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的人文传统
——纪念清华国学研究院成立80周年
北大的北楼
忆随汤用彤先生学习西方哲学
真正的老师
论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学术研究
简议人文学术与个性
对立耶?一体耶?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历史考察
论我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特色
——纪念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十周年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教师与人文素养
加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
关于大学素质教育的再认识
——祝贺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成立
高等教育与文化育人
高校人文教育与教育理论
大学如何践行文化育人?
——高等教育研究会召开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感言
一个先进的教育理念
——谈大学文化素质教育
大学文化育人的新成果
育人为本与文化育人
——2011年9月26日在呼和浩特市老教授协会上的发言
论科技伦理教育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精华例举及其效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略论
——2012年12月在西北大学的一次讲演
试论中华文化何以连绵不断生生不息?
我对中国大学精神的理解
附录
西方近现代大学理念评析
《大学的人文教育》由张岂之编著。
《大学的人文教育》简介:
人文教育不强调物质的功利性,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人的精神方面,讲人的精神世界的问题。人,既能创造物质财富,又能提供丰富的精神产品;通过这两个渠道去实现人自身的价值,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
早在《周易》中,就出现了“人文”一词,并主张用“人文”去“化成天下”。古代的教育家主张用人文即文明精神去影响社会,使社会从制度、思想和民风民俗上趋向于文明。这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理论,影响了后来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
一所大学如果没有人文文化的浸润,就好像大学没有绿色草坪、没有树木、没有喷泉一样,干枯贫乏,教育功能将难以实现。因此,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被割裂、分离很长时间以后,今天强调人文文化的重要性,用以推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应是题中的要义。
大学教育,如何做人是最基本的教育。专业教育侧重于“育才”,素质教育侧重于“育人”。若“育才”压倒了“育人”,学生掌握了高新技术却缺乏人文关怀,具备了学识却不具备人本意识,教育就是失败的。文化素质教育,首先要培育的是人性。
《大学的人文教育》是张岂之先生关于大学人文教育的文章合集,包括24篇文章。本书既凝聚了张先生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及其与大学人文教育关系的思索,也包含了他对古今中外先进教育理念的探讨。这些文章寄托了张岂之先生对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的殷殷期望:我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传统不会中断,它将与时俱进,传承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