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如何从一个靠打鱼捕猎为主的地区迅速登上人类文明的巅峰?德国凭什么成为欧盟的“新盟主”?谁要为美国的”盛极而衰”负主要责任?拉美国家如何沦为“灾难资本主义”的试验场?“失去二十年”的日本还能否东山再起?曾经称霸世界的大英帝国如何沦为一个“三流国家”?俄罗斯转型二十多年为何还没有恢复到原苏联的程度?未来的亚洲格局如何?中国成功崛起还要闯哪些关?
高连奎编著的《世界大时局——各国经济改革得失》是一部关于“世界大时局”的战略性著作,详细分析了北欧、德国、美国、英国、日本、拉美、东南亚、冰岛,北非,南欧等世界十大经济变革案例,不仅得出了经验教训,而且为国家实现维持“长久繁荣”开出了药方,而且指明了未来50年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以供中国参考。
《世界大时局——各国经济改革得失》由著名经济学家高连奎编著。
什么才是文明的趋势,什么才是文明的逆流?哪个国家才是中国的榜样?哪种道路才是中国的追求?为什么有的国家享受着高福利,经济也可以大幅领先,而有的国家福利平平却欠债累累,为什么有的国家的人民可以轻松快乐,而有的国家的人民却要吃苦受累,是谁在调动民愚,又是谁在挑动民粹,关于世界我们应该真正知道的真相有哪些?我们如何才能将中国建设成一个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好社会”?
《世界大时局——各国经济改革得失》是一部对当今“ 世界大时局” 进行通盘战略性分析的著作,详细讲解了北欧、德国、美国、英国、日本、拉美、东南亚、冰岛,北非、南欧等世界十大经济变革的典型案例,不仅对这些国家经济变革的经验得失进行了总结,而且为中国在未来实现“ 长久繁荣” 开出了药方,并指明了未来50年世界发展的“ 大趋势”,以供中国参考。
序言 对福利社会和大政府的八大谎言
第一章 北欧如何攀登人类文明的巅峰
富而自由的国家
北欧是如何炼成的
“合作主义”社会模式
“由国家提供服务”与“不让一个人掉队”
本章结论
第二章 德国为何成为欧盟新盟主
德国模式的政治特色――“社会国”原则
德国模式的经济特色――“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德国的养老制度――退休者几乎完全依赖政府
本章结论
第三章 英国为何衰落得这么严重
中国买下英国?――英国核心资产纷纷被外国收购
撒切尔改革只繁荣了3个月,却让英国衰落了30年
哈耶克主义:反智与阴谋论的合体
本章结论
第四章 美国为何由盛转衰
从美国梦到缺乏现金和希望的国家
从“进步时代”到“伟大社会”建设――历任总统的“美国梦”
美国衰落三大原因之一:“赌场资本主义”毁了美国
美国衰落三大原因之二:巫毒经济学的危害
美国衰落三大原因之三:
消费主义从来与美国的成功无关
对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的六大缪判
本章结论
第五章 亡国的苏联与艰难复兴的俄罗斯
苏联是发达国家,但俄罗斯不是
“民主化”后一夜醒来
“俄罗斯式”的转轨道路
索罗斯如何参与搞垮美国?
