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菡子来信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阮波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阮波编写的《菡子来信》是阮波在去年骨折後整理故人书信时汇集成书的。书中收录了菡子从1982年至2002年间写给阮波的七十五封信件。其实就是他们姐妹间亲密交往的历史见证。本书可供研究菡子的专家学者参考研究。

内容推荐

阮波编写的《菡子来信》中菡子,中国著名女作家,散文大家,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新四军老战士,长期在部队从事文艺宣传工作。她创作的小说、散文,文笔优美,格调清新,有不少是文学精品。

《菡子来信》从菡子来信中可以看到菡子晚年克服各种困难写作、顽强学习电脑打字,艰难地完成最后三卷本的《菡子文集》,并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全部生活。

目录

菡子来信/阮波

阮波的乡居/菡子

菡子来信·1984

1984年03月01日

1984年04月29日

1984年05月11日

 附:我们的喜悦和忧虑——<女兵列传>第一册编后/菡子

菡子来信·1991

1991年05月18日

 附:程桂芬来信

菡子来信-1994

1994年12月23日

菡子来信·1995

1995年01月07日

1995年09月29日

菡子来信·1995

1996年03月16日

1996年03月31日

1996年04月04日

1996年04月13日

1996年04月14日

1996年04月27日

1996年05月30日

1996年06月11日

1996年06月30日

1996年08月10日

1996年09月03日

1996年10月09日

1996年11月26日

1996年12月11日

菡子来信·I 997

1997年04月30日

1997年05月12日

1997年06月08日

1997年08月20日

 附:菡子《重逢日记》封面及题字

跋/菡子

但得夕阳无限好——与菡子书/袁鹰

1997年08月23日

1997年08月30日

1997年09月03日

1997年09月04日

1997年09月13日

1997年11月11日

1997年12月02日

董竹君与阮波照片两幅

四位难友照片两幅

菡子来信·1998

1998年01月03日

1998年02月26日

烟波小筑/采桑子

1998年05月15日

1998年05月21日

1998年08月29日

1998年09月08日

1998年10月10日

1998年10月11日

1998年10月13日

1998年11月04日

菡子来信·1999

1999年02月01日

1999年02月14日

1999年03月23日

1999年05月12日

1999年06月24日

1999年12月05日

1999年12月14日

菡子来信·2000

2000年01月30日

2000年02月05日

2000年05月22日

2000年06月12日

2000年07月06日

2000年08月19日

2000年08月26日

2000年09月01日

2000年10月21日

2000年10月26日

2000年11月02日

2000年12月24日

菡子来信·2001

2001年01月05日

2001年01月07日

2001年02月27日

2001年03月08日

2001年07月25日

2001年08月19日

2001年11月22日

2001年12月02日

菡子来信·2002

2002年01月04日

2002年02月26日

2002年04月09日

2002年04月28日

2002年05月10日

2002年12月30日

试读章节

菡子来信

阮波

菡子走了,离开我已经快10年了。

如今,看到终于整理成稿的几十封菡子来信,窗外雨一直下个不停,泪水止不住的流淌,想到菡子,就会心痛。

如果不是2011年整个夏季北京都在下雨;如果不是7月6日我又在上海跌得股骨颈骨折在华东医院手术不能回家;如果不是让小女儿女婿回到北京家去中整理漏雨的屋子,在被雨水浸泡的储藏室里,将多年的文件及一部分友人来信抢救出来,带回上海整理,就不会有这几十封辑成集子的《菡子来信》了。

菡子和我的通信,我们从没想到过要辑集出版,菡子逝世后,也无法再看到我给菡子的去信了。但从菡子来信中可以看到菡子晚年克服各种困难写作、顽强学习电脑打字、艰难地完成最后三卷本的《菡子文集》,并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全部生活。重温菡子来信,最令我心痛的就是看着这样一名杰出的新四军女战士,才华横溢的作家,自强自尊的单身女人,慢慢变老、无依无靠、疾病缠身的那种无助与无奈,这个过程被菡子细腻的文笔,如泣如诉的写出来。

