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智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缪娟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作家作者继《丹尼海格》后的首部转型力作。一个是东北大妞,一个是法国绅士。郎有情,妹有意,他们有缘千里来相会。这样的主角、再加上一个个劲爆麻辣的故事,让本书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在轻松的故事中学会如何找到并抓住自己的幸福,正是作者写作此书的目的。

作者在《智斗》中的语言风格与《丹尼海格》大为迥异,源远流长的言情风蕴彻底消失。在《智斗》中,爱情已经自然而然地寓化入现实当中,生活气息跃然纸上。不管是小感悟,还是大生活,作者用凝练的三几行字便能简明地表达清晰,具有极强的穿透力,读后如刻脑海。

内容推荐

二十五岁的我开始相亲或者进行一些不咸不淡的约会,几个形状各异的男同学让我领悟了一个道理:其实自己过也没有那么糟糕。同时几个情况类似的闺蜜之间也达成了共识:如果我们没有好的男人,就让我们努力工作多赚些钱,然后锻炼好身体,游遍祖国大好河山。

二十七岁的时候,精力充沛、面色红润、冷静狡猾的我认识了现在的爱人,施以诡计,几番小斗,将之擒下。

二十九岁的我在这里讲一个女孩成长的故事,同时想要告诉跟我年龄相仿或更年轻一些的朋友:

桃花在三月开放的时候,槐树还没有动静,但是谁不爱它在五月里的芬芳馥郁?

所以无论迟早,每个姑娘都一定有她的白马王子。

但是更多的时候,幸福来源于我们自己的内心。

目录

楔子

1 剩女不可怕,可怕的是剩女扎堆

2 刺激别人先受刺激

3 幸福就是别人死心塌地爱你,你却不把别人当回事儿

4 给别人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

5 胃肠比性器官离心灵更近

6 你有没有一种科学而且热情的技巧来说“不”

7 你做不做两手准备

8 我的剧情很寂寞

9 把交往过的男朋友都变成自己的铁哥们然后编织成很有力度的关系网

10 行走江湖,套得真话最重要讲究两个字:跳跃

11 今天对他的倾诉和忏悔,明天很有可能变成争吵或者取笑时候的理由和口实

12 有没有一个标准,两个人要相处多久,才可以说“Je t’aime”(我爱你)

13 他的薪水与房产

14 请开一份单身证明给我看

15 你不照我说的做,就是不行

16 时间会告诉我们的

17 恋爱是一个人快乐的理由

18 我希望我的先生能随时替我去买些东西,只要我想,哪怕是十二点

19 没有什么比让自己爱的所有人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更让人幸福的事情了

20 给他和你的爸爸安排一点有可能共同感兴趣的事情来做

21 儿子,她真诚吗

22 世上最难之事莫过有一人温柔以待

23 舍得钱给你买昂贵礼物的男朋友不见得是好的男朋友,但是不舍得钱的男朋友肯定不是好男友

24 经典问题:要是我跟你妈一起掉到水里了,你先救谁

25 你想幸福就得跟我在一起

26 关于未婚同居的问题

27 你是我的奇迹

28 我们已经都在围城上方徘徊了,待我在后面补上一脚,把他踹进去就圆满了

29 我愿意

30 我想你把你的房子改成我的名字

31 女孩总要离开她的娘家

32 丈夫是大牛,你要心疼他,但是更得懂得使唤

33 如今姐在天涯了

34 老公公和老婆婆若有一人温柔贤良,另一人必定大事儿脑袋

35 绝对不含三聚氰胺

36 两个人过日子,谁也别给谁脸色看

37 我跟他大嫂之间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差异

38 可怕的受难者

39 最愚蠢的人才会认为小孩子愚蠢

40 吵架王在海外

41 工作的荣誉和乐趣

42 “坚强”和“丰富”

43 一个女孩总会结婚

后记:你知道吸引力法则吗

试读章节

因为这个人很快会退出这个故事,建议看官们不要对他产生过多的兴趣和感情,我甚至不愿意把他名字的首字母写出来,因为我刚见到他的时候觉得他有点小忧郁,所以我们就把他称作小忧吧。

我认识他也是机缘巧合。那时候本城一个建筑设计院的大师工作室参与了一个非洲国家首都大剧院的投标,标书和设计说明需要有法语版本,我受聘帮忙,先是做出翻译初稿,然后拿到北京去请专家老师审译,然后再由我根据翻译成文做成录音。整个工作过程断断续续地大约有三个月的时间,我就是这样认识了做建筑师的小忧。

