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卫, 1960年生,北京人。现任广电总局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副主任。从1995年开始创作电影剧本,主要作品有《赢家》、《那山那人那狗》、《暖》、《沂蒙六姐妹》、《唐山大地震》、《秋之白华》等。
《苏小卫剧本选(精)》收入了作者近十年来创作的电影剧本,有《暖》、《情人结》、《愚公移山》、《台北飘雪》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苏小卫剧本选(精)/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作品文库 |
分类 | |
作者 | 苏小卫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苏小卫, 1960年生,北京人。现任广电总局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副主任。从1995年开始创作电影剧本,主要作品有《赢家》、《那山那人那狗》、《暖》、《沂蒙六姐妹》、《唐山大地震》、《秋之白华》等。 《苏小卫剧本选(精)》收入了作者近十年来创作的电影剧本,有《暖》、《情人结》、《愚公移山》、《台北飘雪》等。 内容推荐 《苏小卫剧本选(精)》收入了作者近十年来创作的电影剧本,包括《暖》、《情人结》、《愚公移山》、《台北飘雪》、《沂蒙六姐妹》、《唐山大地震》、《秋之白华》、《萧红》、《冰雪11天》等,反映了作者新时期的创作成就,作品上映后受到各界好评,曾多次获得各类重要奖项。 《苏小卫剧本选(精)》由苏小卫编著。 目录 自序 暖 情人结 愚公移山 台北飘雪 沂蒙六姐妹 唐山大地震 秋之白华 萧红 冰雪11天 创作年表 试读章节 1.日外乡间 南方,平原,也许不远处有山的影子。夏末秋初的季节,原野的色彩日渐丰富和厚重了,特别是芦苇,黄绿相间,白色的轻柔的飘絮充满了诗意。 不宽但平坦的田间小路,不知始于何处,也不知通向哪里,蜿蜒有致,路边是田畴,再远一点是水面,远远近近是一片一片的芦苇,高高的,在风中慢慢地摇摆。远处的浓密,近处却略显稀疏。 2.日外 乡间 林井河,剧中的男主人公,三十出头,城里文化人的打扮,戴着眼镜,他骑在一辆自行车上,与其说是在赶路,不如说是漫游,他骑得很慢,有意无意地划着八字。 不远处可以看到村庄错落有致、黑白分明的屋宇的轮廓。 还有高音喇叭,正在放着最流行的歌曲。 [画外音] 井河:从1980年考上大学,我已经有10年没有回来了。家乡没有太大的变化,我却已经成了外人。 3.日内村委会 南方高大陈旧的用做公用的房子,从墙上张贴的一些东西可以看出是村委会。 堂屋的中间摆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了很多盘菜,一个摞一个,满满当当。 桌子周围坐满了人,大家坐得挺挤,相互之间几乎没有距离。主人的位置上坐着井河,他的两边坐着几个村镇干部模样的男人,井河对面坐着头发花白、神情有些忐忑的罗老师。 井河的身后是一扇窗户,这使得处在逆光中的他脸上很暗,他站起来,手里端着一杯因为倒得很满而正在滴滴答答的白酒。 井河:镇领导能给我这个面子,帮曹老师解决了困难,非常感谢。在外面混了十多年,我没有多大出息,没能给家乡父老帮上什么忙,今天我的话都在酒里,我先干为敬。 井河一饮而尽,很痛快。 所有的酒杯在井河的眼前碰撞,酒滴到桌子上和人们的手上,人们喝酒,干杯,每个人的嘴唇都开始发亮,每个人都亮出干了的酒杯。 曹老师也干了,但是他因为不习惯这样的酒局而咳嗽不止。 4.日外村路 天阴着,还是乡间的小路,近处的景物因为阴天反而显得很清晰,远处则是一片茫然。 自行车迎面而来,因为是下坡,车速不慢。 井河骑着车,曹老师坐在车后架上。 曹老师显然喝了不少酒,脸上红红的,笑容放松了许多、真实了许多,他搂着井河的腰。 井河的嘴里哼着歌。 路上偶有拖拉机带着巨响开来,又开过去,曹老师在后面大声要井河小心。 曹老师:井河,把你叫来,你媳妇准生我气了,孩子太小,正使唤你。 井河:没事,客气话您别跟我说。 5.日外路上 村路有些崎岖。 但井河在这样的路上骑车的技术显然很有底子,他躲闪着可能造成颠簸的地方,很好地把握着平衡,自行车在颠簸的路上发出很大的声响。 