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悲观主义的花朵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廖一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爱到深处,你无法不成为一个悲观主义者。

我们是永恒的失恋者,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必将失去。

我也知道我终将老去,没人能阻止这件事的发生,你的爱情也不能。

廖一梅的剧作《琥珀》、《恋爱的犀牛》被誉为“年轻一代的爱情圣经。”在 廖一梅所著的《悲观主义的花朵》的每一页,你都可以感到爱情像玻璃一样刺穿自己。

内容推荐

廖一梅所著的《悲观主义的花朵》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长篇小说,《悲观主义的花朵》出版后便被《文汇报》书评版称为年度最好的小说。可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对读。此次再版恢复了当年被删节的部分。  为爱而生,很多人这样标榜自己,为爱而生?不,我不为爱而生,爱是我躲之不及的怪物,是人生对我抛出的媚眼,顾盼有情中生出的一点眷恋,是这世界将你抽空、打倒,使你放弃尊严的唯一利器。别大言不惭地谈论为爱而生吧。  我们一生中总要遭遇到离开心爱人的痛苦,那可能是分手,也可能是死亡,对此即使我们早有准备也无力承当。人类唯一应该接受的教育就是如何面对这种痛苦,但是从来没有人教给过我,我们都是独个地默默忍受,默默摸索,默默绝望。

试读章节

跟卡莉娜的观点一样,我倾向认为我们最爱的人是给我们痛苦最多的人。这是一种难得的天生禀赋,一种张弛有度的高技巧能力,因为太多的甜蜜让人厌倦,太多的痛苦又引不起兴趣,能使我们保持在这个欲罢不能的痛点上的人,我们会爱他最久。

爱眉说这是土星对我的坏影响——认为爱情是件哀伤的事是魔羯座的怪癖。

我生在冬天,太阳落在由土星统治的魔羯座。土星是阴性的、否定的星体,以不可动摇的绝对意志控制着它的王国。“像北方的冬天一样冷酷无情。”我们分手的时候,徐晨这样形容我。

冷酷无情是魔羯座的恶劣名声。

徐晨是我大学时的恋人,我们的故事就情节上来讲没什么好说,它和其他的青春故事同出一辙,当然所有的此类故事都同出一辙——相爱和甜蜜,伤害和痛苦,还有分手。我们有过最纯洁甜蜜的时光,而后的互相伤害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从而都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敢说,我们在相互伤害中达到的理解,比我们相亲相爱时要多得多。

后来凭着魔羯座一丝不苟、拒绝托辞的态度,我试图回忆起我们之间的本质冲突。我得说,的确是本质的冲突,而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举例子说吧。

在我们相亲相爱的日子里有一个周末,我们约定在天坛门口见面,约会是四天前定的,那时候电话和呼机还不普及。

到了那一天,俗话说的:天有不测风云。外面狂风大作,暴雨突降,我躺在床上发着高烧,于是让同学打电话到他宿舍的门房,留言说约会取消。但是,他还是去了。他在暴雨中等待,希望我如约前往,朦胧的雨雾中,他看见我裹着雨衣坐在大门前的石头台阶上瑟瑟发抖,雨水顺着头发流了满脸,脸色苍白如纸,他跑过来把我抱在怀里,我向他微笑,滚烫的身体在他的手指下颤抖,然后就昏了过去……

——故事的后半部分没有发生,因为当时我正躺在宿舍的被窝里。这个景象是徐晨在给我的信中描述的,他告诉我这才是他梦想的恋人。我知道如果我能在这个故事里死掉就更完美了,他会爱我一生一世,为我写下无数感人肺腑的诗篇。我居然在能够成就这种美丽的时候躺在被窝里,让他大为失望。

徐晨是个不可救药的梦想家。他绝不是分不清臆造的生活和现实之间的分歧,而是毫不犹豫地坚持现实是虚幻的,而且必须向他的头脑中的生活妥协。

你爱一个人,或者讨厌一个人可能是因为同样的事。

就像我。

说起来,年轻真是无助,我和徐晨在完全没有经验、也没有能力的时候接触到了我们所不能掌握、无法理解的东西,唯一能够帮助我们的只有本能。我的本能是离开他。  “我深深爱着的人,你得坚强,你得承受我能想象出的最大的苦难,你将会跟我一同死去。”——十九岁的疯狂的徐晨。

分手是他提出的,让他惊讶的是我同意了。于是他要求和好,我拒绝,再要求,再拒绝。在这一点上,我同意他的看法,我是个冷酷无情的人。他在以后的一年时间里,尝试了各种办法让我回头,他在我面前沉默地坐着,手里点着一支烟。他说: “以前一直不懂人怎么会依赖于一支烟,现在明白了——在一个人感到孤单、痛苦的时候,手指上那一点点火光,很暖。”

他就让那火光一直亮着,一直到现在他依然是个烟鬼。

那时他痛苦伤感的样子完全难以让我动心,我从中嗅出了某种故作姿态、矫揉造作的气息,不快地察觉到他对自己那副痛苦的样子十分着迷。我曾试图使他注意到这个,笨拙地向他说起先天诗意和后天诗意的差别,我说后天诗意就是人类所谓那些:“今天的月亮真美”之类世俗准则化的诗意。

