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昆明市卷上下)
分类
作者 罗新元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罗新元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内容介绍:民间故事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口头文学,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以奇异的乡土语言和丰富的想象,讲述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表达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抒发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理想的情怀,展现出广阔的生活图景。它反映了民族的习俗、信仰、心理、审美情趣和社会情况,它凝聚了一个民族文化的传统与特质,是一个民族整体文化的一部分。是研究民族思想、民族性格及其发展历程的重要资料。

内容推荐

罗新元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昆明分卷》是我们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一畦生机盎然的绿地。这本民间故事集从语言文字上看,多是民间口语,朴实无华,不尚雕饰,通俗畅晓,形象生动,读来有一种泥土之芳香扑鼻。有亲友交谈一般的温馨,给人一种亲和的魅力。它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幅幅远古的亦真亦幻的画卷,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老昆明人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真切地感觉到前人朴素而睿智的思想、高洁的道德情操。《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昆明分卷》不仅是民间文学的书籍,同时,它也是了解昆明、认识昆明的基本读物,相信会有更多的读者喜爱它并从中获益。

目录

春天永驻山花烂漫(代前言)

上卷

神话

创世神话

爷掌东分天地

造化天地的传说

太阳与月亮

第七个太阳

阿霹刹、洪水和人

彝族创世纪

不同民族的由来

洪水滔天

繁衍人类

不同民族的由来

兄妹结婚

开中老主与猫诵经

毕摩纂字

毕老造字

找籽种

英雄神话

亚亚射日月

传说

人物传说

段素兴与金梭银梭

素馨花

金梭与银梭

调子会

赛典赤微服私访

赛典赤治水

奇蓝将军与长乐夫人

郑和除海盗

郑和船队与麻将

王恕斗贪官

杨天官的传说

对联与斩麻

扎扫帚和碎玉桶

老“羊”回乡

打皇帝一嘴巴

钱南园的传说

五岁无师自读书

七岁出门

洪水无情人有情

秀才不守礼教

下乡教学和画马

茶馆趣事

君子行之有道

钱南园赶考

钱南园的神马

奏士李朝凤

张翰林教乾隆皇帝读书

陈圆圆及其故居安阜园

兰茂的传说

祖师力吓洋武士

虚云大法师

活肖芳——宜良戏迷小李赵

聂耳的传说

学吹笛子

故乡的歌

处女作

泪水谱出《卖报歌》

汗水浇出《大路歌》

阿诗玛

张三丰的传说

张三丰画画

玉波池

成仙

徐文长和勇士比武

粗糠宝的故事

阿图夫的故事

苦荞粑粑

水在高处

捉拿失算

马验山与铁砣仙人

红军传说

周恩来过大石头湾

朱总司令爱惜粮食

碗花洞

大雁北飞

地方风物传说

昆明的来历

拓东城

观音山与观音寺

睡美人的传说

龙门仙境

六姑娘山

芝麻兵

摩庞山

跑马山的由来

吴井水

滇池的传说

鸳鸯坝

柯渡大叠水的传说

永济河为什么是弯的

落水洞

云龙山金银洞

白龙潭的传说

龙泉山的传说

碧玉温泉

下江人与犀牛塘

眼泪井

牛井清泉

金牛

求雨

筇竹寺的传说

玉案山上栽筇竹

黎广修斗塑

黎广修化缘

白马庙与金马寺

古幢

龙王庙和仙牛岩

法界寺的传说

苛税重法界兴

火烧尼姑庵

和尚戒烟

朝阳寺钟

白莲寺的由来.

真庆观传说

邪神庙的传说

大黑天神与土主庙

睡佛的传说

黑塔和白塔

马九成捐银建石桥

新街桥的传说

银柜巷的传说

鸡鸣桥的传说

撒梅四十八寨的传说

魔王碑

龙的传说

阿咋哩放龙

阿涅格兹与水龙王

小黑龙的眼泪

乌龙的传说

洋芋龙(一)

洋芋龙(二)

龙打架

沙朗龙王

赵晓彬卖龙

烂鼻子龙潭

母猪龙潭

圆通寺里的龙

阿诺变龙

动植物传说

三官寺茶花

山茶花

茶花仙女

白牛献乳

人有办法

土特产传说

烤鸭的来历

火腿四两坨

玫瑰大头菜

豆花米线的来历

臭豆腐的来历

烧饵块的来历

豌豆粉的传说(一)

豌豆粉的传说(二)

风俗传说

荞山龙潭与阿乌

板凳龙的传说

摔跤的来历

米线节

哭嫁的传说

白族火把节(一)

白族火把节(二)

彝族火把节

彝族姑娘的“鸡冠帽”

门神的来历

斗牛会

蒙心帕

清明节插柳枝的来历

接太子与青苗会的由来

中秋节吃月饼三十晚上铺松毛

下卷

故事

动物故事

义牛坟(一)

义牛坟(二)

狗坟的故事

仔猪救母

公鸡挖地

幻想故事

宝石缸

岩朗与兽群

太阳姑娘的三根金头发

金凤仙子

制伏妖婆的人

矮人国

“西利利骚唠唠”

