变傻的一天--早老性痴呆症 4.难得糊涂才是福--如何与痴呆症打交道? 第二节 上瘾--除了诱惑,我什么都能抵挡 1. 公司、老婆和驾照,到底哪个更重要?--酒瘾 2. 小心被自己的眼睛骗了--戒断 3. 除了诱惑,我什么都能抵挡--瘾症的治疗 4.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瘾症患者--如何与成瘾者打交道? 第三节 精神分裂--闪闪发光的精神疾病 1. 精神病人和公务员,谁更聪明?--探究精神分裂 2. 你是变态还是精神分裂?--精神分裂的治疗 3. 能不能真正“把人逼疯”?--心理学上的“反应停”灾难 4. 和“精神病”聊人生--如何与精神分裂者打交道? 第四节 抑郁、狂躁--自从得了精神疾病,明显精神好多了 1. 今天,你抑郁了吗?--抑郁症 2. 你想过自杀吗?--自毁念头 3. 联邦国防军简直弱爆了--关于躁狂症 4. 自从得了精神疾病,明显精神多了--如何与躁狂症者打交道? 第五节 精神障碍--“精神病”主治一生 1. 创伤+恐惧+强迫 = 没人疼的精神疾病 2. 吃饭、喝水、性生活--与基本需求相关的精神疾患 3. 装模作样和装疯卖傻--戏剧性的精神疾病 4. 从什么时候起,“精神病”变成了一句骂人利器 终 曲 正是因为您的存在,这个地球才不会面临太大麻烦 后 记 重口味不是问题,重口味得没有方向才是问题 名词索引 试读章节 第一节装疯 “疯子”这个词儿在精神科大夫眼中,绝对是和“病”联系在一起的。不过公众谈论更多的却是“正常的疯子”,也就是那些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雷人雷事儿。别小看“正常的疯子”,这可比那些“真疯子”(精神分裂症患者)胡思乱想层面的破坏力大多了。在系统的研究之后,这些“正常的疯子”用铁一样的证据证明了本书令人不安的论点:我们的问题在于正常人! 1.本·拉登、萨达姆的脑子到底想过什么? ——完全正常的疯狂 希特勒是疯子吗?许多人会非常不屑地给出答案:这样一个刽子手肯定是疯了啊!没错,发动世界大战、制造种族屠杀……这肯定不是正常人干的事儿。不过这就等于病了吗?完全不是!如果是的话,那我们是否要裁定希特勒是无行为能力人?据目前所知,只有一位精神科大夫曾近距离接触过希特勒,他就是后来在海德堡教书的卡尔·威尔曼斯(KarlWillmanns)。不过即使是从远处观察,也没有哪位神经正常的精神科大夫会给希特勒出具“无责任能力”的证明。 希特勒的确让人毛骨悚然,沉溺在极度的仇恨、无节制的侵略和极端的毁灭意愿之中,但是他没有病。说希特勒有病的人,也就是给希特勒这场人类的浩劫找个粉饰的借口罢了。假如让他接受合适的心理治疗,这个问题就能美颠儿美颠儿解决了?对这个有精神病的慕尼黑画家开点儿药,好吃好喝伺候着,再来点儿常用的“劳动治疗法”,那几百万受害者就不会死了?这不是胡扯么。 希特勒很正常,而且正常得一塌糊涂。从专业角度分析,他有着一种准确迎合正常人的独特能力,说白了,就是把“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精神正向发挥到了极致。一个人是否有能力聚拢他所处时代的思想和感觉,约阿希姆·费斯特(JoachimFest)在他所著的经典希特勒传记中把这个问题上升到了历史高度。抛开个人感情色彩来讲,我们的确要承认,希特勒在这点上,完全达到了在牛A和牛C之间徘徊的高水准。 用平民化的雄辩术最有成效地为自己创造氛围,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下至平民百姓,上至达官显贵,都能哄得屁颠儿屁颠儿地跟自己走,并且将整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都拖入到战争中来……这要是没有无敌的交流能力,还是洗洗睡吧。而且这个状态持续了几近三十年,要是真的精神疾病患者,怎么可能做得到?对于犯下的滔天罪行,这个借口是否显得太苍白了?所以只有一个答案:希特勒没病,他很正常。而这恰恰是一个更可怕的答案。古今中外,这样旷日持久的战争是不可能由真的精神病患者发动的——因为它太需要对目标持之以恒的追求了。如果希特勒真的患有精神疾病,那他就不可能犯下如此罪行。 也有人认为,萨达姆·侯赛因——这个曾经的巴格达大学法律博士也是个准精神疾病患者。首先有人提到,这位恐怖分子头目“唯恐天下不乱”的思想已经接近病态,让无数人白白去见了阎王。但试想,一个人要是成天纠结于这些被追踪妄想中,完全失去理智,那么谁会让一个真疯子当领导?相反,一定程度的怀疑和亢奋,对于独裁统治来说永远是必不可少的。的确,数百万的战争亡魂,无辜做了萨达姆“正常的疯狂”的牺牲品,但有些刀下鬼确实威胁到了他的政治蓝图。在一系列“杀鸡给猴看”的战争结束以后,那些国内外的死对头再傻也要考虑下,是慷慨赴义做下一只被宰的“鸡”,还是老老实实做一只听话的“猴儿”。 能做到这番“稳准狠”的人,精神怎么可能是有问题的?的确,我们可以叫嚣萨达姆两面三刀,一个法律博士上位的总统,上台后把法律当空气,但的确在当时有利于他的集团利益。当一个独裁者年老体衰,也会在反对派有计划的压制下日薄西山——失去权力的情况也不少见。伊朗国王,还有奥利弗·克伦威尔拿破仑·波拿巴就是例子。 如果举一个当代的例子来说明“正常的疯狂”,本·拉登这样的“独裁+恐怖分子”可谓榜上有名。