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1950年安仁应我约请自重庆到武汉]_作的时候,以及后来调北京工作的时候,包括肃反运动中撤销他的行政职务的时候,安仁始终没有把他冒着生命危险所作的贡献向我透露过。他还利用自己的地位营救过被捕的地下党员,也没有详细和我谈过……”这是来自陈荒煤的《陈荒煤文集(3散文下1987-1996)(精)》的节选部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陈荒煤文集(3散文下1987-1996)(精) |
分类 | |
作者 | 陈荒煤 |
出版社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无论是在1950年安仁应我约请自重庆到武汉]_作的时候,以及后来调北京工作的时候,包括肃反运动中撤销他的行政职务的时候,安仁始终没有把他冒着生命危险所作的贡献向我透露过。他还利用自己的地位营救过被捕的地下党员,也没有详细和我谈过……”这是来自陈荒煤的《陈荒煤文集(3散文下1987-1996)(精)》的节选部分。 内容推荐 《陈荒煤文集(3散文下1987-1996)(精)》的作者陈荒煤是。 《陈荒煤文集(3散文下1987-1996)(精)》汇集了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期间作者所著散文作品,以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的眼光回忆过去、审视当下,具有启迪意义。 目录 长江上永不消逝的彩虹 告慰丽尼 悼惦棐同志 从梦幻中走向文学之路 向阿0告别 仍愿送别阿Q 《生死场》外忆萧红 天上人间的思念 ——《天上人间》读后 欢笑吧,蔡老! 我仿佛看见他的微笑 一个大写的人真正的作家 一个匆匆来去的过客的回忆 一个真诚的忠告和期望 家乡情与家乡味 茫然于武汉“文化市场” 宣泄什么情感 关于文艺工作团的回忆. 永远难忘的新侨会议 ——纪念周恩来同志诞后 亲切的教诲 ——回忆周恩来同志 听说教育有失误之后 怀念椿芳同志 重登黄鹤楼 怀念山本萨夫先生 悼家乙 “娱乐功能”及其他 90年代第一个新春的祝愿 冬去春来随感录 真挚的关怀 重返泉城之夜 泉城忆旧有感 我所认识的巴金老人 重访“周公馆” 你是怎么想的 无法弥补的遗憾 我不能也不应忘却的历史 ——剧联回忆琐记 同志,唱《国际歌》 人老,心可别老 绿色的世界 梦游“三年”的这一天 “我最大的遗憾:不被理解” ——怀念学昭大姐 应当自豪的上海人 永远铭刻在心间的会晤 在狱中听到周恩来的心声 一盏小小的煤油灯 小说梦的幻灭 ——说说我自己 碧榆园情思 我所认识的吕骥 ——纪念吕骥同志从事音乐活动60周年 最真诚的悼念 ——告别兆堤同志 奔向延安 《荒煤“挖煤”》的由来 新世纪的文学要真正站起来 1949年春在天津 一件珍贵的礼品 但愿霜叶红似二月花 “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访冰心老人 “作家与市场”漫谈 把作家推向ff‘么市场 一位严肃、认真、谦虚的作家 “这种癖气决不可长!” 历史的遗憾深深的怀念 难忘的“死胡同” “自不量力”的呐喊 为迎接新世纪而呐喊 ——我与中国20世纪 《塞下曲》有感 深圳,我的惦念 ——李伟彦《圳水吟》序 忆田方 《忆田风》序 闯游俄罗斯滨海区 我不入海谁人海 ——记东营市委书记李殿魁 我们需要这样的“老头子” 送夏公回故乡 鲁迅的挚友不倦的战士 珍贵的“合影” ——再忆萧红 奉献一朵五月的鲜花 ——告慰夏公 试读章节 告慰丽尼 一个多月来,特别是在深夜或凌晨,我突然从很快就忘却的梦里醒来的时候,总觉着心头有一块烙印重新灼热起米,感到有一种难以形容的交织着内疚、痛苦的回忆和异常欣慰的心情,迫使我终于在今天凌晨提起笔来写了这叫个字:告慰丽尼。 我当然知道,丽尼不会看到这几个字。 可是我仍然觉得有必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所有丽尼的朋友们、同志们,也告诉那许多许多热爱丽尼的散文和泽作的读者们。前不久,我还看到一本杂志重刊了丽尼的散文《鹰之歌》,并做了评介。现在,这个消息也真应该是一首嘹亮的“鹰之歌”,让它翱翔于祖国的高空吧。 刚进入1987年的第五天,我从外地回到北京。又过了好多天,在一大堆报刊文件信件中突然看到安仁同志夫人许严同志的来信。短短的一页信和暨南大学“关于郭安仁同志的政治历史问题复查的意见”,使得我心头颤栗起来,我觉得丽尼那副经常沉思的苍白的脸儿对着我,两只眼睛深沉地凝视着我,我无法辨别是我还是他的泪光让我眼前模糊了起来…… 安仁的历史冤案彻底平反了,中央组织部已通知许严同志,为落实政策,让她回北京落户,退回她家的房屋,并让她的大女儿燕尼调回北京工作,以照顾她这位77岁高龄的老人。 