本章结论
第六章 日本的前景
不能小看日本――日本重振的可能性
失去的“二十年”――日本政府的几个幼稚性错误
全球经济的“日本化”危机
曾经风光一时的“日本模式”
本章结论
第七章 哈耶克·弗里德曼与拉美改革
两大异端:哈耶克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的异同
拉美“试验场”与弗里德曼的
“灾难资本主义”哲学
铜矿保护了智利
阿根廷经济的百年兴衰
反弹政治:拉美左翼运动的崛起
本章结论
第八章 亚洲四小龙与东盟的变革
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与衰落
亚洲金融危机的四大成因
“东盟五国”新势力
本章结论
第九章 冰岛、北非与欧洲
冰岛:整个国家变成一支投资基金
北非:革命了,问题还在
欧洲债务危机三大深层根源
所谓“希腊是高福利国家”的谬误
本章结论
第十章 中国的前景
中国经济的增长势头
民众所要求的是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中国一直是历史的主角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十大风险
保障中国经济安全运行的三个层次
本章总结
第十一章 总结:一个国家如何做才能实现持久繁荣
保持经济“无波动增长”
经济治理:从“宏观调控”走向“精准调控”
用最多的精力培育增长点
持续的社会投资
本章结论
第十二章 50年大周期下的世界大趋势
人类50年一变的大周期
为什么有社保的国家不会发生动乱
世界模式3.0――社会福利型国家
世界模式4.0――社会投资型国家
世界模式5.0――低生存成本社会模式
本章结论
养儿防老的难题
养儿防老是传统社会的社会保障,中国和外国都是这样。但是养儿防老在现代社会变得很难,因为现代人都有工作,都得上班,很少待在家里,年轻人根本就没时间照顾老年人,比如一般需要照顾的老年人是70~80岁的年龄段,而此时他们的子女正好处于40~50岁,是各种压力最大的年龄,也是工作最忙的年龄,因此很难对老人进行及时的照顾。
但现代社会,60岁以上的人,劳动能力已经开始退化,已经不能从事较重的劳动,因此由社会上60~70岁的老年人老照顾70~80岁的老年人是最合适的,这就需要社会的互助,而这也应该由政府组织起来。这样就解决了一方面是老人没人照顾,一方面是年龄稍大的人没法就业的问题。
现在世界各国都是采取推迟退休年龄的办法,而这样的办法并不好;而是应该将60到70岁年龄的人安排到社会福利机构进行工作,而他们到了70岁以后则可以免费享受社会照顾,这样才比较合适。
经过多年的实践,北欧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套社会保障体系,包括教育资助、免费医疗、失业救济、老人照料、养老金支付、残疾人救助、单亲父母津贴、家庭和儿童保护等方面,十分细致周到,可以说在北欧国家,居民从“摇篮”到“坟墓”都会得到国家的关照,都由政府给予基本的保障。
瑞典在2001年对养老保险体系进行了改革,从原来的完全国家管理转变为国家管理和私人管理相结合,从现收现付制度转变为现收现付与基金积累制相结合。
现在的养老保险体系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保证养老金,主要保障对象是收入很低或没有工资收入的人,资金来源于一般税收。第二部分为收入型养老金,缴费率为个人工资收入的16%,实行现收现付制度。第三部分为基金制养老金,缴费率为个人工资收入的2.5%,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实行完全积累制。个人有权决定养老金的投资渠道,可以全权委托给瑞典基金制养老金管理局进行投资,也可以自己投资到在瑞典注册的600多个基金之中的5个基金。第四部分为职业养老金,是由雇主和雇员通过协商分别按雇员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补充养老金账户,可以进行投资运作,在个人退休后领取,以提高生活水平。第五部分为私人养老金,是通过个人购买商业保险,为将来自己的退休生活进行自愿储蓄。其中第一、二、三部分是基本养老保险,第四部分是补充养老保险,都属于国家法定养老保险。
