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亨利·波默罗伊·戴维逊(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创始人)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澳)梅兰妮·奥本海默//卡罗琳·柯林斯
出版社 苏州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为纪念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前身为红十字会协会)成立100周年,我们委托两位历史学家为富有远见的创始人亨利·波默罗伊·戴维逊撰写了一部简短的传记。
第以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亨利·戴维逊寻求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红十字运动,以期在和平时期改善健康状况、预防疾病和减轻痛苦。本书参考一系列档案资料和图像,讲述了亨利·戴维逊从美国小镇青年转变成华尔街银行家、全球慈善家及人道主义者的故事。他能够将人们聚集在一起,是一名兼具才华和热情的领导者,他用自己的能量和对红十字运动的承诺来鼓励他人。
本书带我们深入了解创始人的同时,概述了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简称“国际联合会”)成立初期的历史背景。如今,该组织拥有190多个国家红会成员和1370万名志愿者。
作者简介
梅兰妮·奥本海默,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学院的教授兼历史系主任。30多年来,她的研究和著作一直围绕着红十字会的历史进行。梅兰妮研究了澳大利亚红十字会的百年历史,并著有《人道的力量:澳大利亚红十字会的一百年》(2014年出版),她也是澳大利亚红十字会的大使。
目录
第一章 青年时期
第二章 银行家生涯
第三章 在战争中发现红十字的世界
第四章 红十字会协会
第五章 去世及以后
亨利·波默罗伊·戴维逊大事记
史料文献
序言
2019年12月,在红十字
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
以下简称“国际联合会”)成
立100周年之际,我到瑞士
日内瓦出席国际联合会全体
大会。为表达对其创始人亨
利·波默罗伊·戴维逊先生的
敬意,国际联合会向出席会
议的各国代表赠送了此书(
英文版)。
这本书帮助我了解到戴
维逊先生极具传奇色彩的一
生:从普通的小镇青年到纽
约银行界的“璀璨之星”,从
没有上过大学的银行职员到
获得美国八所高校荣誉法学
博士学位的银行家,从美国
红十字会志愿者到国际联合
会创始人和首任理事会主席
,他在追逐人道主义梦想的
道路上信念笃定、勇毅前行
。红十字会协会(红十字会
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前身
)的诞生离不开他的决心、
热情、乐观和创新精神,他
的一生值得我们追忆和怀念

100多年前,欧洲同时经
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
摧残和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
大流感袭击,大部分地区经
济凋零、疫病横行,人民生
活困苦、颠沛流离。戴维逊
先生怀着“成立一个国际救
济组织为整个人类福祉做出
贡献”的理想,凭借自身卓
越的资源动员能力、杰出的
协调能力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克服了一系列困难与阻碍
,团结了一些致力于成立一
个国际红十字组织的有志之
士和国家红会,于1919年5
月5日在巴黎创建了红十字
会协会。中国红十字会等一
批国家红会当年即加入,成
为红十字会协会的早期成员
。自此,世界人道主义事业
进入一个全球联动的、崭新
的历史阶段。
经过102年的历程,红十
字会协会已发展壮大为拥有
192个成员国的红十字会与
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成为
世界最大的人道主义组织。
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
人民解放、建设新中国、进
入改革开放新时代、踏上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