我得仔细说说他,以此解释为什么我后来会有点丧失自我。

小忧是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年纪长我两岁,属马的。个子高,白,有点瘦,面孑L很小,称不上是美男子,但是也没有什么缺点,很端正,牙齿好。除了长相合我的眼缘之外,小忧身上也有些光环——我喜欢好学努力、专业技术出色,又有点低调的男人。过了这么多年了,客观地讲,这几个词放到小忧的身上都是恰当的。而且他第一次来接我去他们的工作室的时候,年纪轻轻的他开着一辆白色的小奔驰(对不起,我又溜号打量人家车子了)。

后来我知道那辆白色的小奔驰不是他的,是他师父张大师的。张大师是个好人,是这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四十多岁,挺风趣还挺活泼,也是清华大学的老毕业生。虽然在一起工作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张大师蛮看重我,就有意撮合我和他的好徒弟小忧。

个案做完最终呈递上去之后,他们在酒店吃了一顿饭,我也被邀请了。餐后张大师安排众人乘车回家,却让小忧单独送我,还挤眉弄眼地说:“放学之后直接回家做作业啊,别在路上耽误时间,等会儿我给你俩家长打电话。”

我当时是一个皱着眉头笑的表情。

皱着眉头是因为我被人取笑,但是我还是笑了,因为我挺愉快,因为我挺心跳。

我最心跳的是小忧在车上跟我说:“这个任务是完成了,缪娟,咱们以后也能经常见见面的,对吧?你平时喜欢做什么?”

我想一想,“我喜欢打羽毛球,我还喜欢看电影。”

“我也喜欢看电影。”他说,“马上演那个《碟中谍Ⅲ》,咱们去看?”

我真想做做姿态,可是我不大会,而且我也不想做,就爽快又高兴地说:“好啊,太好了。”

后来一个男性好友跟我说:我的失败就是从这个爽快的“太好了”开始的,如果我不那么“爽快”的话,如果我秀气矜持一点的话,可能还不至于像后来那样。

《碟中谍Ⅲ》一直都没有看成,因为小忧后来忙于另一个建筑项目,我呢,也因为接待一个法国工商界人士代表团而忙了一段时间。

但是不久之后我们二人吃了一顿饭,他跟我说了说他最近工作的情况,我跟他也说了说我最近的情况。酒到半酣,饭至半饱的时候,他忽然跟我提到了一个人,“你认不认识江洋?”

我想一想,“名字听着熟。”

“Ta在我们工作室教我们俄语,是X大的老师。”

“是不是个老头儿?”

“……”小忧笑了笑,“是个女孩,是跟你同一所大学毕业的。”

“我肯定不认识,倒是名字有些印象。”

这是小忧第一次跟我提起江洋。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是因为好奇,也可能是因为想要在之后再见面的时候跟小忧多一点话题,也有可能是因为我根本就是嗅到‘什么东西,我开始有意无意地要找一找江洋这个人。

小忧提到了三个很重要的信息:江洋在x大教书,江洋是教俄文的,江洋跟我是大学校友。

我的朋友和同学都不少,关于江洋的调查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江洋毕业之前是校花级别的人物,名气可大了,难怪我对她会有印象。不过我进大学的时候她已经大四了,比我年长三届。江洋此人有多好看呢?我尽量公道地说,她就是一个头有点大的林志玲,不过头大并不是缺陷,她的个子也不矮,皮肤就跟瓷器一样。真的是美女。

后来我跟小忧一起散步的时候又说起了江洋,是我主动说起的,因为那天我们说话实在是有点不成不淡,一直没有找到共同的话题,于是我失策了。

“你的俄语课有意思不?”

“嗯,挺有意思的。”小忧说,语气已经有点不一样了。

“我知道江洋是谁了。原来在学校的时候挺有名的……”

“为什么啊?”小忧这个时候眼神也不太一样了。

“……因为,”我想了想,“因为歌儿唱得挺好。”

我不太愿意说这个女孩多好看多好看,但是她唱歌儿挺好是事实,她在校园歌手比赛上唱过一首俄文的《山楂树》,年轻女孩唱老歌儿,很迷人,很轰动。

“江洋唱的什么?你记得吗?”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我说了另一首歌的名字。

过了两天我给小忧打电话的时候,他的彩铃就换了这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我跟小忧后来还是见了几次面,他不太约我了,我倒是经常给他打电话。现在想起来,真是不知道较什么劲,有时候还找个公用电话给他打过去,非常幼稚笨拙地问:“你猜我是谁?”