北欧国家老龄化趋势在不断加快,因此在社会保障各项支出比例中,养老金所占比例增长最快。例如芬兰1980年养老金支出占GDP的比例约为2%左右,2000年提高到了9%,提高近7个百分点。
瑞典从社会阶层来看,低收入阶层负担的所得税大体为3 1%,产业工人的平均所得税率为35%,职员为40%,大公司高管接近60%,收入很高的企业家、商人、演员和运动员等可达80%。瑞典的遗产税最高可达98%,就是超级富豪留给子女继承的个人财产只有2%能到孩子手里,具有社会资产性质的公司、专利之类的例外。
平均算下来,成年瑞典人要拿出60%左右的收入缴纳各种政府税收,政府税收总额一般要占到当年GDP的半数以上。这高税收政策、高转移支付和高福利保障,共同使瑞典形成了以中等收入者为主体的稳定社会结构,社会财富趋向平均化,社会平等程度超强。这一政策还带来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很多瑞典人对职业的差异和工资的高低不大在乎,工作首先考虑兴趣爱好,这也是瑞典人勤奋敬业的重要原因。
瑞典的就业率是很高的,通常失业率在2%以内,非经济活动人口基本不到一半,瑞典的妇女劳动参与率也很高,接近84%,而美国的这项指标只有75%,瑞典公共部门75%的就业机会都给了妇女。
瑞典收入差距很小,瑞典首相的年薪与一股工人相比,纳税后为2:1,首相、部长和一个清洁工在退休时得到的保证养老金都是一样的;统计资料表明,瑞典年薪最高的一百多名企业家与工人的平均工资收入相比约为13:1,经纳税和福利调节后,他们的实际收入差距降为5:1。
不只是收入均等化程度高,人们社会地位也平等:普通瑞典人有什么事情需要政府,直接打电话找部长没人会觉得奇怪,首相住在居民区,没有保镖,出入不带随从,家中无公务员和厨师,上下班乘公共汽车或开私家车。瑞典前首相费尔丁出身农民,任职时还有时抽时间回家务农。
芬兰养老金的缴纳标准是平均工资的22%左右,其中4.5%由个人支付,其余大部分由雇主缴纳。养老金的发放标准统一,不论你是政府部长还是普通工人。过去的发放标准是职工平均工资的60%,但由于工资是各种扣除之后的所得,现在改为平均总收入的60%,其实是提高了。
为了避免养“懒人”,芬兰规定每个人一次失业天数为500天,在500天内领取失业金,超过500天则只享受劳动力市场援助,额度跟个人创业补助差不多,即每天23.4欧元。这个劳动力市场援助是8年前建立的,明确规定享受人的条件,但没有规定享受年限。芬兰等北欧国家在完善的“保障”制度上还附着一套“约束”机制,懒人和不劳而获者不会长期得到照顾。
P26-28
对福利社会和大政府的八大谎言
近30年的世界是最精彩的,其精彩的程度,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及冷战时期。而这30年时间格局的变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坚持“高福利”,“有为政府”的国家都胜利了,而那些实行“去福利化”和“小政府”的国家则遇到了全面性的失败。
在这30年中,大政府的北欧从一个以打鱼捕猎为主的国家,攀登上了人类文明的巅峰,成为了世界最富有、最自由的国家;实行“社会市场经济”而非“自由市场经济”的德国成为了欧洲的新盟主;与此同时,英国在遭遇了撒切尔的“私有化”之后,仅出现了三个月的繁荣,然后就是长达30年的沉沦,今天成为了一个无足轻重的三流国家,包括汽车在内的众多核心产业均被外资控制,英国在治好了英国病的同时,却染上了更严重的拉美病;美国虽然出现了克林顿时期的“新经济繁荣”,但结果也不得不面对“里根一小布什”巫毒经济学的危害;而那些经历了自由化危机的经济体比如日本、拉美、东南亚、前苏联、东欧等至今没有起色。
那为什么实行小政府的全部失败,而实行有为政府的全部成功了呢?这就必须从对大政府和高福利的谎言和误解说起。
