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期而遇的诗意》作者刘荒田的文字朴实无华,颇有新意,形象地为读者展现了中国侨乡的文化遗产,真实记录旅美华人的生存状态,巧妙地规避掉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文化的碰撞处,出奇制胜,开创了散文写作的新天地。
《不期而遇的诗意》是他多年散文的合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不期而遇的诗意/学生热捧的当代名家散文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刘荒田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不期而遇的诗意》作者刘荒田的文字朴实无华,颇有新意,形象地为读者展现了中国侨乡的文化遗产,真实记录旅美华人的生存状态,巧妙地规避掉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文化的碰撞处,出奇制胜,开创了散文写作的新天地。 《不期而遇的诗意》是他多年散文的合集。 内容推荐 《不期而遇的诗意》是集中一篇散文的题目,“诗意”是作者刘荒田追求的境界。从40多年前在家乡当知青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为散文和随笔写作打下了基础。 《不期而遇的诗意》形象地为读者展现了中国侨乡的文化遗产,真实记录旅美华人的生存状态,巧妙地规避掉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文化的碰撞处,出奇制胜,开创了散文写作的新天地。 目录 第一辑 人生感悟 不知足,也幸福 人间有诗 化学与物理学 什么是你的“至乐” 梁朝伟“生活体”的山寨版 “捆绑式”人生 “搔痒”说 从一道考题说开去 “光阴似箭”礼赞 内华达高原行(三帖) 手机危机 时间(二题) 如何避免辉煌 铃声 落花的坐姿 人是路走出来的 提着鸟遛鸟笼 弄脏自己的手 得理饶人 “生命”与“生活” 这一朵蒲公英 履历表之外 “第一时间” 身体是灵魂的“囚窗” 巴士社交 目迎·目送 人心的风景 当科长沦为处长 视线之内 家的灯光 约 西西弗斯的幸福 聪明与智慧 同情心 秋之三色 为快乐制造理由 拒绝红包的孩子 柴之恋 炊烟 春在太阳谷 那个瞬间 悲欣交集 胆大包天的鸟 持杖而舞 车里人生 十字架的加法 临睡前的母亲 第二辑 日常记事 这个午后和历史无关 人生铺垫 “回来”散记 第1800号“部落” 人生不相见 我的格利大道 不期而遇的诗意 父亲的“家” 相见时难 书卷故人 两个6月13日 我的臼齿,我的父亲 背影 “剥笋”闲话 秋风稻浪 老屋檐下燕窠 纽约闻笛 试读章节 今年初,香港明星梁朝伟喂鸽子喂出了网络爆红的“生活体”:“梁朝伟有时闲着闷了,会临时中午去机场,随便赶上哪班就搭上哪班机,比如飞到伦敦,独自蹲在广场上喂一下午鸽子,不发一语,当晚再飞回香港,当没事发生过,突然觉得这才叫生活。”这一段“听说”,真假不论,但贴在以“不爱说话”闻名,即“闷”(也就是“酷”)为品牌的伟仔身上,堪称传神写照。对此,他本人部分地承认,但说不是去伦敦,而是去纽约,也没喂鸽子。 伟仔的“生活体”主旨是“从心出发”,也就是我们每年岁暮必诚惶诚恐地贴出但从来没有实现过的“万事如意”。