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文号角工作室、中国海军史研究会编著的《海战事典(2)》策划有“经典战舰”、“大国海事”、“海上角力”三个版块,为读者精心准备了以下四篇精致图文:
《神话战舰:德皇海军“齐格弗里德”级岸防铁甲舰》从“缘起”、“建造”、“技术指标”、“改进”、“历史”数方面细细记叙了这组以日耳曼神话史诗和传说命名的岸防铁甲舰,文中还穿插了一些命名的背景故事,图文荟呈,颇具浪漫气息。
《扶桑海路:二战日本海上护卫及船舶武备改造》记录了二战时期日本海上护卫力量从组建到终结的历史过程,并对其武备改造、经典战役进行了精当的讲解。
《印度洋上的较量:印巴战争中的海军作战》将战斗过程描画得清晰又完整,语言细腻而生动。更增添了背景阅读,以充补文章未尽之处。
《玉碎比阿克:1944年美日比阿克岛争夺战(下)》为首辑遗留之经典续作。比阿克岛争夺战是太平洋战争中最重要的岛屿争夺战之一,战事反复,争夺惨烈,读来荡气回肠。
指文号角工作室、中国海军史研究会编著的《海战事典》是指文倾力打造的海洋军事文化类MooK,旨在关注海域局势,了解海战历史,传承海洋文化。通过指文号角工作室及中国海军史研究会的共同努力,在内容的深度、广度及阅读的体验上,2016年新版《海战事典》有了更大改善。
在德国海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里,“齐格弗里德”级岸防铁甲舰既是亲历者,也是旁观者,大批合格的海军官兵从“齐格弗里德”级上走下,来到其他的新战舰上。它们的兢兢业业让我们发现了积沙成塔的力量。《神话战舰:德皇海军“齐格弗里德”级岸防铁甲舰》从“缘起”、“建造”、“技术指标”、“改进”、“历史”数方面细叙了这组以日耳曼神话史诗和传说命名的岸防铁甲舰,文中还穿插了—些命名的背景故事,图文荟呈,颇具浪漫气息。
在海洋权益冲突不断、海上航线异常繁忙的今天,海上护卫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根据《战时船舶史》的记载,二战期间日本损失了约2400艘商船,有多达六万余名船员遇难,遇难率竟高达43%!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日本商船遭遇如此惨重的损失?难道作为当时世界最强大海军之—的日本海军没为本国商船提供护航吗?《扶桑海路:二战日本海上护卫及船舶武备改造》记录了二战时期日本海上护卫力量从组建到终结的历史过程,并对其武备改造、经典战役进行了精当的讲解,相信能为您找到答案。
印巴战争是二战后南亚地区发生的一场较大规模局部战争,影响深远。《印度洋上的较量:印巴战争中的海军作战》将战斗过程描画得清晰又完整,语言细腻而生动。更增添了背景阅读,以充补文章未尽之处。
比阿克岛争夺战是太平洋战争中最重要的岛屿争夺战之一,战事反复数度,争夺惨烈非常。《玉碎比阿克:1944年美日比阿克岛争夺战》延续上辑中的精彩,读来荡气回肠。
技术指标
“齐格弗里德”级水线长76米,整船全长79米,宽14.9米,水线高5.51米,标准排水量三千五百余吨。全船船体的主结构由纵横排列的钢架组成,全船被分为了8个水密舱,相邻两个舱进水仍能保持百分之六十的储备浮力。在一次改装之后,又多了一个水密隔舱。在舰上服役的官兵都表示“齐恪弗里德”级的航海性能不错,舵效也较容易控制。不过,在高海况下“齐格弗里德”级一般达不到最高航速。全船按照编制,一般有20名军官和256名士兵来操作军舰。当战舰成为旗舰时,一般会增加6名军官和22名士兵。在军舰改进之后,原编制的数量可以加到20名军官和256名士兵。成为旗舰还能新增9名军官和34名士兵。