……

page08~10

序言

照片是在当年中央戏剧学院的排练场拍的,后景堆放着每个学戏剧的学生都熟知的简易景片,照片上的两个人并排站着,年轻,神情严肃,酷的可以。孟京辉的脸是我熟悉的,而我自己的却很陌生。

这张二十年前我和孟京辉的照片,被一个以怀旧为人生爱好的哥们放上了他的微博,尽管并未指名道姓,还是引起了一些围观和各种感喟。这哥们是我大学的学弟,也是唯一跟我合作过的编剧,而这张照片,据说是他哥哥将他长春老家偶然发现的一卷老底片冲洗出来,连他自己也忘了还有这么一卷胶卷。

尽管一直被认为少有改变,照片上那个目光迷离的圆脸少女跟我的关系仍然难以确定。其实,人最不熟悉的一张脸就是自己的,我们很少能以旁观的角度观察自己,对自己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不熟悉。多年来,我一直不肯看自己的电视采访,不想知道自己面对公众时的样子,而别人对我的描述也常常让我惊诧不已,很难认真对待。

对我而言,一个作家所有的尝试和努力,不外是试图弄清自己的样子和世界的样子。这个样子当然不仅是外貌和景观,而是心灵的图像和宇宙的本质。我所有的写作都源于这个企图,《悲观主义的花朵》也是如此,它萌生于内心的孤独和巨大困惑。看到和听到许多读者的反馈,知道很多人把这本小说当成我的自传。毋庸质疑,这本书是我的自传,准确地说是我的精神自传。

在一次见面会上,有观众问我是否曾经失恋?否则怎么能把细微难诉之心写得那样准确?答案是肯定的,不是曾经失恋,而是我一直在失恋。我们是永恒的失恋者,我们有着永恒的失恋者的灵魂,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必将失去。

《悲花》写于十年前,一如我处事的贯常风格,因为满腹无法言说,令我羞愧的柔情爱意,只肯以冷静示人,拿一把小刀,将自己抽筋剔骨,将男女之爱抽筋剔骨。因此,我看见了人类那深不见底的心,多少爱意都不能填满的心。是的,我们是这样卑微的人类,有过很多神驰想往的幸福时刻,却从未满足。我们每个人都是深不见底的深渊,没有哪位神祗给予的东西能令我们获得永恒的幸福。这是《悲花》的开篇,也是结局。

写作断续历时一年,中间曾因整日对着电脑一动不动导致颈椎病发作,一个月拿不起筷子。在全书校对完毕,下厂付印的时候,我怀了孕。以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缘起的观点,我认为《悲花》对我的意义非同寻常,它承载了我身体里那些难以承载的东西,代我寻求答案,为新生命腾出空间。

曾经说过,悲观主义不是情绪,更不是情调,而是对世界的基本认知,正因为有了悲观这碗酒垫底,我才得以更偏执,更努力,更有勇气,我清楚地知道我们不可能失去更多,除了经历我们也无从获得。

关于这本书,关于我跟自我的厮打,对生命的较真,我觉得可以用一个科学家的话概括:“我没有失败,我已经发现了一万种无效的办法。”与说此话的发明家爱迪生略有不同,我是个对生命本身进行无数次尝试的人。对于爱,对于自我,对于生活,我不曾退缩,已经发现了一万种无效的办法,“所谓死亡的恐惧,情欲的动荡,生活的苦恼,人生的烦闷,存在的空虚,所有这些情感内容,都需要一个人类个体独自面对。”你们也一定在这条路上,这是一个好消息。

这些是为看过这本书的读者而写的,所以本该是后记。而不是序言。但这次再版的《悲观主义的花朵》是十年纪念版,所以就将它作为序言吧。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在这本书中和我一起经历那些不安迷惑的日子,柔睛似水的日子,痛不欲生的日子,体会幽微难解的心绪,感同身受或者心生感慨,无论哪一种。我想说的是。如果说我有所改变,是我终于接受了一些浅显的事实——比如有些人先于我出生。比如坐下来慢慢吃一个石榴是可以的。比如痛苦从来不能证明爱。因为难以表达或无以度量,我一直倾向用痛苦来确定爱的存在,将爱视为与痛苦共生的花朵。不是这样的,爱是爱,痛苦就是痛苦本身。

我从未像现在这样,怀有深深的爱意和怜惜,而不是痛苦,并坚信我们的不安,期待和恐惧并非永无尽头。必须承认,我曾是纠结人中最纠结的一个,拧巴人中最拧巴的一个,怎么难受怎么想,怎么麻烦怎么干,我以前半生的所有力气钻进自我的迷宫,终于将自己逼进铜墙铁壁的死胡同。我的人生如同一根皮筋,一路直拧上升,拧到不能再拧之时,忽然,风吹云散,皮筋崩开,一路松缓下来,松坦而去,从此一马平川,隐隐望见无限之处。这就是我所说的,在死胡同的尽头,窥见另一维度的天空之门。

十年前,在这本书中我对自己的人生做了预言,如我所愿,它正在到来。“我会变得坚定,坦然,而且安详,而你将不再爱我,我可以自由地老去,我将脱离你的目光,从岁月的侵蚀中获得自由。”

我们本来就是自由的。

2013年5月初夏

容易萌生爱情的季节,《悲观主义的花朵》中的故事发生于5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3:4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