小忧过生日的时候,我曾经想要跟他牵牵手,结果不知道是我自己缺乏勇气还是小忧根本就是有意回避,反正没牵成(随便你们笑话我吧,确实没面子)。

有一次我跟我姐姐说:“男人真奇怪。”

“怎么了?”她问。

“上了班很忙很累,下了班还很寂寞很清闲,要是有女孩约他出去转一转,何乐而不为呢?”

她不知道我在说自己,因而回答得很残酷很到位,“很多男的最不愿意浪费时间,要是他觉得跟哪个女孩约会是在浪费时间的话,宁可在家里寂寞清闲。”

“我一个好朋友说,她的男朋友有一次看着她,看着看着,忽然没头没脑地问她身高是多少?你说奇怪不?”

我姐姐仍然不知道我在说自己,“这是心里想着别人呢,在那里做对比呢。”

其实我能这样问我姐姐,就说明我怎样也是有了一些感觉的,尽管姐姐的回答有些打击我,但是我仍然会偶尔给小忧打电话约他出来,因为我还没有见到黄河,我还没有死心。

后来黄河终于出来了,是在一次初中的同学会上,班长事先开玩笑说单身不许来。我就给小忧打了一个电话试一试,我说:“初中同学会,每个人都得带对象去的。”

“……”

“你有时间吗?陪我去吧。”我说。

“我可以陪你去的。”小忧说,“但是你怎么介绍我?我,哎呀,我能算是你的男朋友吗?缪娟。”  我当时站在自己家的阳台上给他打电话,听到这里人都傻了,我不太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但是我对屈辱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了,我笑了一下,然后把电话挂断了。

后来我再也没有给小忧打过电话。他们工作室那个在非洲的项目是否中标我也不知道了。

至于小忧是不是因为碍于自己老师的面子才跟我约会几次,还有我说的这段故事里是不是有江洋的参与我都不太知道。

我只是听人说,江洋后来嫁给了一个俄国人。

只是我自己每次想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就会想起来一句歌词:不是每段感情都会有始有终。

说到底,我跟小忧一共也没有处多长时间,好像连见面也没有几次,所以事后我也没有太难过,依然晃晃悠悠地上班过日子。

但这件事情对我也是有些影响的。

后来有一段日子,我做出点什么成绩以后就会有点强迫症的症状出现:当我为什么大人物或者政要当翻译之后,当我的小说出版了之后,当我买了一件很漂亮的裙子之后,我都会想,要是小忧知道我这样,或者现在见到我,他会怎么想?他会不会有点儿后悔呢?

我似乎是在结婚了以后才明白为什么当时我会有这些奇怪的想法。一是,我被伤了自尊心;二,其实我是喜欢过小忧的,时间短暂也好,浅尝辄止也好,那种心跳和那种感情是真的。

面对在“小忧事件”上的溃败,我对感情这事儿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新的认识。

我想,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别人死心塌地地爱你,你却不把别人当回事儿。

聪明人怎么做?基本原则就是不被任何人伤害。

虽然我到现在的相亲或者邂逅都没有什么成功的结果,但是山不转水转,总有一天我会碰到一个人的,家世、背景、个人条件都差不多,我们两个谁跟谁也不亏,谁找谁也不算高攀,然后我们就结婚了,工资各花各的,但是他领导的孩子想要学法语,那我肯定得帮忙,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我们的关系会更稳定一点,但是我绝对不受他妈妈的气。

但愿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熬上一个厅局级干部,我狐假虎威多少捞点灰色收入,或者给三大姑八大姨的孩子安排个工作什么的,那样我们的关系就会更稳定一点。

老了的时候我们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后顾之忧,他是公务员,我是教师,要是平时多注意保健,医疗卡的钱也花不完。

你们看我设想得多全面,只是我不太去关心一件事:想要相伴一生的人首先应该有多相爱。

来这里看我八卦的童鞋们都是言情小说的老饕,有的可能是跟我一样的写手,有一种表达方式大家应该很熟悉吧:

Ta对爱情绝望了……

其实都是健康乐观的孩子,谁会动不动就发展到“绝望”那么严重啊?进而单身主义?进而在同性那里寻找关怀和抚慰?

