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如何淡定(禅心灵灵性)(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本性禅师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刚才,来了一位信徒。

她带着小孩,有点忧心的样子。一见到我,就要我帮她提升小孩的学习成绩。她的那种急迫、恨铁不成钢的心情,让我马上感受到什么是天下父母心。

我不专业地建议她:多鼓励小孩、培养他的兴趣、坚定他的信心;多给他创造条件与环境;多给他介绍正面的典型事例,给予榜样的力量;同时,为他,也让他多拜拜文殊菩萨,从大智大慧的文殊菩萨那里得到加持。

事后,我想,古人不是这么说的吗:“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

这也让我想到:“今日自有今日事,不为明日枉忧愁。”

是啊,明天自有明天的太阳、明天的月亮、明天的山、明天的河、明天的希望、明天的梦以及明天的生命与生活。

我们都赞叹犹太人的聪慧与能力。

犹太人对“一日”的定位,就让我惊叹。他们的一日,是从当天的日落时开始算起,到第二天天亮时结束。有书《塔木德》说:与其明亮开始,黑暗结束,不如黑暗开始,明亮结束。这是多么有境界的话呀。

中国人常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君子不忧”。

对呀,忧都无须,何况还是明日的。

我虽信仰佛教,但对兄弟宗教也很敬重。兄弟宗教的博爱与宽恕,也令我敬仰。

《圣经》就说:不要为明日自夸,因为今日要生何事,你尚且不知道;不要为明天忧虑,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

是啊,今日不知明日事,忧什么?明日不知后日事,愁什么?如果今日就为明日的忧愁,就如今日已有担子,还把明日的担子又搁在今日的肩上,那还挑得动吗?那还不折断腰折断腿吗?

佛法告诉我们,诸法是运动无常变异的,每时每刻,刹时刹那。这就意味着,前念、现念、后念,虽相续,却不同。当我们在热烈地谈论“此刻”时,这“此刻”已经成为了过去。今天,也一样,终将成为昨天。而昨天,是过去时。佛法说,过去的已经过去。

所以,对此刻、对今日,我们有能力担当多少,就担当多少,这就够了。佛教丛林中,选拔执事人员,历来以尽心尽职为好,至于能力大小,不太被看重。为此,对待此刻,对待今天,就如同对待明日一样,我们也无须忧虑。只管活于当下,只管担当于当下,这就好了。

有人说:不伤逝昨日,不忧愁明天。不为明日忧,不为昨日悔。这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吧。

有一位妻子老担心丈夫驾车技术不精,怕出意外。有一次,要出行长途,丈夫说开车送她,她不放心,不让送,就去坐其他熟练老司机开的车。不料,中途意外,车被撞翻,她也中年逝去。可是,车技始终不佳的丈夫,开了一辈子的私家车,却活到了90多岁,寿终正寝。丈夫生前,有人问他车技不好却平安行驶的原因。他说:“开车时,不想明天的事,不想下一刻的事,不想安全的事,也不想不安全的事,只注意开车于当下,只小心开车于当下。”

不过,我要特别提醒的是:我说这些,不是要你从此: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或者“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门前是与非。”

至于在“不为明日忧”与“今朝有酒今朝醉”这两种人生态度之间,如何平衡把握,如何辩证对待,就是另一篇文章的内容了,希望你能亲自去书写并写好。毕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最终,还得靠你自己。P9-12