我反反复复阅读复查意见,不能不深深感到内疚,谴责自己为什么不能在给安仁安排工作的时候更多地了解他的历史情况。我尤其不能原谅自己,我是全国政协委员,我竟然没有看到1981年出版的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编辑的第五集《革命史资料》刊登的张执一同志所写的回忆录.因而没有和张执一联系,再进一步去了解安仁的历史。 执一同志在回忆录中明确写道: 文学家丽尼(郭安仁)在解放战争期间曾在国民党军委首脑 机关任英文翻译,乘机弄到一份蒋军整个作战计划。找不上党的 关系,只好到上海找到作家胡风,胡风找到在宋庆龄先生主持的 中国福利基金会工作的廖梦醒同志,廖再设法转交给我,上海局 密电报给了中央军委,军委曾来电奖励,认为对我军作战有很大 的帮助。 无论是在1950年安仁应我约请自重庆到武汉]_作的时候,以及后来调北京工作的时候,包括肃反运动中撤销他的行政职务的时候,安仁始终没有把他冒着生命危险所作的贡献向我透露过。他还利用自己的地位营救过被捕的地下党员,也没有详细和我谈过。不仅如此,执一同志回忆的事件,安仁也没有告诉过他的夫人。 前几天,许严同志给我来信还说: 安仁的事迹,我是在1982年突然接到一份香港寄来的《大 公报》才知道的,他直到死,也没有对我讲过这件事,安仁的性 格,你是最了解的……他在那个时期,是他一生中最不讲话的时 期,整天沉默寡言,不笑不语,只是看书一件事。唉,真是难熬 的日子啊! 说实话,安仁在重庆那段生活的心情我还能理解。可是他营救被捕地下党员,甚至冒着生命和全家遭厄运的危险给党送去如此重要情报都不告诉我,或者早些由执一同志向党说明这一段历史情况,真难叫人理解, 巴金赞扬丽尼是“一个心地善良的老好人,清清白白,寻寻常常的人”。可是现在,我更深切地看清了安仁的灵魂!他对党、对革命、对革命文学事业,始终怀着不寻常的深沉和真诚的热爱! 我倒想起来,安仁1950年从重庆寄给我的第一封信中曾经叙述过他为生活所迫,1938年经朋友介绍到一家军事翻译社工作,没有料到后来迁至重庆后,因为他的英文好,被调到国民党军事领导机构去工作,终于不能从事革命文学工作,算是一个“逃脱了战斗的散兵”!后来我们在武汉见了面,在一次谈话中,我还指出他这种情感不健康,他也苦笑了一下,然后,无论在武汉、北京以至到广州暨南大学教书的时候,我听到的信息,同志们的反映,他都足默默地忘我工作;甚至在1956年肃反运动中,有人来信揭发他曾在国民党军事领导机关工作过,虽然没有任何“罪行”。但是,按当时的政策,只对本人宣布,算是“反动党团骨干”的历史问题,仍然被撤销行政职务,他也没有向我表示有什么委屈,也仍然没有透露过任何情况,也从来没要求我和执一同志去了解一下他那段历史的情况,尽管他完全知道,执一同志在解放前后都和我在武汉工作过。 所以,安仁就认为他只不过做了他应该做的事情,他要争取更多的时间来丁作,束弥补他在抗战时期失落的时间.他需要的只是时间和工作…… P7-9 序言 第2、3卷说明 第2、3卷为“散文”卷。收入作者自1934年至1996年写作的散文136篇(第2卷62篇,第3卷74篇),时间跨度62年,足作者主要的创作成就之一。其中多数作品曾收入作者生前编订的《荒煤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2月初版)、《荒野中的地火》(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12月初版)、《梦之歌》(花城出版社1987年12月初版)、《荒煤选集》(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初版)、《永恒的纪念》(重庆出版社1992年10初版)、《难忘的梦幻曲》(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 994年8月初版)、《冬去春来》(江苏出版社1994年12月)。少数散见于报刊的作品在编辑文集时也一并选人。目次排列均以写作时间(或发表时间)为序。编辑文集时保留作品的原貌,除了对个别明显的错字做了更正外,不做任何修改,文巾注释均为作者原注。 自1964年文艺整风、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到1978年年初,作者长时间受到批判甚至入狱监禁,被迫辍笔14年。“文革”后复出,发表的第一篇散文作品是《永恒的纪念》(载于《人民文学》1978年第3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