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李世民全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王惠敏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王惠敏编著的《李世民全传》将为广大读者再现一个历史上真真实实、详尽可信的唐太宗李世民的传奇人生,揭秘他如何成长,如何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家、军事家,如何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如何消灭各地割据势力,并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容许百姓休养生息,使得国泰民安。

内容推荐

他文武双全,平定乱世;他厉行俭约,宽厚爱民;他求贤若渴,不避亲仇;他广开言路,言过即改;他开创了 “贞观之治”,使唐朝成为当时世界的中心。他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全传》真实、形象地再现了这位“天可汗”的辉煌一生。

《李世民全传》由王惠敏编著。

目录

崛起篇

第一章 生于乱世,时势造就英雄

 第一节 雀屏中选世民出生

 第二节 喜好弓矢继承家族传统

 第三节 雁门之困救主有功

 第四节 太原留守随父作战

第二章 劝父反隋,志在济世救民

 第一节 散财结客欲安天下

 第二节 晋阳起兵世民展现谋略

 第三节 攻克西河郡挥兵指长安

 第四节 歼敌三万袭宋老生救父

 第五节 乘虚入关顺利攻陷朝都

第三章 建立大唐,秦王战功累累

 第一节 李渊称帝宏图天下霸业

 第二节 平定刘武周横扫千军

 第三节 大战王世充围困洛阳

 第四节 虎牢战役一战成名

第四章 玄武门之变,成就千古帝王

 第一节 祸根深种矛盾由来已久

 第二节 人心难测长兄暗害秦王

 第三节 随机应变血染玄武门

 第四节 李渊退位太宗安抚天下

创世篇

第一章 统一全国,奠定强国版图

 第一节 巧用妙计平定东突厥

 第二节 运筹帷幄平定薛延陀

 第三节 所向披靡平定吐谷浑

 第四节 再创辉煌平定西域诸国

 第五节 重大交流文成公主入藏

 第六节 以和为贵宽厚的民族政策

第二章 偃武修文,网罗天下人才

 第一节 以史为鉴君王明修己身

 第二节 求贤若渴精于选拔人才

 第三节 知人善用明相勇将辈出

 第四节 广开言路太宗以人为镜

第三章 以民为本,开创“贞观之治”

 第一节 休养生息发展以农为本

 第二节 爱民如子太宗严防蝗灾

 第三节 开垦荒地大力发展农桑

 第四节 轻徭薄赋减轻农业负担

 第五节 奖励婚嫁增加农业人口

 第六节 未雨绸缪储粮以赈灾民

 第七节 兴修水利防止自然灾害

守业篇

第一章 立章 建制,经纶天下

 第一节 改革制度确立三省六部

 第二节 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第三节 法字当先编修大唐律法

 第四节 府兵制度稳定兵农关系

 第五节 打击门阀重修《氏族志》

 第六节 严惩腐败打击犯法官员

第二章 以文治国,重振礼仪之邦

 第一节 十八学士大儒群集文学馆

 第二节 尊崇儒术再塑文明之都

 第三节 注释经书再创儒学辉煌

 第四节 盛修史书传播经典

 第五节 兴办学校发展国子监

 第六节 兼修礼乐以振君臣之礼

 第七节 抑佛崇道安定社会秩序

第三章 东宫之乱,太宗斟酌立储

 第一节 宠爱魏王筹划另立太子

 第二节 承乾谋反无奈废除储君

 第三节 权衡利弊东宫传予晋王

 第四节 教导嗣君作《帝范》以赐之

第四章 历史贡献以及后人评价

 第一节 公正仁爱一生勤政爱民

 第二节 后人总结以及历史评价

李世民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生于乱世,时势造就英雄

第一节 雀屏中选世民出生

汉亡以后,中华大地持续陷入列国纷争、豪强割据的状态,在各地不断征战的过程中,黎民百姓遭受了巨大的苦难。自建都洛阳的西晋亡国以后,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南方建立起自己的统治集团,由于国力有限,只能偏安江南一隅,东晋的建立并没有挽回晋朝的颓势,反倒是随着北方五胡入侵中原而江河日下,最终于公元420年被南朝宋武帝刘裕灭掉,永远地成为了历史里的一叶扁舟。此后,一直到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原以前,中国一直处于南北朝并立的状态,南朝有宋、齐、梁、陈四朝,北朝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朝。北方五个王朝的统治者或来自塞北的鲜卑族,或与鲜卑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北周可以说是和大唐王朝的建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北魏的统治者是鲜卑拓跋部的贵族,公元534年,分裂为东魏和西魏,此时,西魏的实际掌权者宇文泰带领一批将领多次与东魏作战,成为北周的实际创建者,而在这批南征北战的将领中,有两个人物非常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李渊的爷爷李虎和岳丈窦毅。李虎年少时风流倜傥,爱好骑射,有勇有谋,曾为西魏左仆射,被封为陇西郡公,与当时的明臣独孤信、宇文泰等并称为“八柱国”,后跟随宇文泰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后来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建立北周,李虎虽死,依然被列为开国第一功臣,封唐国公。而窦毅也是北周的开国功臣之一,他的妻子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阳公主,生下了一代贤后——窦氏。

