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权雄编著的《双重任务共同代理与国有企业创新激励--来自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在一个双重任务的共同代理框架下研究了国有企业创新的激励机制和制度环境,并主要使用2001-2008年1027家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双重任务共同代理与国有企业创新激励--来自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博士文库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作者 | 周权雄 |
出版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周权雄编著的《双重任务共同代理与国有企业创新激励--来自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在一个双重任务的共同代理框架下研究了国有企业创新的激励机制和制度环境,并主要使用2001-2008年1027家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围绕“转型期国有企业的创新激励为什么缺乏”这一核心主题,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最新研究框架和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数据,《双重任务共同代理与国有企业创新激励--来自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在一个双重任务的共同代理框架下研究了国有企业创新的激励机制和制度环境,并使用2001~2008年1027个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第1章使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披露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提出了本书尝试回答的三个主要问题:(1)在自主创新成为推动未来经济持续增长新引擎的背景下,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做得如何呢?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创新状况存在显著的差距吗?(2)倘若存在显著的差距,那么,这种差距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国有企业创新激励与其所处的制度环境是否具有相关性或因果关系?(3)产权是造成国有企业创新缺乏的唯一重要性因素吗?经营者晋升和产品市场竞争会不会影响国有企业的创新激励? 第3—5章依次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主要结论和政策含义如下。 第3章基于研究产权激励的经典委托代理模型,构建了一个包含产权激励的双重任务共同代理模型,借此来研究产权结构、制度根源与国有企业创新激励之间的理论关系,并收集上市公司的研发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该章首先比较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创新表现及其背后的激励结构差异,然后在一个双重任务的共同代理框架下,着重分析了地方政府的利益偏好、创新行为的不确定性、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任期与来自各级政府的共同代理问题等因素对国有企业创新激励的影响。 第3章的理论模型首先表明,国有企业由于面临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其创新激励强度不如非国有企业,经营者拥有剩余索取权对国有企业创新激励具有积极效应;随后使用200l~2008年2487家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经验证据证实了政府控制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强度不及非政府控制上市公司,而使用2001~2008年1027个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经验证据也证实了经营者持股对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强度存在积极影响。与此同时,第3章的理论模型还表明,国有企业经营者创新激励的弱化与地方政府的短期利益偏好和来自各级政府的共同代理问题密不可分,也与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任期过短和创新行为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相关。使用2001~2008年1027个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当地财政赤字水平或失业率越高,地方政府行政干预越多,地方政府的短期利益就越大,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就越少;地方政府的规模越大,该辖区内地方国有上市公司需要面对的委托人就越多,来自各级地方政府官员的共同代理问题就越大,则这些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就越少。此外,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总经理、董事长任期越短,创新行为的不确定性越大,这些公司的研发投入也越少,从而实证结果支持了本章的理论模型。 在第3章考虑产权激励的基础上,第4章构建了一个综合考虑产权激励和锦标赛激励因素的双重任务共同代理模型,借此来研究产权、经营者晋升与国有企业的创新激励之间的理论关系,并收集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研发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第4章的理论模型表明,薪酬差距的增加和国有企业经营者赢得创新锦标赛激励的增强会提升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创新努力水平,但国有企业经营者赢得创新锦标赛的激励也受到地方政府的短期利益偏好和地方政府官员共同代理问题的制约。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地方国有上市公司薪酬差距与该公司的研发投入呈现显著正相关的关系,而与当地财政赤字水平、失业率、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程度和地方政府官员的共同代理问题呈现显著负相关的关系,从而实证结果支持了本章的理论模型。本章的理论和实证结果同样意味着,由于制度环境的缺陷,我国国有企业的创新锦标赛激励还存在不足之处,其对国有企业创新的激励能量得不到有效发挥。 第5章借助一个拓展的Hotelling选址模型和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产品市场竞争对国有企业创新激励产生的影响,并利用2001~2008年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该章理论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对国有企业创新激励具有积极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无论是采用赫芬达尔指数衡量市场竞争程度还是采用企业数目变量衡量市场竞争程度,2001~2008年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强度均与市场竞争强度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从而实证结论与理论模型一致。既然产品市场竞争能够对国有企业创新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破除垄断、强化产品市场竞争就不能不成为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和着力点。 《双重任务共同代理与国有企业创新激励--来自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由周权雄编著。 目录 第l章 绪论/1 1.1 问题的提出/2 1.1.1 当前我国到了依靠自主创新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历史阶段/2 1.1.2 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创新状况是否存在显著差异/4 1.1.3 国有企业创新激励缺乏的根源何在?国有企业创新激励与其所处的制度环境是否具有相关性或因果关系/15 1.1.4 产权是造成国有企业创新缺乏的唯一重要性因素吗?经营者晋升和产品市场竞争会不会影响国有企业的创新激励/22 1.2 相关概念的说明/24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及各章内容安排/28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28 1.3.2 各章内容安排/30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32 第2章 文献综述/34 2.1 国有企业改革相关研究/34 2.2 国有企业创新及其所面临的制度环境相关研究/36 2.2.1 创新行为的独特属性/36 2.2.2 国有企业创新所面临的制度环境/39 2.2.3 国内相关研究及简要评述/42 2.3 经营者创新激励结构研究述评/43 2.3.1 激励理论及其融合/43 2.3.2 经营者创新激励结构及其相关研究/46 第3章 产权结构、制度根源与国有企业创新激励/51 3.1 一个包含产权激励的双重任务共同代理模型/52 3.1.1 模型假设/52 3.1.2 模型求解/59 3.1.3 模型的经济含义/67 3.2 实证检验之一:产权性质、经营者持股与上市公司研发/71 3.2.1 产权性质与上市公司研发/7l 3.2.2 经营者持股与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研发/75 3.3 实证检验之二:政府干预、共同代理与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研发/78 3.3.1 实证假设的提出/78 3.3.2 研究设计/81 3.3.3 实证结果分析/84 3.4 本章小结/95 第4章 经营者晋升与国有企业创新激励/97 4.1 问题的提出/97 4.2 经营者晋升锦标赛与国有企业创新激励/100 4.3 一个包含产权激励和晋升锦标赛激励的双重任务共同代理模型/102 4.3.1 模型假设/102 4.3.2 模型求解/105 4.3.3 模型的经济含义/113 4.4 实证检验之一:报酬差距对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研发的激励效应/116 4.4.1 实证对象与研究假设/116 4.4.2 研究设计/117 4.4.3 实证结果分析/119 4.5 实证检验之二: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报酬差距的制约因素/123 4.5.1 实证假设的提出/123 4.5.2 研究设计/124 4.5.3 实证结果分析/126 4.6 本章小结/133 第5章 产品市场竞争与国有企业创新激励/135 5.1 问题的提出/135 5.2 理论模型/137 5.3 实证检验/143 5.3.1 实证准备/143 5.3.2 实证结果/145 5.4 本章小结/148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150 6.1 研究结论/150 6.2 政策建议/153 6.2.1 规范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减少其对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干预/153 6.2.2 精简政府规模,减少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多头管理/155 6.2.3 通过政策设计努力提升创新带给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边际收益/156 6.2.4 完善经营者绩效考核制度和中长期激励机制/157 6.2.5 重视经营者晋升和产品市场竞争的创新激励效应/158 6.2.6 深化所有权改革,优化股权结构/159 6.3 研究展望/160 参考文献/162 致谢/17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