没有那么惨淡。

其实只不过是在平淡的日子里,那些不如意的经历让我们总是想要先把自己保护起来,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先去看我拿得到摸得着的东西,而不再去憧憬那真挚的炽热的浪漫的能让人奋不顾身的爱情的存在和到来。

P14-20

序言

偶然的机会,看到缪娟在博客上连载《智斗》。

之前很喜欢她写的《丹尼海格》,阅读中那种微微不绝的震撼感,许久后还记忆犹新。不用找都知道,想寻一本相当相类的,让自己再沉迷再感动一次的故事,虽不说难若登天,在良莠不齐的海量网文里,还是有如大海捞针。

心虽嗜爱向往良文,然小说看得多,慢慢也变得挑剔,那些能够深深打动人心的故事,就像谈恋爱一样,要有缘分才遇得上。阅读的欲望总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时有一种遍寻不得的焦灼感,又似久旱,只苦无好书充甘露以止渴。

文荒,尤其是好文特荒,简直没法活下去。

所以当无意中看到缪娟开了新坑,我眼前仿佛有许多梅子飘过,惊喜异常。

每过几天就去趴一趴她博客的墙头,悄悄追着看。

完全没想到,这次她的下笔,与《丹尼海格》风格大为迥异。

甫开篇,便完全湮灭王子与灰姑娘美好但虚幻的轨迹,将源远流长的言情风蕴彻底剔筋去骨,不留丝毫余韵。再一运笔,爱情明明仍是经典永恒的童话,却已经自然而然地寓化入现实当中,一言一语,一颦一笑,生活气息跃然跳脱。

一个作者总是写同类型的文章,她要么是懒惰,要么是迎合。一个作者总是做新的尝试,则读者会发现,她的文越写越好。

《智斗》带给我的便是这种惊喜,流畅如水,无可挑剔。

《丹尼海格》的强感染力或许难以超越,然在《智斗》中,缪娟的笔力才真正到达一种淋漓尽致的境地。不管是小感悟,还是大生活,凝练的三几行字,借事叙理,深入浅出,简明清晰,具有极强的穿透力,读后如刻脑海。那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平时觉得稀松平常,被她三言两语一提,让人深以为然。

从开始读者就知道结局的一段波折不多的爱恋,为她写来,巧妙的起转承合如信手掂就,一下将人的心思高高吊起,一下又将人被勾紧的心安抚下去,波谷波峰,徘徊跌宕,有种千回百转的错觉。一道细细的情绪,被她有形的文字无形的笔意牵引,只觉得男女主之间的爱情张力,竟比许多情节更谜样曲折的故事还要荡气回肠。

如果说从《丹尼海格》中感受到的是隐隐的震撼和冲击,那么《智斗》所给心间留下的印象就是温暖与隽永。因了JP举止得宜背后的睿智,因深爱她,对她的骄纵或无理完全视而不见,包容如海纳百川;也因了缪娟情商高谋背后的强韧,认定是他,便不惜劈除万难勇往直前,甘心远去故国,为他飞越万水千山。

最后那句,关于言情男主和—个丈夫的对话,会让你不知不觉地微笑。

在这世上,让她遇见他,让他们走到一起,多么美好。

这便是终章,以幸福掩卷,或不能忘。

后记

我是从差不多十五岁的时候开始注意这件事情的:

当时我上初中二年级,把我姐姐的飞鸽牌绿色24型自行车骑了六七年,后座因为总是夹着书包都磨掉漆了。看着身边有些女同学都骑那种或蓝或紫的、糖果色彩的、塑料车圈的公主车,我心里十分羡慕。因为从小就被教育不能跟爸爸妈妈要东西,又实在找不到把我那辆运转良好的小飞鸽给换掉的理由,我每天就只能在心里向往着一辆新的自行车——它最好是紫色的,硬塑料镌花的车圈,前面有一个小车筐,我可以把书包、水壶还有饭盒放在里面,然后在后座驮着我的好朋友,放学的时候我要骑得很快很快,我希望四班的那个我喜欢的面孔长得白白净净的男孩会看到我的新车子……经过大约两三个月的朝思暮想,一九九五年十一月,我生日那天晚上,当我放学回家刚刚推开家门,我家的正厅里居然就摆着一辆我向往已久的新的自行车,蓝紫色的,前面有一个黑色的小车筐,塑料车圈,后座高高的,看上去十分漂亮结实,像一只骄傲的小鹿一样——这是爸爸妈妈送给我的十五岁礼物——我从来没有跟任何人说过我想要一辆公主车,但是我得到了它。

这辆新车让我在同学们,特别是女同学中间很是拉风。在补课班上课的时候,我们班的语文课代表郑蕾坐在我旁边,物理老师让同学们互相判作业的时候,郑蕾对我说:“你的新车太漂亮了!”