“齐格弗里德”级在推进系统上采用了两套三胀往复式蒸汽机,每台蒸汽机独立布置,并单独拥有一套主轴,通过主轴上的三叶螺旋桨推动舰船航行。每艘船都配备了8台军用水管锅炉。“齐格弗里德”级的航速各有不同,其中“贝奥武夫”号在海试中开到了15.1节的最高航速,“海姆达尔”号则只有14.6节。220吨的煤炭和石油为它们提供了能源,除此之外,每条船配备的3台发电机还能提供29—26万千瓦的电力。“齐格弗里德”级的巡航能力为每10节1490海里。
“齐格弗里德”级的主要武器为3门240mm(9.4英寸)L135炮。该舰的火炮布置非常奇特,三门火炮分别被安装在三个MPI。C/88型炮塔中,其中两个被并列安装在了舰首,另一个炮塔则在船尾。在19世纪末期,舰首并联安装炮塔多用于巡洋舰,被用在主力舰上并不常见。从照片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齐格弗里德”级的两个流线型的炮塔犹如鱼的两个大眼睛一般,这也是该级舰的一大特征。这种火炮的布置模式虽然奇特,但效果还不错,每门炮在船的一侧都有着150。的射界,俯角为一4。,仰角25。,最大射程为13000米。每门炮备弹68发,射速约为每分钟2发,火炮使用的穿甲弹重量重140公斤(310磅)。
除了主炮外,“齐格弗里德”级使用了88毫米口径的火炮作为对付中小舰船的副炮。8门88毫米副炮被安装在左右两舷,总备弹1500发。其中首舰“齐格弗里德”级最初只有6门88毫米炮,在改装后火炮数量增加到了8门,备弹量也增加到2500发。88毫米炮能以590米每秒的初速发射重量为lOkg的炮弹,火炮的射速大约为每分钟15发。除了88毫米火炮之外.“齐格弗里德”级也与当时的舰船一样,采用了机关炮作为近战的手段之一。
此外,“齐格弗里德”级还配备了4具350毫米口径的鱼雷发射管来担当绝杀武器。一根可旋转的鱼雷发射管被放置在船尾,另外两根被放置在船舷的两侧,第四根则被布置在船首,位于水线下方的冲角附近。全舰总共配备了10枚鱼雷。在改装之后,原来350mm口径的鱼雷发射管全部被新型的450mm鱼雷发射管取代,原本布置在水线、位于两侧和舰尾的鱼雷发射管被移到了水线下,舰首的鱼雷发射管则被留了下来,这几具发射管一共配备了11枚鱼雷。
作为典型的19世纪末期的军舰,“齐格弗里德”级的船艏采用了冲角艏,整船上层建筑采用了长桥楼式布局。三门主炮被布置在了第一层甲板上,第二层甲板紧挨着前主炮之后,分别布置着前舰桥、司令塔,以及最上层的操舵室和罗经舰桥。紧随其后的是主桅杆、烟囱和数个沿着中线排列的通风管,通风管后是后舰桥,布置着另一套磁罗经和操舵装置。在二层甲板的四周环绕布置着6艘救生艇和88毫米副炮。
“齐格弗里德”级的前三艘使用了复合钢,后三艘则采用了克虏伯渗碳钢。作为铁甲舰,“齐格弗里德”虽然体积较小,但仍拥有着一条厚度不等的主装甲带。主装甲带最厚的部分在船的中间部分,越靠近船首、船尾装甲带的厚度就越薄。在主装甲带的中间上部装甲厚度为240毫米,到了船首船尾只剩下140毫米。装甲带下部中央的装甲厚度为140毫米,延伸到舰首、舰尾后装甲厚度减至100毫米。在水平方向上,“齐格弗里德”级布置了一块厚度为30毫米的装甲甲板,“哈根”号和“海姆达尔”号被提高到50毫米。装甲指挥塔的顶部装甲厚度为30毫米,四周是厚度为80毫米的装甲,在“哈根”号和“海姆达尔”号上这个厚度被增加到160毫米。除装甲外,“齐格弗里德”级还配备了防鱼雷网。P8-9
在德国海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里,“齐格弗里德”级岸防铁甲舰既是亲历者,也是旁观者。大批合格的海军官兵从“齐格弗里德”级上走下,来到其他的新战舰上。它们的兢兢业业让我们发现了积沙成塔的力量。《神话战舰:德皇海军“齐格弗里德”级岸防铁甲舰》从“缘起”、“建造”、“技术指标”、“改进”、“历史”数方面细叙了这组以日耳曼神话史诗和传说命名的岸防铁甲舰,文中还穿插了一些命名的背景故事,图文荟呈,颇具浪漫气息。