现存下来的菡子第一封信是1984年4月29日,她将信寄给南京欧阳惠林同志转我。她所在的上海文艺出版社拟编一套《女兵列传》,向我征稿,那时菡子还在主持工作,从她的来信和附件:菡子《我们的喜悦和忧虑——〈女兵列传〉第一册编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菡子仍是一名充满活力,真挚热情的新四军女战士。

保存的菡子第二封来信日期是1991年5月18日,这是彭炎逝世后13天,我最最悲痛的时刻,菡子托彭炎的老战友程桂芬同志转来此信,真情感人,她要我代她“向彭炎同志的遗像三鞠躬。”

第三封信是1995年1月,看来是我将自己出版的作品送给菡子,请她提意见。菡子说:“你走之后,我就开始读你留下的四本书,没日没夜地,弄的颈脖也不能自如。”这就是菡子,她单纯,热情,直率,让人感到亲切温暖。现在重温菡子写给我的肺腑之言,关于文学创作的意见并指出我作品中问题的,都非常中肯,惋惜当初没有下功夫去消化体会和真正的理解。

从此,我们开始了频繁的通信和往来。我们之间有太多的共同语言,成为无话不谈的挚友;我们有比亲姐妹还要亲的战友感情,分享着彼此生活中的苦与甜。正如菡子信中所说的:“以你的乐为乐,以你的愁为愁”。1997年8月菡子为我写了优美的散文《阮波的乡居》,记录了我们的往来相处,文章生动恬静,我多么怀念那段时光!

那时我还风风火火的做些项目,每每我在信中告诉她时,她也为我高兴。菡子对这些消息与我同喜同悲。后来我在《和平晨曲》《明日朗朗》等作品中,写出这些项目成败的故事,她都是第一个阅读原稿,她总是兴奋认真的提出意见,而且永远给我鼓励。我的心与菡子似乎有一种感应,心与心可以交流,灵魂可以相托,菡子在我心中永远占据着那么独特的位置……

生活中的菡子十分孤独,熟悉她的朋友都非常同情她,菡子没有子女,50年代,因另一女人的介入,与她的爱人、丈夫、终生的朋友LM分手,一直孑然一身。我们交往最密切的几年,也是菡子的晚年,我多么想帮助菡子,哪怕生活中的小小困难都好。可是一个作家最需要的就是一间书斋,菡子的房子成了我的心病。为了让菡子脱离那春季漏雨、夏季西晒、漫长的冬季寒冷阴湿的老屋,我到处找人,找老领导,希望有关方面能关心她,改善她的住房条件,可是一一落空。当我知道依靠组织解决无望后,就想买商品房吧,但上海的房价,哪是我们俩个抗战干部能买得起的!记得有一次菡子告诉我,听说很多上海人都在松江买房子,松江的房子又好又便宜。我们就请我的小女儿开车带我们到松江转了一天,那时松江到上海的地铁还未通,菡子认为,离华东医院太远,对长年生病的她来说看病太不方便。我还提出过我们去苏州吧,她说苏州的房价也不会低的,“不能做梦”(见2002年4月9日信)。营造一处我俩共居可各自写作的150平方米的小屋,成了我那几年谈的各个项目中附带的一笔,最后在我认为最可能实现的和平村项目都由于各种原因落了空时,她对此的失望和痛苦丝毫不亚于我的内心悲痛。我最终没能实现我们的愿望。

我看到菡子面对疾病,房子无法解决,作品出版等等困难无助气馁时,就会不停

的给她描述美好的未来,让她鼓起勇气,坚持下去。

菡子对此常常提及,“在我无信心时,我总觉活下去很难,但有你的支持,我不禁感到温暖,也想再努力干两年”。(1997年8月30日来信)P1-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9: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