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不确定性与法治——从比较法哲学的角度看》由邱昭继著,作者对法律的不确定性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长期的思考,广泛地阅读了相关资料,详细地探索了其来龙去脉,深入地剖析了有关的理论和观点,故尔写出了这一资料丰富、观点精道的论著。该论著的显著特点是有史有论,论从史出,而且从发展的角度来观察法律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这一问题的争论过程,揭示了实践在检验真理中的作用。
丛书总序
序言
导论
第一节 法律的不确定性的涵义
第二节 法律的不确定性的类型
第三节 法律的不确定性与确实性
第四节 法律的不确定性与自主性
第五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的法律的确定性观念与法治
第一节 培根与库克
第二节 洛克与孟德斯鸠
第三节 贝卡里亚
第四节 布莱克斯通
第二章 自由法运动与法律的不确定性问题的缘起
第一节 自由法运动兴起的背景
第二节 埃利希的“活法”理论
第三节 康特洛维茨的“自由法”观念
第三章 法律实用主义与法律不确定性的滥觞
第一节 霍姆斯的法律预测论
第二节 杜威的法律逻辑观
第三节 法律现实主义论法律的不确定性
第四章 哈特派法律实证主义的中间道路
第一节 语言的开放结构
第二节 哈特的语义理论
第三节 对形式主义的抨击
第四节 法律漏洞与自由裁量权
第五节 富勒和莱昂斯的批评
第五章 德沃金派法律解释主义的正确答案论题
第一节 正确答案论题的涵义
第二节 法律原则与正确答案
第三节 疑难案件
第四节 外在怀疑论与内在怀疑论
第五节 最佳的建构性解释
第六章 左翼法律理论对法律确定性和法治的批判与解构
第一节 批判法律理论的不确定性论题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批判
第三节 后现代法学对法律确定性的解构
第七章 形而上学实在论的强式法律确定性主张
第一节 克里普克一普特南的指称理论
第二节 摩尔的形而上学实在论
第三节 布林克与斯塔罗普洛斯
第四节 比克斯的批评
第八章 法律论证理论对法律确定性的重构
第一节 法律确定性和法治的商谈理论
第二节 阿列克西论法律的确实性与合理性
第三节 法律中的可辩驳推理
第九章 语言的性质与法律的不确定性
第一节 法律与语言的一般关系
第二节 模糊性与歧义
第三节 不完全性与不可通约性
第四节 家族相似性与争议性
第五节 语义怀疑论与翻译的不确定性
第十章 法律的不确定性与法治的可能性
第一节 法律的不确定性与客观性和合法性
第二节 法律的不确定性与可预测性
第三节 法律的不确定性与法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