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是“人”一生的出发地和停泊地,“屋”与“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不解之缘。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作为一个长期紧缺的物质对象和严峻的社会问题——住房问题,在文本中被作家们焦虑地书写着。由邓玉环所著的《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屋与人》结合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联系人的现实生存景况和深度精神追求等问题,融合哲学、建筑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对中国当代文学中人类生存的空间“屋”与生活于其中“人”的关系进行了深度透视。
20世纪以来,“物”与“人”的关系成为哲学界所探讨的一个重要命题。“房子”具有喻示人类生存状况的重要功能,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由邓玉环所著的《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屋与人》以当代文学中的“屋”与“人”的内在关系为考察对象,从关于“房子”的物质、两性、城市和精神等多重文学话语层面,结合中国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的现实生存景况和深度精神追求等问题进行研究,融合哲学、建筑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运用跨学科综合研究方法及多种批评方式,将文学文本细读与理论阐释相结合,透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中人类生存的空间“屋”与生活于其中“人”的关系的多重历时性话语的表达。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屋与人》可供相关读者阅读参考。
序论 “屋”与“人”的多重文学话语
一、“屋”与“人”关系的历史溯源与文学话语
二、关于“屋”的意象的文化分析
三、当代文学中关于“屋”与“人”的多重文学话语
第一章 日常生活与“屋”的物质话语
第一节 物质话语/日常生活的双重价值取向
第二节 屋:人类生存状况的隐喻功能
第三节 有限生存空间对人性的损伤
第四节 物质话语在当代文学中的复苏
第二章 性别视角下的空间想象与身份建构
第一节 性别差异·屋·家
第二节 女性的命运怪圈:禁锢或逃离
第三节 营建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
第四节 室内经验:女性本体生命的体味
第五节 “家”:两性共建的乌托邦
第三章 “屋”与城市文化和城市人的生存景观
第一节 “屋”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第二节 房屋建筑结构形式与日常生活的共时性文化变迁
第三节 城市话语中“屋”的意象碎片
第四节 消费时代的城市住宅与人的异化危机
第四章 谁能诗意地栖居?
第一节 具有象征和隐喻意义的“房子”
第二节 “屋”的存在哲学意蕴
第三节 思考“安居”的精神性话语
并非结语 新的文学话语生长点
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