或是像罗腾堡的阿明·迈维斯这样的食人魔,甚至连好莱坞都拜倒在他脚下。但是萨达姆让一个国家乖乖听了自己这么多年的话,本’拉登和美国人成功地玩了那么多年“躲猫猫”,阿明。迈维斯相当嗨皮地自导自演,还明显获得了极大的快感……所有这些人都没病,而是残暴。心理治疗可以疗伤,却无法清洗一个人残暴的灵魂。所以对于这种货,还是麻利地送到审判席比较痛快。 最近大脑研究专家正在哭爹喊娘地推销一个新想法:对那些“不愉快阴暗面”,我们正常人纯属无辜,应该免责嘛!大脑学者格哈德·罗特(GerhardRoth)捋着胡子叫嚣,我们在所有这些方面根本没责任!刑法压根就应该取消,犯了罪也不应该被送到监狱里去。本来就是,做了坏事儿不怪我,你找我的大脑算账去!我也是受害者嘛~女口果神经递质在我的前额叶中疯狂活动,把我的道德搞得一团乱,凭什么我还要对此负责? 罗特先生和他脑科学研究伙伴的观点算不上特别潮——在290年前这个观点就已经破壳而出了。再往前追溯,在1720年,已经有某个叫托兰德(Toland)的家伙,宣称大脑就是一部机器,按照自己的法则生产出我们的思想。那时候的人倒还有足够的素养,明白这种说法就是扯淡。当然,人们没有钢琴就弹不出钢琴协奏曲,不按琴键也就没有琴声。但实际上,如果没有贝多芬这些作曲家的天才创意,也没有像我女儿们这样的钢琴演奏者,钢琴本身能变成钢琴协奏曲吗?P22-25 序言 亲爱的读者: 提到精神科大夫,很多人总是默默地有这么个“偏见”:哼哼,这群厮其实自己都不正常!这本书还真不幸让你说中了——本书作者,这个叫曼弗雷德·吕茨的精神科大夫的确有点“不正常”。 那么,“不正常”是否就是病态?还是意昧着非同寻常?还是其他什么概念?——这就需要各位在看书的时候自己搞定了。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吕茨不仅是个精神科大夫,也是个有血有肉活在现实中的爷们,这点还是蛮符合大家预期的。这家伙的诊所就在科隆机场附近,去过那儿的家伙都会发现,最棒的“出人意料”效果是生活写就的。信不信由你,开往那里的高速公路就叫“妄想”。 无论是外科还是精神科,其实最高的艺术在于“无为而治”——就是只要有可能,尽量什么都不治。一个外科大夫搞清如何做一个手术,两年就够了;而真正懂得什么时候不要去做这种手术,却需要20年。同样,一个精神科大夫也需要很多年时间才知道,什么时候他不应该去治疗一个稀奇古怪的人。在精神病医疗这行混久了,就比常人更加清楚,哪些是正常,哪些才是真正的问题。在这本书里,吕茨将带着大家一边插科打诨,一边正襟危坐地分享啥是“疯狂”。 电脑程序纠结,就会死机,这是司空见惯的事儿;那么人脑纠结,就会产生精神疾病,是否也没啥可大惊小怪的?这本书就像一次精神世界的发现之旅,令人神往,紧张,但是过程却相当嗨皮。读过之后,说不定你对自己怪里怪气的姨妈、神经兮兮的堂哥……甚至包括自己,都有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认识。 人类的大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玩意儿,但是郁闷的是,上帝没给咱说明书。大部分人都是凭着“直觉”,用自以为正确的方式对待它——比如“为了让脑袋可以用得久一点,我还是少用用吧”。 这就大错特错了——大脑可以训练,就像我们练肌肉那样,越用越灵活。我们所经常做的,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脑结构。用两千年前马可·奥勒留。在罗马的话讲,这叫t·随着世界的推移,灵魂会染上思想的色彩”;用今天的专业术语讲,叫做“神经可塑性”——说白了,就是如果神经细胞被使用的话,它们会重塑自己。而在本书中,咱就该让自己的大脑研究一下自己的大脑。很期待吧? 我们的理智愿意将事物明确地分类,但现实告诉我们,世界不可能是这种非左即右、非对即错、非病态即健康的简单划分。我们可以让矛盾在三种功能状态下同时起作用:在梦中,在精神病状态下,在笑的时候。这三种情况本书都将涉及。不过,笑是其中最健康的一种。 医生用语有时带有一种含蓄的诗意。比如“Schizophrenie”(精神分裂症)的字面意思是“裂开的横膈膜”。因为古希腊人认为,灵魂位于横膈膜中。作为小品演员,我觉得这个想法很有意思,它认为笑、灵魂和呼吸休戚与共。亚里士多德还认为,大脑只是一部用来冷却血液的机器。而时隔这么多年,很多人依然将这个看法奉为圭臬。 一个有品质感的大夫,是离不开自我怀疑精神的。那些号称“啥都憧”类型的大夫,还是趁早别找他,洗洗睡吧。所以,虽然我和吕茨在一些问题上保留各自看法,但还是能做到“君子和而不同”。所谓“和”,就是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用笑声让生活变得更美,用流畅的语言幽默地谈论表述复杂的事物。如果人们观赏悲剧时闭上一只眼睛,滑稽便产生了。而这本书有时洽恰闭着一只眼,而且还眨着眼睛。希望它能让众多读者睁开双眼体味莱茵地区古老的智慧:“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致以 最诚挚的祝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