潇洒之极,谁不羡慕?看,我们的伟仔没片可拍,太太又不在身边,一个人无聊,灵机一动,便往口袋塞下现钞和万通卡,叫一辆的士,开到赤鱲角机场,靠近商业舱专柜,懒洋洋地问:“有没有去纽约(按:不飞伦敦,依伟仔的最新说法作出更正)的?越快越好。”小姐敏捷地查看电脑,说:“有,一个小时后起飞。”那好,上天去了。可拉成床的座位不但舒适,而且有专人侍候吃喝,两杯香槟,三杯伏特加,一份包括前菜、沙拉、牛排加龙虾、甜点的高级西餐。一觉酣眠,醒来不久,纽约曼哈顿的轮廓隐隐可见。从肯尼迪机场走出(须戴蛤蟆镜隐瞒真面目,以免被中国人认出,导致围观),打的去哈德逊河边。玩腻了,便打道回府。这般快捷的来回,去掉喂鸽子一情节,便近于“原机遣返”。当然,二者虽在时间上相近,但待遇差异一如云泥,后者是拿来对付偷渡客或不受欢迎者的。 伟仔的“生活体”,率性,低调,自然,悄悄来去,不以轰动效应为诉求,所以格外获得普通人的喜欢。但我们只能过屠门而大嚼,实行是不可能的。因为缺乏三大条件,一日钱,论机票,数最后一刻登机的最昂贵,又不是经济舱,纽约来回,一万美元肯定说少了。美国的普通白领,以年薪6万美元算,税后为4万,多少开销靠它?中国的富豪级和贪官当别论。可是,这类人,并非网上“生活体”的实践者,有这个钱,他们大半拿来投资或者买欧美名牌,不玩伟仔那一套。二日时间,心一动就去机场,时间必须完全由你支配才行,你连周末都不属于自己呢!三日心情,我们压根儿没这心理准备。多少消遣,不坐越洋航班来回就可享到,犯得着吗? 那么,我们的非伟仔版“生活体”该怎么写?网上已有若干填空式山寨版,诸如:独自看天空,看波光粼粼的河水;开车上三环路,看半天前车的车牌;网上购物,订购几款名牌,最后取消;去健身房运动;装病去医院挂号;在家看《清官秘史》,独自穿越历史,进清官和皇帝谈情说爱;还有一位自称“郭德纲”,进三里湾,随便进一处大使馆,弄个签证。这些千奇百怪的造句,都有一个相同的尾声:回去,“当没事发生过”。我也凑个热闹,献出一个以“逛街”为关键词的山寨版。 逛街谁不会?但以下几条:从心出发,什么时候逛,怎样逛,都没有限制,逛完了,一个购物袋也没提回来,哪个购物卡也没用过,没违背“没事发生过”的规则,都一一实施,才能逛出与众不同的“意思”来。 “意思”不难制造,我在清人丁柔克的笔记读到一封信,里面有一段:“去年八月中,天气甚好。我常到街上走走,见街上之物,无一物不好,无一物家中无用。唯皮刀一把,无甚用处。然今日细细想之,亦可在水瓢里切菜。”信是丁柔克抄一位上京办事的小官的,加上“拙劣”的恶评,好在,雅人之所嫌,往往是俗人之所好。我要把“常到街上走走”标为不错的“生活体”,它好就好在世俗趣味。一个市集,就是大千世界的缩影。店铺,摊子,商品,叫卖,讨价还价,食物的味道,汽油味,鸡鸭和猪的喧哗,密集的欲望在碰撞,攻防的权谋在施展,还有行人的衣着、表情、举动,你一一加以品味,岂有烦闷之理? 如果你对这些都没兴趣,跟在兴致勃勃的太太后面,不住打呵欠,那么,你更要从这封信借鉴一种“逛”法。那就是:以“功利主义”武装头脑,带着这样的问题“丈量”招牌下的琳琅满目、灯红酒绿,哪件商品对我有用?这乃是刺激不爱血拼一族的有效单方。多数男人视不带目的的逛街为苦差,其实,这是没动脑筋的缘故,人家连罕见的“皮刀”,最后也想起用处来:“在水瓢里切菜”。你尽管对号入座,把家里缺的,落伍的,没勇气摆在客厅的,一一和街上的商品挂钩,从而逛出别样的兴头来。看到一副日式屏风,你思量把它放在客厅,该多一重景深。