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所著的《中国古代经典战争战例(第3卷南宋元明清)》所选战例时间跨度从南宋初年到清朝中期的乾隆年间,不仅包括了改朝换代时的农民起义和统一战争,更收录了中华民族抵御外族入侵的经典战例,从军事思想特别是战略战术等角度进行了深入剖析,有如疱丁解牛,不仅提纲挈领、鞭辟入里,而且文笔简练、深入浅出,既适合军事科研工作者作为参考,也适于用作大中学校和青年们的普及读物。相信广大读者定会从中获取许多军事科学知识上的教益和智慧上的启迪。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古代经典战争战例(第3卷南宋元明清)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
作者 | 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 |
出版社 | 解放军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所著的《中国古代经典战争战例(第3卷南宋元明清)》所选战例时间跨度从南宋初年到清朝中期的乾隆年间,不仅包括了改朝换代时的农民起义和统一战争,更收录了中华民族抵御外族入侵的经典战例,从军事思想特别是战略战术等角度进行了深入剖析,有如疱丁解牛,不仅提纲挈领、鞭辟入里,而且文笔简练、深入浅出,既适合军事科研工作者作为参考,也适于用作大中学校和青年们的普及读物。相信广大读者定会从中获取许多军事科学知识上的教益和智慧上的启迪。 内容推荐 《中国古代经典战争战例(第3卷南宋元明清)》是《中国古代经典战争战例》的最后一卷,所选战例时间跨度从南宋初年到清朝中期的乾隆年间,不仅包括了改朝换代时的农民起义和统一战争,更收录了中华民族抵御外族入侵的经典战例,这一时期也是火器开始在中国军队中陆续使用的时期,冷兵器逐渐被取代。读者读后势必可以在领略作战双方各有得失的指挥艺术的同时,感受到火药发明对中外军事技术发展以及战争胜负的巨火影响,更可以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战争是残酷的,孙子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上也。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受到战争伤害最大的也仍然是人。让我们记住孙子的名句,从战争中更好地学习战争,进而避免战争。《中国古代经典战争战例(第3卷南宋元明清)》由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所著。 目录 南宋初期的抗金战争 蒙金中都之战 元灭宋的战争 元末农民起义及朱元璋的统一战争 明成祖进军漠北的战争 明朝抗击瓦刺的战争 明嘉靖年间戚继光抗倭之战 明与后金(清)辽东之战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战争 清灭南明的战争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争 清军反击沙俄的雅克萨之战 清军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的战争 试读章节 南宋初期的抗金战争 公元11世纪末、12世纪初,宋和辽开始衰落,崛起于我国东北的女真族建立起金政权。金先后灭亡辽、(北)宋,又不断南下袭扰,从而形成金和南宋的长期战争,前后持续达十五年之久。 一、女真的兴起和北宋的灭亡 女真族是我国的古老民族之一①。很早就聚居在今东北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8世纪时,女真族建立渤海国。公元926年,被契丹族统治者耶律阿保机灭亡。契丹统治者为了巩固对女真族的统治,把一部分较为强大的氏族迂徙到辽阳(今辽宁辽阳县)以南,编入契丹户籍,称“熟女真”;留在原地未编入契丹户籍的,称“生女真”。11世纪中,女真首领乌古廼(金景祖)被辽任命为“生女真”节度使。12世纪初,“生女真”由于同封建经济高度发展的汉人、契丹人发生经济、文化上的联系,逐渐改变了游牧生活,由奴隶制逐步向封建制发展。宋政和三年(1113年),女真族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继任女真节度使,逐步统一了邻近诸部落。 女真实行“壮者皆兵”①的军制,平时从事渔猎,有警则征调出战。其部族的首领分别称“孛堇”、“忽鲁”,而在战时则称“猛安”和“谋克”,负责指挥作战。“猛安”率千人,为千夫长;“谋克”率百人,为百夫长。“谋克”之副为“蒲里衍”。以后以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女真军还使用奴隶作战,作为骑士的副从,称“阿里喜”。②奴隶作战有功,可提高其身份,所谓“有功者,奴婢部曲为良,庶人官之”。 女真军队还具有原始军事民主的性质。其军出征,上自领袖,中自万户,下自百户,“饮酒会食”,“画灰而议”,由下而上提出意见,议毕即抹去灰上痕迹。有大的军事行动,“使人献策,主帅听而择焉”④。战胜而归,又举行大会,依功之大小给赏。。女真军队颇有战斗力,故有“兵若满万则不可敌”@之誉。 阿骨打利用女真等族对辽残酷统治的不满,于政和四年(1114年)发动了反辽奴役的战争。第二年打败辽军后,阿骨打称帝(金太祖),建立金王朝,年号收国,定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区南)。辽天祚帝耶律延禧时,内部争权夺利,军政腐败,剥削严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很尖锐,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这就给金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利的时机。