谎言一,经常有这样一种论调,高福利是发达国家的事情,落后国家不能改善人民的福利。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现在世界知名的福利样板国家比如北欧、德国、新加坡,都是在非常落后的情况下建成的。比如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障的国家,而当时的德国经济还非常落后,还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德国的经济水平远低于当时的英国和法国,而北欧建立高福利国家的时候也还没有完成城市化,还是以打鱼和捕猎为经济支持。
而新加坡则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上建立起福利社会的,这些国家都是当时的落后国家,但他们的福利政策不但没有阻碍这些国家的崛起,反而加速了这些国家的崛起,帮助这些国家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了发达国家。比如北欧建立福利社会后,从一个以打鱼捕猎为主的落后地区变成了世界上人均世界五百强企业最多的地区,是人类最富有的地区,而德国也从一个后发的资本主义国家变成了今天欧洲最成功的国家,新加坡则是亚洲四小龙中发展得最好的,其人均GDP几乎是其他几个小龙的两倍,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谎言二,大家认为福利社会会让社会失去自由,甚至认为只要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都是奉行自由主义,都是主张自由至上的。这更是缺乏常识的表现,其实奉行自由国原则的只是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国家,而实行莱茵资本主义的国家比如德国、瑞士、奥地利、北欧等国全部奉行“社会国”原则,自由主义在这些国家并不受欢迎。比如“社会国”原则是德国宪法的第一原则,也是德国宪法的恨本原则,而在经济上他们则信奉“社会市场经济”,而非“自由市场经济”。
目前奉行“社会国”原则的德国和北欧是世界上发展最好的地区,而且无论是经济还是民生都与信奉自由国原则的国家相比具有全方位的优势,而且这些国家也极少发生经济危机,而信奉自由国原则的英国和美国则发展得并不尽如人意,而且危机连连。
哈耶克曾经用“失去自由和通奴役之路”来恐吓那些希望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的政府,但是实践已经证明,哈耶克的预言完全是错误的,北欧福利国家的人民和企业并没有被奴役,反而通过大政府获得了更多的幸福和自由。
一个人是否具有自由,关键取决于拥有财富的多少,不自由往往与财富的缺乏相伴。退休金、社会福利,都是自己财富的一部分,福利国家最终享受到的个人财富要远远高于非福利国家,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福利国家的人民不可能不自由,他们可以有更多的空余时间从事自己所喜欢的事情。
其实即使是美国那些最保守的右翼基金会都将北欧评为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体之一,福利国家与自由不能同时并存早已被证实是谎言。自由其实可以用两个标准来衡量,那就是看个人拥有多少可供支配的财富,和拥有多少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
公共福利是财富,自由支配的时间是财富,而民众如果想要获得更多的公共服务,就必须是大政府。其实大政府本身并没有问题,政府的问题主要是出在官员上,而官员本身也是小政府的受害者,在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缺乏的情况下,官员必然拼命贪污受贿,这点在美国和英国也不例外。如果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都非常完善,官员们何必去冒险贪污呢,比如在新加坡和北欧,官员贪污都是很难听到的事情,因为那里的官员没有后顾之忧。