“我爸妈给买的。”我说。

“我也想要一个。”郑蕾说,“但是我不太敢要。这学期我都已经要了一个新书包了,期中考试又没有考得太好……”

我看看她说:“这不是我要的……这是,这是我想来的……”

她听了眼睛放光,“怎么回事?”

我就把我是怎样对一辆崭新的漂亮的自行车垂涎三尺朝思暮想,怎样构思着自己骑上它的时候的神气模样,怎样憋着就是不说的经验传授给了郑蕾,我一边说,她一边专注地听,一直到物理老师点我们两个的名字。

郑蕾如法炮制,春节的时候她得到了她的自行车。

她高兴极了,为了感谢我给她出了这么好的主意,请我吃了一根小人雪糕,然后对我说:“你说,我要是想一件大点儿的事情,能这么想来不?”

我说:“什么事情啊?”

“我说了,你可别告诉别人。”

“我不告诉别人。”我说。

“我喜欢丁家为。”她说。

丁家为是班上学习最好的男孩,因为学习好,我总觉得他在别的方面有点缺弦,同是十五岁的少年人,他根本没有我眼前的语文课代表那样解风情。我说:“那你就现在开始想吧,就想你以后嫁给丁家为的事儿,你俩在哪里住,他做什么工作,你做什么工作,你就想吧,想着想着,就会像自行车一样,被你给想来了。”

郑蕾点点头,后来我们上初三了,后来我们考上了不同的高中,她没有再跟我交流过她是怎么“想”的。

当然了,我和郑蕾的自行车仅仅是两个小小个案。

上大学的时候,我们有一次党员和积极分子的活动,学校组织去敬老院参观,我看到那些被送到敬老院的老人心里面一点都不好受,当时我上大学二年级,就在心里想:毕业了我要赚很多钱,然后给我爸爸妈妈买一个大房子住——让我的爸爸妈妈在我的房子里面住!我一定要!我也一定会的!

二○○三年七月我参加工作了,在大学里面教书,十一月的时候教研室主任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一个好消息:全市高校教师可以以优惠价格购得商品现房,当时沈阳市的普通商品房均价大约是四千五百块左右,给我们的价格是两千五百块均价,差价由教育厅和学校来补。

毕业一年,爸爸妈妈住上了我的房子。

大三那年在法国留学的时候,二十一岁的我傍晚跑步总会路过一个很漂亮的住宅小区。小区里只有一栋三层的淡黄色小楼,每一家的露台都很大,我跑步经过的时候总要在那里歇一会儿,看这栋漂亮的小楼上,哪一家的猫在花草旁边休息,哪一家的青年男女在露台上摆上圆桌子招待朋友,还有他们院子里的铃兰开得怎样,樱桃树上熟透的果子有时候会掉在甬道上,把白色的砖石都染成紫色了。

我的心里那样羡慕,同时又在想:我也要在法国有一幢这样的房子,我要离樱桃树很近的那一套,我用什么样的窗帘和桌布,朋友们来了我用什么招待他们……

二十八岁我来到法国,春季的一天上午,洗了半碗樱桃在阳台上看楼下的面包店烤了什么新点心,忽然回忆起数年前自己的梦想,如今我便活在那时候的梦想里。

也就是在这一年,我在校友录上看到了郑蕾和丁家为的婚纱照:他俩一起在英国念博士,结婚了。

我是个有点神神道道的天蝎座,平生很信超能力啊外星人啊星相占卜啊等被不少人认为是荒诞不经的东西。我从小到大经历了很多这样“想着想着好事儿就来了”的事情,除了上面说的这些关于自行车、房子的事情之外,还有穿得光鲜亮丽给大人物当翻译,出了几本小说之后可以靠写作吃饭的种种事迹,这些曾经都是我在坐公共汽车的时候,散步的时候,发呆的时候梦想的事情,这些也都是确实成真了的事情,因此我曾经很严肃地正告我姐姐,“告诉你别惹我,我这人不是有特异功能就是脑电波十分强大,我跟你说,我想什么来什么……”

谜底是被一个好友解开的。

好友在大型外企人力资源部工作,主要负责员工培训。因为要上许多关于励志协作的课程,她必须阅读许多成功学方面的书籍,然后消化贯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讲给员工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斗志。

有一天我们两个在烧烤店吃羊肉串,她跟我说:“你知道有个叫做‘吸引力法则’的东西吗?”