百鸟羽衣人

永不凋谢的哝嗦花

月亮花

金雀

宝珠的故事

石头嘴

盐的故事

悔恨的咱腊

范单的故事

酱缸

孤儿变皇帝

鬼狐精怪故事

李大胆捉鬼记

王三巧斗阎王

沙朗巷鬼公馆的故事

沈官坡闹鬼

守菜老头与鬼(一)

守菜老头与鬼(二)

老医生治鬼病

卖鬼

活阎王的下场

女人死后生孩子

比胆大

狐仙

白狸冲的传说

老毛人的故事

孙继鲁的故事

生活故事

三辈划船人

白车勒的故事

水淌花红

鸡不在

找工雀与可恶鸟

嵩明首富杨二麦瓜的故事

皇帝和更夫

“龙神”达巴之死

吃鱼

相思鸟

“小背时”起来了

彩云蜜

石狮子笑了

吃苦是金

找“黄金”

米的故事

醉夫妻弟尼姑舅

巧配姻缘

两个包子的故事

哑谜

不是张三就是李四

一条包头

卖嫂

蒜姑的故事

鱼王庙

机智人物故事

岳培高智擒匪首

白二老爹

师生吟对

万事不求人

三婆媳

陈抟媳妇

手艺人

屎壳郎拉车

鼻子告嘴巴

三人过小桥

倪“三怪”

倪举人与真假巡抚

三两七钱漆

断案故事

新官与旧差役

小锅破案

乌盆告状

老本家卖水的故事

莲花帽坟的故事

燕子

明察秋毫

判钱

藩台是贼

铁笔御史

文人故事

柯四先生

一毛不拔

三个秀才和一个书童的故事

三女婿的故事(一)

三女婿的故事(二)

哥仨学艺

王翰林考倒江西举子

陈荣昌的墨迹

楹联故事

船家吟联难倒大学士

大观楼长联

拍案叫绝

对对联

一副互相挖苦的楹联

西先生出联戏主考

牧童出题,难倒秀才

冰凉水

井边楹联

秀才和酒鬼吟对

笑话

包姑爷

三字先生

讲白话

一字不识

瞎猫碰着死老鼠

一言巧合

屁股打扁担

老奶取诨名

试读章节

从前,有个穷人,妻子死了,只好带着孩子小义去打长工。地主的心可狠啦,六岁的小义也被打发去放一头老牛。

这老牛仿佛懂人性似的,小义个子小,但只要他一拉开门栓,老牛便会用角把门抵开,跟着小义走出厩门。一路上,小义哼着儿歌,老牛慢腾腾地跟着他,踢跶踢跶的蹄声好像替他打着拍子,让他尽兴地唱个痛快。小义走累了,老牛便卧在地上,让他骑上,驮着他爬坡、穿山、过河。

山坡上的青草啃完了,老牛爬不上陡坡,精灵的小义就爬到山头扯来一把把嫩草喂它。精瘦的老牛渐渐长得膘肥体壮,小义可开心啦。可是,小义的爸爸却牵挂着儿子的安危。

原来,山里来了一只恶虎,经常伤害人畜,小义每天吆着牛满山转,万一……他爸爸求了地主几次,狠心的地主却说:“我的一头牛都不怕老虎吃掉,你儿子怕什么?”小义的爸爸只有暗自流泪。

这天,天刚蒙蒙亮,小义牵着老牛来到山坡上,忽见坟棵里有个黑糊糊的东西,还没等他看个究竟,一只斑斓大虎腾空扑了过来,叼住他就跑。说时迟,那时快,老牛出其不意地往前一闯,牛角正好挑中老虎的一只眼睛,一声惨叫,小义从虎口掉了下来。

老虎眼里冒着血却不死心,冷不防又扑向小义,老牛好像早已料到似的,用身子一挡,老虎一个趔趄,差点翻下箐沟。老虎愤怒地咆哮着,一步步逼过来,老牛把不省人事的小义置于胯下,四只蹄子像四根柱子护卫着他。

老虎不顾一切地蹿到老牛背后,咬住牛尾想把它拽开,老牛用力一甩,尾巴扯断了,老虎也掉了两颗牙,但它又翻爬起来,朝老牛脖子一阵乱撕乱咬。

老牛已遍体鳞伤,血如泉涌,它使出浑身的牛劲纵身一跃,把老虎抛了起来,一对牛角像尖刀深深刺进了老虎肚囊里,老牛也倒下了。

天黑了,人们不见小义归家,便打着灯笼火把四处寻找。山坡上,老牛卧在地上,身边躺着一只死虎,可始终找不见小义。抬起老牛,人们才发现小义,他身上血迹斑斑,可还热乎着哩。人们顿时明白了一切。

小义醒过来,但听说老牛死了,他又痛苦地合上了眼睛。

老人采来松毛,姑娘摘来鲜花,孩子们用青草和山花扎成花环,盖在老牛身上。在老牛与虎搏斗的地方,人们挖个大大的深坑,坑底铺上松毛和青草,把老牛埋葬了,并竖了块石碑……碑上刻着三个字:“义牛坟”。P403-404