谎言三,认为只要是大政府就会产生腐败,这也是错误的。其实民主国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福利的民主,一类是没有福利的民主,那些没有福利的民主国家毫无优势可言,相反很多都成了典型的“失败国家”,我们所期待的“政治红利”完全是“有福利的民主国家”才有,比如印度、菲律宾这些国家虽然也是民主国家,但却是公认的腐败透顶的失败国家。我们所期待的“民主政治红利”其实根本不是由自由、民主带来的,完全是由“福利社会”带来的,他们的这些优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福利社会建成之后才具有的。
也就是说,打败腐败的不是民主自由,而是福利社会,是战后的福利国家建设。而民主本身不但不能治理腐败,反而加剧腐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非常腐败,而样本研究也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腐败程度与其福利程度成反比,福利越高,腐败越低,福利越低,腐败越高。北欧等国、新加坡是高福利国家,腐败几乎绝迹;德、法是中等福利国家,腐败极少;英、美、日是低福利国家,腐败也有,但不多;亚洲四小龙中的韩国排斥福利,腐败一般严重;而印度的福利非常落后,腐败就非常严重。腐败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关系不大,只与一个指标挂钩,那就是福利程度。
福利社会不仅消灭了动乱,打败了腐败,甚至大家所追求的爱情也是福利社会所带来的。爱情能独立地获得一种社会承认,是出现于俾斯麦创造最早的福利社会之后,此前仅仅出现在大量的文学和少数个案里面。现在全世界公认北欧地区的人谈恋爱是根本不考虑家庭、出身、收入、地位的。北欧是世界上福利最丰厚的社会,这些国家对富人征收巨额税收,将CEO的工资拉至与清洁工差不多的水平,所以姑娘们和她们的妈妈不需要再打听小伙子收入多少、有没有房。北欧是恋爱次数、婚姻次数最多的地方,他们更看重感觉,而不是物质,但是他们单次婚姻的短命程度也是非常醒目的。
谎言四,人们可能认为高税收会增加人们的痛苦感,其实不是这样。那些税收最高的国家反而幸福感最高,这是因为高税收可以带来高保障,这样人们可以用更多的时间用于休闲、娱乐和社交,大家也会互相信任、互相照顾,当然幸福度更高,只有高税收和高福利的国家。人们才会轻松拥有以上这些。盖洛普健康组织曾对人们的生活满意度进行了定期调查:根据各国的年度调查报告显示,税率最高的北欧国家的居民是地球上最『央乐的人,丹麦一如既往地名列第一,随后是芬兰、荷兰和瑞典。
而在低税率的美国,人民反而不快乐。调查显示,大约25%的美国人患有心理疾病,大约16%的美国人将终生遭受抑郁症的痛苦。跟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这些数字几乎是最高的,是欧洲的2倍,美国人每年花费大约800亿美元治疗抑郁症,可见,高税率、高保障给人带来的是快乐,而低税收、低保障却带来了痛苦。关于这些笔者将在第二章中重点介绍。
谎言五,大家认为福利社会会让国家走向落后,这种论调也是站不住脚的。恰恰相反,福利国家不会造成国家的落后,反而会促进国家的繁荣。从现实上看,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不是美国,而是北欧的高福利国家,福利社会之所以能带来经济繁荣,这是因为福利本身不是政府的负担,而是政府对社会的投资,是会产生巨大效益的。比如,让人人有保障,人民都能安居乐业,就没有人从事非法活动来维持生活,比如免费的就业培训,可以让人更快地找到工作,找到更合适的工资,比如免费医疗可以让生病的人更快地恢复健康,更快地恢复工作。
总之,高素质的劳动力,健康的生活,能发挥个人才干的职业,较低的犯罪率,都是这个社会繁荣昌盛的基础。而这些只有福利社会才可以做到,因为只有福利社会才对这些项目进行了投资,因此也只有福利社才会得到最高的回报,因此福利国家才出现了最低的失业率、最高的教育水平、最好的公民健康状况、最大的内需消费需求,这些都直接促成了福利国家成为世界上最繁荣的经济、最富有的人民。
谎言六,人为福利社会的高工资会导致失业,事实已经表明是错的。因为那些将最低工资标准定得最高的国家,反而失业非常少,因为人们工资高了,消费就会更旺盛,社会就不会出现需求不足,反而能带来经济的繁荣并降低失业率。比如北欧国家的最低工资标准是最高的,一般是社会平均工资的70%,但这些国家一般情况下失业率在2%~3%的窄幅范围内波动,近乎完全就业,远高于其他工业化国家7%~10%失业率的常规水平。