别致的紫砂壶,即使家里已有一套,何妨揣想另一方案,置于鸡翅木多宝格的下层。电钻、锤子、螺丝一批系列,不会摆弄,装样子或请到访的朋友帮忙修理家电,都该有一套;创可贴、保济丸、王老吉,没病也不妨趁减价购进,以备不时之需。看到花木市场的花草,计划把小阳台布置为迷尔花园…… 当然,“想”就行,不必实行。所谓“生活体”,讲究的是从实打实的日子找到快乐。快乐不必来自千里迢迢地飞到外国喂鸽子,通过既方便又惠而不费的逛街获得,论操作性,不知高多少倍。所谓“不图打鱼,只图混水”,你连购物也不必,在街上走得兴致勃勃,不知老之将至,目的就达到了。P12-14 序言 马克·吐温说过“最寒冷的冬天是旧金山的夏天”。眼下是2012年6月底,全美各地的电视台竞相报道热浪侵袭,我在旧金山的居所由于靠近太平洋,却清凉如秋,晨昏雾气弥漫,有时阴冷难耐。即将到来的7月5日,是美国国庆节,这个到处放烟花的节日,于我具有特殊的意义——移民来此,恰好32年。1980年7月5日,和家小走出旧金山国际机场的海关时,我32岁。如今翻了一番。当然,在美国的32年,须稍打折扣,比如,去年我退休以后,回国居住了大半年。以后,只要条件允许,我仍旧回去长住。于是,有了两种“回来”——从落地生根的新大陆到出生和成长的母国,固然是被乡愁诗人吟咏了千百年的“还乡”;飞离故土,重新站在瓦蓝的天空下,掏出钥匙打开熟悉的大门,充满心头的是“到家”的踏实。 大体而言,我的人生具有对称的两半:一半中国人,一半美国人;一半中文,一半英语。自然,无法做出精确的量化,可以肯定的仅仅是:经过这么长久的异化(即夷化)之后,论思维方式、心理状态和价值观念,再也不是和国内同胞完全相同的人。我一向以“假洋鬼子”自嘲,这“假”是命定的,然而,逆命题“真中国人”也不成立,我无非是“不中不西,亦土亦洋”的杂烩式人物。像我这一类年深月久的移民,手段高超的到“东西通吃”的段数;至于我,则多半处于“进退两难”之中。到了晚年,唯一引为骄傲的是:无论在故土还是在异国,都不复感到失重。在两个社会,两种语言之间摆荡,灵魂的平衡由对生命的信心维系着。去年冬天,告别定居的古城,街巷涨起紫荆花潮,我赞叹且低回;回到旧金山的家,门旁的茶树孕满碧玉般的蓓蕾,我为了它的多情而感动。 斯人而有斯文,我的作品,是一个极为普通的中国大陆新移民日常的脚印,观察的记载,感情的曲线,思考的轨迹。由于侨居的年月较长,在底层谋生,故能摆脱游记式、鸟瞰式、学院式文字的浮泛。又因为,在海外从事写作的第一个10年,致力于摆脱业已化入潜意识的、对“专政”的恐惧,清除沦肌浃髓的“文革”遗毒,诸如“阶级斗争”的教条、对普遍人性的否定,故能一步步走到“纵笔所至不捡束”。过了56岁,即到比鲁迅先生老的年纪,还反思这位在我年轻时予以最大影响的文学巨人,加诸心灵的负面元素,诸如思想的偏激和剖析的粗疏,努力使书写靠近普世价值。返顾所来路,前一半,改革开放之前的祖国以苦难和限制炼就我“走出去”的渴望;后一半,以文化多元为特征的旅游名城旧金山,首先把我造成俯仰不愧的劳动者、思考者,然后把我造成不须听命于任何外部力量(包括权力和金钱)的独立写作者。 还想就书名作点解释,《不期而遇的诗意》是集中一篇散文的题目,“诗意”是我追求的境界。从40多年前在家乡当知青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我写新诗写了30年,虽无可观的成绩,但这样的训练,为散文和随笔写作打下了基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