窦氏出身显赫,她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据《旧唐书·高祖太穆皇后窦氏传》记载:“高祖太穆皇后窦氏,京兆始平人,隋定州总管、神武公毅之女也。后母,周武帝姊襄阳长公主。后生而发垂过颈,三岁与身齐。周武帝特爱重之,养于宫中。”由此可见,窦氏的身份是十分高贵的,有着那时候政治人士极为看重的皇族血统,并且刚出生时她的头发就已经长过颈项,三岁的时候头发就已经和她的身高一样长短了,是古代典型的长发美女。窦氏天生具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从小就受到父亲窦毅的极度宠爱,而她的舅舅也就是北周武帝,也对这个小外甥女非常喜欢,打小就接入宫中养着,因而窦氏从小就在深宫里接受着宫廷礼仪的教化,为其日后的贤良淑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此以后,窦氏便对宫中的各种权术斗争和尔虞我诈耳濡目染,皇宫中的各种势力斗争、各国局势风雨突变都在窦氏的成长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窦氏是一个十分聪慧的女子,在六七岁的时候就在舅舅和突厥公主夫妻关系的问题上语惊四座。北周建国前期,西魏为了巩固政权而娶了柔然公主为妻,后来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北周,北周武帝的妻子也是突厥的公主。但是由于北周武帝生性刚烈,而突厥公主本身有着胡人血统,又从小生在富贵之家,被其父娇生惯养,跟武帝的联姻也属于政治联姻,完全没什么感情基础,两下里闹起来,双方都抹不开面子。别看窦氏人小,头脑却是极为聪慧,她一直担心舅舅和这位突厥公主的关系,因而就劝说舅舅:“四边未静,突厥尚强,愿舅抑情抚慰,以苍生为念。但须突厥之助,则江南、关东不能为患矣。”北周武帝听了这番话着实一惊,没想到窦氏小小年纪,居然有如此见解!北周武帝立即采纳了窦氏的建议,从此以后好生对待他的“突厥夫人”,也以此杜绝了突厥之患,保住了政权的稳定。

随着年龄的增长,窦氏出落得更加美艳动人,是北周时期绝无仅有的才女加美女,不少王孙子弟踏破了门槛想要抱得美人归。可是窦毅却不想随便把窦氏给嫁出去,他说:“我的女儿相貌美艳,又学识不凡,怎能轻易嫁人!”可是再怎么不能轻易嫁出去,这女大不中留,终究要给窦氏寻个好人家。但是,不管是亲自登门还是托家里有地位的老父来说亲的提亲者,别说窦老爷子,就是窦氏自己也没一个看得上的。人未出,其美名已传遍天下,窦氏才貌双绝的名声在北周大地上算是传开了。  窦毅乃武将出身,因而对自己女婿的武功非常重视,所以他就心生一计,命人在屏风的中间画了两只孔雀,凡是来求婚的公子们,都需要参加“比武”,只要能用两只箭把孔雀的眼睛射中了,窦毅就把自己的宝贝女儿许配给他,结果“前后数十辈莫能中”。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后来的大唐开国皇帝李渊来了个“压轴出场”。却见高祖气定神笃,连射两箭,全部命中。窦毅大悦,立即将李渊招为乘龙快婿。史书关于此段虽没有过多记载,但是我们也可猜出一二,即便是“比武招亲”,窦毅也不可能将自己的女儿随便嫁给一个毫无政治地位的人,因而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李渊的家世背景。