在本轮金融危机中,以瑞典为代表的北欧经济恰恰是所有西方发达国家中应对最成功和表现最好的:GDP增幅超过6%,失业率迅速下降。贫富差距是完全可控的,是可以人为设定的,也就是想要社会贫富差距是多大,就可以是多大,只要设定好了最低工资标准这个指标,贫富差距就不再是问题,关于这些笔者将在第一童中详细叙述。
谎言七,对“养懒人”的偏见。大家认为福利国家会落后,是跟一个“福利社会养懒人”的论调有关,事实证明这种论调也是错的。高福利国家反而是懒人最少的,因为社会根本不存在懒人,只存在缺乏机会、缺乏希望和能力不足的人。福利社会给所有人创造了机会,带来了希望。提高了他们的职业能力,怎么会产生懒人呢?其次福利国家跟社会主义、平均主义、大锅饭、“千多千少一个样”是完全不同的,福利国家仍然是按劳分配,即使在福利国家,也不是不劳而获的,也是不工作就没有收入,福利国家都有失业补贴,但这也是很小的一笔钱,如果正常人要靠失业补贴生活,也是非常艰难的,依赖福利的人大多是失业者和低收入者,他们本身就无法养活家人。
福利社会养懒人的谬误还在于,参与社会劳动的大部分都是青壮年,而这些人基本上不享受福利,不享受福利也就不会偷懒,而享受福利的主要是儿童、老年人、学生、残疾人、病人、孕妇等群体,这些人本身就不是劳动人口,与懒不懒惰也就无关,所以说福利社会养懒人本身就搞错了对象。现实也证明高福利国家反而懒人最少。比如劳工参与率一般用来衡量一国民众的工作热情。北欧福利国家的劳工参与率多年来均高过崇尚自由和个人奋斗的美国人,美国的参与率一般保持在80%~82%之间,北欧国家参与率最高的冰岛高达90%,最低的芬兰也为84%。另外看非生产性的“局外人口”情况,当前瑞典的非经济活动人口占国民总数的比重为49%,而德国的指标为60%。德国人以勤奋著称于世,妇女也大多数参加工作,两国人口结构情况近似,但是德国的这项指标都要比瑞典低了10个百分点,别的国家就不用比了,而且德国也是个高福利国家。
谎言八,福利国家会欠债。近年又开始流行一个说法,那就是福利国家让政府欠债,这也不符合现实,福利国家不仅没有欠债,反而是债务水平最低的,高福利国家的债务水平不仅远低于美国、日本,甚至比中国更低,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低的。例如,瑞典的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约为30%左右,财政赤字不超过1%,而挪威不仅没有赤字,反而有大量的盈余,新加坡也是这样,不仅没有一点的债务,而且每年还向民众分红。
高福利国家一般经济都非常繁荣,而且非常稳定,国内需求旺盛而稳定,经济危机对其基本没有冲击,因此政府也没理由欠债。而大家所熟悉的南欧四国,其实他们都不是高福利国家,比如希腊的福利支出水平都不及欧盟的平均水平,更是远低于高福利的北欧。
总之,经过我们的考察和研究,认为社会对福利的投资不仅不会成为经济的负担,反而会成为经济繁荣的基础;福利社会不仅不会让人变得懒惰,反而会让人变得勤决;福利社会不仅不是经济发达的产物,相反却是最先在落后国家兴起;福利社会不仅不会让政府欠债,反而因为经济的稳定繁荣让政府出现财政盈余;福利社会不仅不会限制自由,反而创造了积极的自由;福利社会的人们不仅不会有痛苦感,反而更轻松和幸福。
高连奎先生对于危机、对于世界、对于人类、对于中国的思考自成一体、寓意深刻。
——经济学家 程实
高连奎先生是难得的观察视野极为宽广的学者之一,他的文字既有翔实的数据、严密的逻辑,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文字融合了政治、历史和社会学等诸多领域的跨学科研究。
——经济学家 倪金节
在人们普遍浮于物质追求,甚至相当一部分学者亦为名利所扰之当下,高连奎能够固守良知、独立治学,不仅难能可贵,更代表了中国传统“士”之风骨。
——财经评论家 杨国英
高连奎的著作中经典语录层出不穷,时刻震撼我的内心,让我豁然开朗,今后将继续追随高先生的学说。
————读者 木瓜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