在海洋权益冲突不断、海上航线异常繁忙的今天,海上护卫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根据《战时船舶史》的记载,二战期间日本损失了约2400艘商船,有多达六万余名船员遇难,遇难率竟高达43%!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日本商船遭遇如此惨重的损失?难道作为当时世界最强大海军之一的日本海军没为本国商船提供护航吗?《扶桑海路:二战日本海上护卫及船舶武备改造》记录了二战时期日本海上护卫力量从组建到终结的历史过程,并对其武备改造、经典战役进行了精当的讲解,相信能为您找到答案。
印巴战争是二战后南亚地区发生的一场较大规模局部战争,影响深远。《印度洋上的较量:印巴战争中的海军作战》将战斗过程描画得清晰又完整,语言细腻而生动更增添了背景阅读,以充补文章未尽之处。
比阿克岛争夺战是太平洋战争中最重要的岛屿争夺战之一,战事反复数度,争夺惨烈非常。《玉碎比阿克:1944年美日比阿克岛争夺战》延续上辑中的精彩,读来荡气回肠。
海洋,人类光荣与梦想的战场。从不列颠到美利坚,一个个大国一次次不停验证着“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整个世界”这个亘古不变的真理。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们正在积极发展海上贸易、维护海上权益。因此,了解海上战争的历史,洞悉海上博弈的玄机变得十分必要。《海战事典》是军迷们了解海战及海洋军事文化的宝典,希望该系列读物能够刊载更多精彩文章展现海洋文化的魅力。
——军事科普作家,江泓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人民海军军官后代的我,从小生活在著名的军港小城一旅顺口。这里的每一处遗迹都是海上战争为这座小城铭刻的深深印记,它们牵动人们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关于海洋意识与海洋权益的深刻思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也不该再次忽视海洋。但如何才能真正汲取历史的教训,又如何才能探寻到一条正确的走向深蓝之路?我相信,《海战事典》这本看上去很普通的书,一定会成为一扇打开历史记忆的窗,一座连通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人们可以通过它,找寻到自己的答案。
——中国海军史研究者,张义军(旅顺口)
一个拥有漫长海岸线的国家必须要对海洋投以足够的关注,曾在海洋上发生的交流、冲突和战斗恰恰是对历史经验的一次次总结,它们从未随涛浪平息,而是形成并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海洋意识觉醒的基石。《海战事典》正是一本海洋历史的索引,是一个了解海上往事的渠道。
——海军史、海军舰船研究者,顾伟欣
“无海权如人无手足”。古往今来,为了将主权延伸至海洋,以获得更多的控制力,很多国家都建立了强大的海军,他们既谱写过壮丽的海战诗篇,也创造过传奇的海洋故事。《海战事典》正如沧海拾珠,将这一段段精彩的历史连串汇集至一处,相信每一位读者在阅读后,都会大呼精彩过瘾。
——资深军事编辑,刘晓
即使21世纪已被广泛称之为“信息的时代”,人类最广泛选择定居、发展生产的地域仍然是各大洲的沿海地带,联结其间的繁忙海上航线仍然需要强大海军的护卫。《海战事典》为广大海军爱好者精彩描绘历史上发生于洋上之激烈搏杀,希望启发更多国人关心我国海洋权益之保护。
——指文《军鉴》工作室主编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