从政和六年(金收国二年,1116年)到宣和二年(金天辅四年,1120年),金几乎攻占了辽的东北全境。 北宋是一个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相当发展的王朝,手工业生产、建筑、航海、造纸、印刷等都有新的提高,火器也开始应用于战争①。待到宋徽宗赵佶时,统治集团昏庸,政治腐败。蔡京等专权误国;阶级、民族以及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深,人民窘困。宋江、方腊等先后在山东、江南等地发动起义,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北宋的统治基础。军事上兵备废弛②,出现“兵弊日滋”,以至“河北将兵,十无二三”③的状况。 宋徽宗看到金军连败辽军,想凭借金军的力量收复燕云诸州。宣和二年(金天辅四年,辽天庆十年,1120年),宋联金攻辽,并约定金攻辽中京大定(今内蒙宁城县大明城),宋攻辽南京幽州(亦称燕京,在今北京城西南)。宋军由于腐败不堪,屡次进攻都被辽军打败,金军则节节胜利,先后攻占了辽的中京、西京(今山西大同)和南京。宣和七年(金天会三年,辽延庆二年,1125年)二月,辽天祚帝在逃往西夏途中为金军所俘,辽亡。但金军根本不愿将燕云诸州归还宋朝,几经交涉,在宋答应每年向金交纳大批财物后,金军强迫幽州居民东迁,仅将空城归宋。 P1-3 序言 1981年底,我从兰州军区部队调入军事科学院工作。初涉军事科研领域,真是白纸一张。什么是军事科学?军事科学研究什么?怎样进行军事科学研究?从何处下手?对于我来讲,充满着新奇与问号。随着我们的到来,一批批老研究员离开了自己的战斗岗位。除了同其他同志一道欢送他们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事情,就是帮他们搬办公室,整理办公物品。当我有幸收拢老研究员留下的书刊资料时,心里总是乐滋滋的,有一种丰收的感觉。为了尽快弥补自己的知识系统缺项,我开始阅读军科院发的、自己购买的和收集到的各类军事书刊,从毛泽东军事论著到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约米尼的《战争艺术》、富勒的《西洋世界军事史》,一本本读下去,虽是生吞活剥,但日久也渐渐地觉出了其中三昧。然而,对繁杂浩瀚的中国古代军事史,却总感觉不得要领。一次,偶然翻检一位退休老同志留下的资料,发现了《中国古代经典战争战例》(改版前称《中国古代战争战例选编》),捧读之下,如获至宝,它成了我从事军事科学研究特别是了解中国古代军事史的终南捷径。 在军事科学院工作一晃三十年过去了,我对这部书的作者们也随之有了更多的了解。该书由我院战争理论研究部第三研究室(现为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第四研究室)集体编著。这些同志多是五八年建院后陆续从全军选调的文史专家,谙熟中国古代战争史、军事思想和战略理论,他们治学严谨、著述丰富,在与他们的不断交流中,自觉获得了很多教益,也更增添了我对这套书的珍重和喜爱。 在军事学术领域,理论创新一方面要与时代军事实践的发展相适应,另一方面也要努力从军事史研究中去总结和提炼。这是军事科研的一般方法和规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如果没有对春秋战争史的透彻观察,就不会有兵学经典《孙子兵法》的诞生;如果没有对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经验的深刻认识与总结,也不会形成伟大的毛泽东军事思想。同样,如果没有对西方战争史尤其是拿破仑战争的深入研究,就不会有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如果没有对西方海战史的系统研究,也难以产生马汉的海权理论。人们从已经过去的战争历史中撷取有益的东西,以指导明天的战争,在不断发展的军事实践中把握与运用以往的经验,去考证这些结论,吸收那些用得着的东西.拒绝那些用不着的东西,增加那些自己所特有的东西。如果说实践是“源”的话,那么理论可叫做“流”。有过直接经验的人,像毛泽东就是杰出的代表,是源流融合,融为一体而谓之“神”,而我们这样直接经验极少的人恐怕只有先流后源,更多依仗间接经验,去努力做到流源结合。因而,在军事科研工作者看来,军事史研究不但是军事理论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重要阶段,忽略了这一阶段,军事理论的创新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为了打牢这个基础,不论是军事史研究,还是深究其中的军事思想,努力把握其中的战略战术,均可从解剖研究分析战例开始,这是我们进行军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基本方法。 《中国古代经典战争战例》精选了从商周牧野之战到清军平定准噶尔族叛乱的战争共50个著名战例,从军事思想特别是战略战术等角度进行了深入剖析,有如疱丁解牛,不仅提纲挈领、鞭辟入里,而且文笔简练、深入浅出,既适合军事科研工作者作为参考,也适于用作大中学校和青年们的普及读物。相信广大读者定会从中获取许多军事科学知识上的教益和智慧上的启迪。因此,当《中国古代经典战争战例》一书的原作者提出要修订再版该书时,作为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的部长,我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支持。我觉得,这不仅是为表达对老一辈军事科研工作者的敬重之情,也是努力为军事科研工作的长远发展做点应该做的事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