序言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广义的“民间故事”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笑话等。

民间故事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口头文学,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以奇异的乡土语言和丰富的想象,讲述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表达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抒发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理想的情怀,展现出广阔的生活图景。它反映了民族的习俗、信仰、心理、审美情趣和社会情况,它凝聚了一个民族文化的传统与特质,是一个民族整体文化的一部分。是研究民族思想、民族性格及其发展历程的重要资料。

马克思对民间故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指出:“在野蛮时期的低级阶段,人类的高级属性开始发展起来……开始于此时产生神话、传奇和传说等耒记载的文学,而业已给予人类以强有力的影响。”

因此,对民间故事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就是对民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这既是符合文明发展规律、顺应文化发展潮流的必然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综合竞争实力的战略举措,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

昆明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三万多年的人类生活吏、二千四百多年的滇中文化史、一千二百四十多年的建城史。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之美、高原风光之美、民族风情之美、边境异域之美和都市时尚之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多元文化交汇融合。昆明地缘特殊,自古以来就是民族迁徒的目的地和集散地。目前,共有52种民族成分。其中包括彝、回、白、苗、壮、傣、哈尼、僳僳、布依等九个世居少数民族。各个民族在昆明交汇融合,带来了各自的文化和信仰,形成了包容性、开放性、创造性的多民族文化特征,创造了绚丽多彩、别具风格、富有魅力的民族民俗文化。千百年采,各民族产生了大量特色鲜明的民间故事。山山水水,村村寨寨,蕴藏着丰厚的民间文学宝藏。

自20世纪30年代起,就陆续有关注民间文学的文人志士在这一片沃土上开始搜集整理民间故事。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20世纪80年代,又开展了大规模的民间文学集成工作。昆明市的民间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陆续出版了一些民间文学书籍,民间文学集成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2004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启动了编纂《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专项工作,从而掀起了新一轮发掘整理民间故事的热潮。昆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积极响应,于2007年开展了编辑《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昆明分卷》的工作。在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我市民间文艺工作者多年的不懈努力,缟纂《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昆明分卷》的浩大工程终于完成。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的热情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昆明分卷》得以正式出版。这套书由15卷组成,涵盖了昆明市的所有市、县、区。它的编辑出版,是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的重大成果。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昆明分卷》是我们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一畦生机盎然的绿地。这本民间故事集从语言文字上看,多是民间口语,朴实无华,不尚雕饰,通俗畅晓,形象生动,读来有一种泥土之芳香扑鼻。有亲友交谈一般的温馨,给人一种亲和的魅力。它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幅幅远古的亦真亦幻的画卷,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老昆明人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真切地感觉到前人朴素而睿智的思想、高洁的道德情操。《中国民问故事全书·云南昆明分卷》不仅是民间文学的书籍,同时,它也是了解昆明、认识昆明的基本读物,相信会有更多的读者喜爱它并从中获益。

由于社会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濒临消亡。还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我们抢救保护,我们肩上的责任还很重。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我们迎来了昆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期,民间文学事业也将大放异彩。希望广大民问文艺家和工作者团结一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共同开创昆明民间文艺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加快把昆明建设成为泛亚文化名城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盛世修典,正逢其时。放眼滇池,春光无限。回眸雪鸿,弥足珍惜。集腋成裘,汇流成海。值此《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昆明分卷》付梓之际,聊作数语,是以为序。

2012年3月

后记

本卷是昆明有代表性的民间故事的精选本,精选了昆明市和所属14市、县、区最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故事二百二十多篇,以便让读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领略到昆明民间故事的概貌。由于篇幅所限,还有许多优秀的故事未能纳入。好在读者可以在各市、县、区卷本中欣赏到更多精彩的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昆明分卷》的编辑工作可称得上是昆明民间文艺事业的一项浩大的工程,它涉及昆明市及所属14个市、县、区。首先。是领导重视。市、县、区党政领导以及文化部门领导极为关心,给予了大力支持。市、县、区成立了编委会,主要领导亲自领衔挂帅,使编辑工作得到强有力的保证。其次,是民间文艺工作者勤奋耕耘。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全体总动员,广大会员和理事积极参与,大家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这项浩大的工程终于圆满完成!当15卷书、洋洋洒洒四百余万言、近两千个故事展现读者面前时,我们感到莫大的欣慰。民间文学,大业煌煌;歌之咏之,伟哉壮哉!

这套书的编辑工作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进行的。仅就市民协来说,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王定明主席领导下,先后出版了《昆明民间故事》(一辑、二辑)、《昆明风物传说》、《昆明人物传说》、《昆明风景名胜传说》等民间故事类书籍。大多数市、县、区也出版过当地的民间故事书籍。这为本套书的编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次编辑工作中,又增加了不少新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使这套书更全面、更规范、更具代表性和权威性。

我们在此谨向民间文学的先行者们、谨向千千万万的民间故事家们、谨向对本书的编辑工作给予帮助指导的各级领导和专家们、谨向做了大量平凡工作的同志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由于我们水平的局限,编辑工作中会有许多不足。望予以指正。

本卷主编罗新元

2011年12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