程的各个历史时期,国际联
合会都为我国人道事业发展
提供了重要援助,而中国红
十字会也对国际联合会的发
展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党的
十八大以来,对国际联合会
和多国红会提供了更为有力
的支持,得到了国际红十字
与红新月运动同事们的高度
认可。值得一提的是,在红
十字国际委员会和国际联合
会的支持下,中国红十字会
联合苏州大学创办了红十字
国际学院和东吴国际人道论
坛,在为中国红十字运动培
养人才的同时,也为国际人
道主义工作者更好发挥作用
提供了一个研究培训交流的
重要基地。今天,红十字会
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的工
作人员及志愿者们,不忘初
心和使命,高举“人道、公
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
、统一、普遍”的国际红十
字与红新月运动七项基本原
则之旗帜,面向全球重大人
道领域的共同挑战和各国人
道主义的具体需求,以忘我
的牺牲精神活跃在世界各地
,在改善全球医疗卫生条件
、预防控制疾病发生和流行
、重大灾害救援、应急救护
提供、减轻人类痛苦、提升
人类福祉、促进国际合作与
世界和平发展等方面发挥着
重要作用。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
在全球肆虐,气候变化带来
的挑战突出,地区热点问题
频发,难民和身份识别问题
复杂,性别和包容性问题凸
显,人道主义工作面临诸多
挑战,同时也具有信息化转
型、筹资方式变革、青年志
愿者参与度提升等有利因素
。一定意义上说,新冠肺炎
疫情倒逼了全球红十字事业
的改革和发展进程,为红十
字与红新月运动注入了新的
活力。在战争和1918年大
流感背景下诞生的国际联合
会,秉承建会宗旨与原则,
践行职责与使命,与各国红
十字会和红新月会携手,共
同开展抗击疫情及其他人道
主义救助工作。抗疫之初,
国际联合会和多国红会即向
中国红十字会伸出援手。中
国红十字会及全国红十字系
统的同人们坚持“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集中资源和
力量驰援抗疫一线,为打赢
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支
持:募集捐赠款物265亿元
人民币,其中,为湖北、武
汉一线购置了2600余台(
套)重症监护病房设备、
400多辆负压救护车,提供
个人防护用品共1500余万
件,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
建设捐助2亿多元人民币,
为不幸染疫和牺牲罹难的医
护人员发放人道慰问金4亿
多元人民币,组织重症患者
转运车队转运患者1万余人
次,共动员捐献恢复期血浆
57万毫升,为一线救治重症
患者提供有效的单克隆抗体
药物,有力支持了一线防疫
抗疫工作。在我国“武汉保
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战
略性成果之际,中国红十字
会又先后向伊朗、伊拉克、
意大利派出高水平专家组,
并赠送了大批防护用品、诊
断试剂和设备等物资,支持
这三个疫情严重国家的抗疫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红十
字会已向50多个国家提供了
各类抗疫物资和疫苗援助,
其中,各类口罩700余万只
,防护服和护目镜16000余
件,各类医疗设备500余台
(套),检测试剂盒约13万
人份,新冠疫苗140余万剂
,尤其是在今年春季南亚地
区因德尔塔变异毒株导致疫
情急剧上升之际,中国红十
字会响应国际联合会呼吁,
又向印度、尼泊尔等疫情严
重的南亚国家提供了紧急援
助,得到了国内各界人士和
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同
事们的
导语
纵观历史及现在,总有一群具有远见卓识的人物,能够真正改变未来。亨利·戴维逊就是这样一位伟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他的构想孕育了我们深深热爱的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他曾在“一战”时期服务于美国红十字会,此后进一步提出自己的愿景,即建立一个全球国家红会网络,一个不再是仅由日内瓦方面领导的国际组织,而是掌握在所有国家代表们手中的组织。用他的话说,就是“新血液、新方法、全新且更全面的前景,这些都是必要的”。
