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农村土地问题立法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作者 陈小君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第一篇 实证调研 1

中国十省调查总报告 3

 一、前言 3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4

 三、调查结论 24

中国十省研究总报告 28

 一、导言 28

 二、农地立法构建的价值目标与功能模式 38

 三、农地权利体系的梳理与整合 42

 四、农地权利的运行机理 56

 五、农地权利救济 72

 六、结语:研究任务与目标 76

中国四省调研总报告 79

 一、前言 79

 二、对调研数据及访谈笔录的分析解读 80

 三、调研结论对立法或法制影响的基本认知 93

第二篇 域外考察 97

海峡两岸农地物权变迁:在政府干预和市场支配之间的摆荡 99

 一、引言 99

 二、中国台湾农地物权变迁:从一田两主到单一所有 100

 三、中国大陆农村土地物权变迁:以集体所有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例 116

 四、结语 133

欧盟农地制度现代化:权利保障及其启示 135

 一、以农地改革为前提的欧盟国家的农业现代化 135

 二、现代欧盟国家中农地与农业企业的关系 137

 三、欧盟的农业法律政策 140

 四、农地租赁与流转 145

 五、农地征收 150

 六、欧盟农地制度对中国农地立法的启示 153

阿根廷农牧业法制化:土地的利用、收益和开发的私权构造 158

 一、引言 158

 二、农地租赁合同 158

 三、主要义务 160

 四、农业租佃合同(或农地利益分成合同) 161

 五、附带性的收成合同 162

 六、用益权 162

 七、农牧业信托:融资之选择 162

 八、土地的保护 163

第三篇 理论研究 165

集体土地所有权:从公权主导到私权实现 167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法律性质反思 167

 二、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现实困境 169

 三、集体土地所有权之制度缺失根源 172

 四、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的宏观思路 174

 五、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民法构造 179

 六、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实现 184

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从行政管理手段到物权的公示公信 186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设立模式的立法选择 186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的完善 189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多元及其立法完善 191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 191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与出租 194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 196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 198

 五、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 201

 六、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 204

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整:理论与现实的冲突及其协调 207

 一、承包地调整的情况分析 207

 二、对承包期内替代承包地调整的各种可能的方案和途径的分析 208

 三、承包期内承包地的适当调整 209

 四、承包期内禁止调整承包地的原因分析 210

 五、承包期内土地承包经营权适当调整制度的建立 211

 六、结语 213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规范解析、实践挑战与立法回应 214

 一、“宅基地”及其现行法律规定由来考 214

 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法律规范解读 215

 三、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在社会实践中面临的挑战 220

 四、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立法完善的宏观思考 224

乡村地役权的现代发展:域外法制与中国的现实 231

 一、乡村地役权之理论基础:以地役权基本原理为中心 231

 二、比较法上的乡村地役权:对大陆法系与社会主义法系的考察 234

 三、乡村地役权在我国:立法、理论与实践 239

 四、乡村地役权发展的中国语境之一:社会主义体制 240

 五、乡村地役权发展的中国语境之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42

 六、乡村地役权在我国的发展与完善:代结论 244

自留地、自留山使用权:历史回顾与立法前瞻 245

 一、自留地、自留山制度的形成概况 245

 二、自留地、自留山制度的历史沿革 247

 三、自留地、自留山制度的功能演变 252

 四、保留自留地、自留山制度的依据和积极意义 253

 五、自留地、自留山政策性特征的归纳及法律化构造 256

农地发展权:理论基础与制度创建 262

 一、农地发展权的界定 262

 二、农地发展权的性质 263

 三、农地发展权的归属 264

 四、农地发展权的实现 266

 五、结语 266

土地征收:现实困境与破解之道 268

 一、当前土地征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实质 268

 二、征收问题产生的原因 270

 三、治理我国土地征收中顽疾之法律对策 276

农地权利救济:从实践解读到制度证成 285

 一、农村地权纠纷救济制度的分析框架 285

 二、农村地权纠纷救济制度在纠纷解决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89

 三、对农村地权纠纷救济的检讨及其解决路径 293

妇女农地权利保护:’陛别视角下的法制保障 298

 一、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行使与救济之实证研析 298

 二、当下农村妇女承包经营权受损之制度成因 301

 三、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法律制度良性运作之路径 303

农地社会保障:功能实现及其制度配套 306

 一、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306

 二、农地社会保障功能实现的立法完善 308

 三、农地社会保障功能的局限与新型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310

 四、我国农村新型社会保障的现状 311

 五、农民土地保障与新型农民社会保障的配套 313

第四篇 立法文本 317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法条 319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法条 326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整法条 337