我喝了一口啤酒,“说来听听。”

所谓吸引力法则,说到底其实就是一句话:通过梦想的强大吸引力,你绝对绝对能够得到你梦寐以求的东西。

美国的一个著名的成功学专家写了一本厚厚的专著,专门讲的就是这个。他举了很多个例子,包括人类历史上那些成功人士:白手起家的国王元首将军巨富科学家探险家,还有多个中彩票者,他们最后取得的成功都是他们一直以来梦想的事情。

在这里可能有的同学说:这不就是“有志者事竟成”吗?

高中生就说了:这不就是“目标定在北师大,怎样也能考上首师大”的道理吗?

这样的话,大家就混淆了两个概念:“理想”与“梦想”。

理想先有的是一个“理”字,你是理性的,你是已经进行了冷静的思考选择,要为之努力的,没有人把“中彩票”当做是“理想”吧?

但是“梦想”是不一样的。“梦”是什么,你在做梦的时候就像你真的已经沉浸其中一样,你是真的相信它的,你是真的相信自己会得到这样东西,并且已经开始在自己的思想意识里享受了它的。

因此,“梦想”不同于“理想”的。

要真的相信你的“梦想”,你能够实现它。

什么?非要我举一个例子?  好吧。马丁·路德·金怎么说的?

“I have a dream...”是不是?

要是他说:“I have an ideal.”奥巴马就不一定干点啥了。

所以关于“吸引力法则”,首先第一点:有梦想,要相信它,要相信你能够得到它,要从思想上提前享受它。

其次,要像真的建造一个房子一样,把它的地基墙壁天棚壁纸门窗衣柜等等都耐心详细地安排好。也就是说,将自己梦想的细节规划好。

你想要考上名牌的大学,那就想一想班上的男孩子帮自己打开水的情景,想一想阳光下的图书馆里你一边看书一边听音乐的样子。

你想要在北京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公寓,请在你的脑海里先选好窗帘和台灯。

你想中彩票,不妨也想想送给丈夫或者妈妈的礼物。

你想要当上部门老大,换办公室的那天穿哪一身套装配哪一双鞋子,见到什么人是接受他的奉承还是对其视而不见也得提前准备好。

一句话:越细节,梦想的力量也就越强大,也就越会实现。

再次,去梦想正面的东西。因为正面的思想的吸引力要远远大于负面思想的影响。也就是说,你在脑海里说“我想要……”的能量要远远超过“千万不要……”的能量。对自己的祈福比对别人的诅咒更灵。

以上是经过我自身实践的关于“吸引力法则”的一些要义:要有正面的梦想,相信它,细化它,争取它。

二oo九年的七月,我来到法国之后写的第一本书《丹尼海格》终于完成,我在网上发给了编辑。此时我的生活与最初到法国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些改变:我在一家策划公司做兼职翻译,同时写作,同时照顾我爱人JP的饮食起居,同时跟善良又古怪的公公抬杠,同时也与那反华的嫂子进行着阶段性的斗争。

编辑看过初稿之后回复我说:这个女留学生的故事,能不能把它的结尾修改得更现实一些:女孩最终摆脱了与丹尼海格之间无望的爱情,成为一个独立自强的女人,同时也让他们之间留下遗憾,毕竟不完美的故事总是更让人欷歔感叹,更让人印象深刻的。

我回复给她说明了一定要创造一个童话一样结尾的意图:

灰姑娘先爱上了王子,他是她的梦想,所以无论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遭遇和挫折,她总会得到他,穿上水晶鞋,跟他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我想要表达的就是——相信梦想的人就会成功。

如果说《丹尼海格》是写给每个女孩的梦想,那么《智斗》讲的是真正实现在我身上的故事,是我从知道一个女孩总要结婚开始到我二十九岁这一年的故事。我一直梦想着一个温柔聪明的男人,所以当他刚一出现,无论之后经过了多少的波折和选择,我都没有对我们的未来有过任何的怀疑,更从没想过放弃。因此,我的梦想实现了。

愿这本搞笑的书让有些寂寞的你莞尔一笑。

愿这本彪悍的书给等待爱情的你鼓些勇气。

愿这本坚决的书给拿不定主意的你补上临门一脚。

愿这本吵架王总结经验的书给跟人斗嘴落下风的你增添些灵感和手段。

愿所有拥有梦想并相信爱情的花朵都嫁给杰出又爱慕你的栋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 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