这本书帮助我们了解到戴维逊先生极具传奇色彩的一生:从普通的小镇青年到纽约银行界的“璀璨之星”,从没有上过大学的银行职员到获得美国八所高校荣誉法学博士学位的银行家,从美国红十字会志愿者到国际联合会创始人和首任理事会主席,他在追逐人道主义梦想的道路上信念笃定、勇毅前行。
精彩页
哈利·戴维逊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被哈佛大学拒之门外,又被舅舅以不具备在家族银行工作的“正确”品格为由而解雇,他离开了宾夕法尼亚州特洛伊的家,前往纽约市寻求名利。然而,华尔街对一个没有大学学历的小镇青年不感兴趣。积蓄花得差不多了,工作前景一片黯淡。这名21岁的年轻人来到康涅狄格州的布里奇波特,在那里,他向一位老同学寻求帮助。
“晚上他把我介绍给了他的父亲,他父亲是一名杂货贸易商及佩克诺克国家银行(Pequennock National Bank)的董事成员,”戴维逊后来回忆说。“杂货店需要一个小伙子,”同学的父亲说,“我听说银行也有一个空缺职位,你自己决定吧。”戴维逊选择了银行,担任听差一职,收入不错,月薪41.67美元。后来发生的事情众所周知了。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戴维逊雄心勃勃,决心证明舅舅当年的决定是错误的。他朝着美国银行业的最高处攀登。三年后,他如愿以偿前往纽约市工作,并在33岁那年成为美国最年轻的银行行长。
1908年,银行业大亨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向他抛出橄榄枝,邀请他成为公司合伙人,并担任自己的左右手。人们断言,戴维逊将成为“金融界的新势力”。
六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亨利·波默罗伊·戴维逊正处在人生的巅峰时刻(戴维逊在受洗时取名哈利,开启商业生涯后,他以亨利·波默罗伊·戴维逊或亨利·P.戴维逊自称)。戴维逊身价千万,坐拥公园大道和长岛两处房产,游走于大西洋两岸的贵族、政治家和商业大亨之间。他坚持认为,他的成功没有秘诀,只有勤奋、常识和务实:
无论我从事什么工作,在我看来,它都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我努力做到极致。我不为未来做详细规划。如果非要找出一套工作体系,我认为:第一,做好本职工作;第二,教下级如何将我取而代之;第三,学习如何晋升更高职位。
戴维逊的一生极具魅力,见过他的人都表示从未感受到他有丝毫傲慢。尽管人们时常质疑他的商业行为,但无不对他友好的待人态度和脚踏实地的行事风格推崇备至。“他为人绝不冷漠,”《纽约论坛报》财经编辑在他去世后回忆道,“我作为报社记者里最年轻的一员,也能够得到他的平等对待和友好问候。”特洛伊的生活
出生于美国小镇,后成为华尔街璀璨之星,戴维逊的经历可谓美国成功故事的典范,充满“拓荒精神和浪漫气质”。无疑,纽约的都市生活明显不同于戴维逊早年在特洛伊的生活。特洛伊是一座乡村小镇,坐落于山谷中,被延绵起伏的群山环抱,靠近纽约州边界。小镇的名字源于传说中的特洛伊之战,它在美国内战期间是北方军队的一处集结点。内战结束两年后,戴维逊于1867年6月13日出生。特洛伊还是周边农业区的集散中心,农户们在此出售农产品,收入所得存入戴维逊四个舅舅经营的波默罗伊兄弟银行。似乎,银行事业存在于家族基因中。
然而,戴维逊的经历并非“白手起家”的典型故事。尽管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但他并非生来贫穷。虽然童年时期的家只有两层楼高,比不上位于公园大道的豪宅,但也绝对不是破木屋。在大家眼中,父亲乔治·B.戴维逊是一名“成功的商人”和“发明家”,工作需要频繁出差;母亲亨利埃塔·布利斯·波默罗伊·戴维逊来自当地颇有名望的银行家族,该家族支撑着特洛伊地区的金融和市政行业。亨利埃塔于33岁时去世,孩子们分别由不同的亲戚抚养,家族命运由此发生了变化。大哥爱德华跟着父亲生活,年仅8岁的哈利与两个妹妹玛丽和小亨利埃塔被母亲的大家族收养。“那是一段令人不安的时光。玛丽后来回忆起一个故事:10岁的哈利敲响外祖母的房门,询问是否可以跟她一起睡。他害怕一个人睡觉。最后他横在外祖母的床尾睡着了。哈利和外祖母露辛达·波默罗伊关系亲密,露辛达于1904年去世,享年93岁。随后,哈利和妹妹们搬到了舅舅梅里克的家中。梅里克是个有虔诚信仰的威权主义者,对孩子几乎没有耐心,深信体罚是有效的教育方式。但是戴维逊天生外向,喜欢恶作剧,戴维逊感觉自己“不断被羞辱”。
P3-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