 四、宅基地使用权法条 341

 五、地役权法条 354

 六、自留地、自留山使用权法条 364

 七、土地征收法条 370

 八、农地社会保障法条 376

 九、农地发展权法条 380

附件 383

 “中国农村土地问题立法研究”课题调查问卷样本(第一轮) 385

 “中国农村土地问题立法研究”课题访谈提纲样本(第一轮) 394

 “中国农村土地问题立法研究”课题调查问卷样本(第二轮) 396

 “中国农村土地问题立法研究”课题访谈提纲样本(第二轮)402

附录403

参考文献448

后记 473

内容推荐

农村土地问题立法研究”课题组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背景,对中国10省次39县次116乡次226村次2300个农户进行了两轮大规模农地实地调研,沿袭解释论到立法论的理论路径,通过实证研究、体系研究和价值研究的分析方法,依次从实证调研、域外考察、理论研究和立法文本四个层面对农村土地立法问题作了科学、系统的研究,形成了这一最终结项成果。陈小君等编著的《农村土地问题立法研究》共分四篇。

第一篇为“实证调研”,由3篇调研报告组成。

课题组以2007~2008年第一轮大规模调研为基础,撰写了系统的十省调查总报告。以此为基础,我们通过构建农地立法的价值目标与功能模式,梳理和整合农地权利体系,剖析农地权利的运行机理和解读农地权利救济制度,撰写了中国十省研究总报告。考虑到2006年农业税的取消、2007年《物权法》的颁行以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地相关问题的巨大影响,我们通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和自留地、自留山使用权状况的分析,以及集体经济组织壮大途径和方式的分析,形成了以2009年第二轮调研为基础的中国四省调研总报告。

第二篇为“域外考察”,由3篇比较法研究报告组成,以期通过比较法研究,借鉴其成果经验,为我国农地立法研究提供比较法上的素材。

首先,在欧盟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考察欧盟农地制度,揭示对中国农地立法的启示。其次,以海峡两岸农地物权变迁为线索,总结出在这一变迁过程中政府干预与市场配置资源不同组作用的规律。最后,以拉丁美洲国家阿根廷为例,从农地利用、收益和开发的私权构造视角,描述了阿根廷农牧业的法制化途径。

第三篇为“理论研究”,是由12篇组成的一个体系性整体,依次从12个方面对我国农村土地相关制度做了深入研究。

第一,课题组通过对集体土地所有权问题予以法律性质反思,寻找其现实困境和制度缺失根源,以展开其宏观改革思路,对其进行民法构造,最终寻求集体土地所有权得以实现的路径。第二,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立模式,对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予以完善。第三,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转包、互换等予以规范,完善我国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第四,通过厘清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整情况、调整的可替代方案、适当调整和禁止调整的原因后,提出了在承包期内土地承包经营权适当调整的制度方案。第五,以现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规范解析和其在实践中的挑战为切入点,宏观思考其制度立法的完善。第六,针对乡村地役权问题,分别从理论基础、比较法考察、我国立法理论与实践等方面进行分析,借以剖析乡村地役权发展的中国语境,以此发展和完善我国的乡村地役权制度。第七,针对自留地、自留山使用权问题,首先进行历史回顾,揭示其制度形成过程及功能演变,以此分析保留自留地、自留山制度的依据和积极意义,再对其政策予以归纳和法律化构造。第八,针对农地发展权问题,则从其权利界定、性质和归属予以分析,提炼其理论基础并对农地发展权的实现进行制度创建。第九,从分析当前土地征收中存在的问题和法律实质出发,进一步深入挖掘征收问题产生的原因,拟提出治理我国土地征收中顽疾的法律对策。第十,在对农村地权纠纷的基础予以考察后,形成主要以实体法和程序法为线索的制度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剖析各种救济制度在纠纷解决中存在的问题,来检讨目前的农村地权纠纷救济制度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第十一,从性别视角的基本判断认知入手,对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行使与救济予以实证研析,分析当下农村妇女承包经营权受损的制度成因,进而提出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法律制度良性运作的路径。第十二,在提出农地社会保障功能及其实现建议的同时,阐述我国农村新型社会保障的现状,进而兼及与新型农村社会保障的配套建设。

第四篇为“立法文本”。以上述农村土地问题的相关实证调研、域外考察和理论研究为基础,《农村土地问题立法研究》从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整、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自留地、自留山使用权、农地发展权、农地征收和农地社会保障等方面,围绕未来《民法典》特别是已颁布实施的《物权法》,拟定出符合我国农村实际、具有操作性的立法文本。

编辑推荐

农村土地问题立法研究”课题组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背景,对中国10省次39县次116乡次226村次2300个农户进行了两轮大规模农地实地调研,沿袭解释论到立法论的理论路径,通过实证研究、体系研究和价值研究的分析方法,依次从实证调研、域外考察、理论研究和立法文本四个层面对农村土地立法问题作了科学、系统的研究,形成了这一最终结项成果。陈小君等编著的《农村土地问题立法研究》共分四篇。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0: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