在当时,很多贵族极看重政治联姻,这几乎成了从王室到贵族的一个约定俗成的传统,古有“飞上枝头做凤凰”,很多贵族子弟也抱着“飞上枝头做亲王”的念头。李渊的父亲李昞就是那位赫赫有名的唐国公李虎的儿子,而李晒虽没什么战功,也依然承袭了父亲的爵位,拜北周御中正大夫,后来他娶了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的女儿,而独孤氏含有鲜卑拓跋部落的血统,因而说起来,不管是李渊还是李世民,身体里都流’淌着北方游牧民族的血液。胡人本身就长得轮廓分明、骨骼硬朗,带有漠北特有的豪气和刚强,加之李渊打小就善骑射,练得一身的好功夫,因而李渊不论从相貌上、武艺上,还是家世背景上,都是百里挑一的好男儿,也难怪窦毅会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而对于李渊来说,赢得这门好亲事,也绝对是件名利双收的好事,这对于巩固李家的富贵地位是非常有帮助的。

自古以来,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有一个贤惠的女人,窦氏知书达理,深谙世情,是个不可多得的奇女子,史书上记载:“窦氏聪明能干,善于书法,工为篇章规诫,文有雅体。”若托生于现代,那绝对是雷厉风行的女强人,只可惜生在古代,只能默默地做男人背后的贤内助了,即便如此,窦氏的贤德和谋略也令古今人士极为敬仰。  P2-4

序言

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唐太宗李世民治理下的“贞观之治”带来的强盛是中国任何一个王朝都无法比拟的。

由于唐朝当时在世界上的地位极高,加上中国的使者和商人也出现在亚洲各国,所以外国人便将中国人统称为“唐家子”,现在有的西方人仍然称呼中国人为“唐人”。

贞观时期,经济发达和边境稳定为中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唐朝的外交和政治经济一样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亚洲、非洲许多国家的使臣、留学生和艺人、僧侣都来到唐朝,来到长安,使长安成了当时世界性的都城。为管理对外交往,唐朝政府还专门设鸿胪寺,负责接待工作。当时和唐朝交往密切的国家有七十多个。大批外国人的到来,给唐朝注入了许多新鲜的文化内容,如佛教、伊斯兰教。还有许多植物也传了进来,如菠菜、胡椒、郁金香等。

在这一时期,唐朝的先进文化也在向外传播,特别是对亚洲的影响尤其巨大。中国的瓷器、纸张、茶叶和丝绸运往波斯,再传到欧洲。“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便是在这个时期传到了阿拉伯和印度,又通过阿拉伯传到了欧洲和非洲,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亚洲,唐朝文化对朝鲜和日本的影响最深。在631年(贞观五年)日本向唐朝派出了第一批遣唐使。到了645年(贞观十九年),日本开始了著名的大化改新,几乎是全面地学习唐朝文化,甚至是照搬过去直接用,如唐朝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日本很快建立了封建的国家制度。这些制度一直延续到了19世纪的“明治维新”。

贞观王朝时期,社会秩序好得令人难以置信,全国判处死刑的囚犯只有二十九人。632年(贞观六年),死刑犯增至二百九十人。这一年的岁末,李世民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明年秋天再回来就死(古时秋天行刑)。次年九月,二百九十个囚犯全部回还,无一逃亡。那时的中国政治修明,官吏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不公平的现象少之又少,国人心中没有多少怨气。丰衣足食的人不会为生存铤而走险,心气平和的人也不易走极揣,因此犯罪的概率也就低之又低。

贞观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贪污的王朝,这也许是李世民最最值得称道的政绩。在李世民统治下的中国,皇帝率先垂范,官员一心为公,吏佐各安本分,滥用职权和贪污渎职的现象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尤为可贵的是,李世民并没有用残酷的刑罚来警告贪污,主要是以身示范和制定一套尽可能科学的政治体制来预防贪污。在一个精明自律的统治者面前,官吏贪污的动机很小,贪官污吏也不容易找到藏身之地。

这位伟大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他不仅仅是在治理天下上取得了令世人瞠目结舌的成就,回顾他的青年时代,我们更要诧异他那杰出的军事才能。在年仅二十多岁的青年时代,在不到十年的军旅生涯中,他就几乎仅凭一己之力结束了隋朝末年天下动荡的状态,他几乎仅凭一己之力就击败了瓦岗寨李密、王世充、窦建德、刘武周等赫赫有名的军事人物,从而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强盛、最伟大的一个王朝。

他是如何取得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的呢?

本书将为广大读者再现一个历史上真真实实、详尽可信的唐太宗李世民的传奇人生,揭秘他如何成长,如何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家、军事家,如何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如何消灭各地割据势力,并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容许百姓休养生息,使得国泰民安。

书评(媒体评论)

“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杜甫

“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司马光

“欲安邦定国者,必悉唐宗兵法。”

——成吉思汗

“惟唐太宗皇帝英姿盖世,武定四方,贞观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朱元璋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

——毛泽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2: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