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是法西斯国家德国、意大利、日本发动的世界规模的战争,也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的全球性战争,参战国家多达61个。这次战争从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起开始酝酿,到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英国、法国对德宣战正式爆发。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国、法国等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德国、意大利、日本组成的轴心国集团。战火遍及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展开战斗。最后以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和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而告终。
《德军闪击波兰(青少年阅读版)》(作者朱少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实丛书”的一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闪击并占领波兰的一段历史,包括第三帝国的兴起、慕尼黑的悲剧、闪电战:目标——华沙、回天无术等六部分。
《德军闪击波兰(青少年阅读版)》(作者朱少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实丛书”的一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闪击并占领波兰的一段历史,包括第三帝国的兴起、慕尼黑的悲剧、闪电战:目标——华沙、回天无术等六部分。《德军闪击波兰(青少年阅读版)》是对青少年进行世界历史教育的一部优秀读本。
1923年1月2日,协约国在巴黎召开会议,讨论有关德国偿付战争赔款的问题。这是自《凡尔赛和约》生效以来,协约国围绕德国赔款问题召开的第六次会议。
签署和约,实现和平是艰难的。然而,履行和约,公平分赃的道路同样艰难。
两年前,在巴黎举行的一次赔款问题会议上,德国政府打着反对《凡尔赛和约》的掠夺和奴役的条款,并且以“国内赤色革命”为借口,向协约国讨价还价,拖延赔款。
几个月前,在伦敦召开的又一次赔款问题会议上,由于与会各国心怀鬼胎,互不配合,更不相让,致使会议毫无成效,在未形成任何决议的情况下收场。
这一次会议又将如何呢?
会议开幕后,法国代表首先发言。在赔款问题上,法国代表总是这样,他们是协约国赔款委员会的主席,如今又占据着地利的优势。
“我国政府同意德国部分延期赔款,但延缓期限不能超过二年。”法国代表强调:如果德国不履行和约所规定的义务,协约国有权对其采取强硬措施。如对埃森、波鸿地区以及鲁尔河流域的其他地区实行军事占领。最后,法国代表补充说,我们将在占领区设立关税壁垒。
英国首相鲍纳·劳刚上任不久就来参加这次会议,他在会上的发言中,提出了与法国代表不同的看法。他说:
“对于德国偿付战争赔款问题,协约国已开会讨论多次,结果都不太令人满意。在德国延期偿付赔款问题上,我们应提出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因此,我建议,德国延期缴付赔款的期限为四年,并且免除赔偿义务,也不必提交任何担保品。”
接着,鲍纳·劳首相就如何落实,提了几条措施:建议成立一个由协约国、美国、德国和一个中立国代表组成的国际财政专家委员会,对德国的财政实施监督;建议对战胜国各国所得赔款的比例进行一次重新论证,并提议法国所得赔款的分配比例可否由52%减少到42%。
英国首相的建议,动摇了法国在赔款委员会中的领导地位,也表明了英国对法国称霸势头的担心和忧虑。
英国首相话音一落,法国代表立即站出来,对英国的建议表示强烈反对。随后,意大利、比利时代表也发言反对英国的建议。
经过一番舌战,会议又在无圆满结果的情况下结束。
正当德国庆幸此次赔款会议又不欢而散之时,法国为索取所得的赔款,铤而走险,联合比利时,出动10万兵力,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德国政府则采取“消极抵抗”政策,停止偿付一切赔款和实物。
战后赔款问题,陷入危机。
查尔斯·道威斯做梦也没有想到,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为协约国提供军用物资,并以准将军衔主持美军在欧洲的军需工作,立有战功,如今停战了,他也退出了现役,担任了美国芝加哥摩根财团第一银行的董事长,反而会对世界事务发挥更大的作用。
1923年11月30日,协约国赔款委员会决定,成立由美、英、法、意、比代表组成的两个专家委员会。第一委员会负责研究有关平衡德国预算和保证通货稳定的方法,第二委员会则负责确定已经流往国外的德国资金的数额以及寻求追回这些资金的途径。这是协约国在美国参与下为了解决赔款危机而采取的新动作。查尔斯·道威斯出任第一委员会主席职位。
1924年4月9日,道威斯负责的委员会经过三个月的艰苦工作,向赔款委员会提出了一份长达200页的报告书,史称“道威斯计划”,其主要内容是:
(1)法国从鲁尔撤军;
(2)赔款总额暂不确定,但1924—1925年会计年度赔款为10亿金马克,以后逐年增加,从第5年起,每年支付25亿金马克赔款;
(3)为平衡德国财政,保证赔款的偿付,由美、英两国共同给德国提供8亿金马克的贷款;
(4)德国赔款来源由关税、运输税、工业利润、铁路利润以及烟、酒、糖、皮革等有保证的税收构成,每年在未偿清赔款前,不准动用上述税收收入。
1924年6月16日,德国的债权国在伦敦召开国际会议,讨论“道威斯计划”。会议上各国之间的意见分歧是很大的,争论是激烈的,以致会议马拉松式地开了两个月。然而,美国代表团在会外的活动更精彩。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没有能够获得战败赔偿的债权。虽然对此美国人一直耿耿于怀,并且于1921年8月25日在柏林与德国政府签订了《德国和美国恢复和平条约》,条约规定德国承诺给予合众国“1921年7月2日合众国国会联合决议案中所规定的一切权利、特权、赔款、赔偿或利益,其中包括《凡尔赛和约》为合众国的利益而规定的一切权利和利益”。但是,美国政府仍然觉得,此次解决赔款危机不宜太显露。因此,美国没有组织正式代表团出席这次伦敦会议。然而,美国人是不甘寂寞的,他们不打算坐等会议的消息,他们生性好动。会议期间,美国国务卿休斯以“美国法律家协会”主席的身份,率领一个由美国和加拿大法律专家组成的庞大代表团,来到了欧洲,进行频繁的斡旋活动。
在巴黎,休斯会见了法国总理普恩加来和外长赫里欧,普恩加来曾经在上一次巴黎赔款问题会议上表达过法国人的强硬态度。可是,这次在休斯的游说下,最后作出了让步。这使休斯颇受鼓舞。于是,他又风尘仆仆、马不停蹄地赶到柏林,说服德国政府接受了“道威斯计划”。P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