井河:曹老师,您说神不神,我儿子,脚丫子和我这根手指头一样长(井河伸出食指对老师比画着)。 曹老师:你准备啥时候走? 井河: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要是您没有别的事,我今晚就回县里住,明天就能赶上早班的火车。 曹老师:你早点回吧。让你大老远跑一趟,花工夫花钱,不合适。 井河:您又来了。 6.日外路上 前面是一个十字路口,因为有桥,路高出一个坡。 桥头站着一只白狗,它显然是在赶路的过程中突然停下来的,它看着自行车来的方向,似乎感受到某个熟悉的人或某种熟悉的气息。 井河看到白狗也愣了一下,他下意识地捏了车闸,车子猛地晃了一下。曹老师差点掉下来,他赶紧抓住井河的腰。 这时,白狗真的朝井河跑了过来,它很亲热地在井河的车前停下来,看着他,似乎在等着他认出自己。 井河一只脚点在地上,车子一歪,曹老师也站在地上了。 井河抬起头,他一下子看到了白狗的主人。 7.日外路上 这时,白狗的主人,已经从井河和曹老师的面前走过了路口,她背着一大捆长长的芦苇,人整个被芦苇埋在下面,根本就看不到她的脸,如果你不仔细看,连她的头都看不见,整捆芦苇就像长了腿。 但这显然不是一双好腿,由于有残疾,她走路的姿势很不协调,但是她自己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姿势,依旧可以做她要做的事情。 井河像被施了定身术一样站在那里。他看看狗,又看看那个背芦苇的人。 白狗看看他,转身看看主人,还是决定转身找主人去了。 井河:暖? 曹老师:(他站在井河的身后)是暖。 井河猛地回头看了曹老师一眼,他似乎感到有些突然。 曹老师没有说话,他也看着井河,等待他做出决定。 暖已从桥上走过,拐上一条更窄的岔路。P3-5 序言 剧本之于电影,如同图纸之于建筑、原料之于烹饪、种子之于花朵,在成品中是看不到原形的。电影面世之后,专家的评价、观众的褒贬、票房的多寡,都不能代替编剧内心的感受,但无论满意还是遗憾,编剧一般不会说出来,因为电影是导演的艺术,编剧和团队中的其他成员一样,是按照制片方的要求协助和配合导演完成影片的创作。建筑完工了,图纸的使命也就终结了,剧本比图纸命好,还可以以文字的形式独立存在并等待读者,能出版剧本集的编剧是幸运的。 写剧本不同于写小说。如果是文学创作,作者可以决定作品的样子,修改也基本上是作者自己的事情。剧本显然不是,任何一个剧本中都包含着制片方确定的选题和定位、方方面面对剧本的修改建议、导演对影片整体的设想和要求,有些还有原著提供的文学基础。因此写剧本不是编剧一个人的事,对于编剧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自己写得天马行空,而是如何把上述来自不同方面的诉求有机地融入剧本创作当中,尽量实现艺术化的创造、个性化的表达、大众化的呈现。这是剧本通向电影的必经之路,也是对编剧的考验,因为别人要的和自己想的经常不一样,只有达成共识才能顺利前行。合作是一门艺术,在这一点上,编剧没有作家命好。尽管如此,编剧对剧本还是比别人更有感情,剧本是文字,电影是从文字开始的。 电影不像戏剧,流传多少年就可以修改多少年,电影一旦走上银幕,就再也没有机会修改了,所以叫遗憾的艺术。剧本又何尝不是?无论多少次修改也不能让一个故事无可挑剔,让笔下所有的人物都光彩夺目,何况电影的生产周期总是要求编剧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创作,季节不等人,档期不等人,该去的地方没有去,该读的书没有读,剧本却已经到了该交的时候。没有哪个编剧在电影拍完之后还继续修改剧本,但内心的遗憾常常挥之不去。此刻我想到我的父母,从小到大,他们看得到我身上的所有缺点和不足,但很少挑剔、指责、训诫,以巨大的宽容让我带着缺点和不足自由地成长,如同一个漏洞百出、留有遗憾的剧本。遗憾是人生的一部分,也是创作的一部分,我爱这些剧本,如同我的父母爱我。 我曾在2000年出版过一本剧本选《电影赢家》,收入了从1995年到2000年创作的部分电影剧本《赢家》、《歌手》、《那山那人那狗》、《说出你的秘密》、《蓝色爱情》、《生活秀》。转眼12年过去了,能有机会将近年的创作再度选辑并进入文库,非常高兴和荣幸。在此感谢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感谢中华书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