目录

一、乞丐与阳光

二、佛法不是谋略权术

三、作客不如归

四、不为明日忧

五、冷热两由之

六、修出魅力来

七、清风掠过湖面

八、轻松过好每一天

九、吴哥之殇

十、大寺,大师

十一、心不外求,意不外驰

十二、享受过程,留住时空

十三、本自学来还学去

十四、我的五一劳动节

十五、一人已嫌多

十六、信、愿、行

十七、借宿人生

十八、心观何处

十九、第八场雪

二十、铁树与昙花

二十一、忏悔己身诸业障

二十二、寄禅山水

二十三、近乡情更怯

二十四、只缘身在最高层

二十五、走在半路上

二十六、从唐僧师徒说起

二十七、日落西方,日出东方

二十八、半日山居

二十九、去留自便

三十、危机四伏的现代文明

三十一、把握与活在自己的当下

三十二、生日三自问

三十三、佛教文明的复兴之路

三十四、行路夜雨中

三十五、行禅与行脚

三十六、回到泰宁庆云寺

三十七、“和”字当头,同创未来

三十八、读书与读书的态度

三十九、以师志为己志

四十、不负祖国不负佛

四十一、给我棒喝

四十二、怎样做个好学生

四十三、盼着雨过天晴

四十四、生来就是流浪者

四十五、静水清清小鱼游

四十六、写一个自己的人生故事

四十七、从海拉尔到额尔古纳

四十八、我还是我,你就是你

四十九、红炉片雪

五十、禅心一粒,四海禅境

五十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灵修

五十二、夜登阿里山

五十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五十四、拯救动物,救赎人类

五十五、游圣徐霞客

五十六、文明的差异——心文化与身文化

五十七、结缘,分享

五十八、为善,不分僧俗不计荣辱

五十九、行禅与坐禅

六十、随缘与平常心

六十一、节庆宜素食

六十二、静凝水晶球

六十三、亮起心灯一盏

六十四、禅是一种艺术

序言

有一次,佛陀说法时,见大弟子迦叶于人群中听讲,便停了下来,与迦叶打招呼,叫迦叶到他身边,他还挪了座凳之一半请迦叶上座。迦叶坚辞,但佛陀还是请他坐,并请之为众说法,此即佛陀分座迦叶的故事。分座也叫半座,比喻前辈请晚辈弘法,也比喻恭请者礼贤下士,予受请者与自己同等的地位,该公案载在《杂阿含经》中。在《法华经》中,也有类似公案,讲的是多宝如来分半座与释迦佛的故事。佛陀曾经受前贤半座,自己又分半座与后辈,说明了佛陀重视弘法,希望重视弘法的传统代代相传。

佛陀教化的一生就是弘法的一生,从初转法轮到嘱咐遗教,浩如烟海的三藏十二部经典,由此而出。可以说,佛教有今天,除了修证的功德之外,重要的是千百年来,有历代高僧大德踏着佛陀的神圣足迹,不断弘法。

弘法的意义,在于使佛法之脉绵延不绝,在于使众生的慧命不断得到解救。法脉不绝,便是正法久住。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何况救人慧命。

弘法的对象,并不限于人。其实,在我们的弘法中,在场的就有许多其他的包括六道的众生。因为一切有情众生皆有佛性,皆会闻法。

有人会说:我刚入佛门,或以前从未接触过佛法,弘法内容我听不懂,怎么办?别担心,是否听懂、看懂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是否听了、读了、诵了。一旦听了、读了、诵了,不管你懂不懂意思,皆已入了你的阿赖耶识,皆已种下了佛法的种子,这是个美好的转识成智的过程。你的善业由此积累,你的善果由此产生。见过转经轮吗?轮上有经文,一圈一圈转着,只要一眼望去,也许,你未必看清其文、明了其意,但佛法已转入了你的脑、你的心、你的识,必将转识成智。

我常想,在佛陀涅槃25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还有佛法可以弘、可以听、可以说、可以读、可以诵,这是多么难得、多么稀有啊!因为佛陀证法不易,佛陀的上首弟子们结集不易,祖师们取来得不易,历代流传下来得不易!可以说,中国佛法堪称中国化的优秀历史文脉与民族精魂。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

“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生?”

因此,作为佛陀的内围弟子——僧人们,一定要弘扬佛法。作为外围弟子——居士们,一定要听闻、阅看、念诵佛法。作为社会大众,一定要尊重、包容、理解佛法。

“众生慧命,系汝一人。汝若不为,罪在汝身。”

衲本性作为僧团之一员,承前贤加被,有幸常得半座,很是感恩,当不会忘记自己的身份及义务与责任,但祈因缘常俱足,成就毕生弘法愿。期望与四众同仁共同精进,众志成城。

在中国,关于弘法,有许多有趣的传说,如: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神光说法,天花乱坠。而佛教,更有许多有趣的经典故事,内容包括:人生非人生的、生老病死的、爱情婚姻家庭的、学业事业的、为人处世的、伦理道德的、文学艺术的、哲学宗教的……种类之齐全、内容之丰富,有如一部百科全书。有兴趣的话,在听我说的、阅我写的之外,大家还可以去查找看看,美妙着呢!

内容推荐

《如何淡定(禅心灵灵性)》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本性禅师对佛教经典的感悟,结合当代人面对的世风日下的种种社会问题,进行了分析、批判。《如何淡定(禅心灵灵性)》中比如“小悦悦”问题折射出的社会失德问题。感召人们向善,淡泊名利,宠辱不惊。

编辑推荐

今天,我要点起心灯一盏。照亮心中的路,照亮心中的山河,照亮心中的世界。也因此,点亮我失明已久的眸子,照彻我自己。不求声名,不较胜负,不恃才智,不矜功能。从此,万里长空,一朝风月。做回镜中花、水中月、山中雾、卒中云。

《如何淡定(禅心灵灵性)》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本性禅师对佛教经典的感悟,结合当代人面对的世风日下的种种社会问题,进行了分析、批判。 比如“小悦悦”问题折射出的社会失德问题。感召人们向善,淡泊名利,宠辱不惊。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